重生之官场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香烟盒子
在如山铁证面前,孟县长也扛不住了,一五一十地向调查组交代了自己的问题。
很快,经省委组织部批准,孟县长被撤职查办继续隔离,而县长一职暂时空缺,县政府的工作则暂时由高副县长主持。
孟县长的垮台直接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市委赵书记平调至省交通厅,在很多人看来,他也是受到了此案的牵连,坊间也流传他跟孟县长有许多不可告人的交易。但陈扬却并不这么认为,赵书记今年才四十岁,年富力强,听说之前还当过将近五年时间张省长的秘书,很显然这是组织上对他的保护,把他从浑水中抽了出来,至于他自己是否愿意,就不得而知了。
陈扬一直静观事态发展,就在他以为王老五被逼急了会咬出一系列人出来时,王老五却突然沉默了,不再口口声声把自己和省委齐副秘书长混在一块说事了,案子有点要偃旗息鼓的意思。对此,明眼人一看便知,八成是有人私底下敲打过王老五了,自己把牢底坐穿就行了,别稀里糊涂的连累到家人。
而几乎在同时,调查组也结束了对东山国企改制问题的审查,调查报告上写得很清楚,东山在改制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侵吞国有资产的违法行为,县委方面也没有私下里搞暗箱操作,县委书记陈扬领导的改制工作小组是阳光透明民主的。至于政法委书记萧五海,经查,他确实跟天南投资的萧海亮有远房亲戚关系,但通过充分取证,调查组认为,天南投资参与改制的两家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程序合理合法,萧五海同志身上也没有查出任何经济问题,尤其是在电子厂的问题上,不仅没有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反而还替该厂还清了一大笔负债,减轻了国家负担。最后是那些举报材料,经查,递交举报材料的人都是被王老五支使的,属于诬告和打击报复性质,已经交由公安机关做进一步处理。
调查组离开东山后,一直被隔离审查的萧海亮也重见天日,从县招待所放了出来,才半个月左右时间,他整个人就瘦了一大圈,海归气质荡然无存,衣服跟酸菜似的,胡子拉茬,都快赶上路边捡垃圾的流浪汉了。
而他从招待所被放出来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县委陈扬办公室,若不是陈扬眼疾手快的扶住了他,他几乎当场就要给陈扬跪下来了,口里含混不清的说着些感谢之词,比如像什么陈书记是青天大老爷,政府还了他一个清白,政府是讲道理的,人间有正义,等等等等马屁拍了一大串,就差没有高唱社会主义好了。陈扬听了后是又好气又好笑,心说你这个投机倒把的奸商,有什么清白可言。
事实上,调查组在萧海亮身上并非没有找到破绽,虽然这厮嘴也很硬,但其实调查组手里头还有另外一份材料,只是在陈扬的斡旋下,调查组查出这份材料是王老五支使人递上来的,可信度大大打了折扣,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
随着调查组的离开,案子也初步定了性,东山的班子除了孟县长撤职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动。另外,东山的十多家改制企业也没有任何纰漏,萧海亮保住了,吴刚这个幕后老板自然也安然无恙,当然,更重要的是吴副书记的对手也没办法再从这里面找到攻击他的机会了。
而陈扬也渐渐嗅到了一丝味道,这回似乎的确是有人想借东山县属企业改制问题攻击吴刚的父亲。不过,在陈扬看来,任何一个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使用王老五这种本身就有问题的人充当马前卒,更何况是省委高层。只是很不巧的,对方刚一动手,王老五却好死不死的选择在这个时候对自己发难,而偏巧王老五或许还真跟吴副书记的政敌有点来往,这样一来,让吴副书记逮住了这个机会扳回一城。
或许,吴副书记恐怕还指望着能引出自己背后的陈系人马出手,借陈系的手帮他打击一下政敌吧。
不过,现在看来,吴副书记的对手显然也很有分量,否则调查组不会这么快就离开东山,案子深挖下去,保不齐还会牵连到某些重要人物。当然,吴副书记方面也有考量,见好就收,玩政治,一刀是很难捅得死人的。于是,双方不声不响的达成了协议。
斗争的结果,估计双方谁也没赢,或者说是个双赢的局面。王老五被抓,改制问题盖棺定论,双方都把自己的一个大漏洞给补上了。
现在看起来,倒霉蛋似乎就只有王老五,哦,还有孟县长和那几个行长信贷主任们。
当然,上述这些高层的权利角逐,陈扬现在也只能是凭空臆测而已,做不得实。
真正的结果,也许只能等换届选举后,看看究竟是谁坐上了省委书记大人的宝座才会真正揭晓吧。
.
送走了纪委调查组,陈扬却还是没能真正轻松下来。
调查组临走前,纪委吴书记专门找到他沟通了一次。谈话中,吴书记很坦率的告诉陈扬,其实王老五在隔离审查中还是咬出了不少东山的干部的,不过都是些逢年过节时候王老五以奖金的名义给干部们施与的一些小恩小惠等等之类的问题。问题不算严重,但覆盖面很广,他已经通过机要的形式把报告汇报到省纪委了,省纪委并没有明确答复他怎么处理,只是他曾经向省纪委高书记做口头汇报时,听高书记私下里漏过口风,这股歪风一定要纠正过来,但怎么纠正,还是应该多听取地方政府同志的意见,由地方政府自行进行整改,说白了,就是把刀子交到了陈扬手里。
.
周一,陈扬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
这绝对是陈扬在东山任职以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例行会议,与会人员包括所有常委及县辖各局主要领导,另外几套班子里重要科室部门的负责人也被要求参加会议。
偌大的县委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间或能听到几声怦怦的心跳声。
这段时间真可谓是多事之秋,孟县长被撤职查办,县城首富王老五被抓,不少牵连到的干部都被调查组找去问话了,现在一个个的都成了惊弓之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吓得不行。这好不容易才把调查组给盼走了,可转个背,陈书记又要召开什么党纪整风大会,一口气都不让歇,谁他妈顶得住啊!
坐在书记主位上的陈扬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环视了一眼全场,被他目光所扫到的干部们心里都忍不住咯噔一下,心说遭了,陈书记该不会是想拿我来开刀吧。而原先依附孟县长的那部分干部更是吓得心惊肉跳。
陈扬喝了口茶后,才开了口:“这次市纪委的调查组下来后,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志都被组织找去谈话了。在这里,我也想表个态,虽然孟卫国同志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但我认为,孟卫国同志犯了错误,只是他个人思想腐化堕落导致的,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我们东山的干部队伍还是值得肯定的。”
陈扬话音一落,在座的干部们都稍稍松了口气。大家都是官场上混的,听这口风哪还不明白过来,陈书记的态度很明确,并不打算借此机会打击报复,或者说是清除异己了。当然,现在的东山,陈书记的异己恐怕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紧接着,陈扬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通过孟卫国同志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深刻意识到,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越发深入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员干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一些**分子们正不断的想用金钱来撬动我们手中的权利。做为一个领导干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也一样要面对权利金钱的诱惑。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很多党员干部抵御不了金钱的诱惑,腐化堕落了,他们忘记了,手中拥有的权利不是他们的私有财产,而是国家和人民赋予他们的。”
会场里众人无一不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刷刷的记录着。陈书记的发言大家其实都懂,可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上台,恐怕也不会有陈书记说得这般铿锵有力。原因很简单,金钱诱惑在陈书记面前就是个屁!
“那种冠冕堂皇走过场的话我不想说得再多了,在这里,我对大家只提一点要求,会议结束后,在场的各位同志每个人都必须写一份自查报告交到我手里,各部门各单位回去后要按县委下发的整风文件要求,自行组织一次全员自查工作,我会不定期下去抽查。”
说到这里,陈扬停了下来,目光在现场里梭巡了一圈后,才继续说,“我希望届时大家交到我手里的报告是真正经过深入自查自纠的,而不是流于形式做做表面工作就算了的。我也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各位,谁要是耍小聪明写一些垃圾来糊弄我,那么最后被糊弄到的,只会他自己。”
.
陈扬的这次整风会议开得很成功,会议结束后的一周内,整个东山干部队伍都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在陈扬表明态度不追究不打击报复后,干部们都做了深刻的自我检查。当然,极少部分不开眼自作聪明的,最后都被一一处理掉了。反正现在的东山就是陈扬的一言堂,踢走谁只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其实陈扬倒不指望这么做会把东山漂成一潭清水,他也知道清水养不了鱼的道理,他只是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给东山的干部敲一敲警钟,水太清了不好,但太混了就更是要不得了。
这里面讲究一个度的问题,学问很深,陈扬也只是摸索着学习,积累经验而已。
而干部们把自己的问题说清楚后,也松了口气,都卸掉了前期被调查组找去谈话而背上的心理包袱,一扫前段时间人心惶惶的景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
至少从目前看来,他把握的分寸还算良好,他没有挥舞起屠刀,保住了这些犯过小错的干部,给了他们机会,同时也是给自己机会。
.
农历新年前,省委组织部干部处的同志下到东山做干部考察。
一方面是因为东山经济涨势喜人,县委县政府班子看看有没有突出的后备干部,第二个也是为提拔新任县长一职做考察,看看东山方面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现在这个位置已经成为了无数人眼里的香饽饽,谁不希望搭上东山经济腾飞的这艘宇宙飞船。
而且,事实也已经证明了,陈书记的确是个搞市场经济的超人,听说后台还不是一般的硬,只有像老孟那样不开眼的傻+逼才会选择跟陈书记对着干。换了是其他人,跟陈书记搭个班子,连脑筋都不用动,这政绩简直就跟白捡的一样,到这镀两年金,可是仕途上一笔巨大的资本。更何况,还听传闻说,由于高速公路几乎肯定要在这两年内上马,东山极有可能升级成为县级市,现在不抓紧时间活动一下,到时候更是挤破头都进不来了。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九十六章 意外的变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考察组组长干部三处的廖处长关上门跟陈扬足足谈了一个多钟头,除了向他打听东山班子各成员的情况外,还旁敲侧击的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全面细致的了解了一下他的思想动态。
送走廖处长后,陈扬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廖处长这番长篇大论显然不是闲得没事瞎聊,信号很明显,就是省委方面想让自己动一动了。这帮人来考察后备干部是假,考察重点应该是自己才对。
当然,东山的成绩显而易见,自己降职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兴许省委方面也可能有另一番考虑,想把自己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也说不定。
可自己现在才二十六岁不到,就这个年龄来说,县委书记已经是很重要的岗位了,还能安排到哪儿去?市里面某个局么?
陈扬有些想不明白,这位置刚坐稳,正想舒舒服服的在这待满一届任期,然后等年龄上去点了,再顺理成章的升上去当个市长啥的,却没想到省里这么快就要让自己挪地儿了。
.
陈扬的猜测一点没错,在考察组从东山回去一周后,省委和市委就联合下文,不仅仅县长人选任命了下来,而且还任命了一个新的县委书记。
新任县委书记是从省委办公厅秘书处派下来的一位副处长,叫肖克,很明显,他是来东山镀金的,估计背后的能量应该不小。而原东山县政法委书记萧五海任县长,级别提为正处。吕书记则调至龙门接替已经提为副市长的谭书记,任龙门县县委书记,县组织部长李全是原孟县长的人,这次也被升至副县长,他挪出来的位置由县委办公室覃主任接替,陈扬从东山带过来的柳主任则提拔为县组织部副部长,而陈扬的秘书小董则接替覃主任的位置,成为新任县委办公室主任。
陈系一干人马皆有封赏,这些都在陈扬意料当中,组织上看来是充分考虑了陈扬对班子成员的评价的。
而关于陈扬的任命也一同正式下达,他被调任省计委重大项目稽查处处长,正式进入省委大院。级别虽然还是正处,属于平调性质,但这个位置绝对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堪称肥得流油的宝座,据说,在确认把陈扬调上来之前,由于竞争的人太多,这个位置定不下来,干脆一直由省计委候副主任兼了两年半。看来省里还是很照顾陈扬情绪的,没有随随便便的把他给打发走了。
陈扬对组织上的安排没有任何怨言,接到调令的当天就立即着手安排交接工作。也是,年纪轻轻的就入驻省委大院,还坐上了一个让众人眼红的处长宝座,他还能抱怨什么呢?
.
月末,在县委县政府及各方大力支持下,东山县职业中专正式挂牌成立。
由于时间仓促,新校址还在建设当中,校方就暂时借用了县一中的一栋闲置的教学楼。毕竟要等到七月份才正式招收应届毕业生,目前只是开了十几个专业的短训班,学生不多,也用不着太多教室。另外,听说这所学校的学费低得吓人,更甚至,如果学生能证明自己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以下,校方不仅学杂费全免,还会提供全额生活补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找到工作才偿还这些款项。
县一中的大门口,锣鼓喧天,鞭炮声隆隆,几支舞龙舞狮队在卖力的演出着,四处炸飞的红色鞭炮纸跟天上飘落下来的皑皑雪花交织在一块,场面热闹极了,也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围观的群众们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学校大门围得水泄不通,听说县委的陈书记要来为学校剪彩,他们大多都是一大清早就赶到这里来占位置了。
在满地红光的炮仗声中,陈扬步伐稳健地走向了学校早就搭建好的临时主席台,这是他最后一次以东山县委书记的名义出席正式场合了。
而他刚一出现,现场就自发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未息。
群众队伍中不时的爆发出向陈书记问好的声音,夹杂在掌声里,显得那么的亲切,没有任何隔阂。的确,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是谁让东山富起来的,是谁把实惠真正的落到大伙口袋里的,老百姓心里可跟明镜似的。
陈扬从司仪手中接过话筒,敲了敲,掌声这才悄悄的退去。
看着黑压压一大片群众向自己投过来的殷切感激的眼神,陈扬突然间觉得喉咙有些干涩,原本准备好的腹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根本就想不到,一个没怎么宣传的揭幕仪式会引来了这么多群众,老老少少围满了人,跟开演唱会似的,只不过这些人都是自己的粉丝而已。而且,大伙的想法也很单纯,就是来看一眼自己这个平时不怎么露面的县委书记,简单的问候一声,仅此而已。
陈扬终究还是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能简单的向大家问了个好:“乡亲们,我在这里提前给大伙拜个年了,祝咱们东山明年风调雨顺,事事顺利,大伙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话音一落,现场再次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不少群众高呼:“陈书记,有您带着我们大伙,东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群众们的声音很朴实,但却发自肺腑。
陈扬的眼眶有些温热,心中漾起一丝歉意同时也很自豪,是啊,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了,群众们的新年愿望怕是要落空了,不过,如今的东山已经不是自己来时的东山了,新的领导班子除了镀金的老肖之外,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原班人马,只要他们能切实按照自己去年末的总结大会上制定出的五年计划发展下去,相信东山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在潮水般的掌声中,陈扬缓缓的转过身,轻轻扯掉了盖在牌匾上的红绸布。
喧天的锣鼓再次响起,可陈扬却不敢再次转身回来,因为他不敢面对群众们期盼的眼神,他摊开手掌,一片洁白的雪花缓缓飘落到了他的掌心里,慢慢融化掉了。
“项瑾,我记得我曾经说过,东山的雪最美,可现在我才发现,东山的人更美。”
这一刻,陈扬微笑了起来,不再忐忑,大步地走向了后台。
.
因为学校属于私立性质,校董事会方面在东山饭店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答谢酒会,邀请了一些东山各界名流和记者到会表示感谢,也略带一些宣传作秀的性质。
吴刚拿着两杯威士忌,走到主席台旁边把正被记者们包围着的陈扬解救了出来,一并走到了窗台旁,然后递了一杯酒给陈扬。
吴刚扬了扬手中的高脚杯,跟陈扬轻碰了一下,很斯文的浅泯了一口,才好奇的问道:“怎么,舍不得离开?”
陈扬微微一笑,没有作答,而是把目光看向了主席台上那一溜坐着的校董事会成员,首任校长王仲和正疲于应付记者们的提问。
“嗨,哥们,咱说好的啊,你的人负责管理,是好是赖我不管,反正这破学校我最多撑五年,以后倒闭关门时你可别赖我。”吴刚很自来熟的撇了撇嘴,“说真的,我这辈子可是头一次做亏本生意。”
“你觉得自己很亏么?”陈扬嘴角勾了勾,看向了吴刚。
吴刚心里一咯噔,赶紧说道,“呵呵,这点钱算什么,能交到你这个朋友,我可是赚大发了,难道不是么?”说着,又举杯示意了一下。
碰杯后,陈扬抿口酒,似笑非笑的看着吴刚,“你真这么想的吗?”
吴刚耸耸肩,笑道:“呵呵,我的感觉一向很准的哦。”
其实,这并不是吴刚的感觉。他被老头子关禁闭的那段时间里,曾经偶然间听到,老头子在书房里感叹了一句,虎父无犬子,后生可畏啊。他从小到大,听老头子夸人的话绝对不超过十句。
这时,应邀参加会议的海归明星萧海亮也走到了两人身边,恭敬地对吴刚道:“吴少,那边有个朋友想跟您聊聊,我打发不了。”
吴刚往边上一瞧,是省城世昌地产的老总,跟他在生意上有些来往,不耐烦的嘟哝了一声,“真烦人!”,跟着就对陈扬歉意的笑笑示意了一下,拎着杯子过去了。
萧海亮没跟着吴刚过去,主要是身份达不到那个级别,便讨好的留了下来。
闲聊了几句,陈扬一直不温不火的应付着。
萧海亮在拍了一通马屁后,发现陈扬兴致不怎么高,猛的想起一事,赶紧吞吞吐吐的说道:“陈书记,您知道不,我听说,听说项瑾就快要出国了。”
这消息来得太过突然,陈扬胸口猛的一震,一口气把杯子里的酒全给干了。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一章 新环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湖城经纬大街上车流如梭,出租车停在了经纬大街10号投资大厦的院门前。
下了车,陈扬向门口的接待人员出示了自己介绍信和工作证后才得以进入大院。
前面他刚去省委组织部报过道,进院后直接上六楼的干部处把手续办了,然后上八楼敲开了省计委常务副主任黄光辉的办公室门。
黄副主任原先一直兼管稽查处,因此陈扬这一趟,既是汇报也算是办理一下交接手续。
黄副主任很热情的接待了他,进屋后就让秘书看了茶,然后两人聊了半个多小时,他简单向陈扬介绍了一些稽查处工作情况,就由秘书把陈扬领到了五楼的稽查处。
稽查处对外挂的牌子是:江南省计划委员会重大项目稽查处。
计委是发改委的前身,要到2003年才会正式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站在全局角度来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历来是政府第一部委,被称为“小国务院”。在新世纪,一大批出身于“国家发改委”的官员,纷纷出掌国务院的财经要职,显示了发改委在政府中的特殊地位。由于“计委”的职能几乎涵盖国务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其中任职有助更好把握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积累更多的经济管理经验。
陈扬的三叔就曾经出任过国家计委副主任,两年前才卸任,去了南粤省任省长。因此,陈扬有理由怀疑,自己这回被调上来,幕后很可能跟三叔有点关系。
至于稽查处,在几年后也会更名成为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工作内容倒是没什么改变,其主要职责是:按照《江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条例》,依法对国务院授权本省负责稽察的重大建设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家、省出资的建设项目进行稽察;跟踪检查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国家、省投资政策和规定情况;组织开展对中央、省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安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对违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受理项目建设中违规问题的举报、信访工作;承办省政府和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陈扬在处办公室跟几名早就在此等候多时的副处长和稽查专员见了面,这几个都是副处级干部,年龄都在四十岁左右,只有一个姓谢的副处长头发花白,看样子起码超过五十了。虽说关于陈扬任职的消息早就已经在院里张榜公示过了,可真看到人时,几人还是明显愣了一下。显然,陈扬的年纪实在太轻了点,都是在省委里混的,这下子人人都知道,这位新主任肯定有些背景。
陈扬早习惯了这种眼神,对大家笑着点点头,然后把准备好的腹稿当着大家的面说了一通,算是就职演说。言简意赅,不到十分钟就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并且简单提了几点对今后工作的要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