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天渊大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普小通

    “因为我的过错一个最邪恶的存在逃走了,这会导致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这让主蒙羞,我怎么能原谅自己”大秦人双拳紧握,在他心里信仰绝对高于生命。

    “羞愧不是当逃兵的借口。你这不是承担责任,是逃避责任!”方岩把佩剑塞到大秦人手里:“要么你现在就自杀,我绝不拦着你!要么你我兄弟一起去灭了那僵尸,自己丢的脸自己挣回来!”

    大秦人沉思良久,抬头时又变得目光炯炯,“我想明白了。个人荣誉在神的光辉面前一文不值,我必须放下这可笑的自尊,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去做该做的事!我险些迷失,还好有你们,我亲爱的朋友。”

    “真他娘的肉麻!”方岩对着大秦人当胸就是一拳。说实话他真担心大秦人想不开,这家伙的绝对的死脑筋,只要跟骑士精神和信仰有关他就会立刻失去理性。不过似乎这次大秦人真的成长了一些。

    “我看你出手常有滞怠,定是近来武技道法的境界有所突破,却不能收发由心、运用自如。想必你也在疑惑该往什么方向走。”老道士伸手拔出地上的剑,随手劈刺了几记,高温似乎对他毫无作用,“如今你的武技和心性都有所感悟,应该慢慢明白一个道理:纯粹并非不能包容。”

    纯粹并非不能包容不光是大秦




第十章 初到内门
    尽管大秦人感觉重任在肩,奈何萨麦尔踪影全无,也只得先随老道回龙虎山再从长计议。因为老道的话说的有道理:不过是跑了个妖怪,抓回来便是。问题是到底要靠我,还是要亲手抓回来想亲手抓,就给我老老实实去龙虎山先学本事!

    龙虎山的上清宫气象恢弘,后山只是个民居散落的寻常村落。老道确实是前辈高人,迎面碰到的若是年纪大些的道士都会恭恭敬敬向老道行礼,几个少年道士甚至有一丝战战兢兢的神色。这让老道的虚荣心极为满足,带着两人大摇大摆的晃来晃去,不无炫耀的指点着周围,“别看这村子不太显眼,这里就是天下修道者的圣地,道家内门。”

    方岩毫不怀疑老道的话,明摆着他是游戏风尘的高人,可眼前景象总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一路看见的似乎都是些平常人,如果不是穿着道袍挽着发髻,这里怎么看都是个大村落而已。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地方,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人,从里面走出去了姬临冰、沈寻舟、燃骨仙……

    大秦人却满心的无法理解。道家内门在他心目中相当于教廷的枢机处,里面都应该是位高权重的红衣主教才是,可走过的三两行人看起来只是一群山野村夫而已。再说了,罗马的教堂大都雄伟无比,动辄就是举倾国之力数百年才能完工,可这道门圣地里居然只有些村居草舍!犹豫再三终于说出了心中疑问。

    心情大好的老大手捋山羊胡做仙风道骨状,开始大吹法螺,“道法自然,修道者讲究清静无为,自然不去追求那凡俗间的名利。宫阙万间又如何最后不过是一抔黄土罢了。象我老人家这般的世外高人,视世间万般都如过眼烟云……”

    “可道教是大唐帝国的国教啊”大秦人问到点子上了,你清静无为干嘛当国教啊

    “中华与你大秦全然不同。你大秦君权在教权之下,无论权威还是领地,教皇都绝对高于皇帝,甚至做皇帝都须教皇加冕才是正统;我中华历来是君权独大,国教什么的不过是君王治天下的工具而已。”老道脚下生风,在两人前面边走边讲,“历来天下由大乱到统一,都遵从道家的无为而治。当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时百废待兴,就是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最终成就了一个大帝国,如今大唐亦是如此。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作,而是不与民争利、不瞎折腾,不横征暴敛……用道家的话说就是师法自然、遵循道理,不可急于求成……+”

    “帝国不是应该开疆拓土,打下一个光耀万世的巨大版图吗您说的那个词叫什么来着,对了,勇猛精进,这才是帝国应有的精神啊。”大秦人面带恭谨亦步亦趋,认真讨教。

    “王侯将相的脚下总是踩着万千百姓的白骨!汉武帝倒是打下了大大的疆土,可是天下人口减半,这算是功绩吗”终于有了传道解惑的感觉,老家伙摇头晃脑、心情大好,也不管别人听没听懂,更不管说的到底是有没有道理。

    看着老道滔滔不绝,方岩满脑子都是他看春宫时垂涎欲滴的猥琐样子,实在无法把这个吹牛好色的老家伙当成一个道家高人,终于忍不住道:“唉,老道,你到底怎么称呼啊”

    被方岩打断老道很是不爽,“哼,一点礼数都不懂!老道李淳风,道号黄冠子。”

    “黄冠不就是道士带的黄帽子吗这名号一听就不厉害,人家都叫什么洞玄子、凌霄子,那叫一个仙风道骨!还有伏魔真人、灵宝天尊的什么的,听着就拉风……”方岩忍不住张口嘲笑老道士。

    老道李淳风一脸不屑,“哼,一听就知道不读书!常言道草服黄冠,意思是我老人家淡泊高远,虽然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可就是愿意在田园山野里做一个平常道士。道法高深,却从不贪图虚名……”

    “停停停,您这么高深的道法怎么让那个大秦僵尸给跑了起先让我两人去那十字寺的可是听您老人家,当时想必您已然胸有成竹,想不到后来百密一疏……”

    老道停步转身,手指方岩气的胡子直颤,“你、你……”

    就在这时迎面走来一男一女。女的是一个长脸道姑,先冲入眼眶的是两个大大的眼袋和刀刻般的法令纹,一看就是那种极难伺候的刻薄人物。男的正是放荡不羁的世子殿下,燕小三。此时的燕小三浑身上下干净整齐,神色谦恭、举止有礼,在一身月白道袍的映衬下真可谓是丰神俊朗。

    方岩和大秦人两人面面相觑,若不是跟他在酒楼狠狠打过架、斗过酒,几乎都要认不出来了,这厮莫不是吃错药了吧

    那道姑很敷衍的对老道行了个礼,“晚辈凌霜有礼,师叔法驾到此,不知有何贵干”

    “此乃我道门后山,我想回便回、想走便走,莫非要向你戒律院报备不成”李淳风游戏风尘的气息一扫而空,冷冷顶了回去。

    看着这位凌霜道姑,方岩不禁想起来独孤青鸾身边的那位老宫女,一样的死人面孔,一样的生人勿进。

    “师叔的行踪我自然管不了,可是这两位并非道门弟子,如何也在这后山行走”凌霜道姑名如其人,冷冰冰的丝毫不留情面。

    “那他呢我们都是兵部派来的。”方岩指着



第十一章 侯爷威武
    壁画已经看了无数遍,外面院子里习武诵经的声音早就听得心烦,被关在上清宫里的殷承武郁闷至极,无比怀念在长安鲜衣怒马的日子。

    这些日子方岩和大秦人都不在,没人管束的殷承武乐开了花,居然在上清宫里拉着兵部派来的那帮大老粗赌钱。他自幼就是长安游侠儿里的小天才,只要是玩的东西一学就会、一玩就精,赌这么有意思的玩意自然更是行家里手。于是咱们京城来的小侯爷威风凛凛的大杀四方,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很快殷承武就是失去了兴趣,因为赢这帮大老粗实在是太容易了,而且偏生他们还都赌品极好,愿赌服输。于是赢到不忍心的小侯爷大手一挥,豪言壮语掷地有声,“赢了就把钱拿走,输了老子一文不取!”

    世上居然还有这种好事老粗们欣喜若狂,甭管会赌不会赌的都跑过来玩两把,玩到高兴处更是要吼上两嗓子……于是这龙虎山上清宫居然成了兵痞们聚众赌博的所在!

    可惜好景不长,一个面带寒霜的老道姑抓小鸡一样把殷承武拎进上清宫关了起来。闲极无聊的小侯爷只好每天研究墙上的“玉皇大帝拜三清”。拜壁画所赐,终于知道了三清就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连带着其它各路神仙也捎带着混了个脸熟,太乙天尊神态慈祥、紫微大帝神情肃穆,星宿武将全身披甲,那些含情微笑的天女姐姐最是好看,个个衣衫单薄、曲线玲珑。

    还在天女像前流连忘返的殷承武突然听到外面一片嘈杂,像是来了不少人。他猛的一拍大腿,居然把大事给忘了,今天是选拔之日,龙虎山会在老粗里甄选优异者成为记名弟子!不过转念一想,殷小侯爷也就不当回事了,自己文不成武不就,还在上清宫聚众赌博赌,这要都能被选中的话真是老天不开眼了。这都不是事儿,反正自己就是出来散心的,大不了打道回长安便是。

    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了,久违的阳光刷的刺了进来,一个面目阴沉的中年道士站在门口扫了眼殷承武,也不说话转身走了。

    这是刑满出狱了如蒙大赦的殷承武连蹦带跳冲进院子里,只见几个仙风道骨的道士正襟危坐,居中为首的正是那个面目可憎的老道姑。这些显然是今日的考官们,老道姑还是主考!当真是晦气,自己先前居然被主考官关了禁闭,大事不妙啊。

    那名许久不见的兵部官员踱着方步出来,很有派头的扫视众人一眼,清了清喉咙,开始对照名册点卯,“殷承武!”

    “在此!”第一个就被叫到让小侯爷很有面子。这就是尊重!出身显宦人家自然不同于那些大老粗,必须头一个点卯。不对啊,论出身也该是燕小三居首啊,这厮今天不在

    “方岩。”见无人回话,官员提高了嗓门。“方岩何在”

    坏了,方大哥不在,自己必须要打掩护。殷承武压低了嗓门应道,“在此。”

    官员扫了一眼殷承武没吱声,日后在长安抬头不见低头见,小侯爷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深谙为官之道的他淡定从容,继续点卯,“贝…贝利…撒留。”这古怪的名字有些拗口。

    “在此。”殷承武继续掩护,还故意加了一些大秦口音。

    哄堂大笑,大老粗们笑得弯了腰。武状元方岩、金发碧眼的大秦人,这二人走到哪里的是焦点,在场的话怎么会看不见

    官员不知道殷承武是在打掩护,还当又在胡闹。“今日戒律院凌霜师太在此,还请小侯爷莫要开玩笑。”提醒殷承武你日后可是要在这里混的,得罪了戒律院可没好果子吃。

    “今日不来参选者全部黜落。上官大人,请速速开始。”凌霜道姑冷冰冰的声音传来。

    这位官员名叫上官仪,江都人,贞观二年进士,只因背景寻常便未选择大热的吏部、户部等等,反而悄悄走门路在兵部谋了个差事。

    当时的读书人、特别是科举出身的进士都不愿进入兵部供职,原因有二。一是朝堂中分文武两派,兵部官员虽说是文职却整日参与武事,读书人无论如何是不屑与武将为伍的。二是寒窗十载考取功名,即便入不了三省,也得是吏部、户部,实在不济也得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这才算不埋没所学。在兵部能做什么,帮那帮丘八擦屁股吗可是上官仪却眼光独到:进士们都不去兵部,自己去了就是独苗儿,容易出头;再者大唐如今勤于兵事,建功立业的机会比其它衙门多的多。由此可见上官仪为人甚是聪颖,甚至有些油滑。此次能代表兵部进龙虎



第十二章 废柴人才
    “说吧,怎么比若是些江湖手段就不要拿出来了,贻笑大方。”慎虚道长对殷承武很是恼火,当众对凌霜道姑无礼就是打戒律院的脸。

    “很简单,猜单双。”到了大显神通的时候了,殷承武自信爆棚。

    慎虚拿起一粒骰子仔细查看,有检查了一遍骰盅,不见有何异常。但他仍然担心对方耍诈,又道:“我来摇你来猜,如何”

    “悉听尊便。”殷承武学着江湖人的口气,潇洒挥手。

    慎虚道士突然纵身跃向墙角,单手提起一张青石桌子向殷承武扔了过来!这桌子至少有五六百斤重,当头砸下来还不立刻砸成肉泥殷承武怪叫一声窜出老远。

    慎虚脚尖轻轻一点地,居然比石桌飞的还快,后发先至到了殷承武面前,伸手接住石桌放在了地上。这一连串动作兔起鹘落、流畅无比,周围的老粗们齐声叫好。其中一声惊叹让慎虚道长很是感慨,“高手啊,一点都不肾虚!”

    真正开始玩骰子之后慎虚傻眼了,连开十把,殷承武说单是单说双是双,无一猜错!为了防止殷承武作弊慎虚用的是盲猜,就是摇完骰子不打开,自己也不知道结果,就放在那里让对方猜。

    猜中一两把还能接受,连中十把绝对有鬼!看着殷承武的笑容,慎虚百思不得其解。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骰盅,用力摇了起来,然后猛的把筛盅扣在石桌上,两眼紧盯着殷承武:“再猜!”

    这下殷承武愣住了,抓耳挠腮半天最后只得承认:“开吧,我猜不出来。”

    慎虚拿起骰盅,却见石桌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他翻过骰盅,之间那骰子居然嵌在内壁之上,红色的一点鲜艳欲滴。原来他最后扣骰盅的那一下用暗劲将骰盅震碎,急速跳动骨质骰子碰到石头桌面弹起来,射入了木制的盅壁之内。这需要深厚的内力才能将骰盅震的碎而不散,还需要巧妙的暗器功夫才能控制骰子方向。

    慎虚得意洋洋的看着殷承武,等着四周再度传来喝彩声。

    出千!作弊!不要脸……各种叫骂声轰然想起!大老粗们虽然不会赌,但是眼光绝对不差,看得出来是慎虚是云用功夫以大欺小,这其实就是输不起作弊了。

    “慎虚,你先退下吧。”凌霜道姑站起身走了过来。作为戒律院首座她看事情自然通透的很,殷承武没有使一点手段,就是靠猜。反观慎虚居然对一个丝毫不会武功道法的少年耍诈,这已经很丢人了。

    “殷承武,我来问你,你是如何知道骰子是单是双的”凌霜道姑的气场就像学堂里最古板严厉的先生,对殷承武这种没规矩的半大孩子有着天然的压制力。

    “我…我就是…猜的。”就像逃学被先生当场逮住,殷承武立刻就怂了,小心翼翼的回答。

    “猜的你怎么就这么会猜,说详细点!”凌霜的黑眼袋和法令纹杀伤力十足。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是从小运气都好,一般都能猜对。”

    “有不准的时候吗”

    “有。后来赌的多了,不对,是猜的多了,就有了经验。一般人都能猜的很准,碰到那些心神强大的就不好使了。”

    “这倒怪了……”凌霜背着双手原地踱步、喃喃自语,“慎虚在开牌前也不知单双,所以这少年不是在读心。他也不是能透视的阴阳眼,否则不会看不到骰子嵌在骰盅上;更不是暗中以驱鬼术搬运骰子,此地断无邪秽之物……”

    这个纨绔少年就是靠猜,居然能连续猜中十把单双!周遭一片安静,几个担任考官的道士开始饶有兴趣的看着殷承武,谁也没想到居然出现了这么一位奇怪少年。

    “姓殷的娃儿,过来让我瞧瞧。”一位略微有些发福的老道冲殷承武招手。一个毫无道术根基的少年却有着罕见的灵力天赋,真是件有意思的事。

    “经脉寻常,修内家功夫无望;气海狭小,修五行道法艰难;灵台空明,不惹尘埃,符咒之术有望……”胖老道象挑牲口一样在殷承武浑身一阵摸索,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在念力和符篆方面,此子未尝不是可造之材,可惜性情轻佻浮躁……”

    “海川师兄言之有理,便是天赋绝顶之人,若是人品性情有缺,修道又有何用,何况这个废柴沈寻舟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啊!”凌霜道姑只要有机会就踩沈老头一脚,这是多年的老习惯了。

    胖道士海川当然知道凌霜是因爱生恨,当下放开了殷承武,坐在那里微笑不语。

    &nbs



第十三章 天生道根
    天下道士成千上万,再加上在家修行的火居道士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可内门弟子始终不足百人。这么点人聚起来还住不满一个小村子,却是道门对抗世上一切挑战的核心武力,姬冰临、沈寻舟,甚至包括燃骨仙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内门选人的规矩是天赋、性情、机缘缺一不可,宁缺毋滥,大概是标准太过严苛,内门已经多年没进新人了。幸好没有白等,终究等来了西凉王世子燕赤城,是道门上下公认的天才中的天才。

    至于兵部的那帮大老粗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一个个粗鄙不堪,穿上道袍都象一帮杀猪的。谁也不明白为什么李淳风师叔非得从里面挑三个进禁密院,一个兵痞、一个大秦人,还有一个纨绔子弟。这三块料真算是莫名其妙,老大不小还全无根基,横看竖看都没什么仙缘。

    师叔说了,他仨不是内门弟子,就是禁密院打杂的。就在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的时候,师叔又说,好歹是要在龙虎上住一阵子,什么都不懂太丢人,所以教燕小三的时候也顺便教教他们仨……于是一个特招生和三个旁听生开始了龙虎山的学业。
1...585960616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