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温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码字猪
吕布远远的终于是发现了目标,用血与方天画戟开路,直到找到那个害死任红昌的凶手。
高览的武力虽然不及吕布,但也是有名,绝不是胆小怕事的人,但此时他见吕布杀来,却是没有拔出佩剑,反而是一副待毙的样子,毕竟这天下间还没有人可以空手的对付吕布,而能全身而退的。
杀死了阻挡在自己面前的最后一个人,吕布的眼中就只剩下高览一个人,除了他,什么也不剩下。
不过高览却是没有半点畏惧,似乎天下无敌的不是吕布而是他自己,面对吕布的威势,他却是缓缓的站到了城头上。
吕布似乎也是意识到了他想做什么,虽然还有十余步,但是对于吕布来说这点距离只不过是转兮之间罢了。
只是当他靠近高览的时候,却发现高览已经如任红昌那般一样从城头跳下。
不甘心,不甘心的感觉瞬间就充满了吕布的心头,手中的画戟重重落下,却是堪堪只能击中那墙头,却是击不中高览。
不能亲手杀死高览,不能为任红昌报仇,这对于吕布是多么大的一个讽刺,尽管他是天下公仁的第一,但此时此刻他也只是一个不能为妻子报仇的懦夫而已。。。





汉末温侯 第三五七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七)
第三五七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七)
高览一死,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本来就不想与吕布作对的部队,很快就是投降。
大将张颌担当其防守邺城的重任,其后严守四门,防止其他郡县还有意图不轨的贼人。
任红昌的尸体很快就被收拾起来,因为从那么高的地方跌落下来,面目可以说是毁了大半,以往的绝色容颜此时却是半点也看不出来,身上的骨头也是粉碎,抱在怀中好似无物一般。
但吕布却是毫不在意,只是抱着任红昌的尸体在温侯府不出半步已经一天一夜了。
张颌等人十分担心吕布,更加担心如今的局势,因为高览的意外反叛,不但牵动了大批平日隐藏着的隐患,在冀州等地都是响应,而且此时吕布与曹cào之间的大战,同时也涉及到了宛城的张辽,新野的刘备,可谓是大敌当前,如实吕布继续这个样子下去,只怕局势会大为不妙。
但是张颌他们却是不敢打扰,只是打理着自己分内的事情。
不久,徐州刺史赵云在平原平定了逢纪,未曾损兵一人,那逢纪便就主动投降,只希望吕布能够留他一条性命。
这事赵云也是做不了主,只是将其押送到了邺城,任由吕布处置。
至于那高阳郡的荀甚,高平则是顽抗到底。
不过在公孙续,郭图,侯成,严纲等太守部将的联合攻击下,虽是顽抗却终是覆灭。
荀甚被乱兵砍杀,高平虽然突围,却也是在途中遇到埋伏,一事身死,当下随着他们作乱的死了数千人,至于其他的则是在押。
而吕布自然不知道这些事,但也不需要知道,如今的他对赵云等人的能力放心的很,更何况此时他只是抱着任红昌,看着她留下的书信。
当日高览率军而来,其实任红昌便就存了死志,也有了这一份觉悟,故而在典冲他们在外抵挡之时,便就在房内写下这封书信,藏于案几之中。
这是吕布他们房间,故而熟悉了解吕布的任红昌自然也是能猜到万一自己真的有什么不测,那么他必定是会前来怀念,留下这一封书信,除了要吕布帮他照顾妹妹任紫凝,女儿吕绮玲外,更多的则是对吕布的依依不舍。
这份融融的爱,如今却只剩下书信,吕布不愿相信,只是看着怀中已经了无声息的任红昌,最后却也只能落下清泪,枉他吕布如何英雄,此时却是无比的脆弱。
“红昌,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紫凝,照顾绮玲,还有我自己。。。”终究只能这样,终究还是一个人的生活下去,吕布只觉得自己的弱,无奈,自责,不甘,反正能够感受到的都已经是感受到,最后汇成思念。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概是一天,大概是三日,反正吕布总算是出了内庭,只见在这几日里,随他一起陪伴任红昌的还有那当日被高览收押的三十余人,包括典冲在内。
知道主母身亡的消息后,这些人便就跪在庭院之中,没有离开过一步,如同吕布一般,此时见到吕布出来,他们不自觉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继而又是全部伏倒在地,因为他们没有脸面去面对吕布。他们的主公将保护家人的重任交到他们的手上,只是他们却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对于亲卫们来说,这是奇耻大辱。
“主公,小人对不起你,对不起主母啊。。。”
说完,那人便就寻了一处撞头,一下子就是血肉模糊。
但令人吃惊的是却没有人去阻拦,反而是像有人带动一样,下一个,下下一个,更多的争先恐后的想要在吕布面前寻死,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减轻他们心中罪恶感。
直到第五个人撞死在吕布面前,吕布方才怒吼道:“够了。。。”
听到主公的声音,他们终于是安静下来。
主公冷眼扫过他们,却是想起任红昌,若她还活着,势必不希望看到还有人因为她去死,她是那样一个善良的人,绝对不会的。。。
“你们回去吧,我不怪你们,她也不会怪你们的。。。”
典冲等*叫道:“主公,我们该死啊。。。”
吕布沉声道:“便是你们全死了,她也回不来了,请你们不要再让她在地底下也不安宁,若是真的为她好,就给老子好好活着,好好活着。。。”
说道最后几个字,吕布哭了,因为他的挚爱没有好好的活着,而且选择了离去。
其后,吕布招来张颌等人,先安排了任红昌的葬礼,随后展开一系列的血性抱负。
先是将高览家族连根拔起,不管大小年yòu,全部诛杀,其后是针对这次bào露出来的冀州家族,凡是参与其中的就是毫不留情的抄家,不论男女,全部扣押在军中,与那些高览的部从及家属,总共七千余人全部押送到辽东郡,让贾逵,阎柔二人负责处置。
而吕布给予他们的指令是这些人犹如奴隶,可死可生,全在他们二人的心意。
贾逵他们自从动用三郡之地的兵马,很快就是占据了大片属于高句骊的土地,然后或是将犯人放置在那边,或是用他们本地的人,慢慢的建立起奴隶制的格局,如今这七千余人的到来,一下子就增大了贾逵他们的负担, 不过他们也是听说了这些事情,因而没有半点不满。
而在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吕布最为害怕的就是如何去告诉他那七岁的女儿,她这辈子都是要失去妈妈了。。。
虽然尽量瞒着,但是这种事情如何瞒得住。
心生无奈与愧疚的吕布,只好先去为任红昌报仇。
虽然高览已经伏诛,但是当中还有许多的疑点,最为重要的就是他发生的时间,为何却是吕布刚好要与曹cào作战的时候发生。
其后,吕布令七煞,贪狼两支暗探部队从中调查,终于也是查出一点蛛丝马迹,矛头指向那曹cào。
吕布大恨,想不到自己在前方作战,却是没有考虑到后方,而曹cào只不过是动用一个人便就让吕布损失了这么多。
宁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曹孟德啊,曹孟德,你居然敢对我的家人用计。。。
吕布没有在邺城多待时日,一则是为了躲避一些烦心事,二则就是要去找曹cào报仇。
但是当吕布还未到达陈留一带进行指挥的时候,他在濮阳便就听到了另一个不好的消息——大将颜良战死在白马港。




汉末温侯 第三五八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八)
第三五八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八)
本来在长社,吕布率军于来自许昌的夏侯惇,满宠,宛城的张济,新野的刘备,张飞对抗,在吕布与高顺,张颌等人的协助下,长社城岌岌可危,只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高览反叛的事情。
因为害怕任红昌有什么危险,吕布思量之后只得率三千人马奇袭邺城,身后则是留下田丰,高顺等人继续攻打长社城,他可不认为以田丰,高顺的能力,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吕布忘记了,那驻守虎牢关的虽然是曹洪这样的二流武将,但是他身后却是有着极其恐怖的存在。
将颜良安排在虎牢关,其实吕布是早就思考过的。
纵观曹cào手下人马,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勇猛者可以超越颜良的人,只在少数,而当中最强者应当是夏侯惇,不过他现在却是在许昌,而夏侯渊,曹洪等人只怕还不是颜良的对手。
本来与典韦齐名的许诸,吕布现在还未听说他是否在曹cào的帐下,只是即便在了他的本事也未必能战的下颜良,毕竟颜良在这么多年的打仗中也是成长了许多。
颜良有一个“独耳将军”的名号,那是因为上次他在山阳一战中被流矢射中了耳朵,故而残缺,但却无妨他的勇猛,反而因为这倒是成了他的荣耀,自从文丑去了并州任为并州刺史后,军中虽有赵云,甘宁等人的鹊起,但论起声望还是颜良最高,所以用他前去镇守围困虎牢关,乃是再合适不可的人选。
但现实却是,颜良战死了。
吕布再失去了挚爱之后,如今又是听闻了心腹大将颜良战死的消息,如何不怒,对曹cào更是愤恨,于是急令大军前行。
等他回到陈留的时候,田丰他们也是回来。
因为虎牢关前的颜良部被曹cào所破,为防后路被断,田丰,高顺二人决意率军撤回,好在因为这些日子攻打的厉害,加上城中的刘备等人并不知道吕布其实已经离去,故而只是按兵不动,如此安然退去,但在路上却还是遇到袭击,那就是曹cào手下的另一员大将——夏侯渊。
本来田丰等人也不会如此大意,只是按着时间路程算算,曹cào军不该如此神速,但他们还是小瞧了夏侯渊的本事。
军中语:“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夏侯渊作为曹家亲军中的有突出战功的将领,夏侯渊的军事才能是最杰出的,远远高于夏侯惇、曹洪等人,可谓与于禁、曹仁等名将并驾齐驱!他的军事指挥艺术中最绝的一招就是神速,善于速战速决,懂得弃强攻弱,用兵灵活。作战中,夏侯渊还极其重视后勤保障,经常亲自督运军粮,作战取胜后也是先取敌之军粮,是做好军事中后勤保障的典范。
这一次也不例外,夏侯渊奔袭数百里,与暗处袭击,斩获人马三千余,可因为陷阵营与高顺的存在,夏侯渊并没有得到多大的甜头,便就不得不撤军。
田丰,高顺的人马安全的撤回陈留一线,这才想起一个问题,夏侯渊的人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经过情报,田丰等人才从徐晃他们的口中得知,驻防虎牢关的颜良在日前兵败,所带三万人马折损大半,而且颜良当日还在白马港受困,因为没有渡船,终于是战死当场。
问起缘由,残退回来的将士则是回禀一切。
当日吕布分兵把守虎牢关与长社城,其中担任虎牢关的大将则是颜良。
颜良虽然给人的印象是孔武有力,显得有些少智,但是在吕布看来颜良的确是一员大将之才,为此他重用了如同颜良一般名声的文丑,对于颜良他也是抱着很高的期望。
颜良自然不会辜负吕布的期望,在虎牢关前设下三联营,左右兵马各是一万二,中间的则是自己的主力六千人,由颜良亲自主持。
因为颜良前几日的挑战,那曹洪虽然出战一次,却是斗不了几回便就败退,十分狼狈。
颜良虽然得意,但是以往自然也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早就已经学会了平静心情,因为得意却不骄横,只是令人每日嘲笑对手,希望能够再次练手。
但是自从那一战后,虎牢关大将曹洪却是如同梳头乌龟不敢出战。
因此,颜良有些诧异,却也不敢大意。
不料那夜,虎牢关的守军却是突然杀出来,直往颜良左营。
颜良不慌,令副将自己解决,同时戒备。
果然如颜良所想,不一会儿又是杀出一支人马,直取颜良的右营,喊杀声震天。
颜良依法炮制,还是不动,稳如泰山。
果然,第三支人马也是杀出,这回却是来攻打颜良的中营。
颜良见状,不由冷笑,随即杀出营去,几刻钟的时间编就击败来犯之敌。
同时,左营,右营的人马也是杀出去,一时间人马杂乱,却是得胜。
颜良这回却是忘记了穷寇莫追的教训,当时那攻打左营与中营的人马果断的撤回了虎牢关,而那攻打右营的人马却是往白马港方向逃去。
颜良想既然虎牢关的大敌已经撤退,那么只需要继续防守住,便就无事,于是颜良令副将在此镇守,而自己则是率三千人马追击那数千逃兵。
颜良手下的人马也是马中骄骑,只不一会儿便就发现了对手的踪迹,一直杀了一路,足足有千余人在前往白马港的路上被杀。
只是这一路上,颜良却并没有发现,这些人的攻击力低的可怜,而且毫无纪律,这样的一只人马,曹cào怎么可能将他们安排在虎牢关,安排他们进行夜袭。
很快,颜良的三千人马便就在白马港一带围困住了这剩余的两千余人,只是让颜良意外的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反抗,而是选择了跪地求饶,口中更是言明他们不过就是一些普通百姓罢了,希望颜良能够放过他们一马。
颜良直觉大事不妙,也顾不得这些人,便就率军回大本营,却在离大本营数里之地发现那里火光冲天。
不一会儿,更是有不少残部向颜良靠拢。
颜良知道自己上当了。
因为先前的一次战斗的胜利,多多少少让颜良的三营部队感到大意,其后更是想不到对手在上一波人马刚刚撤走的时候编就再次发动了攻击,这两者之间只是短短的几刻钟的时间,令人防不胜防。
没有了颜良的带领,其实就算颜良在只怕也是于事无补。
因为这次出动的人马才是曹cào手下最为强大的部队,不但有夏侯渊,曹洪等人的主力,更有曹cào的亲卫部队——虎豹骑作为先锋,令人畏惧。
魏武白手起家,虽然实际是曹家军,但不得不以汉的名义。其亲军制度在建安四年就任汉丞相时确立过一次,到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时又确立一次。尽管虎、豹骑从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建安十年南皮之战,但是可以估计,其成立也与曹cào建安四年的设领军这样的丞相亲兵官职有关。不过建安四年曹cào任丞相不久就面临官渡大战,自身安危都难以顾及,恐怕无暇在制度上完善宿卫亲军,因此虎、豹骑的成立是在估计在官渡大战之后。曹cào此时威震华夏,势力急遽扩张,此时建立一只亲兵应该顺理成章。
虎豹骑的建制是在官渡之战到曹cào征南皮的五年间,可能是在官渡之战后两三年之后建立的。曹cào“难其帅”,到选定曹纯为帅,当中必然有不少时间是亲领的,曹纯死后,曹cào又亲领过一段时间。但是曹cào的直属骑兵必定不是此时才建立的。白马之战中,曹cào亲自指挥骑兵冲锋,以不满六百骑大破袁绍数千骑,斩其骑将,虽然有用计的成分,但可见他对自己骑兵的能力非常自信,魏武军策令说,是时士卒jīng练,认为足以以一击十。其实曹军骑兵一直非常活跃。曹仁就是骑将出身的,擅驰能射,征陶谦以骑为先锋。征张绣以议郎督骑,整军败张绣。官渡之战他统帅骑兵两度战胜袁绍南下的游军。曹丕典论说,他六岁骑马,岁就可以骑射,此后便能左右开弓,射无虚发。可见当时贵族子弟弓马娴熟者并不罕见。裴注三国志引魏书说虎、豹骑或从百人将当中替补,这个百人未必是骑兵军,而一样可能是步兵军中弓马出色的将领。这也进一步说明虎豹骑的嚣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军中jīng锐,而且身份极为特殊,因此才难觅统帅。威望够的要独当一面,不能统帅这些数量不多的骑兵。威望差的又不足以制衡。
魏武白手起家,虽然实际是曹家军,但不得不以汉的名义。其亲军制度在建安四年就任汉丞相时确立过一次,到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时又确立一次。尽管虎、豹骑从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建安十年南皮之战,但是可以估计,其成立也与曹cào建安四年的设领军这样的丞相亲兵官职有关。不过建安四年曹cào任丞相不久就面临官渡大战,自身安危都难以顾及,恐怕无暇在制度上完善宿卫亲军,因此虎、豹骑的成立是在估计在官渡大战之后。曹cào此时威震华夏,势力急遽扩张,此时建立一只亲兵应该顺理成章。
虎豹骑的建制是在官渡之战到曹cào征南皮的五年间,可能是在官渡之战后两三年之后建立的。曹cào“难其帅”,到选定曹纯为帅,当中必然有不少时间是亲领的,曹纯死后,曹cào又亲领过一段时间。但是曹cào的直属骑兵必定不是此时才建立的。白马之战中,曹cào亲自指挥骑兵冲锋,以不满六百骑大破袁绍数千骑,斩其骑将,虽然有用计的成分,但可见他对自己骑兵的能力非常自信,魏武军策令说,是时士卒jīng练,认为足以以一击十。其实曹军骑兵一直非常活跃。曹仁就是骑将出身的,擅驰能射,征陶谦以骑为先锋。征张绣以议郎督骑,整军败张绣。官渡之战他统帅骑兵两度战胜袁绍南下的游军。曹丕典论说,他六岁骑马,岁就可以骑射,此后便能左右开弓,射无虚发。可见当时贵族子弟弓马娴熟者并不罕见。裴注三国志引魏书说虎、豹骑或从百人将当中替补,这个百人未必是骑兵军,而一样可能是步兵军中弓马出色的将领。这也进一步说明虎豹骑的嚣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军中jīng锐,而且身份极为特殊,因此才难觅统帅。威望够的要独当一面,不能统帅这些数量不多的骑兵。威望差的又不足以制衡。
按东汉官制,议郎本是六百石文职,以议郎督骑的怪异现象在汉魏间曹军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曹仁以议郎督骑,另一次就是曹纯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显然这是东汉末年连年争战时的权宜之计。不过曹cào建安四年进丞相位后官职升高,又经官渡大战实力大为增强,手下将领也水涨船高,升为裨将军,偏将军的甚多,从六百石的议郎领虎豹骑来看,此时虎豹骑的规模并不大。豹骑司马印也说明了,统帅的品级也就是军司马,比千石这样的等级。比六百石也只高一级。而三*制,一军不过五千人,领军将领的品级应该在将军一级,比议郎军司马都高得多。加上虎豹骑地位特出,领之者的品级比一般军制应该只高不低,因此至少此时的规模,不可能很大。可能千余人,这一千人,应该是曹cào转战多年收集的四方jīng锐老兵,不可能是单单从某一部分中抽调出来了。其骨干,可能就是建安五年二月白马之战,那只以不满六百之数击破数倍袁绍骑兵的劲旅。按时间推算或者吕布的旧部会有一些,但主要是从此前曹仁长期统帅的骑兵中选拔最合理。
综上所述,要说明的便是一个问题豹骑是可以堪比吕布狼骑的队伍。
很快,颜良的三大营地宣告击破。
(那啥,猪猪要*,推荐票,*,评价票什么的,统统给我交上来)




汉末温侯 第三五九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九)
第三五九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九)
颜良眼尖大本营被破,大怒之下如何能停息,加上不断有败兵前来,一来是为了解救这些残兵,另一方面则是不可让敌军为所欲为,故而颜良率领这数千人马继续杀向大本营。
不料当前早有一支jīng锐人马埋伏在前,那便是曹cào的虎豹骑。
有心算无心,加上之前不断有残兵汇合,故而颜良虽然在人数上多了几千人,但在阵型上反而不如那三千人马,只是被虎豹骑冲击之后,便就损伤大半。
颜良大怒,手中大刀接连诛杀数十人,却还是无法击败眼前这支人马,眼见手下的儿郎死伤越来越多,不得已只好暂时撤退。
不料在前往陈留的路上,那曹cào的人马也是安排完毕,一阵阵的箭雨就奔着颜良他们而来。
因为兵少,故而颜良无法强行突袭,只好往白马港方向撤走。
本想到了白马港,借助渡船之利,即便不能全军都是安全撤离,但至少可以保有一半人马,不料之前大战,那些普通百姓假扮的军士,为了逃避战争,早就将白马港可以看见的渡船都是弄走了。
前面是黄河,后面的无数的追兵,颜良如今身边不过就是不到三千的人马,只得就地铸造工事,只是曹cào这次也是用了狠计,用三万多人以十倍之兵力强攻白马港。
颜良固然勇猛,但也是抵挡不住,最后身边只是剩下数十亲卫,其余人马大半战死,少半则是选择了投降。
颜良没有怪他们,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反倒是看着这数十亲卫,心中极为愧疚,希望他们也是向曹cào军投降,保有性命。
曹军大将曹洪等人早就知道颜良的厉害,爱其勇猛,便是劝降。
颜良忠义,自然不肯。
曹cào亲自拍马上前,劝道:“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颜将军是当世猛将,何必在此枉死,不如投入我曹cào的军中,日后定有大用。”
颜良闻言,却是大笑道:“我主吕布才能胆识十倍于你,你是什么东西,也配我颜良效力吗?今日不慎遭此大败,我心中懊悔,却是因为对不起我家主公的厚望,当你要是认为本将是贪生怕死之辈,却是错了,虽只剩一兵一卒,也不会丢了温侯的脸面。”
1...194195196197198...2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