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零之悍妇当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桃花露
离开家没有认识的人,樊笑也豁出去了,求孩子比求大人没负担不怕羞耻不必觉得伤自尊。跟饿死相比自尊算啥啊,再说跟这么漂亮的一群孩子求情,有啥丢人的,不丢人,她乐意得很。
尤其小旺哥那么有同情心,都已经恨不得要领她家去吃饭。
大旺终于松口:“好吧。”
“救命恩人啊!”樊笑握紧拳头,“多谢多谢。那我先预订一年份的。”她拉着小旺要回去拿饭票和钱。
大旺:“你……别急。先一天的吧,试试。”爹娘都说做事情急不得,得先试试。
樊笑虽然失望也不得不同意,先付一天的钱和票,大旺只要一顿饭的四两粮票加五分钱,晚饭再另说。
三旺自告奋勇回家给她打饭,反正还没上课呢,几个孩子又一起家去,路过大队还看到二旺和韩永芳说话,林岚在那里看人家修缮屋子。
回到家,三旺去拿两大块二合面饼子,又用樊笑新买的饭盒拨了虾皮葱炖鸡蛋、还有茄盒,一共盛了半饭盒。
樊笑只要了一块饼子,“我很艰苦朴素的,一块就够,多谢。”她跟孩子们告辞,然后藏着饭盒偷偷跑河边去吃,免得被别的知青看见。
孩子们站在门口看着樊笑的背影,一时间都说不出话。
小旺:“他好可怜啊。”
大旺:“要没爹娘咱们比她可怜。”她还有钱粮呢。
小旺:“那,她爹娘为什么不要她?”
大旺:“下乡。”
“为什么下乡啊?”
“规定。”
“谁规定的啊?”
“学校吧。”
小旺:“学校规定让下乡?”
三旺接过去,“嗯哪,不过娘说了,上学是为自己学知识并不是为了下乡。有知识,下乡也不怕的。”
小旺:“那他们……也有知识,为什么这样?”
评不上工分,干不了农活,饭都没得吃,连爹娘都不要他们了。
孩子们一下子纠结住。
对啊,大城市来的知青,比他们还有文化呢,为什么也下乡呢?
上学就是为了下乡?
娘和老师说学文化是为自己,有文化种地也会更好。可……比他们还有文化的知青来种地,并没有更好啊,还不如没有文化的社员会种地呢。
那……读书还有用吗?
大旺倒是无所谓,他有自己的目标,上学就是上学,这些问题并不会花他多余一点心思去考虑。
麦穗最纠结,连带着三旺和小旺也纠结。
他们想不通就去问老师。
韩青平最近几天因为好些事也心烦意乱的,本身自己就迷糊又被孩子们缠着,不等回答完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冒出来。
三旺:“老师,你说学文化就有用,种地也比没文化的强,可你看知青他们有文化没力气,下地还得靠力气,还不如社员种的好呢,那是不是文化用不上啊。”
麦穗:“沈知青很优秀,保管可以上大学的,但是不让他上。他很有文化,可来了咱们大队还得种地,文化并没有帮上忙呢,这是为什么?”
韩青平本来脑子就乱,静不下心来思考,这会儿也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那个……时间不早了,咱们先上课,下课再说好不?”他只得祭出上课大法来逃遁。
孩子们也只得上课。
二旺过来的时候,看麦穗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还有些纳闷怎么回事。
第一节课是霍红珍的,她晌饭没吃饱饿得没精神。而且她也很紧张,生怕自己表现不好,努力地活跃课堂气氛,可孩子们的反应却并不热烈。
大部分孩子难免会将新老师和原来的老师比较,一开始总是怀念以前的老师排斥新来的。
麦穗几个同学原本上课活跃认真配合老师,这会儿她在纠结,二旺因关心麦穗也没心思听课,大旺倒是无所谓,但他上课本来就不积极回答问题。
三旺也纠结,可他纯粹瞎凑热闹。
因为他本来学习也不积极,上学就是为娘上的,也不想考什么大学,觉得自己以后还回家种地就行。可他为知青们犯愁啊,那么多漂亮姐姐哥哥,那么优秀有文化,比老师懂得都多,却还得下乡和没文化的社员一起种地,他就替他们犯愁。
小旺则是思索爱的问题,知青们为什么下乡了?他们爹娘为什么不要他们了?是他们不乖吗?是不爱他们吗?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说到底真正纠结的只有麦穗自己。
大教室里就他们几个最活跃,麦穗和二旺这俩学霸不积极,三旺这个话唠蔫了。其他孩子本来就不好意思举手回答问题,羞于当众唱歌,所以课堂上真的有些沉闷。
下课以后,霍红珍也有些茫然,站在校园里盯着一棵月季花发呆。
麦穗跑出来问她,“霍姐姐,你说,读书是为啥?”
霍红珍一愣,下意识道:“为了学知识啊。”
“那学知识为啥?”
“为了……嗯,建设祖国……”霍红珍把思想老师说的那套拿出来。
“祖国需要我们怎么建设?种地?”麦穗想了想,“大城的学生读了书也来乡下种地?”
霍红珍这些知青本来年纪不大,阅历又浅感悟不深,并不足以为人师表。而且因为下乡自己本身就茫然无措心绪悲愁,被麦穗这么一问也勾出自己的难过,有些说不出话。
“国家有很多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霍红珍忍痛道:“最优秀的那一批,可以去……”
麦穗挠头:“可是你和沈知青都很优秀啊,为什么不能去?”
霍红珍眼圈就红了。
麦穗又问:“不让考大学,城里也不到乡下招工,只有城里知青下乡,没有乡下学生去城里的。”
“不是……不是还有举荐入大学吗?你爸妈都是干部,你肯定能举荐的。”按照她的经验,哪怕城里举荐入大学的,也都是干部子女,剩下的名额才会给先进分子。
“可举荐入大学的以后也得回来呢。”麦穗还是想不通,老师们越说她反而越糊涂,她决定回家问问娘。
她和霍红珍招呼一声就先跑了。
霍红珍站在那里想想自己的前途,想想麦穗的问题,不禁怔怔地流下眼泪,忍不住找个角落痛哭一场。
二旺看麦穗没回教室反而往外跑,也跟大旺打声招呼追着跑出去。
林岚已经回家,正在缝棉袄呢,见闺女眼圈红红的回来,吓了一跳,“闺女,这是咋了?有啥想不开的来跟娘说。”
她寻思儿子们都在班上,闺女肯定不会被人欺负,二旺又让着麦穗更不会气她,那肯定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好意思和男孩子说。
麦穗想不通,就着急,越着急越想不通,泪珠跟断线的珠子一样,她扑进林岚怀里,“娘。”
林岚抚摸着她的头发,也不说话,先让她平复一下情绪,过了一会儿,“说吧,咋回事。”
麦穗就把纠结的问题说出来,然后泪汪汪地看着林岚。
林岚不禁失笑,看着俏丽明艳的闺女泪盈于睫的模样,她心里又酸酸的,拿手帕给闺女擦擦眼泪,“傻闺女,任何时候咱都不能钻牛角尖,有问题回来跟爹娘说,知道吗?”
麦穗点点头。
“娘,到底怎么回事?大城市读书的知青都到乡下来种地,他们学的文化半点用没有全靠力气挣工分。要这样,他们还不如不读书,一开始就靠力气干活这样力气还大点呢。”
林岚很欣慰,孩子们大了会思考呢。
她柔声道:“眼前的事情我也不想骗你,现实就是如此。乡下人进不了城,读了书也是回家。城里人太多工作安排不下,就从毕业生里挑选一批下乡减轻城市的压力。”
麦穗忽闪着眼睛看着她,觉得这个说法很新奇,别人都没说。
林岚笑了笑,继续道:“咱们不是听收音机了吗?困难是暂时的。八年抗战才是最苦难最黑暗的日子呢,不也过去?三年灾害的时候多艰难,咱们也挺过去。渡过大劫难,必有后福至,咱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她顿了顿,“正因为落后就业岗位不够,才不得不让知青下乡,这恰恰说明各行各业都在积蓄力量,社会需要大批有能力的人才。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种蓬勃喷发的状态,百废待兴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届时整个社会都会发生天翻复地的变化,藩篱破除,壁垒打破,知识就是力量。那时候只要出去就是机会,知青们、乡下读过书有文化的人,他们可以直接进城或者留在乡村建设新天地。如果你不读书,没有文化,你还能很好的出去吗?”
麦穗泪眼中闪烁着火焰,逼人的明亮,“娘,你是说未来是光明的,对吗?”
林岚点点头,捧着她娇嫩的脸颊,笑道:“当然,未来一片光明。如果现实看起来不够你想的那么好,就要安静地积蓄力量,悄悄地把自己武装到牙齿。那些沉溺现实不敢改变的人,永远都只会埋怨不思进取。哪怕机会来临,他们也只能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公让他们错失良机。而你,你们这些个做好准备的人,就可以一、飞、冲、天,开辟新时代。”
麦穗一下子抱住林岚,“娘,你也很期待那一天,是吧?”
林岚给很认真地说:“对娘来说,当下就是最好的,不留恋过去不贪慕未来,每到来的一天都是最珍贵的。”
因为今天就是过去的未来,今天也是未来的过去。
麦穗仰头看着她,把这句话牢牢地印在脑海里。
林岚抱住她摇了摇,“咱们一定记住,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办法总比困难多。”
“娘。”麦穗破涕为笑,“我记住啦。”
“去吧,自己好好想想。”林岚给她擦擦眼泪,拍拍她的肩膀,“还没放学吧。”
麦穗点点头,这才看到站在堂屋的二旺,她不由得笑道:“哎呀,你怎么也回来了?”
二旺:“我吃茄盒咸了,回来喝点水。”
林岚嘱咐他们两句,就让他们去上学。
麦穗和二旺出去,她心头的阴霾散得干干净净,脚步都格外轻快,不由自主地就哼起小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二旺笑了笑,“不钻牛角尖啦?”
麦穗不好意思,“什么牛角尖啊,才没有呢。”
二旺笑而不语,和她一起去学校,先去给老师道歉然后坐回位子上上课。
韩青平讲完课把麦穗叫出去,关心她一下,“麦穗同学,你……想明白了?”
麦穗甜甜一笑,“对,我娘给我说了说,我就想通了。”
韩青平很好奇,“咋说的就想通了?”
麦穗道:“老师,还是你说的啊。咱们是为自己学习的,学习可以让我快乐,让我懂得更多,让我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地球是怎么转的。所以,哪怕读书不能让我去上大学还是要回来种地,我也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自己不是孤独的。”
孤独?韩青平笑起来,一个孩子居然说孤独,却深切地说中他们的内心所在。
麦穗笑了笑,“所以,老师,希望是在前方的,我们时刻准备着,当希望来临的时候,我们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吧。”
韩青平看着她,希望会来吗?希望会以什么模样?什么姿态?来临?
“你娘这样教你?”
麦穗点点头,“我觉得我娘说得对,我还小,未来有无限可能!”
韩青平点点头,“对,好孩子,你娘说得对。你还年轻,在这个世上,最无敌的是时间,好好加油。”
“谢谢老师。”
麦穗和韩青平说完,又去找了霍红珍,发现她眼睛红红的,赶紧道歉,“霍姐姐,对不起,我让你难过了。”
霍红珍笑道:“才没有呢。”
麦穗就把自己跟韩青平说的感悟和霍红珍说一下,最后道:“霍姐姐,你千万不要灰心。我娘说,希望在前方,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千万不要灰心哦。”
霍红珍其实已经听到她和韩青平说的话,心里正反复琢磨呢,没想到林岚一个乡下妇女,麦穗一个乡下女孩子,居然有这样的见识和思想。
真的很不简单。
她真诚道:“麦穗,真的谢谢你,被你一说,我心里豁然开朗。”
“那就好啊。”麦穗握住她的手,鼓励她,“咱们都要加油哦!”
因为麦穗的事情,下午放学的时候,林岚就到路口去等,想早点看到孩子们。
很快,她就看到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回家,三旺和小旺在前面追逐他俩早把纠结的问题丢风里去了。麦穗和二旺在后面说话,大旺走在他们旁边,不说话却毫不违和。
林岚朝着他们挥挥手。
“娘!”小旺率先跑上前,一下子扑进林岚怀里。
林岚牵着他的小手和孩子们一起回家,问了一下才知道孩子们是因为樊笑生出那种感慨来的。
二旺:“娘,樊知青应该是个很骄傲的人,可她为了吃顿饭居然那样……的确让人很感慨。我想她的父母必然很疼爱她,如果知道她现在过得这样艰难,只怕不知道怎么心疼呢。”
林岚趁机给自己孩子洗脑:“如果我是她的母亲,我现在就会担心、后悔、自责,不该过去溺爱孩子什么都不让她做。爹娘给不了你们未来,但是可以让你们学会洗衣做饭、生活自理,等以后离开爹娘,你们也能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不会让爹娘担心。”
孩子们都若有所思。
小旺很认真地道:“大哥,小三哥,所以爹打你们,真的是为你们好。”
大旺:“……”为什么不能忘记!
小旺:“大哥,小三哥,从现在开始,请你们学习做饭吧,要加油哦!”
三旺:“……啊啊啊,小旺哥,你越来越坏了。”





七零之悍妇当家 第111章不原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七零之悍妇当家最新章节!
第111章不原谅
晌午的时候迟丰收自以为不堪压迫终于爆发,把知青点的粮食给打翻在地,结果引来知青们的群殴。他万分委屈,用他不利索的嘴嘟囔着,你们这是恃强凌弱、以众欺寡,我、我要告你们。
根本没人理睬他,迟敏也气得脸色发青,对他破口大骂,“你怎么这么自以为是,你就算有怨恨,你也不能拿粮食撒气!现在好了,这么多人跟你挨饿,你还振振有词?”
好在沈遇带着霍红珍把粮食抢救起来,做好后大家一人分一块,吃几口就没了,谁也没吃饱。
气得武文义和徐东兴又把迟丰收揍了一顿。
武文义:“这辈子别想我原谅你!最恨浪费粮食的人!”哪怕城里吃供应粮不像社员们这么辛苦,可粮食也是紧紧巴巴的,一个上班的成年男人一个月才三十斤,他们这种学生才26到29斤。哪怕在城里,他每天都觉得饥饿。结果这个迟丰收,居然把他们的口粮给打翻,简直天理不容!
因为生气,沈遇也没约束武文义,打就打,谁让他自己太过分的。
吃过饭沈遇也就不领着知青们跑圈,不能浪费体力,下午还要去上工。
迟丰收忍着痛爬起来,他想跟着沈遇等人去上工,可向来好说话的沈遇却冷着脸,“迟丰收,我们72班不欢迎你,虽然我们不能阻止你留下来,但是我们有权力不和你同行动。以后,请你自己上工自己开伙。”
说完他们就走了。
迟丰收被堵得要命,可他真的很饿,不管有多少愤怒多少怨气,这会儿都化成对食物的渴望。他忍着痛好不容易找到大队长,表示自己想上工。
大队长看他那可怜样却一点都不可怜,知青点的事情自然瞒不住他,竟然敢浪费粮食!
他本来还寻思饿着知青不大好,生怕太过火,顶多饿一顿晌饭,如果他肯认错认罚,那就原谅他,让他晚上吃饭。
结果他居然把粮食打翻在地,那好了,大队长直接火气冲天。
他最不能容忍有人祸害粮食,一粒都不行!
大队长冷冷地盯着迟丰收,“要不是我鞭子不在跟前,我真是要狠抽你一顿的。你还是好好反省吧,我们可不敢用你这样的人上工。”
地里的庄稼那么珍贵,一棵庄稼到时候就要收获一份粮食。要是他在地里撂挑子撒泼,把庄稼祸害了,那怎么办?
大队长可不信任他,他能在知青点祸害粮食,就能在地里祸害庄稼。
这种人,是不可理喻,没有底线的!
竟然祸害粮食!
大队长把迟丰收骂一通,顾自上工去了。
迟丰收倍感羞辱,却也无能为力,一来气他就回到知青点。可饥饿让他睡不着,他想了一下午,终于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他饿!
可惜现实就是现实,并不是你想出拳就出拳,你想和解就和解。
他终于等到下工时间,好不容易找到韩永芳,就道:“支书,我、我想参加劳动。”
韩永芳甚是和气,说话却不客气,“不用你劳动,你想干嘛就干嘛去吧啊。”
迟丰收:“支书,我是知青,理应大队负责。”
“大队负责你什么?”韩永芳乜斜着他,“要不你来当支书?我看你行。”
迟丰收心里喊着我要是当肯定比你好,可现实还是得低头,“支书,不敢,我是来下乡的,就得上工劳动赚工分。”
韩永芳却发狠要饿他两天,他看出来,这小子根本没悔改,不过是挨饿不得不低头而已。韩永芳也不指望他真知错,只要他守规矩就好。否则以后遇到什么不顺心的就撒泼撂挑子,这还了得?谁有那功夫伺候他?
韩永芳最不怕刺头!
当年村里多少所谓的积极分子刺头,想借机闹革命荒废劳动,还不是被他一个个给整治得老老实实搞生产?
他也不和迟丰收磨叽,说完就走了。虽然他打定主意要发展副业,却一点口风不露,还特意去找韩青松,让韩青松狠狠地操练那帮小年轻。杀杀他们的锐气,磨磨他们的性子,让他们有点毅力,别一个个那么娇气。再者把迟丰收这个刺头一收拾,杀一儆百,其他人也就不敢再做出头椽子。
结果就是迟丰收晚饭也没得吃。
哪怕他拿着粮票想去找社员买饭吃,对不起,没人敢卖他,除非他们不想分秋天的口粮。
韩永芳就是这么霸道!
迟丰收饿得两眼冒光却也无能为力,回到知青点,沈遇等人正好下工回来,带着晚上的口粮。
他立刻欢喜地迎上去,“领到粮食啦,做饭吧。”
沈遇理都没理他,径直走过去。其他人又累又饿,这会儿也顾不得躲懒,抬水的、拿草的、活面子的、去找大队要蔬菜的,全都主动忙起来。
实在太饿,粮食不够吃,他们就想跟大队借蔬菜添添。
现在也不用等沈遇和霍红珍做饭,高璐就主动活面子烀饼子,武文义烧火。
他们还要来几根黄瓜几个西红柿,还有半个南瓜几个土豆,直接把南瓜土豆切块,也不需要炒,加水加盐加一点油开始煮,锅边烀上杂合面饼子。
剩下的黄瓜和西红柿也懒得做,直接洗洗大家分着吃掉。
这时候二旺走过来,笑道:“原来你们已经做饭了啊。”
沈遇递给他一个西红柿,“饥饿让我们成长,饿得我们会做饭了。”
有几个知青都不好意思起来。实际上他们这些人除了樊笑一点不会,徐东兴和赵明杰家里有姐妹也不会,其他人多多少少都会一些的。
沈遇和霍红珍会下面条、热饭,跟着二旺学会烀饼子捏窝窝头。
高璐和迟敏、武文义、迟丰收这几个人,本身就会做饭。只是一群人凑一起,他们不想出头揽事,免得一旦动手赖在身上变成自己的活儿,到时候自己吃亏。
这会儿见沈遇生气,他们也饿得慌,自然都忙活起来。
二旺没要西红柿,他看着那锅里冒出来的热气,淡淡道:“我们山咀村哪怕三年灾害的时候,也没饿死一个人。”
樊笑问道:“真的吗?那可很厉害。”她看过一些秘密数据,如果没饿死人,那很了不起的。
二旺朝她笑了笑,“当然真的,周围的人都知道啊。”他扫了迟丰收一眼,“我们村没饿死人,是因为我们爱惜粮食,不管生多大的气,不管犯多大的错,一粒粮食都不可以浪费的。因为那粮食是救命的呢。”
沈遇立刻明白他的意思,道:“我们也是,锅里只有八个人的口粮,蔬菜也一样。”
言下之意,没有迟丰收的,一口都没有。
迟敏原本还想说什么,感受到来自于知青们的压力,也只得闭嘴。
二旺这才看向角落垂头丧气的迟丰收,笑道:“这屋子空荡荡的没有炕,晚上睡觉可不舒服呢。”
傻子都知道自己家是村里最干净最舒服的,从暖和干净的炕上搬到脏乎乎还有虫子老鼠出没的大队屋来住,可想而知有多憋屈的。
听见他的话,迟丰收表情更加难堪,虽然本来就难看得很,毕竟被打得鼻青脸肿也看不出多少表情。
说了两句话的功夫,锅里香味儿飘出来,二旺又夸高璐和武文义会做饭,“闻着挺香呢,并不比我们家的差。”
樊笑在一旁啃着黄瓜碎碎念,差远了好吧,你们家的饭菜充满了爱的味道,这里的饭菜充满了勾心斗角的味道。
二旺当然不是来帮他们做饭的,他就是来检验自己“劳动成果”的。
他本来对他们挺同情且友好,可迟丰收让他挺生气。这会儿见迟丰收受到惩罚,知青们也开始勤快起来,笑了笑就告辞。
1...117118119120121...2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