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良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雪儿格格

    “我说的时候,你也没这么高兴啊,真是有了师傅忘了朋友。”

    刘秀儿赶紧拉住苏晓晓的手臂,“你先陪我去背一遍书,然后我们也去看看。”

    说着二人走了。

    春桃在后面跺着脚,追了过去,嘴巴里面不断嘟囔着。

    “小姐又不要我了,小姐等等我”

    庞霄看着他们几个走了,顿了顿才朝着楼梯口示意道

    “周大夫要不我们走吧。”

    周恒扯下身上的隔离服,跟着庞霄下了楼,车马早已准备妥当,二人上车朝着北街的东来客栈走去,薛老大站在门口,看着远去的车马。

    屈子平凑过来,“薛大哥,别担心周老板要去看宅子,一会儿就回来了。”

    薛老大白他一眼,“我又没担心,你们闲得慌是吧,赶紧接待病患去,停业了七八天,这病患都积压了如此多。”

    屈子平缩缩脖子,他现在知道,这个薛老大看着粗门大嗓的,其实人还是不错的,明明心里非常担心周老板,打死也不让人说。

    “病患都处置的差不多了,暂时没有旁的事情,后面昌管事带人去运送消毒液,还没有回来,不过他刚才跟我说,如若薛大哥回来,看看能否再搞到一些肉,医馆的存货不多了。”

    薛老大一怔,赶紧转身朝后院走。

    “没肉了不早说,这个断不得,外面各个组的家伙,都靠着这口吃食顶着,不然这一天怎么能顶得住。”

    屈子平忍着笑,跟在薛老大的身后,朝后院走去。

    “薛大哥别担心,隔离区就屈大夫、张安康和王三顺大夫在那里都没有新来的灾民,看来新增不会有什么变化,只有衙役留在那里,说是如若有灾民回来叫。”

    薛老大点点头,“回来更要补补,你看着前面吧,我去集市上瞧一眼,公子回来告诉他,我去采办一些灵山村需要的物资,糯米藕和藕合停了七八天售卖,看着街上人都正常出来过活了,我将人弄过来,在医馆后院做吧,暂时住在医馆里面,买卖不能停。”

    屈子平一顿,有些担忧地看向薛老大。

    “这后院已经塞满了,哪有地方,再者卖藕的人不是都参加志愿者了,能全撤出来吗,这个要等周老板回来商议一下吧”

    话音刚落,屈子平头上就挨了一下,薛老大瞪圆了大眼珠子,吼道

    “你们医馆的人都撤了一半,我撤一半人不就行了,不售卖难道这个月喝西北风”






第一百二十四章:大理寺少卿【第五更】
    


    周恒久久不见二人出来,心中一阵疑惑,赶紧返回院落,在门口听到了全部的对话。

    庞霄的真情流露,让周恒也有些动容。

    没想到,当初被安排到这里修养的时候,还发生了如此多的事儿。

    京城的张辅龄张大人

    周恒在心里冒出来很多个问号,这人看来是清平县的举子应试的,父亲亡故才回来安葬,这回是准备定居京城,所以才让夫人来处置房产。

    不知道是多大的一个官儿,竟然让自己的妻女就带着这么两个人回来,路途遥远,这要是出了什么事儿,真的不好说啊。

    周恒眉头紧蹙,难道这张辅龄是个御史

    周恒摇摇头,自己否定了这个判断。

    如若是御史,就不会大张旗鼓的回乡安葬父亲,这里的老宅也不会急着卖掉,毕竟辞任之时,一般都告老还乡,到时候回来不是还要重新买房屋。

    周恒的眼睛微微眯起,看来这张辅龄家里有事儿,急需银两,不过还不想求人,只能让夫人跑这趟腿。

    周恒咳了一声,“我们去衙门吧”

    张夫人笑着点头,“好好好,这就走。”

    庞霄很是激动,朝着张夫人躬身,三人分乘两辆马车,直接赶往衙门,魏县丞正在门口看着人卸车,见周恒跳下马车,一脸的疑惑,以为出了什么事儿,赶紧走上前。

    “周大夫怎么过来了,难道城外有什么事儿吗”

    周恒摇摇头,“城外没什么事儿,隔离区的病患都比较稳定,观察区的人也没剩下几个,现在就等着够时间可以放入安置区。今日过来,不过是有处房产需要办理文书。”

    魏县丞恍悟,松了一口气,见庞霄和张夫人也走到近前,赶紧施礼,能让周恒亲自带过来一定身份不凡,该有的客气还是要有的。

    “几位随我来吧。”

    几人进入县衙,很快办好地契房契的文书,几人直接赶往梅园旁边的宅子,周恒在回春堂停下,去拿了急救箱,苏将军给的一千两还藏在里面,该客气还是要客气一下。

    在车上周恒背对着庞霄一顿扣弄,掏出来两张二百两的银票递给庞霄。

    庞霄瞪眼看着周恒,“都说了,不用给,你很有钱”

    周恒呲牙看着庞霄,“一码归一码,原本张夫人就给我优惠了这么多,不能让你们帮我再担着,太过意不去了。”

    庞霄上下看看周恒,“算了,你留着吧,这二百两我还是能做主的。”

    周恒见争执不过,也不再多说,朝着庞霄拱手。

    “那好吧,多谢霄伯。”

    车马停下,几人到了梅园的隔壁,刘秀儿和苏晓晓早已等在门口,见周恒他们下车赶紧走过来,周恒介绍了一番,逐一见礼,几人跟着张夫人进入院落。

    院子非常整洁,青砖铺地,没有杂草和荒废的迹象,显然那负责看守的人极为用心打理。

    进入二道院落,一座小花园出现在眼前,虽不及梅园的壮阔,却非常精致,一步一景,这里都体现了一个巧字,苏晓晓拽着刘秀儿直接上了后院的绣楼。

    周恒没跟着过去,张夫人到处看看,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看来她在这里生活年头不短,很有感情。

    “张夫人在清平县生活了很多年吧”

    张夫人看向周恒,朝他笑了笑,“是啊,在这里生活了十年,相公入京就任我们才跟着前往的,看着多有不舍,不过没法子这清平县是回不来了,留着也徒增思念。”

    周恒没再多问,正好苏晓晓她们两个出来,看着轻快的步伐还有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对这里非常满意。

    苏晓晓朝着庞霄微微施礼道

    “多谢霄伯安置,这里我非常满意,房内的各种家什也都很齐全,稍作打扫和布置就可以住了。”

    张夫人上前,拉着苏晓晓和刘秀儿的手。

    “这两个姑娘长得真标志,后面的绣楼,当初是给我女儿建造的,你喜欢就好,院墙边上还有几棵枫树,等到过些日子,枫叶变红,楼上看出去景色更美。”

    苏晓晓点点头,“刚刚就瞧见了,有些枫树的叶子已经变色,不过还没红透,这景色却是精致。”

    张夫人笑了笑,“行了,所有的钥匙都交给你们了,这里负责看园子的老仆已经在这里六年,如若你愿意留着就用他,不用我可以给他安家的费用”

    苏晓晓还算懂事,赶紧摇摇头。

    “张夫人不用多说,人一定要留下,六年时间没让园子荒废,这样的仆人真的太尽心了,我用着也踏实。”

    张夫人点点头,拍拍苏晓晓的手,“那就多谢了,行了你们看着拾掇吧,至于那处院落,可以让余老伯带着去看看,我也该告辞了,过两日我家相公也会到,我们祭祖后,就直接返京了,希望有缘我们再见。”

    苏晓晓赶紧施礼,说道“会再见的,父亲述职之后定了去处,我或许会回京一趟,那时我们可以再聚。”

    张夫人一怔,瞥了一眼庞霄随即一副了然的样子,能让庞霄费心寻找住所,这位小姐一定身份不凡。

    “不知令堂是”

    “家父是明威将军苏何雄。”

    张夫人一惊,赶紧拉住苏晓晓的手。

    “听你的形容就该想到的,苏将军是我大梁一员猛将,威名远播,如若回京你可以到我们府上,我相公叫张辅龄,现在是大理寺少卿。”

    苏晓晓用力点点头,“好啊,之后去探望张夫人。”

    稍微想了一下,张夫人看向庞霄,既然说了这些意图很明显,没想避讳众人。

    “霄伯那我就先行一步,不过我家相公的行踪,还望帮着保密,就当我们没来过吧,毕竟相公这是探亲,不想让当地的官员知晓行踪。”

    庞霄和周恒赶紧施礼,称是。

    张夫人没再耽搁,赶紧带人走了。

    周恒脑子里面还在想着这个大理寺少卿是什么品级,如若这里和明代相似,那么这少卿是正四品还是什么品级

    苏晓晓和刘秀儿在商议着房子如何布置,需要添置什么,庞霄让一个随从跟着去记录,看着站在水塘边上的周恒,走到近前。

    “你想什么呢是不是想要去看看那处院落”

    周恒一惊,赶紧收起心思,朝庞霄笑笑。

    “去看看也行,我刚才就是在想张辅龄大人如若是大理寺少卿,那是几品官职”

    “正四品,张大人是一个刚正不阿之人,绝对的清廉,既然他们卖了院落,一定有什么难处。”

    周恒抬眼看看庞霄,看来他也想到这一层了。

    “嗯,看来确实如此,衣锦还乡的事儿还要隐忍着,确实是个清廉的官员,不过张夫人不想多说,我们也不好打听不是。”

    庞霄点点头,“京中的事儿,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走吧我带你去看看那处院落。”

    周恒噗呲笑了,“还是霄伯懂我。”





第一百二十五章:喘气儿的滚过来一个【第一更】
    


    说着,二人乘车赶往玉石行后身的院落。

    打开门锁,这里显得有些破败,屋顶的杂草已经有一人高了,院子里面更是显得荒芜。

    南侧一个独立的小楼,剩下南北两排房子都是很高大的屋舍,让人称奇的是,两排房子竟然不是起脊的砖瓦屋顶,而是建成了平顶,这样的屋顶周恒在清平县是第一次见到。

    估计,建造之初是想留着晾晒什么货物而用的,因为旁边就有楼梯通往屋顶。

    所有房屋的门窗齐全,里面空空如也,门全都是双开的大门,周恒越看越是满意。

    让人去叫薛老大他们过来,房子都是完好的,只要找人修葺一番,完全能用,这个院子比回春堂的后院大了一倍,屋舍更多更高大,做库房也好车间也好都非常适合。

    庞霄引着周恒到此后,就走了。

    周恒没留他多呆,毕竟需要处理的事儿太多,留下也不能好好招待。

    当晚周恒去了梅园,送上十几斤酱马肉,还有糯米藕、藕合、茄合和萝卜丸子,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吃食,不过这大梁很少有人吃油炸的东西,朱筠墨非常喜欢,和周恒聊了很久,周恒才离开。

    之后的七天,周恒忙的团团转。

    这处院落,两排的屋舍全都加盖了一层,城外的工程已经结束,找工人非常便捷,价格也很实惠,没有五天就建好了,不求什么精工细作,只要结识耐用就好。

    小楼装潢的很温馨,周恒打算自己住,剩下的两排房屋,楼上都用来居住,楼下南侧用作仓库,北侧给薛老大用来当作坊。

    用了两天的时间,薛老大将作坊置办齐了,此刻志愿者中,灵山村的人撤下来十多个,负责蒸煮灌装的、负责采摘运输的、还有负责售卖的,分工明确,当日就开始制作。

    毕竟清平县已经封城多日,城内的几处荷塘就有莲藕,而且数量还很大,薛老大派人挖回来,制作好糯米藕和藕合,开始拿出去售卖。

    这些周恒都没去管,毕竟在城内捣鼓,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医馆居住的人也都搬到此地,为了与回春堂进行区分,周恒想了想将这里命名为二号院。

    回春堂腾出来的几间房子,全都改成病房,此时回春堂内的病房数已经达到十间。

    周恒每天都去一趟城外,隔离区就剩下二十几个重患,这些还多是因为外伤或者局部感染需要治疗的,暂时在这里照顾着,真正的疫病患者已经剩下两个。

    而隔壁的观察区,人多一点儿,有四十多个在这里隔离观察的灾民,他们是从别的县城跑过来,有些许轻微的症状。

    因此这里只是张安康带着两个回春堂的人留守,其他的人员都撤出了。

    至于安置区,已经完全进入正轨,衙役和一些乡绅家的家丁,扶着治安和洒扫,每天清理一遍捕鼠器械,然后进行扫撒消毒。

    有些想要投亲靠友的,也都开始陆续撤离,城外的两万多灾民,此刻留下的不到一万二千人。

    进出城的管控也没有原来严苛,只要不是来自疫区,不发烧不咳嗽,进行全身消毒后,可以进入清平县城内。

    至于柴汶河一代,衙役早就去查探过,当地的水退去大半,不过房屋和土地还是泡在水中,加上雨水丰沛,看样子还需要一些日子能完全退去。

    城外这些灾民知道,入冬前不可能再补种什么了,只等着水退去,回去清理房屋。

    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因此也都安心住下,等着朝廷和官府的进一步安排。

    九月二十九这天,周恒放下铭宇送来的报表。

    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茶水已经不再冰冷,反倒有些烫嘴。

    抬眼一看,原来是冬儿站在自己身侧,瞪着大眼睛看向自己。
1...5657585960...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