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赘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小尘
它的结构可以看作三层楼,三楼和二楼互相隔离,一楼和二楼之间是多个可翻动的铁栅栏。使用时铁水从高路流到三楼,二楼煤炭躺在铁栅栏上燃烧,加热楼上的铁水,煤炭烧过后翻翻铁栅栏,碳渣就掉进了一楼的除渣室,铁栅栏放平,又能从斜向下45度的进煤道向它上面添加煤炭。
同样是水力鼓风,与高炉不同,它的侧面还修了个高高的烟囱。
炒钢法以前是用铁棒搅拌,使得生铁之中的碳燃烧、去除,从而使含碳量达到熟铁的成份要求,这就是熟铁,可以锻造成各种器具。
甚至能得到不同品质的钢材,不过因为无法精准控制各元素的含量,钢材的品质就要看运气了,想要得到足以锻造刀剑的更菜,那简直就是像中大乐透一样的概率。
不过这难不住顾北。
他没练过钢铁,但是他懂得原理,只要知道钢是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那就足够了。
以往生铁是冷却成锭后再加热,练成熟铁,而现在这种技术,是把高炉出来的生铁水直接炒成熟铁。
熟铁就可以直接制作锄头铁锹之类的农具了,当然,制作过程需要锻打、渗碳和淬火,熟铁柔软,可锻造性强,加工性能优越。
说到锻打,不得不说一件既具有超时代的技术、又具有傻瓜式简便操作的神器水力锻锤。
这玩意原理很简单,便是学过一点物理的小学生都能做出来。
可是,让顾北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古代能发明出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水碓、水排和水磨等工具,却唯独发明不出水力锻锤
顾北又指挥工匠们修筑了一台锻炉,这东西的基本结构,和所有农村铁匠修理锄头等农具的打铁铺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要加大、加厚,加大是为了锻造大型铁件,加厚是为了保温。
每台煅炉边上都有一台水力锻锤,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木墩子,再下面是水泥、石子浇筑的混凝土基座,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锻锤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分钟落锤三十次。虽是水力锻锤的加工技术,和铁匠们一锤一锤敲打,实质上没有区别,仅仅是效率提高。
炼铁高炉、鼓风机、水力锻锤、炒铁炉
白家的首席铁匠牛大力一脸懵逼,祖祖辈辈也没有这么炼铁的啊
矿洞里的石墨派上了大用场,顾北命工匠先把石墨粉碎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
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窖中烧制十个小时,石墨坩埚就新鲜出炉了。
熟铁的炼制早已有之,顾北的方法也并不能提升品质,只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大幅度的提升产量而已。
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钢
古代炼钢,主要有炒钢、百炼钢、灌刚三种工艺。
炒钢实际上就是炒铁,那炒铁炉就能生产,只不过炒出的主要是熟铁,还有少量中低碳钢,质量很不稳定。
百炼钢用炒钢作为原料,加热后反复折叠锻打,或用数种成分不同的原料反复叠锻得到的,工艺复杂成本高,只适合制造宝刀宝剑。
当然,有了水力锻锤,百炼钢的工艺难度立马降低了好几个档次,毕竟百炼钢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反复折叠锻打,水力锻锤咣咣咣一通砸,得比人力快多少
顾北要练的,是坩埚钢。
陈今晚站在顾北身边,看着数十名工匠在顾北的指挥下建立这一座神奇的作坊,佩服得不行。
也不知道东家脑子是怎么长的,为什么总是能想得出这么许多匪夷所思,却神奇至极的东西。
顾北指挥着忙碌的工匠、矗立的炼铁炉,豪气说道“从今以后,那些天香露、玻璃、等物,皆成附庸之物,这里才是最值钱的东西,所以,”顾北转过头,笑眯眯的说道“从现在开始,这座铁厂以后也归你管辖,一定要安排护卫十个时辰不间断巡逻。”
“什么”陈金旺大吃一惊道“姑爷,这座铁厂也交给某管理”
连之前天香露,洛北港,东家都没有这么上心,现在却把铁厂交给他。
这是何等的信任让他满满的都是感动,有这么一位东主,真是士为悦己者死。
“姑爷,一切妥当,可否点火炼铁”
牛大力一脸黑灰,五旬年纪却腿脚如飞,跑到顾北跟陈金旺面前兴奋的问道。
前几日就对各个设备都曾经试验过,没有一丝毛病,高炉炼了一炉铁,虽然质量不佳,但是炉体上下里外没有任何裂缝开纹之处,滑轮组、飞轮、水车的轴、滑车、活塞式风箱等等活动部件,全都良好运转,现在上足了油,运转起来没有一点组塞,保证万无一失。
今天,是第一次全流程试炼
顾北笑着点了点头,大喝一声“点火”
所有工匠扯着脖子大声附和“点火”
牛大力拿起松脂火把,从底部出铁口扔进了高炉。
出铁口的活门是用生铁做的,内侧敷了一层厚厚的耐火泥,等炉中阵阵青烟从口子里倒卷出来。
牛大力的一个徒弟趴在口外,眯着眼睛朝里面看了看,大声喊道“师傅,燃得旺咧”
说罢顺手关上了活门。
牛大力大手一挥“鼓风”
另一个徒弟立即下机括,水车在水流冲击下缓缓转动起来,引流渠中的水冲击着挡水片,把由高处留下的动能传递给水车,再由偏心轮把水车的旋转运动变成风箱活塞的往复运动,伴随着一阵阵唧唧嘎嘎的木器转动,新鲜空气从风道吹进高炉中。
起初水车转得慢,鼓风机的风压小,炉内供氧不足,从炉顶冒出浓浓的黑烟,随着水车越转越快,炉内氧气供应充分,冒出的烟就由黑转青,由青转白,颜色越来越淡。
最后,一大股火焰从炉顶的出烟口蓬勃而出,直冲而上
除了木炭,炉内还装了些经过洗选和窑煅烧的铁矿石,另有石灰石作为造渣剂,现在火势大了,可以继续加料。
这可不是顾北想出来的,而是老铁匠们的经验,他们祖祖辈辈就是这么炼铁,只不过技术所限,炉温始终达不到融化铁水的高度而已
另有一人操作另一架水车,使得和水车联动的绞盘转动起来,通过一组滑轮,拖拽加料翻斗车的绳索慢慢收紧,翻斗车就沿着倾斜着的滑轨爬上高炉顶,底下的人一扯控制索,翻斗车上的挡板掀开,车内的矿石就倒进了高炉里。
翻斗车又慢慢的退回来,工人们把木炭铲进去,它就又一次爬上炉顶
预热池里的煤炭早已点燃,进炉的空气经过预热,吹进炉中加剧了燃烧反应。
木炭和铁矿石在炉体内翻滚燃烧,释放出的火焰烟尘冲出炉顶直扑天际,映得炉前的工匠一脸酡红
所有人都呆在炉旁,观看这从来没有见过的奇景,以前的炼铁炉只是呼呼的冒着黑烟,哪里有这般炽热的火焰
所有工匠都明白,如此炽热的炉温,那是前所未有过的,只怕真的能炼出一炉好铁
哪怕炉温再高,铁矿石融化也要一段时间,但所有人都不离开,就连顾北和陈金旺都是在院子里吃得午饭。
饭后,两人正在喝茶,陈金旺汇报最近的情况,便见到牛大力连滚带爬的跑进来,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激动得带着哭腔“姑爷,神了,神了快去看,已经烧成铁水了”
顾北尚未有动作,陈金旺已经起身,惊讶问道“真的”
牛大力抹了一把脸,把头点得像是小鸡吃米“千真万确”
陈金旺起身就走,刚迈出步子,想起东家在,连忙道“东家,先请”
顾北刚起身,牛大力行走的时候差点摔了一跤,顾北笑道“老牛啊,至于么”
至于么
绝对至于啊
以前牛大力跟着他师父炼铁,那炼铁炉比姑爷鼓捣的这个小得多,一次出的铁也少,可费功夫、费的木炭却多几倍,没有一天一夜,休想将铁矿石融化,可即便是融化,大多时候也就是熔融状。
现在呢,才半天时间,放以前铁矿石还没烧红呢,这里就练成水了
他还不知道,这里头最大的功臣,就是预热的空气
常温下摄氏二十来度的空气,吹进上千度的高炉内,无异于火上泼冰水,炉内木炭既要加热铁矿石,还要把空气烧热,这空气刚刚烧热了,又从炉顶跑了,风道吹进来新的冷空气
温度能升的上去那才怪了
空气预热就不一样,木炭正和铁矿石**,这边好几百度的炽热空气还给它新的热气,能不热火朝天么
从高炉侧面的观察口可以看到,铁水聚在炉底,呈现出迷人的橘红色,应该开炉出铁了
牛大力的大徒弟穿上了好几层厚厚的葛麻衣服作防护,手持长柄铁钳,把高炉下部出铁口的活门捅开,橘红色的铁水欢快的奔腾流出
这些铁水混合着炉渣,铁重而渣轻,炉渣大都浮在面上,大快点的沟槽上就被一块生铁做的挡板挡下来,工匠们拿着长铁棍子,把炉渣扒到一边。
第一百六十四章 牛大力的欢喜
此时用于浇铸的沟槽大开,地上早就摆好了模子,除掉大块炉渣的铁水,从沟槽流进模中,铸成一个个生铁锭子。
不一会儿,铸了两百个生铁锭子。
牛大力已经完全傻掉了,据说当时最大的一座军工炼铁厂,一炉出铁上千金,可这地下摆着的,就有将近一万多斤了。
他猛掐了一下大腿,颤声道“姑爷,我没看错吧一万斤生铁,天下最大的炉子,也得足足炼上十天半月呐,这才不到半天”
陈金旺直觉得自己的眼角不受控制的跳动,也不知道是被炽热的铁锭子烤的,还是心里头兴奋的
若是再有这么座高炉,岂不是把国家的军工铁厂都给超过了
生铁足够,炉里的铁水还有更大用处。
工匠关上用于浇铸的沟槽,打开通向炒铁炉的沟槽,炒铁炉窝在地平线之下,铁水便自己流进已燃烧了小半个时辰的炒铁炉。
这种炒铁炉外观像个功夫茶的茶杯,但杯底和杯壁是中空的,铁水装在杯中,煤炭在杯子底部燃烧,火焰通过拱形茶杯壁,把热量反射到杯内对铁水加温,然后从烟囱里抽走。
烟囱根部从炉子延伸出来的那一段,就埋在铁水流入的沟槽底下,起到预热铁水的作用。
加热炉中铁水,对入炉沟槽上的铁水预热,为吹入底部燃烧室的空气加温,火焰一路发挥余热,将自己的能量最大化利用,最后才变成一缕烟气消散在空中
顾北看着这浓浓烟尘,心底打鼓,不知道会不不会把应天府污染成世界第一个雾都。
燃料和铁水完全隔离,就可以使用煤炭了,直接挖出来就用,比需要在窑里烧制的木炭成本低多了,反正不和铁接触,硫、磷等有害物质不会掺进铁水里。
煤炭可以炼焦,据顾北所知,焦炭炼制那才是最正宗的方式,只不过眼下实在时间紧迫,也顾不得木炭的成本高昂。
此时铁水经过加热,已经泛起星星点点的亮光那是混在铁水中的细小炉渣
工匠开动了搅炼设备,炉顶的大圆盘慢慢旋转,带动熟铁棍子在铁水里转圈搅动,铁水翻滚,显然比人力的作用强上百倍。
高炉炼出的生铁水一经搅动,碳和空气中的氧在高温下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铁水开了锅,气泡咕嘟咕嘟的冒,把炉渣推到炉边堆积起来。
生铁熔点比纯铁低,当碳与氧气结合,生铁水中的碳含量逐渐降低,它的熔点就逐渐提高,于是炒铁炉中的铁水逐渐变得浓稠,由清汤到酱汁,由酱汁到果冻
最后聚成一个个外形很可爱的铁团儿,呈熔融状。
停下搅拌,工匠们用长嘴钳子夹起一块铁团儿,放到锻锤下面敲打。
叮叮当当一阵响,铁团中的碳元素被挤压出来,和内部的细小渣滓、表面的氧化铁碎屑一起,因为高温而在空气中化作了点点火星。
这个锻打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为了除去杂质,工艺非常简单,就用钳子夹着在锻锤下随便敲打几下,熟铁在高温下很软,所以造型容易。
挨过敲打的所谓“熟铁”,其实并不是现代教科书意义上的熟铁。国际冶金界没有生、熟铁这种说法。
而在民间,以高炉直接从铁矿石练出来的称作生铁,以经过炒铁炉或者炒钢炉炼的为“熟铁”。
古代炼铁就是炒钢,只不过工艺很难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铁和中低碳钢为主,狗屎运能得到一两块高碳钢那概率和彩票中奖没差多少
钢铁产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软,越高则越脆、硬。
中低碳钢柔软,用来制作刀剑则不锋利,也就是“熟铁”,古人只能制作农具等普通铁器。只有高碳钢的韧性、硬度、强度符合制作武器的需求,那才是钢
碳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钢铁的软硬,于是用过被锻锤敲打时的表现,有经验的铁匠能够分辨那块是软铁,只能打制锄头,那块能好钢,可以锻造锋锐无比的宝刀宝剑
能不能出来好钢,顾北不知道,他也只是懂这方面的知识,却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这一方面,他甚至比不上这些打了一辈子铁的夏朝工匠。
“师傅师傅您快来看,我打的这块可能是钢”
一个小徒弟在那边哇哇大叫,把闲着的人全都吸引过去。
牛大力亲自过去,长嘴钳子夹起那块铁,放在锻锤下当当敲了几下,沉声说道“还差得远咧,打一把菜刀还成,做宝剑宝刀不成”
“哦”
小徒弟略带失望,闷闷的应了一声。
牛大力见状,伸出巴掌狠狠的在徒弟后脑勺拍了一记,骂到“憨憨,怎地如此不知足师傅我打了一辈子铁,见过几块钢便是你手里这块,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旁边的学徒一阵窃笑,那小徒弟苦着脸捂着后脑勺,呐呐不敢言。
这时,牛大力的大徒弟闷声闷气的喊道“师傅,您来看看这块”
他钳着一块熟铁,在锻锤下反复敲打,随着锻锤的每一次敲击,火花四溅,却留不下任何痕迹,这块铁又韧又硬,很显然是一块上等的好钢
“额滴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