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影帝重回十八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纵马昆仑

    说完后,宁远才发现这称呼太有意思了,王晓帅估计早就听过很多次,笑着咧起了嘴,而宁远也哈哈大笑:

    “是不是那时候取名字的时候,就想到这天了,只要比你年龄小的,都得喊一声帅哥?太有先见之明了。”

    “那个时候哪有这称呼啊,都是这两年才出来的。”王晓帅摆了摆手,随后忽然意识到什么:

    “不对啊你这,你跟三哥喊三叔,却跟我叫帅哥,错辈儿了吧?”

    “这不显得你年轻嘛!”宁远笑道。

    王晓帅嘿嘿挑了挑眉毛:“你这意思是……三哥老?”

    宁远则不以为意道:“我要真叫他三哥,估计他就该抽我了,我的年纪乘以二还没他大。”

    王晓帅笑了笑,心里则在想,如果不是关系到一定份儿上,自己这话估计就会让他紧张了,但宁远却没有丝毫担心。

    下午的时候,宁远让宁大强他们在酒店休息,自己去李绍红的公司见她。

    她的公司,其实就是她和她丈夫曾念平,以及李晓婉三人共同成立的,叫做荣信达影视。

    早期的搭配就是李绍红导演、曾念平摄像,李晓婉担任制片,但这两年开始,曾念平也开始导演了。

    比如那部《人间四月天》,就是他导演的,不过不是独立,而是跟这部剧的出品方之一,宝岛投资人派来的另一位导演丁亚明合作的。

    不过,曾念平的水平比李绍红就有差距了,《人间四月天》是一部纯感情戏,没有更多的悬念,引人入胜的情节来吸引人。

    正因为此,流畅的剪裁和节奏的把握才更重要。它应该像徐志摩那些优美动人、朗朗上口的诗一样舒缓、抒情、错落有致。

    但在宁远的感官中,这部戏却拖沓、呆板,如剧中反复出现的徐、林二人约会的戏,地点要么是荒郊古寺,要么是幽深的回廊边,构图美倒是美了,但这种缺乏创造力的重复配上演员千篇一律的表情和缺少感情的念台词,就考验观众的耐力了。

    更何况,情节的推进也没有任何节奏感,只是一味地慢下去,以为慢就等于抒情,淡而无味,好似一杯温吞水。

    自然而然,这部剧播出后也没有泛起太大的水花,不过这部戏也是刘弱英和伊能婧来内地拍剧的开端。

    不过,只从一点,伊能婧饰演陆小曼是一个擅长昆曲表演的票友,而剧组却只给她两天学习表演时间,之前王祖娴拍《游园惊梦》的时候,可是学了将近一个月,就可见剧组的态度。

    虽然他们公司已经成立五六年了,但也依然不大,跟宁远那么宽敞的整层办公场地也比不上,不过倒是离宁远他们公司挺近的。

    进了里面,当宁远摘掉墨镜口罩的时候,前台的小姑娘顿时就双眼一亮,脱口而出:“宁远!”

    宁远笑着点了点头:“你好。”

    显然李绍红交代过,那小姑娘经过开始的惊喜后,就带着宁远去了李绍红的办公室。

    李绍红长得白白净净的,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看起来挺娴静,但她在跟宁远寒暄,宁远落座后,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宁远一愣。

    “我之所以愿意跟你见一面,不是你现在有多红,或者说你得过什么奖,而是看在小王,以及三哥的份上。”

    这话,这态度,似乎并不是那么好相与,不过宁远也没有表现在脸上,笑了笑,以退为进道:

    “谢谢李导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所以,李导现在的意思是?”

    李绍红从桌上拿起一沓装订好的材料,递了过来。

    宁远接过,就看到上面写着橘子红了、剧本的字样,而李绍红说道:

    “这样吧,你先把这个拿回去看看,一个星期后,你再跟我联系,咱们见见,说说你的看法。”

    宁远一怔,这种方式,其实他并不陌生。




303、骑虎难下!
    当你是小角色的时候,可以直接一句话把你打发走。

    但如果已经有了一定的身份,不好直接拒绝的时候,一般都是这种方式——先让你看剧本,回头再来聊聊。

    而不是说:“你把容耀辉这个角色准备一下,到时候过来试镜。”

    一个给你肯定的答复,让你准备这个角色来试镜——并不一定选你,但至少有准话,不敷衍。

    而她这个,只让你读剧本,到时候来探讨。

    这就是区别。

    至于你读懂了还是没读懂,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时候,总能找到理由说不合适。

    这个时候,对方就可以面带难色的沉吟一番:“这个角色不太适合你,要不……你演这个吧……”

    然后,就给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就算心里再郁闷,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又不是直接打发你,还是给你面子了嘛。

    如果这个时候,你再说对方怎么怎么样,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就算你找到中间人,人家也会觉得你事儿多。

    如果不是前世在圈里历练了那么久,宁远也不会知道这其中的弯弯道道,但现在,李绍红一句话就让宁远听出来了。

    但宁远就是奔着容耀辉的角色来的,而且之前王晓帅也是这么说的,如果不是这个角色,宁远没必要花费那个精力去准备。

    连《情深深》那种大热的剧都推了,我又是找关系又是下力气的,来你这儿求一个小角色?连王晓帅的人情都不够。

    所以,宁远想要一个干脆,于是他笑了笑,诚恳道:

    “李导,我知道您是为了咱们这个剧负责,不过之前在王导的片场听他聊起,然后他帮我给您打了这个电话,让我来试镜容耀辉的角色,如果李导已经有合适的人选,我就不打扰了,韩总、王导他也是导演,这点肯定能理解。”

    直到刚刚李绍红说出来,宁远才知道,王晓帅之前的电话,把韩平也抬出来了,估计他觉得以此可以增加李绍红的重视程度,哪知道弄巧成拙。

    而现在,宁远这番话,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给她台阶下——即使拒绝自己也没什么,同是导演,韩平、王晓帅肯定不会责怪她。

    如果觉得因此就怪她,那她也白在圈子里混这么多年了。

    韩平两人都不会有意见,自己更不可能会了。再说了,她既然能那么说,明显不会在意自己的看法。

    李绍红看了宁远两秒,随后淡淡道:

    “你刚刚也说了,我这么做是为了这个剧负责,既然如此,就不能随意,剧本不吃透,哪个角色都演不好,你作为专业的演员,这点你应该很清楚,另外,既然小王跟我提起,我就不可能不管。”

    说完后,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又道:“哦,差点忘了,你现在还没毕业,还是个学生。”

    就算她不说后面这句,前面的话也让宁远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加上后面这句,就更见她的性格。

    宁远点了点头,没跟她争辩自己虽然是学生,但已经参演过不少剧,也拿过奖,这些她肯定了解,而依然说出来,只能说明她的偏激,再去说这个,除了被她奚落没有别的结果,宁远也懒得去提。

    不过,宁远还是给她留了面子,问道: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把试镜的角色一起准备一下?到时候探讨的时候可以演给您看看。”

    “你先看剧本吧,讨论了再说,还是那句话,剧本不吃透,哪个角色都演不好。”

    她从大班椅上坐直了身体,一边从桌上取文件夹,一边头也不抬的道:

    “那就这样吧,我还有事要忙。”

    宁远眼睛眯了眯,然后站起身:“那您忙,我先告辞了。”

    “慢走。”这时候,李绍红才抬起头,笑了笑,然后扬声道:

    “小张,送一下客人。”

    随后,宁远就在她助理的客气相送下,进了电梯。

    这个时候,宁远的脸色才沉了下来。

    在前世,比这更难堪的场面宁远都经历过,所以他能沉得住气。

    如果在刚刚去争辩,甚至争吵,或者甩袖而去,潇洒是潇洒了,但传出去,双方各执一词让人分不清谁真谁假不说,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看到两方矛盾,每个人可不会认为只是一方的错。

    在现实生活中,连那些无辜受害者都会被喷“谁让你在旁边”、“谁让你大半夜……”“谁让你穿那么少……”的荒谬言论,何况这种。

    以她刚刚表现的性格,恶人先告状的事情肯定少不了。

    这时候携裹《大明宫词》之威的她,背后又有他们78级那一大票的大腕同学,最后吃亏的肯定是宁远。

    在利益面前,别说同为78级的霍建起,估计韩平都不会多言,两不相帮已经不错了。

    无语的摇了摇头:“我特么……这算不算自己送上门的找不自在?”

    要放前世,这种小亏宁远忍也就忍了,反正自己也没少什么,但现在,他也不会任由这女人最后倒打一耙——将来给小角色,宁远不可能去演,那时候,由她嘴里说出去的,绝对会是‘拈轻怕重、挑三拣四’之类的评价。

    宁远有错么?

    没有。王晓帅问,他有意向,王晓帅就直接联系了——在圈里,知道你要拍新戏,问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又不是强硬塞人。

    合适就来见见,不合适就算了,一句话的事儿。

    在当时直接回“不好意思,已经挑中了满意的”,换谁也不会因此有情绪,何况别说宁远,连王晓帅都是她晚了七级的师弟,哪敢有什么意见。

    就算是韩平,之前宁远也说了,同为导演,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

    毕竟不是塞人,只是问问有没有人选,没有就算了,而且又不是韩平亲自跟他说,只是王晓帅提了下宁远跟韩平的关系。

    可她呢,偏不!

    要说矛盾,其实也没矛盾,无非就是她不想用,但又好面子,或者说想卖韩平个好,就一口应承下来,即使宁远给了台阶,她也不愿意下。

    还是好面子,既想卖人情又不愿意给实质性的东西,心里难免产生烦闷,死要面子活受罪,然后再把这种恼转嫁到了宁远头上。

    其中的问题,宁远看得很清楚,但后悔也晚了,因为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下一个碰到的是什么人。

    连朋友都需要路遥知马力,何况前世没打过多少交道的人。

    估计就算是王晓帅,也不知道她会给宁远一个骑虎难下的结果。

    宁远也有些头疼,不过在回到酒店的时候,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见了宁大强他们,宁远也没细说刚刚的经历,就说先看剧本再说,他们不懂,也没多问。

    接下来的几天,白天宁远依然陪他们四处游览,晚上就看剧本。

    他看剧本不是为了参演,只是为了化解这个问题。

    至于这部剧,宁远已经没有任何心思了。

    一周后,宁远联系过李绍红后,就去了她的办公室。

    在去之前,宁远就把上次的经过说给王晓帅和韩平听了——总不能你这么对我我还什么都不说,那最后估计连他们也得认为我腕儿大了,挑肥拣瘦。

    而他们则笑着说宁远想多了,这才让宁远恍然,或许,这个时候这种事情还很罕见?

    可别是这女人发明的这个套路吧。

    去了后,宁远没想到她还弄出点阵仗,不仅她,宁远还看到,在自己前世那版《橘子红了》里演二太太外面相好的那个吴大伟的演员,当然,也是这部剧的编剧——郑重。

    他不仅是这部剧的编剧,《大明宫词》剧本也是他的作品,关键是,才70年的他,创作大明宫词的时候也才二十七八岁,在那部剧中,他也饰演有角色,就是那个突厥王子。

    说起来,李绍红开始精雕细琢场景,打磨镜头,就是得益于这个郑重。

    他十七岁就上大学,还是华夏人民大学的国际政治系,才大三的时候就导演话剧《面对面》,毕业后出国留学,在芝加哥艺术学院上学的同时,也在当地的一个剧场做演员。

    硕士毕业后,郑重又去纽约,自编自导自演了不少小剧场话剧,吸收那边长处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97年回国,接连创作了《大明》和《橘子》两部大戏,奠定了李绍红的地位。

    宁远不知道他俩怎么认识的,但郑重对李绍红的影响,绝对很大,就算后来郑重走了,李绍红在多年后导演红楼梦还是那一套,就可见一斑。

    因为当时很多人评价,都说正是因为那个国外回来的天才,才有《大明宫词》刚出来时候的眼前一亮,因为它的不今不古不华不洋,融入了莎士比亚的话剧台词风格,还有那种大写意的美学风格,给观众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外行看热闹,而内行的评价,就是把话剧搬到了影视中,还融会贯通得非常巧妙,所以在那个时候,很多人才评价李绍红得了个宝。

    而此时不仅有郑重,还有她的合伙人李晓婉,也就是那位叫做林深的演员一直被称为荣信达太子爷的原因,林深是她儿子。

    这三人在这里一坐,的确挺有气势,但宁远也不怵,他手机连着韩平那边,因为韩平不相信李绍红会像宁远说的那么做。

    当然,与其说不相信李绍红会那么做,不如说他更相信自己的影响力——既然王晓帅抬出了他,李绍红不会这么不给自己面子。

    宁远于是问他:“您想听听吗,要是想听的话,我等会儿进去的时候就开着免提。”

    韩平哭笑不得:“那你就开着吧,正好我现在也没什么事儿,在家里浇花呢,就当听广播好了。”

    至于话费,就由它去吧。

    宁远一一跟他们打过招呼,李绍红示意宁远坐下,宁远则笑了笑:

    “我今天来,就相当于一个面试者,还是坐着吧。”

    既然宁远这么说,李绍红也没多说什么,点了点头:“那你就说说吧,这一个星期,你看完这部剧本的想法,哦对了,你看完了吧?”

    宁远点了点头,然后道:
1...130131132133134...1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