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纵马昆仑
上一次来湘省拍电影,路上被拦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呢,而且后来宁远了解到的,这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是常态,尤其是从沙市到蓉城,要穿过湘西。
走一路被拦一路,比未来高速还费钱,关键是丢人啊。
而且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别的什么事儿,以自己这英俊的相貌,万一人家劫财之后,还想劫个那啥……
嘶~~还是算了吧。
但留比莫夫虽然年龄大了,但在某些方面却更执拗:“为什么?你难道不准备告诉我吗?”
宁远哭笑不得,只好把那个原因摒弃,说其他原因:
“首先,这么远的距离,没高速没国道,即使太阳升起开始出发,太阳落山都到不了,开这么久的车,太累了。”
“再次,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坐这么久的车,能受得了?”
留比莫夫却一脸自信:“我也可以跟你替换着开车,而且你别看我年龄大,但我身体状态非常好。”
宁远呵呵笑道:“您还是省省吧,不说你没在我们国家登记你的俄国驾照,就算你有驾驶资格,我们华夏的路况和车流状况,就能让你见识到处处都是大片。”
“大片?为什么?”留比莫夫满头雾水。
“摩托车敢在路中间、相对行驶的两辆车之间开,就跟007似的,也可能毫无征兆的突然出现在你的车前……总之有很多你无法想象的路况,这对你的驾驶技术和经验来说,有点难。”
宁远没说太多,但留比莫夫大概懂了宁远的意思,只好无奈的道:“好吧,现在我听你的,等回到剧院,我得好好操练你。”
‘操练’这个词,是在排练的时候,刘叶教会他的,当然不是刘叶主动教的,而是每次留比莫夫过来,刘叶就会说“又要被操练了”。
听得多了,留比莫夫就好奇的问宁远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听到他再次说起这个词儿,宁远只能哭笑不得。
坐飞机当然快,两个小时就到了,要不是机场到市里还需要时间,就这功夫都不用赶午饭。
除了留比莫夫那位助手外,他们谁都没带。
蓉城的美食让留比莫夫爽得乐不思蜀,尽管他就在蜀地。
词的意思他懂,但汉语的发音却是宁远教给他的。
对于三国文化,留比莫夫还是挺懂的,俄文版的三国演义,他就看了好几遍,当然,不限于演绎,还有历史。
而在蓉城,就不可避免的聊到三国。
宁远发现,这老头懂得并不比自己少——即使自己有超忆,但前世没看过的东西,记忆再好也无米下炊。
一般华夏人的印象里,除了国人外,就属霓虹人喜欢三国文化,以及三国演义了,其实并不是,亚洲就不说了,东亚东南亚各国都有关帝庙,而且三国演义的译版也卖的非常不错。
而除了这些临近的,大洋彼岸的老美,乃至欧洲很多国家也不例外。
你能想象,不少老美会像买手办一样,买一尊关公坐像摆在家里?
当然不是为了祈福求财,纯粹就是觉得有力量,或者单纯因为文化而喜欢。
甚至有些人圣诞节还买回来一尊红袍的关公代替圣诞老人,这思想扭转的……估计跟华夏人把耶稣摆供桌上烧香磕头差不多了。
当然,相较于关公,他们更喜欢曹操,毕竟这才符合成功学经验,以及现代人的处世哲学。
甚至在宁远前世,《权游》烂尾的时候,不少老美还喊话片方:你们该去学习一下华夏94版的三国演义。
而曹操,就被他们称作权游的泰温·兰尼斯特,因为他们太像了。
都不当boss,但却掌握权力的真谛,就像孙权愿奉曹操为帝,曹操立刻就看穿骂道:“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到火上烤”。
而泰温·兰尼斯特也差不多,自始至终没有成为国王,但那些国王,就像汉献帝一样,比如他的至理名言“不断强调自己是国王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国王。”
而曹操也说了差不多的话——“如果天命在我,我愿为周文王。”
这晚饭的时候,他们吃火锅,留比莫夫顺其自然的又聊到三国。
“历史上的曹操,还真就像他这句话一样,而且跟周文王差不多,他们在位的时候都没有称帝,是他们儿子登基后,才给他们追封的。”
留比莫夫说起这些头头是道,就跟历史学家似的。
随后他又道:“这看起来像是看穿了权力的真谛,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他隐藏了自己的野心,或者说,是人和人之间的脸面,用你们华夏的话来说,就是道德,他不想背负骂名,否则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不想称帝。”
“道德有时候其实挺能制约人的,有的人因为固守道德,让自己越过越困难,而有的人抛弃道德,就会毫无顾忌反而得心应手,就像咱们那部剧,好人沈德和奸商崔达的转换,这是性格上的,也是大众共识里的隐性约定。”
吃了一片肥牛卷后,留比莫夫辣的说话都哆嗦了,还不忘朝宁远道:“你在表演这个转换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宁远:“……”
得,说了半天,又转到自己的事情上来了。
不过宁远也确实佩服这老头,说博闻强识、博古通今都不为过,太博学了,而且说话融会贯通的,就跟练了‘乾坤大挪移’似的,游刃有余。
“您怎么懂这么多?”宁远越来越好奇了。
留比莫夫淡定中带着些许的自得:“你要是活我这个岁数,就知道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宁远一想也是:“您比我四倍的年龄还多,以后我慢慢学着吧。”
留比莫夫笑了笑,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在蓉城待了两天,逛吃逛吃后,宁远又陪他去逛了逛青城山、乐山大佛、剑门蜀道和阆中古城,就从那里直接飞回京城了。
332、四大小生
相较于风景名胜,留比莫夫更喜欢那种历史人文景观,不仅是蜀道和阆中古城这种历史古迹,也包括青城山这种道场,以及峨眉山这种佛教圣地。
留比莫夫跟宁远解释道:
“站在那些地方,我总会根据了解到的历史知识,脑海里幻想着多年前,在自己脚下的同一个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又有哪些人走过,总觉得非常奇妙。”
“我也是。”宁远乐了。
的确,宁远也喜欢这种幻想。
比如来到故宫,他会幻想着多年前,自己跟某位皇帝站在一个位置。
或者在杜甫草堂,幻想着当年诗圣也在自己站立的地方驻足,他在想些什么?
其实不一定是名人,比如在某条老街道,古人从自己脚下的街道走过的时候,他们又是什么模样?
站在喜欢脑补的人,总能找到一些别人不经意的乐趣。
说起来,他俩也算同类人,所以共同的话题很多。
这次金雕奖又是花钱,又是花心思,甚至不惜拉仇恨,引来的报道的确挺轰动。
除了对这些获奖者没什么开喷的外,金雕节从举办到流程,每个环节都能被媒体找到问题,然后逐渐放大。
但吃瓜群众却不管这些,反而觉得,这个报纸上在说这个事儿,那个报纸也在说,打开一个台,新闻在报道金雕奖,换一个台,轮到新闻了,又有它。
挺火的呀!
随后跟朋友聊天:“这两天你看那个什么金雕节了没。”
“咋没看,到处都在说,搞得热火朝天的,不过有不少人我都不认识。”
“哈哈,但认识的明星也不少,我就喜欢任闲棋,他的歌我首首都会唱。”
“我喜欢宁远,不仅长得好看,他演的电视剧我都喜欢看。”
……
因为这一次金雕节的热度,再加上华夏一众小生脱颖而出,拥有了大批的影迷,让一些媒体开始模仿港台评选四大小生。
在宁远前世,这时候已经评选了第一届内地四大小生,分别是陆易、李亚朋、陈昆和胡兵。
不过这一届的名头并不算响,最出名的,应该算03年评选出来的,黄小明、佟大伟、印晓天和聂远,基本都是这两年最顶尖的小生。
这四个,除了印晓天被插刀教所伤人气大跌外,其他三人即使到了宁远回来前,也一直是娱乐圈的一线顶尖,尤其是教主。
当然,第一届的还有一个版本,就是陆易、李亚朋、黄垒和胡兵,也就是黄垒和陈昆之间有争议。
至于原因,大概就是这时期他俩在荧幕上的形象气质类似的缘故,黄垒的《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而陈昆的《像雾像雨又像风》和《金粉世家》,都是民国戏,都是翩翩公子哥。
这也是之前王晓帅推荐宁远去拍《橘子红了》,而韩平建议宁远自己演《金粉世家》的原因。
不过,到了这一世,陆易没了《永不瞑目》,这时候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可能也有导演发掘了在学校上学的他,但毕竟还没出名。
而李亚朋,虽然已经靠98年那部、跟徐静蕾合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成名,但真正爆红,还是靠01年的《笑傲江湖》。
但前世的《笑傲江湖》,是张记中97年拍完《水浒传》,98年拍完《蓝色妖姬》后立项,在99到00年拍摄,并于01年3月份在央视八套上播出的。
而且在那个时期,张记中同时还在筹备《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戏。
但现在,《水浒传》还在做后期呢,张记中哪有功夫弄这些,自然也就没有李亚朋的《笑傲江湖》。
不过尽管这样,《将爱》人气毕竟不低,李亚朋这时候也没有未来那种硬汉气,还是俊朗的帅小伙,所以他的票数也不低。
自然而然,这次评选,得票最高的当然是宁远,再往后排序,分别是黄海滨、陈昆和李亚朋。
没了《笑傲》和《橘子》,01年播出的《武林外史》,黄海滨饰演的沈浪也就无人可敌了,唯一能力压他的,也就宁远,而且宁远还是占了时间的关系,毕竟他已经红了几年。
至于黄垒,也是因为《橘子红了》延后,仅凭一部《人间四月天》,他的人气还无法跟宁远他们几人抗衡,所以在投票中,黄垒排在第六,第五的是胡兵。
当宁远回到京城的时候,这个最终的结果已经公布出来,也让广大观众讨论得沸沸扬扬。
虽说萝卜白菜各有爱,但这个结果,基本上大多数还是认可的,毕竟是票选的。
而在宁远前世,第一届的四小花旦才是真的无可置疑,分别是钱薇、章舞衣、周讯和徐静蕾,这也是最没有争议的一届。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宁远注意到李亚朋的履历,然后也意识到,这时候的张记中还在做《水浒传》的后期。
那么……在自己前世,被张记中搬上荧幕,并捧红一大批人的那些金庸剧,这时候一个都没有。
那些剧的火爆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笑傲》、《射雕》和《神雕》,即使是教主主演的《鹿鼎记》引来一片争议,也无法阻挡它的热度。
张记中还没腾出手来,岂不是自己有机会?
宁远突然来了心思。
当然不是宁远想改行当制片或者导演,或者要演这些,而是想趁这个机会发展自己的公司,以及圈人。
葛优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在拍摄前期,张记中很多班底都是水浒传来的,比如水浒之后他筹备的第一部戏《蓝色妖姬》,主演就是演潘金莲的王思艺。
除了她,里面还有武松丁海峰,和王婆李明启。
emmm……怎么把这仨凑到一部戏去了,要是再把饰演大官人的李强拉进来,那就更刺激了,不过这部戏的男主是于荣光。
这部戏的搭配,不仅当时的观众迷惑,现在想起来,依然迷惑。
而在这几部戏拍出来后,张记中就多了一大票的明星随便用。
不过宁远也不准备撇开张记中,他的能力,尤其是执行力还是很厉害的,对于这些戏来说,宁远投钱就行了。
而且还可以塞点人,比如刘叶和潘越明。
刘叶演乔峰?潘越明演段誉……不过现在,先把《笑傲江湖》整出来再说。
顶点
333、筹备金粉
好的演员,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他们擅于通过不同的妆容、表情的转变,甚至声音节奏和语速等细节来刻画人物,让这个人物立得住,给观众截然不同的印象,而不是演什么都是那个味道。
比如刘叶,他曾经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和《蓝宇》气质相近,都带着憨厚的、羞涩的标签,这点倒有些像虚竹;但到了《血色浪漫》里,又一副玩世不恭的混不吝姿态,似乎真的就像是京城顽主;可是在《硬汉》的两部电影里,他的气质和身形,又有了新的突破。就更不用说《无极》里的阴鹜的鬼狼,《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懦弱的太子等等太多角色。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影片整体跟得上水准,刘叶都能拿奖的原因,每一个角色他都把握的很精准。
而潘越明也是如此,《情不自禁》里,他是那种帅痞的卧底,整天看起来游手好闲,对女主角也时不时轻佻一下,这气质有些像《金粉世家》里的陈昆,和《余罪》里的张依山;但到了《白蛇传》里,又是那种文弱的谦谦公子许仙,气质比之张国容《倩女幽魂》里的宁采臣也不遑多让,而且他这一版翻拍,尽管剧情上的一些改动让部分观众不喜欢外,潘越明的许仙倒是基本上都是好评。
而且在当年,张记中那版的《天龙八部》出来,不少人还希望潘越明演段誉,反而林至颖的段誉,让大家觉得比陈浩明的还是差一些。
演员的多变,当然不仅仅靠天赋和技巧,平时的积累、观察,以及揣摩、分析都很重要。
这也是表演专业为什么要开一门人物观察课的原因,每次交作业,就让你上台表演在街上观察到的人物,除此之外还有分析和写作课,也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些演员为了寻求突破,就故意去接反角,或者戏里有丑化的那种角色,以为演个反角,学蒋欣、吴镇宇那样就能有突破,或者扮丑,学黄勃和闫妮那样,以为就能拿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