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只要宝宝不要爹(作者:白眼狼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眼狼君
严牧之见女皇低头避开自己的视线,便低头不再说话。
彦如画还在思量,那边彦子青却一脸不屑,大手一摆,毫不在乎地说道:& 一封匿名的密函,也值得这般大惊小怪?试问谁人对天下没有野心?大唐就算有,也要吃得下才行!既然知道大唐图谋,何必匿名?大唐女帝已在此,若是真有野心,她还敢大摇大摆来的大齐道贺?依老夫看,说不定送密函之人是别有用心,根本就是挑拨离间,想我大齐与大唐交恶,趁势做渔翁呢。&
说的也是,彦如画点点头,但是心里隐隐有些不妥,思虑再三,觉得此事不能大意,但一时之间该如何处理?
若是大唐对大齐有野心,大唐女帝就在大齐,想让她再也走不了,其实很简单。但是此封信若真是有心人挑拨离间,岂不是刚好中了人家的离间之计?毕竟大唐女帝若在大齐有闪失,大唐必定不会善罢罢休,可如果就这样放虎归山,似乎又太便宜了她,自己也无法放心。
彦如画的脑中正想着如何才能不声不响试探大唐女帝,彦子青抬头看了她一眼,放下手中杯子,笑道:& 若是想试探大唐的实力和野心,老夫倒是有一个主意。&
如愿看到众人包括女皇都以话询问的眼神看着自己,彦子青不由得意一笑,接着说道:& 大家都知道,大唐是马上得天下。如此推断大唐欠骑的确无敌,声名显赫不亚于大楚,但却从来没有打过水战。而我大齐虽然兵马弱了些,却是水战行家。趁大唐女帝在此,何不邀大唐军以演练为名,在济水比试比试?让大唐也看看我大齐的水军之威,趁早熄了对大齐的野心。陛下以为如何?&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大齐水战确是长项,彦如画见彦子青对自己的水军这样信心十足,不由也动了心思,与其等大唐不知何时来袭,不如主动些,窥得先机也好早作准备。又象征性的询问了一下其它的大臣的意见,见并无异议,便当即决定,事情就照护国王爷所说,立即安排部署,势必要让大唐女帝知道大齐不是好欺的,让她趁早死心。
次日,正在驿馆休息的大唐女帝接到了大齐女皇的邀请,前往大齐皇宫一聚。
萨云萝看着彦如画送来的邀请函,暗自思量,大齐内乱她不去处理,怎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跑来邀请?是解释说明还是另有目的?彦如画那个女人无事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说什么小聚,看来事情有些蹊跷,难不成是那人有所行动?
见大齐送信的使臣还在等着自己答复,便淡淡一笑道:& 请大人稍候,朕随后就到。&
唤了侍女服侍更衣,萨云萝暗自想着可能遇到的情况,也寻找着解决方案,而后随着使臣进了大齐皇宫。
高高在上的女皇笑意盈盈地与大唐女帝相互见礼,彦如画笑眯眯把这一邀请的目的讲了出来:& 大唐国威,天下闻名。朕也思慕一睹,这次庄邀,请陛下允许才好。&
桃花眼微转,萨云萝听完便明白了彦如画的目的,看来李政确是有行动,也正如自己所料,彦如画将信将疑,欲信不信,所以才会想出这个法子。
简单的说,大齐是想看大唐水军的笑话,顺便警告大唐,大齐水军不弱,断了自己的谋齐之心。不由笑道:& 陛下这样诚恳相邀,朕怎敢辞?也罢,就定于半月后,在两国相邻的济水相见如何?&
既然同意了,地点在哪里彦如画也不在意,自然无其它意见,于是事情便确定下来,随即通告天下。
与彦如画谈妥以后,萨云萝在侍卫的护送下回到驿馆,准备召见鲜于青云一行,想把这一约定和他们说说,顺便听听大家的意见,还未开口传唤,就见红玉从门外匆匆走了进来,俯身施礼道:& 陛下,昭明书院派人送来挑战书。& 递过手中的信函。
哦?萨云萝兴味挑起一眉,露出一抹笑意,伸手接过信函,打开看了看,说的颇为客气,可言外之意就是两国文人比试一番的意思,不是说南人素性柔弱大方,不善干仗吗?怎么这大齐这般彪悍?这挑战书写的倒是有些水平,言辞用句也颇为精准。
呵呵,这边彦如画刚刚下了战书,要比试水军,那边昭明书院也跟着来凑热闹,要比试文才。得亏自己留了个心眼,带了薄姬随行。嗯,这昭明书院还真是有点夜郎自大的味道呢。
也罢,不让你们看看大唐允文允武,想来也难以令你们心服,这算不算朕在为夺取大齐之后的安定工作,做准备呢?
详细看了昭明书院送来的& 战书& --其实题目说简单很简单,是治国策论一篇,明日在昭明书院前当众缮写,张贴于郢州城内,以一日内百姓的投票为依据,定出输赢。
萨云萝不仅心中暗暗好笑,不是说自己对这些读书人有偏见,实在是太于迂腐,以为能文则能治国平天下,以文字之能而目中无人,实在是欠教育。
而且,& 战书& 居然还认为大唐正实行的国学馆制度有辱斯文,圣贤书怎么是什么人都能读的?贩夫走卒之流的子弟亦登圣贤堂,实在是过分。
萨云萝本来带笑的脸沉了下来,西门千秋说大兴的士族高门制度之可恨,自己感受还没有这么深,原来这大齐竟也是一丘之貉,看来不好好教训教训这帮所谓高门,这帮人还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了呢。
于是下令& 迎战& ,并派人向彦如画送上国书,将此次比试上升到国家高度。
这正合了彦如画的心意。其实昭明书院的所谓挑战,就是慧皇帝授意的结果。大唐女帝登基,国内一片歌舞升平,自己上位,就遍地烽烟,说起来这心里不是不憋屈的。另外,总要弄一点别的事出来,转移转移国人的视线也好啊,别大家老盯着自己越看越不舒服。
是以授意昭明书院出了这么个题目,凭借书院和女帝的名头,一定可以让大家把注意力全部放到文事上。至于说比试会输,彦如画想都没想,大齐百年文华,怎么会输给刚刚立国的大唐呢?
52第一部 第四卷 谁主家国天下 第一一三章
对于陛下毫不犹豫地应了昭明书院的& 战书& ,大唐一行人中最着急的还是薄姬。
因为随陛下前来大齐的人中,并没有非常出色的文士,薄姬作为唯一随行而来的学士,觉得就算矬子里面拔矮子,自己也该替陛下应这一战。
但是,南地文人有名,天下皆知,更何况薄姬深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萨云萝悠哉悠哉的同时,大唐的第一女学士却是有些胆怯。
如果输了,自己倒是无妨,可丢的却是大唐的面子。陛下对自己的殷切之心,薄姬深深明了,但越是想起陛下的知遇之恩,薄姬就更加紧张,更是担心。
晚膳后,闲来无事的萨云萝一如往常来寻薄姬一起散步,看到的不是认真忙碌抱着书本的薄学士,而是正在窗前对着月亮发呆的薄美人。
月光倾泻下,洋洋洒洒落在薄姬身上,清幽不可方物。桃花眼微眯,萨云萝不由暗赞,不愧是朕的第一女学士,才华横溢也就罢了,就连这容貌也是一等一,瞧瞧眼前这副月下美人图,就算自己是个女人,也觉得移不开眼睛。
走过去,见薄姬还呆呆的没有反应,萨云萝故意清了清喉咙,薄姬回神,连忙起身行礼,女帝笑呵呵的伸手扶起薄姬,只是看着,也不言语。
微微抬头看了陛下一眼,薄姬见她一身便装,开领的宽衫松松笼在身上,淡淡的妃色,只在领口处镶了一道粉蓝绲条。肩膀处散落着宝蓝绛紫朱红相间的翎羽,衬着略微散乱的鬓发,透出一种慵懒的美丽。一双桃花眼含笑,唇角微扬,带着淡淡的笑意,一副悠闲自得若无其事的模样。
薄姬心里暗暗钦佩,陛下真不愧是一国君王,都到了这时候还是这般沉着镇定,哪里像自己,竟为这件事愁得快茶饭不思,只知道对着天空发呆了。
& 爱卿可是想家了,抑或想家里的某人?& 萨云萝看了看薄姬,见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便笑嘻嘻开玩笑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卿可是体会到了?&
& 陛下,& 薄姬不由红了脸,低头羞涩的叫了一声,而后跟在萨云萝身后走出门来,低声说道:& 臣正为明日的比试发愁呢,陛下您……& 您想到哪里去了?
& 为明日的比试发愁?卿觉得昭明书院的那些人更胜一筹,还是怕大唐输得丢了面子?& 萨云萝微微侧目,貌似不经意地问着。
& 策论不难,难在经邦论道、极而言之,达到一言兴邦之效果的确不容易。& 薄姬暗叹,低低说道:& 何况南地文采风流,天下闻名。而且此番书院明显是有备而来,臣恐怕……&
见薄姬面露难色,很是心急的模样,萨云萝轻轻点点头道:& 卿所虑极是。但朕却不认为大唐会输,卿可知为何?&
薄姬有些惊异的抬着看着女帝,陛下竟这般自信?萨云萝淡淡一笑,也不急着解惑,只是径直走进了外面的凉亭,薄姬也只得跟了进去。
红玉和侍女站在亭外,萨云萝示意薄姬落座,依旧没有回答她询问的眼神,而是转了话题问道:& 这段时间卿一直在整理的《大唐新政》进度如何?&
大唐的各项新政策已经基本落实到位,薄姬因为自己在女帝身边,对新政的了解比他人要全面也深刻的多,便主动承担了全面细致地将新政整理成文的任务。
薄姬没想到来了大齐陛下突然问起这事,便连忙答道:& 已经全部整理完毕。臣正在润色文字,整理好便呈交陛下御览。&
冲着薄姬点点头,萨云萝看了一眼正若有所思的薄姬,旋即轻声问道:& 那依卿来看,是一篇文采





只要宝宝不要爹(作者:白眼狼君) 分节阅读_167
斐然的策论比较感人,还是卿整理的《大唐新政》更能够说明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呢?&
薄姬一愣,似乎有一瞬明白了些什么,看着萨云萝急急追问道:& 陛下,难道……&
萨云萝站起身来,走到亭边,抬头看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淡淡说道:& 朕根本就不想去做这种空谈的比试,但既然应了就当出面。卿不必为此焦心,明日卿就将《大唐新政》抄录出来,张贴于大齐百姓面前。朕就是要告诉他们,不是所有的朝廷都不关心民生,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活法!&
这个,薄姬彻底明白了女帝的意思,眼在萨云萝身后点点头,轻声却坚定的说道:& 臣明白了。&
看了眼薄姬豁然开朗的脸,萨云萝欣慰的点点头。
其实自己脑子里还记得前世流传很广的那几篇有名的策论,像汉代贾谊的《治安策》、董仲舒的《贤良对策》、宋代苏轼的《教战守策》,无论哪一篇抄出来,恐怕都难有人逾越。但自己想要的不是用一篇策论战胜那些书生,而是想向大齐百姓传达一种新的信息,一种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不是百姓愚蠢,也是不人一定要墨守成规,统治者无论是人为地将人分成仕家工商等各层,还是引导百姓信奉某一种信仰,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考虑。封闭信息,让百姓只能盲从,这是千古以来惯用的手法。
彦如画本意是想给朕一个下马威,让大唐在大齐百姓面前出丑罢了,朕偏偏不让你如意,朕就好好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大齐的百姓全面充分的了解大唐,了解大唐一心为民的政策。
彦如画,既然你给了朕这样的机会,那就让朕为大齐的百姓开启另一扇窗吧,朕要让你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什么叫后悔莫及,悔不当初。
次日,昭明书院门前广场上,已连夜搭起了一座高台。台上正面放了两张书案和锦凳,是大齐女皇和大唐女帝的席位;高台中间,放着三张书案,是上能参赛者写字的位置。
因为两位女帝同时到场,比试便成了轰动郢州的一件大事。
能同时目睹以女子身份位尊九五的两位陛下,可是千载难逢的眼神,是以城中百姓都围到了昭明书院附近,真是个万人空巷。书院门前更是人头涌涌,水泄不通。御林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执戟肃立,尽显皇家风范。
大齐女皇彦如画与大唐女帝萨云萝同时登台,相互致意,打过招呼,作为地主的大齐女皇站起身讲了几句话。然后着重宣布比试开始,请双方的参赛者上台。
大齐出场的人稳步登台。
台下的百姓一看,顿时掌声如雷。原来,参加者正是被誉为大齐第一才子、以文才和书法双绝闻名的昭明书院领军人物杜青白。
掌声过后,台下百姓屏住呼吸,大齐再如何的不济,事关国体,百姓的心自然是偏向自己一边的。虽然对执政者不满,但是比试还是希望大齐能胜出。如今见是大齐有名的才子上阵,自然个个信心百倍,皆不做声生怕打搅了才子的思路。
只见杜青白走到书案前,拉了拉宽大的袍袖,开始磨墨,两名垂髫书童也铺好了纸张,静候才子动笔。
大齐派出第一才子应战,可见其重视程度,大齐大唐双帝初交锋,大齐这边已见实力,人们开始好奇大唐又会派出怎样的人来应战呢?
出乎人们意料,大唐并未派出看起来满腹学究的人,因为没有看到有人从两侧登台,人们只得把好奇的视线投向大唐女帝。女帝却依旧面含微笑,微微扭头看向身后,似乎说了什么。而后众人见一个身着官服的妙龄女子从女帝身后走了出来,对着两位陛下行过大礼后,慢慢也走到了书案前。
她就是大唐派出的人?众人哗然,人群发出一阵嘈杂的议论声,大唐倡导男女平等这一惊世骇俗的消息早已传遍列国,女子入朝为官也从大唐传出,但众人却从未想过大唐女帝竟派一个女子与大齐第一才子对阵,究竟是大唐女帝怕输了难看,特地派出女子遮丑,还是根本不屑此番比试?
薄姬坐定自行铺好了纸,磨好墨,从容不迫的提起一支狼毫,开始奋笔疾书。而此时,杜青白的策论已经军了一半。
画上最后一笔,杜青白神采飞扬地把笔一扔,自然有安排好的人等在一旁,声音宏亮清晰地将策论读了出来。才子之文,当然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鲜明,团花簇锦一般,台下掌声连绵不断。
一篇策论读完,薄姬也刚好写完,轻轻放下手中的笔,静立一旁,同样有人接过去,开始读起来。
读了几句,宣读的人愣了一下,这是策论吗?偷偷看了眼站在一旁的薄姬,薄姬微微点头,示意请继续读,无奈,只得接着读了下去。
而台下有些文采的也觉得十分怪异,这,这美人咋连策论的格式都不知道啊?于是面面相觑着继续听下去,越听越觉诧异,难道大唐派出的这位女官连策论都不会写?怎么听着都不像策论啊?
听着台下大齐百姓嗡嗡的议论声,彦如画微微扭头,淡笑着看了看大唐女帝,似乎是在好心安慰,不料迎上大唐女帝的一双含笑的桃花眼,对着彦如画略一点头后,竟对着她灿烂一笑,那笑容,绝对是发自内心。
彦如画觉得莫名其妙,难道这女帝看不到台下大齐子民的反应吗?抑或她连人们的反应也看不明白?那些百姓分明是讥讽的嘲笑,疑惑地不屑,她竟恍若未闻般对着自己笑。彦如画心里有些替她尴尬,可又一想,丢的又不是大齐的脸,管那么些作何?
只是,随着听到的越来越多,人群反而安静了下来。
这意想不到的一幕让彦如画不由竖起了耳朵,倒是想听听这让大唐女帝放心的女官究竟写了些什么,台下人的反应竟能让大唐站在稳如泰山。
& ……夫税赋者,百姓之膏血也,取之与民,当用之与于,故新政设国医、国学两馆,前者为百姓身体健康之必需,后者,教书育人,培养英才者也……&
听了一会儿,彦如画大吃一惊,原来这女帝竟是在这里宣扬大唐新政!
众所周知,大唐新政与其它国家的治国之策完全不同,不仅宣扬人人平等,男女平等,更是鼓励百姓监督朝廷和官府的施政,还设立什么国医馆、国学馆,为百姓医病,鼓励穷人的孩子上学读书……
而这些,彦如画都很清楚。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会支持并采用这些无尊卑上下之分,贱民也可以评论朝廷的混乱& 新政& ,自己反对,自然也不许朝臣提起和议论--有些事还是瞒住那些贱民的好,知道的越多就越会生事。很简单,彦如画需要的是听从朝廷命令,任由贵族摆布的百姓。
大唐实现所谓的新政自己也不想管,却万万想不到这女帝竟然趁此机会当众宣讲!彦如画刚刚温柔雅致的笑容有些凝固,眼底的笑意也渐渐消失,越听,就越是有些如坐针毡,心神不宁,脑中急转,想着应对的法子。
若是命人不许再读,但比试是自己同意了的,人家的策论就是这样写的,有何办法?何况众目睽睽之下,若是强行命令岂不是有赖皮嫌疑?可若是接着读吧,这些贱民听完,就会多想,那必定会生出一些麻烦,这可如何是好?
台下开始还起哄的人渐渐听出一些门道,由高声叫嚷渐渐转为低低的交头接耳,而后越来越安静。大齐百姓自然知道北方的邻居国事日盛。
大唐广开国门,招揽八方客商,大齐有胆大些的商人皆前往大唐寻找商机,回来后常对人说大唐和大齐如何如何不同,百姓如何如何幸福,不分贫富贵贱,小孩子都能到学堂念书之类的传闻。当时皆是好奇,想着有夸张之嫌,如今大唐女帝亲临,女官亲笔所写,想来是假不了。而能像今天一样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怕是此生只有一回了。
人们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越听越觉得心里亮堂,原来官府也可以这样做,百姓也有那么多权利。待全文读完,台下早已一片安静,什么比试,什么才子皆抛到了一边,大家都陷入沉思之中。
过了一会,便嗡嗡声一片,显然都在讨论此事,看他们的神情,似乎都被震惊,很是不可思议,有些则直接是羡慕,若是大齐也能这般,该有多好?
彦如画虽然还处于震惊中,半响才回过神来,不由暗暗懊悔,微微抬眸看了一眼一直面含淡笑,波澜不惊的大唐女帝,终于明白自己招惹了一个大麻烦。
按照原来的约定,两篇文章被贴在了郢州城的繁华位置,等候人们的评判和投票。次日输赢出来,结果显示杜青白的策论以压倒性的票数战胜了大唐的女官。
萨云萝毫不在意投票结里,目的已达到,那些又有什么?再说做为地主的大齐,有了彦如画那样不顾实事只想面子的女主,操纵结果是必然之举,而且极为容易,投票未完,结果自己已经猜到。
如大唐女帝一样不在决结果的,还有大齐女皇彦如画,本来十分在意的比试如今已失去了兴味,对结果也完全失去了兴趣。因为此时的彦如画明白,大唐女帝本就无意打算参加什么比试,也就不在意结果,她只是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在自己那些原本还算老老实实的贱民心里种下了一颗不安分的种子。
如今,这粒种子缺少适合的温度和水,可一旦生根发芽,这粒小小的种子将会是对自己,对大唐朝廷最致命的打击,甚至可以颠覆大齐王朝。
彦如画确实后悔莫及,可惜,在她的懊恼中,大唐女帝始终优雅淡笑,并大方得体的带着一干官员侍从离开郢州,一行人马启程住长安而去。
而大唐女帝那日让女官公布出的《大唐新政》,却在大齐国内迅速传播,如星星之火燃起了新的希望,任凭彦如画如何的禁止,如何的着急,却始终无法阻止那股已点燃的燎原星火。
斜阳已暮,穿透云层散照在宽阔的江面上,点点波痕,浮光跃金,巨大的楼船行过,溅起泠泠水花乱飞,风过江边芦苇低下腰身,水面倒映着江树葱茏。
鲜于青云从船舱中走出来,抬头看到的就是女帝负手站在船头的情景。
江风漾起她月白色的长衫,衣袂飘飞的影子有飘逸不定的错觉,长河落日浓重的晚景也压不住她风流中透着妩媚,妩媚里散着出尘的模样。一道淡淡的身影,却有着渊临岳峙的气势,放眼山河,气定神闲。
眼神暗了暗,鲜于青云不由低叹,眼前的佳人益发有了帝王的神韵,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傻气的伸着手掌接落花的平淡女子。
转眼两年多已过,如今回首,才发现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就象眼前的长河与高山,江水东流,绕山而过,却不会为之停下脚步。而自己却如那座高山,无论流水如何奔流,始终未曾动摇过。可这样的距离,自己怕是一生都无法追上……但是,若一生能做那高山,可是日夜望着灌水奔流,盈盈相依,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感觉有人的萨云萝微微转身,不轻意的回眸,看到鲜于青云由面露惊讶之色,随即想到,自己出行身边只有那几个人,薄姬在休息,红玉在不远处护卫,宏远整天像要木头,所幸随自己出行以后,近来对一路奔波,有些疲惫之色的红玉有了些略显生硬的关心。这样走来的不是咸鱼还能是谁?
想着,不由淡淡冲着咸鱼露出一个微笑。见陛下心情似乎不错,鲜于青云不由满心愉悦,盈盈抬眸,随即展开一笑,笑容清流恬适如水流缓过碧野,微风带醉。
宫灯光影疏浅,如水的烟岚,清柔映上他眸中的星光,闪亮幽深的让萨云萝的目光一窒,他坦亮的眼神恍




只要宝宝不要爹(作者:白眼狼君) 分节阅读_168
如直看到她心底,没来由的一阵发虚,这个咸鱼,看着自己的眼神每每都让人心慌。
微微侧目,萨云萝深吸一口气,方才抬头看着他笑道:& 想不到大齐女皇这般客气,一场送别竟送了近三个时辰,看来今夜我们要在船上度过了,明早弃舟登岸,傍晚可以才能回到六郡大营了。&
慢慢走了过去,鲜于青云修眉淡舒,了然而又坦然的点点头,随即问道:& 陛下不担心?&
1...8182838485...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