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何气生财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幕,街上还有一些老者,即使闹出了这般动静,可根本连看都不看朱厚照等人一眼,依旧低头坐在那里,仿佛当周围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看到这一幕的朱厚照,心中对那些商户和这绛县知县的不义之举,更是恨意滔天。
朱厚照慢慢的朝着坐在街上的百姓们走去,身后的姜三千户等人也随之下马,铅弹上膛的他们,一边跟在朱厚照的身后,一边小心的盯着这些百姓,生怕发生意外,伤了太子殿下。
“对不起,我来晚了。”
朱厚照在距离百姓几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对着在场的百姓的有些歉意的说道。
心中更是埋怨自己,如若自己这一路都是急行军的话,也许他还能再快一些,可是他哪又想到,绛县这边会发展成这般惨状。
百姓们听到朱厚照的话语,没人上前来答话,朱厚照也没指望这些百姓能对他说些什么,转身对着身后的姜三千户吩咐道。
“分出人去,将其余的几个城门控制在手中,没我的手谕,一只苍蝇也别给我放出城去,同时派人去催促后面的粮队,叫他们速速赶来。”
说到这里的朱厚照,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对着姜三千户低声吩咐道。
“告知他们,粮队就别进城了,城内估计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让他们到了之后,直接在城外生火熬粥,准备赈济灾民。”
安排完这一切的朱厚照,接着转身望向街道的尽头。
咬牙切齿的说道。
“去府衙!”
第二百七十八章 地契
姜三千户听到朱厚照的话语后,立刻上前询问就近的百姓,可是好言好语相问居然没人回答自己,气的姜三千户就是一瞪眼,结果百姓看到姜三千户的神色变化,一脸胆怯的将府衙的方向指了出来。
街道上盘坐的百姓到处都是,担心误伤百姓的朱厚照,干脆翻身下马,步行朝着府衙的方向行去。
一路上相同的场景还在不停的上演着。
孩童的哭声。
少妇的安慰声。
男子的呵斥声。
刚刚痛失亲人的哀嚎声。
还有看到朱厚照他们精神抖擞的路过,而蜂拥而至的乞讨声。
可是眼下根本不是赈济他们的时候,先行赶来的朱厚照等人,又哪想到绛县里面会是这般情景。
开始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姜三千户,对于这些乞讨的声音还会好言好语的一一解释,告知他们,待会城门口就会有人来施粥了,可是一遍遍的说下去,就是姜三千户也感觉自己有些耽搁时间了。
照着这般进行下去,得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府衙啊,索性姜三千户直接让士卒在枪口装上了军刺,端起燧发枪,在前面开路。
一些原本见到有人乞讨,也跟着围上来的众百姓,见到原本还和颜悦色跟他们说话的大汉,突然就亮出了兵刃,吓了一跳的同时,聚集过来的百姓也快速的四散离去,就仿佛朱厚照他们从未里这里经过一般。
朱厚照看到这一幕也没有出言制止,在有了刺刀开路的前提下,一行人终于又可以继续朝着府衙前行了。
姜三千户擅自做完主张后,看着队伍恢复了前进的速度,原本还想跑到朱厚照身边请罪的他,可是刚转过身,就看到太子殿下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前行,眼见太子殿下没有责备自己的意思后,姜三千户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绛县府衙。
看守城门的不只是城门上的守卫,好多商家还有知县孙志平等人,都在城门附近安排了眼线,这也只是一个以防万一的手段罢了,可是哪想到城门外的那些泼皮无赖真还没人送信过来,而看到大批百姓进城,尤其还说出了圣旨到三个令人胆慉的大字后。
所有眼线立刻快步朝着自己的东家家里跑去,而这里面,府衙的衙役跑的最快,不知为何,他隐隐有一种感觉。
好像自己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朱厚照在这边因为百姓乞讨耽误的时候,衙役已经跑到了府衙,原本应该最先通知知县大人的他,在进入府衙后,想了想,还是跑到了县丞李进的班房里。
正在屋里整理东西的李进,看到慌慌张张连门都未敲就跑进来的衙役,下意识的用纸盖住了桌上的东西,正要发怒训斥衙役的时候,他也注意到了衙役那惊慌失措的神情。
“发生了何事如此慌张。”
衙役喘着粗气,朝着门外小心的看了一眼后,见到没有他人注意这边,这才对着县丞李进慌张的说道。
“大人,不好了,东门那边冲进来一队人马,控制了城门不说,还高声喊着圣旨到。”
县丞李进听到衙役此话,也顿时大惊失色,对着衙役厉声问道。
“你确定你听到的是圣旨到,而不是其他”
衙役以为县丞大人不相信自己,急切的解释道。
“他说了不止一遍,小的听得很清楚,确实就是圣旨到,而且四周还有其他人,大人若是不信,去打探一下便知小的说话真假。”
这一下子,就是李进也有些慌神了,一边摸搓着拇指上的扳指,一边皱眉思考着,神色也开始慢慢的平复了下来,对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衙役问道。
“可曾通知知县大人”
衙役摇了摇头,原本还想卖个好的他,刚要开口解释,就听见对面的李进怒声骂道。
“那你还傻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通知大人。”
衙役看到县丞大人发怒,赶紧慌不择路的快步跑了出去,朝着知县大人的后院跑了过去。
而见衙役跑走的李进,一下瘫坐在了椅子上,呆滞了片刻后,手忙脚乱的将桌上刚才盖上的纸张移开,露出底下的一大摞地契后,叠起来塞到了怀里,接着对着门外大喊了一声,叫来一个杂役后,交代了一番,就快步走出了班房,朝着刚才衙役的方向追去。
知县大人的后院自然不是随便想进就能进的,即使衙役一再表示事情紧急,可是知县孙志平还是姗姗来迟,甚至就连李进都已经到了片刻后,才看到孙志平迈着官步不急不缓的朝着这边走来。
事急从权,衙役还有所顾忌,可是有张家做靠山的李进却不需要顾虑那么多,直接走进了后院,到了孙志平的身边,直接就低声说道。
“大人,不好了,朝廷那边派人下来了。”
刚要出言训斥李进不懂得分寸的孙志平,在听到这句话后,神色也开始变的慌张起来。
对着李进和衙役大声说道。
“那还来找本官干什么,还不快去安排施粥,施粥啊!”
李进看到孙志平的表现,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神色,凑到孙志平耳边轻声说道。
“大人,粮仓。”
四个字刚从李进口中说出,孙志平就仿佛被雷击中了一般,呆愣了片刻后,焦急的说道。
“你们去施粥,那边我去。”
说完这句话的孙志平神色慌张的就要往外奔去,可是还没跑出几步的他,就又被李进拽了回来。
“大人,冷静。”
“这边还需要您来坐镇,那边卑职去办就可以了。”
孙志平听到李进的话语,也瞬间反应过来,自己去了,粮仓那边就发生了火灾,此事事后一旦被他人知晓,自己免不得要受到牵连,可是这李进一去,到是省了自己后续的麻烦。
想到此处的孙志平,对着李进拱了拱手,一脸真诚的说道。
“李兄,辛苦你了,这事一旦过去,兄弟我定当上奏朝廷,为你表功谏言。”
李进也神情凝重的拱了拱手,接着就转身离去了,可是转过身的他,那原本凝重的表情却已经消失不见,此刻李进脸上的神色,给人的感觉,很像是嘲讽。
这边孙志平还在心里对着李进感恩戴德,可是李进却怀揣着地契快步离开了府衙。
孙志平也开始安排杂役和衙役,一起在府衙门前布置起来。
米是现成的,灶台也是,就连柴火,都已备足,唯有这火需要现生而已,可是这边的柴火刚刚点燃,远处就开始冒起了一股浓烟,接着这浓烟开始越来越大,甚至还有火舌开始在空中飞舞起来。
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
孙志平一直在不停的朝着那边和路口两个地方张望着,此刻看到那里浓烟渐起,而这边道口还依旧没有人影出现。
孙志平就知道,自己伙同他人,亏空粮库的事情,就快要过去了。
可是那边浓烟渐起,自己这边不能一点作为都没有,稍思索了一下,孙志平就迅速变换了一个表情,神色惊慌的对着手下还在忙碌做粥的众衙役和杂役高声问道。
“那是何处在冒浓烟”
一个正在忙碌着生火的衙役听到孙志平的问询,抬头一看,立刻眼神惊恐的对着孙志平答道。
“大人,那里好像是粮仓。”
孙志平假装也似刚刚想到了一般,面露惊惧之色的同时,对着身旁的衙役还有杂役高声喊道。
“不好,定是百姓偷粮不成,纵火烧粮泄愤。”
直接把这件事情定性的孙志平,话音一转,对着身旁还在发愣的众人高声怒喝道。
“还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随本官前去救火。”
说完这句话的孙志平,一马当先,提着前摆,就快速的朝着粮仓那边奔跑了过去。
后面的衙役杂役见状,也赶紧跟在了孙志平的身后。
孙志平一面在前面奔跑,一边用眼睛余光扫着街道的另一面,果然如之前的衙役汇报所言,一群人正在朝着府衙这边行进过来。
可是眼下这般,孙志平也只有假装没有看见一般,一边快速奔跑,一边高声喊道。
“粮仓着火了,快随本官前去救火!”
……
朱厚照和西苑士卒一行人应该早就到达府衙了,可是这一路上都是东倒西歪的百姓,有些年轻的可能还会怕一些,怕不小心惹怒了眼前的贵人,被那锋利的军刺来上那么一下。
可是有些岁数大的老人,则根本不管那些,本来抢粥水就抢不过那些年轻人,现在再为了一个让路而耗费体力,可能吗
再说有这挪地方的体力,还不如再躺在原地坚持几天,没准朝廷的救济这几天就该到了,到时候自己就又能多活一阵子。
所以碰上这样的人,即使是姜三千户也是无奈,又不能真用刀去捅他一下,可是不挪,让太子殿下从他身边过去,也不行。
毕竟这次太子殿下的出行安全是全交给了西苑士卒,真若一个不小心,弄出点事情的话,那就不是自己一个人能承担的了的,搞不好整个西苑士卒都会因此受到连累。
所以这一路上,姜三千户一边在太子殿下身旁护卫,一边安排前方开路的士卒,不时的挪动那些赖着不挪地方的老者或者病患。
不管如何,费了点力气后,绛县的府衙,还有那门口正在准备生火熬粥的杂役们,就出现在了朱厚照和众西苑士卒的眼前,
可是就当他们要走过去的时候,突然就看到一个身神色却惊慌异常的官员,朝着府衙外面奔跑了起来,而且这人一边奔跑,还一边在那狂喊着。
“粮仓着火了,快随本官前去救火!”
朱厚照听清楚了对方的话语,脸色顿时就是一变,口中更是忍不住骂出了“白痴”二字。
一旁的姜三千户开始还有些疑惑,太子殿下没头没尾的骂出这么一句究竟是为何。
可是当他看到那些原本就如躺尸一般,待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百姓,在听到这句话后,顿时全部站立起来抬头张望的动作后,顿时明白了太子殿下刚才所言的意思。
原本还对这些灾区受难百姓心中充满同情和怜悯的姜三千户,看向这些百姓的眼神,也开始变的警惕和提防起来。
大震当前,赈济未到,商人不义,粮仓被烧。
怎么看怎么像是要发起民变的架势。
就这些百姓站起来观望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吓得姜三千户的额头立刻就开始冒出汗珠来,更是低声提醒身边的士卒,做好准备,随时预防意外的发生。
这边朱厚照在骂完后,转头朝着绛县的府衙门口望去,原本熬粥的杂役,已经全部跟着那个官员跑去救火了,点着火后已经下了米的大锅就被随意的扔在了这里,无人看管。
朱厚照朝着大锅指了一下,对着姜三千户说道。
“派人去熬粥,快。”
这边朱厚照说完,就对着还在朝着粮仓那边观望,眼神冲满绝望的众绛县百姓高声说道。
“粥要熟了,谁吃赶紧过来排队!”
寂静的街道上,因为朱厚照这突然的一嗓子,原本已经有些沮丧加绝望的众百姓,仿佛也闻到了空气中的粥香味,即使这米才刚刚下锅而已。
可是纵使这般,所有人的注意力还是被转移了过来,门口的百姓们虽然不认识眼前的这帮人,可是还是按着之前衙役所定下来的规律,乖乖的排起了长队,贪婪的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粥香,仿佛这般闻着就可以吃饱一般。
朱厚照也没有啰嗦,这边稳住人心后,立刻就让姜三千户分出一部分人,奔着那浓烟冒起的地方奔去,眼下正是用粮的时候,能抢救多点自是更好。
救火的人安排出去后,朱厚照也不能再在这府衙门前外面继续站立下去,害怕这绛县官员真如之前劫匪所言的官商串通一气的他,更是直接让姜三千户,将所有的杂役、书吏都暂且看管收押,连带着帐册凭证也都被封存了起来,留待之后查看。
同时怕粮仓火情无法控制的朱厚照,更是派人去城外催促后续的粮队赶紧拉到城边,并且严密封锁起来,不要让旁人看到此次他们到底拉了多少粮食进入绛县。
否则朱厚照真怕自己拉来的这么点粮食,挺过几日之后,再无后续的粮队进来,百姓们无粮可食,断失希望,继而被人煽动,引发民变。
这边姜三千户出去安排了,朱厚照也无心在这府衙中闲坐,站在门口的他,朝着刚才浓烟冒起的地方,眺目望去,那浓烟似乎越来越大,半个天空都被浓烟覆盖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