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正德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何气生财

    塞外虽然不缺铁矿,可是探矿采矿技术的贫乏,再加上缺乏炼铁铸铁的工匠,所以整个草原上的铁器,基本上全靠抢掠和从大明一些商人的私下交易获得。

    铁锅等物虽然大明朝廷也会管控,可相对还容易一些,但是兵器,则是根本别想。

    可是就这么一个根本想都白想的事情,现在却出现了这么一个机会。

    大明之中居然有人要和自己交易兵器,而且数量颇多,虽然对方的要价也让小王子有些肉疼,可是相对于获得兵器而言,钱银又算什么,大不了去大明多抢掠几次就是。

    所以小王子才筹划了这次的行动,派火筛先行一步,吸引明军的注意,引诱动明军之后,则快速从另一条路线逃离。

    而他自己,则待所有明军的视线都被火筛吸引过去之后,直接从相同的关卡冲进大明,突袭大同,打大同边军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对方讲信用的话,那这次抢掠所获得的钱银则直接用来交易。

    若是对方不讲信用,只是为了吸引他们犯边,那小王子这边也没有任何损失,有火筛吸引对方的注意,而他则在大同这边抢掠银钱,所获也将足够草原上的牧民渡过这个冬天了。

    事实证明小王子这个计划的可行,如今镇羌堡至大同一线,注意力已经全在先前入边的火筛身上。

    而此刻在他耳边轻声诉说之人,正是他先前安插在大同的密探,听到对方所说关于大同边军的动向,小王子顿时喜出望外。

    原本他还以为,这次自己的计策能调动万人就算成功了,可是哪想到时局转变的会如此之快,整个大同的边军似乎都被火筛吸引了过去。

    而且听这密探所言,此刻的大同城几乎已经算是空城一般,仅有一个千户所在守卫。

    听闻这个消息的火筛,喜出望外的同时,更是明白机不可失的道理,根本不顾一旁的明人,直接一声令下,数万的蒙古骑兵开始行动起来,朝着镇羌堡疾驰而去。11




第三百四十章 代王
    大同城内,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因为诸多百姓亲眼见证了大同边军全军出动的场面,所有百姓都对接下来的战局充满了信心,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活络起来,仿佛这蒙古犯边被灭的事情已成定局一般。,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边军出动如此多的士卒,只为了围剿那三千多的蒙古骑兵,结局根本都不用大脑想,就是一个傻子也能猜出结果来。

    可是事情就是这么突然,大同城的繁荣景象还没有持续两天的时间,就又有新的消息到来。

    又有蒙人入关了,而且是大军压境,直奔大同,从对方所举的旗帜上来看,似乎是小王子亲自率兵前来。

    大同城留下的守城士卒,站在城墙上朝着远处眺望,入眼之处全部都是漫天的烟尘,根本无法分辨出对方的人数多少,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此次入关的人数,绝对不在少数,否则不会出现这般景象。

    消息传播的很快,在城门守卫神色慌张将这个消息通知城中各处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得知到了这个消息。

    原本还欣欣向荣的大同城迅速变的冷清起来,街上的行人屈指可数不说,就是有人走动,也是形色匆匆。

    就连凤儿所在的李家饭庄也是如此,重新开张还不到两天时间的他们,在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关门不说,所有人更是一起行动起来,将值钱的家当开始往后院的地窖中堆放。

    其实李家饭庄到了现如今,因为李文才所背负的债务,家中哪还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可是破家值万贯,虽然只是一些锅碗瓢盆,没多少钱的东西,但是一旦躲过此次浩劫,李家饭庄就可以利用这些东西东山再起。,

    所有的东西连同粮食等物全部被存放到了地窖之中后,整个李家众人坐在已经关门的李家饭庄大厅中间,神色焦虑,不时有人透过门缝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其实全城有此动作的又岂是李家饭庄一家,所有大同百姓这次是真的慌起神来,此事要是换作以往,大家最多也就是萧条几天罢了。

    可是此次不同往日,往日的大同城再怎么说,四周也有十数万的边军在这里。

    而现在就连大同的百姓都知道,此刻大同周边根本没有多少兵力在这里驻扎,之前驻扎的大部分边军,已经全部派去围剿那之前入关的火筛了。

    就在全大同城百姓诚惶诚恐的时候,在大同城中央有一处巨大的府邸代王府,此刻还是一片祥和,仿若世外桃源一般。

    作为被分封大同的藩王府邸,此时的代王正是代懿王朱俊杖,此刻才二十六岁的朱俊杖,自从弘治十二年袭封之后,在位已经六年有余。

    被朝廷册封为代王的他,初始因为年幼上位的缘故,为人处事还比较谨小慎微,待人也比较和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或是身边奸佞之人的怂恿,朱俊杖开始变的越来越嚣张跋扈起来,尤其是在他发现连大同城内的官员和边军将领都对自己忍让三分后,他的行事开始更加变本加厉起来。

    要知道大同可是关镇,大明北方的边关所在,身边有关系有人脉的文官御史,自然会想尽办法离开这里,或者干脆就不来这里上任。

    所有在这里为官的文官,要么是不受重视之辈,要不然就是被贬谪此地的,再加上上奏所针对的又是一个王爷,所言所奏根本不会得到朝廷的重视不说,有可能还会引来代王朱俊杖的敌视和迫害,于是所有文官集体缄默起来。

    而大同本地的边军众将领,因为他们和这代王没有任何的厉害关系,所以对于代王的所作所为,更是不加干涉。

    诸般原因之下,代王在这大同城中更加无法无天起来,欺男霸女,强取豪夺,仿佛当这大同城中的众百姓,如鱼肉一般,随时可以来上那么一刀。

    今日的代王府又如往日一般,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尤其是近日新来了一个领舞,那身段和那舞姿,更是让代王双眼微眯,举止之间充满了渴望。

    可就在代王正兴致高昂的时候,门外一个杂役突然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刚在门房得到小王子围攻大同消息的他,心神被惊惧之下,连通报的规矩都忘了,就这般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

    舞女因为突然有人闯入的缘故,阵型顿时就是一乱,而那个领舞之人,更是因为杂役这莽撞的举动,差点被撞倒在地,吓得她捂着胸口,一脸心慌害怕的神情。

    领舞之人那我见犹怜的神情,更是让代王心疼,原本就中意此女的代王,在看到此幕后,立刻就是横眉一挑,想也没想,火气上涌的他直接就将手中的玉盏朝着对方扔去,口中更是大喝道。

    “一脸眼色也没有,没看到本王正在欣赏歌舞吗”

    “来人,把他弄出去,打死了事!”

    杂役和屋中的众人,根本没想到居然会引起代王这般的怒火,众舞女被吓得停在一旁不敢动弹不说,一直在一旁护卫的侍卫,更是在听到代王的命令过后,直接朝着那杂役跑去,大有对他下手的架势。

    这个杂役被吓的呆滞了一小会后,正要下跪求情的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此来的目的,也许是被吓得缘故,用有些变音的声音高喊道。

    “王爷饶命啊,小的是来报信的。”

    “小王子带兵朝着大同来了!”

    听到杂役此言的众侍卫,下意识的都停了下来,小王子之名,常在大同的他们如何不知,可是后面的那句话是什么来着,听的好像是朝着大同来了。

    有些不相信自己所听到话语的众侍卫,忍不住对视了一眼,看到对方眼中流露出同样的神情后,更加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众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惊惧起来。

    小王子是谁

    那可是蒙古的霸主啊。

    更是年年犯边,屡次成功而退的狠辣角色。

    听到这个消息的众侍卫,立刻转身朝着代王望去。

    而原本因为酗酒缘故,神情一直迷离的代王,在众侍卫转身望过去的时候,发现此时的代王正襟危坐,脸上哪还有一丝迷离的模样,此刻神情严肃的代王,在眼底深处,也露出了一丝恐惧的神色。11



第三百四十一章 恕你无罪
    不敢相信刚才杂役所言的代王,急促的对着那个杂役厉声问道。,

    “你把刚才的话再重复一遍。”

    杂役听到代王的话语,赶紧应声答道。

    “启禀王爷,小王子已经率兵入关,此刻正在大同城外约十多里地的地方,朝着这边疾驰而来。”

    此刻屋中的众人全部听清楚了这个杂役的话语,众人一听到这小王子距离大同还有十里来地的模样,更是心神恐惧,坐在软榻上的代王,更是一脸的焦躁,站起身形的他,对着底下的杂役怒喝道。

    “边军呢”

    “他们都是废物吗敌人都快到大同了,居然还没有率兵拦截,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朝廷花着银子养着他们是让他们来当废物的吗”

    代王一脸的怒容,杂役更是被代王的凶相吓得后退了一步,连话都开始说不出来了。

    而底下的众人,连带着那些舞女,更是一点动静也不敢发出,所有人全部小心的注意着自己的言行,生怕代王将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一般。

    顿时,整个屋中因为代王的发怒而陷入了宁静之中,一旁的侍卫首领,看到无人答话,上前一步对着代王躬身行了一礼后,小心的答道。

    “王爷,朝廷前几日来了旨意,附近的边军都被调去围剿那之前犯边的火筛去了。”

    说完这句话的侍卫首领,停顿了一下后,一脸纠结的继续说道。

    “大同周边现在也就只有留守的这千数多城门守卫罢了。,”

    “除此之外,大同周边根本没有其他的边军。”

    听到这个侍卫首领所言,在场不关心兵事的众人,更是心神焦惧起来,所有人全部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如果按着这个侍卫首领所言,现在的大同,岂不是和一个不设防的城市一般,也就唯有那城墙,估计还可以抵挡一阵子。

    可是这般下去,又能抵挡多久,难不成还要期盼那些离开几日的边军,能及时回援不成

    站在当场的代王也很快想明白了这些,直视侍卫首领问道。

    “那如你所言,这大同城能不能守住”

    “或者说能不能坚持到离去的那些边军回来。”

    侍卫首领听到代王的问询,面露犹豫之色,就在代王因为对方的迟疑又要发怒的时候,侍卫首领一脸苦色的摇了摇头说道。

    “很难。”

    说完这句话的侍卫首领,怕引来代王怒火的他,赶紧接着解释道。

    “此次这小王子兵犯大同,到了离大同十里多地的时候才被守军察觉,可见这一路上对方都是碾压的架势,所以之前才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既然是碾压,那卑职猜测,此次小王子犯边所带兵力就并非小数,甚至都有可能是倾力为之。”

    侍卫首领说到这里的时候,偷瞄了一下代王,看他在自己诉说过程中面露思索之色后,就继续分析道。

    “所以卑职认为,就凭借大同这点留守的边军,即使是算上大同的城墙,估计也够呛能坚持到那些离去的边军回援。”

    代王站在原地,听着侍卫首领的分析,面露思索之色,可是在心里,他也认同了这侍卫首领的话语,不过心中还是存着侥幸的他,调转目光对着那个来报信的杂役问询道。

    “可知此次小王子带了多少兵马犯边”

    杂役一直战战兢兢的站在一旁,听着刚才侍卫首领的分析,杂役才忽然意识到,事情居然比自己之前想象的还要严重,此刻听到代王的问询,面容一怔的他,有些怯懦的回答道。

    “据城墙上的守卫说来,漫天扬尘,根本看不清楚人影,不过应该所来不少,估计绝对有上万之众,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扬尘。”

    听到杂役这么说,代王一下子坐到了软塌上面,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充满恐惧的同时,神情更是开始变的纠结起来。

    代王纠结的原因,还要从明朝的制度讲起,要知道明朝实行封藩制度,此条制度是由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订立下来的。

    除了太子,皇帝的其他儿子都要到京师之外的城市就藩,负责协助皇帝,维护明朝的统治。

    虽然此举看起来很好,让那些不能继承皇位的子嗣远离了京师,避免了兄弟之间为了皇位而引起的倾轧,表面上是保护了皇家的血脉。

    可是实际上呢,看似风光无限威风无比的众藩王们,却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封地,而且这条制度根本不是众人以为的朱棣之后才有的规定,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定立了。

    据传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周王从封地开封私下去了一次老家凤阳,还是打着祭祖的名义,可是哪想到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后,差一点就因此将他废为庶人,后来更是一度想将他改封到云南,只不过后来不知为何没有执行罢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代王才开始纠结起来。

    眼下的局面,继续在大同待下去,搞不好城破之后,他都要被俘。

    可是倘若离开的话,又违背了祖制,接下来的惩罚,也非他所能承受的,所以此刻的代王,心中开始犹豫起来,自己究竟要不要继续留在大同,眼前的僵局到底该如何解决。

    一旁的侍卫首领看着代王的神情,大概也猜出代王的所思所想,稍犹豫了一下后,对着一旁的众舞女和鼓乐班挥了挥手,示意鼓乐班和众舞女全部退下。

    接着又将杂役和一众侍卫也全部驱散了出去。

    代王身在屋中,自然是注意到了这个侍卫首领的举动,不过他也没有横加阻止,而是静静看着房间里的人一个个离去。

    到了屋中只剩下侍卫首领和代王两人之后,侍卫首领直接跪在了代王的身前,对着代王劝谏道。

    “卑职有一言,心中不说不快,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王爷责罚。”

    代王猜出了对方肯定有些话要同自己说,只不过屋中闲人太多,怕人多嘴杂,泄露了出去罢了。

    所以听到侍卫首领话语的他,直接说道。

    “有话但说无妨,本王恕你无罪。”11



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
    听到代王许诺的侍卫首领,又在心中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后,道。

    “此次大同危在旦夕,一旦大同城破,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卑职谏言,劝王爷您以身体微恙为名避不见客,然后悄悄带众家眷先行离开。”

    侍卫首领没敢抬头去看代王的神情,低着头说完这句话的他,停顿了一下后,见代王并无其他的反应,小心的继续说道。
1...128129130131132...2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