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正德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何气生财

    “什么意思”

    弘治皇上突然感觉事情好像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一般,开口问道,可是朱厚照看到皇上竟然还要动手,来气的他也转过头去,不搭理皇上,到是一旁的刘健凑上前来,低声说道。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次和倭国的比武,我们大明胜了。”

    弘治皇上听到刘健所言,一下子愣在了当场,其实不止是弘治皇上,就连跟着一起过来的萧敬等人也是一脸惊诧,不是说蒙着眼比的吗怎么能胜呢

    弘治皇上疑惑的朝着身后望去,指着一个小太监对着刘健说道。

    “刘阁老,他说你让他传话给朕,说太子和对方新签了比武的赌约,而且还答应倭国蒙着眼睛比武,此事可有”

    刘健顺着弘治皇上所指的方向望去,听到皇上的话后,点了点头答道。

    “却有其事,而且一开始微臣也以为这是场必败的比武,当时微臣还想阻止,可是……”

    说到这里的刘健,看着太子殿下看过来的眼神,赶紧止住了话语,改口说道。

    “可是谁又能想到,太子殿下所训练出来的士卒,早就做好了蒙着眼睛比武的准备,不费吹灰之力赢得比赛不说,还无一伤亡,堪称奇迹啊。”

    刘健把话说完,就老实的不再言语了,可是这其中的过程,又哪像是刚才说的这么简单,就比如现在出现在这主会台上的众朝臣们,原本是来阻止太子胡闹的他们,结果却变成了贺喜,这里面的过程除非慢慢道来,否则一时半会真还说不清楚。

    而听完刘健解释的弘治皇上,看着跪了一地的朝臣,还有不看自己,一脸委屈的太子,神情顿时有些尴尬起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撼
    弘治皇上看着一脸不忿神情的朱厚照,尴尬的笑了一下后,上前按住朱厚照的肩膀,一脸诚恳的说道。

    “燳儿,朕误会你了。”

    “刚才朕失言了,你也莫怪朕,朕只是忧心我大明士卒的性命罢了。”

    “原谅朕可好”

    朱厚照又怎敢真生皇上的气,此刻听到皇上的道歉后,朱厚照也转过了头,轻声的回应道。

    “父皇是心疼士卒性命,儿臣知道。”

    “儿臣之前的作为,确实有鲁莽之处,以后儿臣会注意的。”

    父慈子孝的场景完事,弘治皇上才注意到朝臣们还跪在地上,示意众朝臣平身后,弘治皇上也来了精神,看着倭人已经离开的校场,开口询问道。

    “那些击败倭国武士的大明士卒呢”

    朝臣们听到此话,立刻面色复杂的看向朱厚照,而朱厚照也依旧是那副淡然的表情,本着已经装了,那就装到底的态度,朱厚照轻松的说道。

    “儿臣看他们就一个比武,浪费了这么长的时间,赶他们回去受罚去了。”

    弘治皇上一愣,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原本他还以为是那些士卒,携带着火铳,怕在这校场内出现意外,才离开的,哪会想到是这个原因,弘治皇上突然不知道太子这句话该怎么接下去了。

    是说朕感觉打的很好无一伤亡

    还是说朕想看看这些你瞧不上的士卒

    就当弘治皇上为难怎么接话的时候,一旁的萧敬看出了弘治皇上的心意,上前解围道。

    “启奏皇上,俗话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英国公训练的士卒据说还在大明门外候着呢,不如将他们和太子殿下训练的那些士卒都召进来,来到圣前弄一个军仪军姿展示可好”

    弘治皇上有些意动起来,他主要是想看看太子殿下瞧不上的那支队伍,究竟是何本事,竟然能蒙着眼睛战胜倭国武士,于是他对着一旁的朱厚照问道。

    “太子以为如何呢”

    朱厚照听闻到萧敬的这个建议,也有些意动起来,躬身说道。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听到太子殿下这么说,不仅仅是弘治皇上大悦,就是在附近的朝臣们,也开始兴致勃来。

    尤其是英国公,听到皇上这么安排,更是想在接下来的展示上扳回一局,虽然他承认太子殿下训练的那支火器百户所实力很强,可是他也不承认自己的那支就弱,真若换了刀枪,赢得是谁还不一定呢。

    要知道他那支队伍,可是从京营各处精挑细选而来,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此刻一听到可以在圣前展示,英国公那颗不甘的心又开始跳动起来,他要让皇上和百官看到他的辛苦成果,想到这里的英国公也不避讳,直接奔着大明门外走去。

    而朱厚照看着英国公急匆匆的离去,想了一下,挥手将刘瑾叫到身边,开始低声嘱咐起来,确认刘瑾记住了自己所说的话后,摆了摆手,刘瑾急匆匆的离开了。

    而听说皇上要看那些士卒,一众侍卫太监又开始忙碌起来,朝臣们回到了自己的看台,而那些没有离去的藩国使节,看到大明天子到了校场后,纷纷上前行礼。

    原本要离去的他们,听到接下来还会有一个小型的军仪军姿展示后,众藩国使节又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安静的等待下来。

    “快看!快看!”

    突然,一声惊呼在人群中响起,朝臣顺着所指的方向望去,原来从城门口有一支队伍走了进来,众人连忙眺目观望。

    映入所有人眼帘的这支队伍,英国公走在这支队伍的最前面,手持雁翎刀,威武庄严的从看台下走过,身后跟着的众士卒,也是相同的动作,一样凌厉的眼神,浑身好似散发着杀气一般,摄人心魄。

    当这支队伍走到主会台面前时,停下了脚步,众士卒连带英国公面对弘治皇上,单膝跪下,口中高呼。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上看到此情此景,也不得不站其身形,对着底下的英国公和他的士卒高声喊道。

    “众将士平身。”

    “谢吾皇。”

    英国公所属的一众士卒行完礼后就退到了一旁,傲然站立着,英国公特意赶在西苑士卒前面走了进来,他相信,凭借这些士卒方才的英武表现,虽然没能有参加比武那么出彩,不过想要压住西苑士卒一筹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圣前展示,还能干什么,也就是走走路耍耍威风罢了,难道还能来个对练啊,那岂不成了杂耍一般。

    事实也正如此,听着看台上传来的赞赏声,英国公心中越发的自得起来,心中暗道。

    比武你们抢过我们了,可这军容军姿展示,你还能比我们强要知道我们这可是全京营中层层选拔最后剩下的精英啊。

    正在英国公思量的时候,骤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远远传来,众人的视线开始被这声音吸引,远远的朝着城门望去。

    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落地声,虽然是简简单单的方阵,可是迎面而来的气势,却如同排山倒海,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是一脸震撼。

    尤其是站在看台边上的弘治皇上,双手都不自觉的攥了起来,眼睛更是紧紧的跟着这支队伍游走。

    西苑士卒们依旧如英国公一般,顺着看台朝着主会台的方向走来,此时走的近了,看台上的朝臣和藩国使节们眼神更加震惊起来,从走进城门那一刻,众人就知道这支队伍走的很整齐,可是离得近了,众人才发现,就仅仅是行军走路,也可以齐到这种程度,不仅横成排竖成队,就连斜着都可以成为一条线,如此整齐的队伍怎能不让人震惊啊。

    此刻士卒们也快走到了主会台前,就在众人以为他们也会同英国公一般,下跪行礼的时候,可是这支西苑士卒根本停都没停,反而在一声口令过后,换成了另一种怪异的步伐,步子虽然大了,可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而那脚掌落地的声音更加让人震撼起来,仿佛大地都在随着这支百户所在震动一般。

    “日月轮转,永照大明。”

    “日月轮转,永照大明。”

    ……

    响亮的口号声开始在校场回荡,现在主会台边上的弘治皇上,听着下面的口号,喃喃自语起来。

    “日月轮转,永照大明……”

    而站在看台下面的英国公和那些京营士卒,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也同样感觉到了震撼,武力被西苑士卒压制的他们,原本还以为可以靠着军容军姿驳回一局。

    可现在看来,这一局他们也输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认为如何?
    校场展示的最后,以皇上对众人的封赏收尾,虽然众人都没有说,可是英国公和他带i的那些士卒心里都明白,在这最后的军容军姿展示中,他们也如那倭人一般,输了。

    西苑士卒中的众军官,皆官升一级,自此姜三百户也成为了姜三千户,而剩下的那些普通士卒,也有钱银赏赐到手。

    既然犒赏了西苑士卒,自然也不能厚此薄彼,不过相对于西苑士卒的升官加赏银奖励,英国公带i的那些士卒,则只有赏银奖励,其他的也就是皇上的几句慰勉之言而已。

    至此,校场大明和倭国比武的事情总算了结了,藩国使节也陆续朝着宫外离去,而剩下的大明朝臣,则不约而同的跟着皇上朝着乾清宫行去,原本想跑的朱厚照,也被皇上拎了过去。

    乾清宫。

    皇上坐在龙椅上,先喝了楼香茗润润喉咙后,对着朱厚照说到。

    “燳儿,你赢的那个迩摩郡是何地方你可知道”

    朝臣们这才知道,刚才的比武中,居然还是有赌注存在,怪不得众人还在纳闷,为何那倭国没道歉就走了,看i定是太子殿下改了这赌约,众朝臣都开始琢磨起这迩摩郡是什么地方。

    一提到这个迩摩郡,朱厚照顿时i了兴致,尤其是一想到待会自己说出那个佐摩银山的秘密后,朱厚照甚至可以想象出待会皇上和朝臣们兴奋的表情,可是刚要上前答话的他,却被突如其i的一阵话语打断了。

    “启奏皇上,臣杨廷和知道此处地方。”

    一旁的杨廷和一直在仔细听着皇上的话语,在听到皇上说迩摩郡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大脑里搜索起i,接着听到皇上问询,想到一件事情的他立刻站出朝班,上前奏道。

    “迩摩郡,属于倭国令制国石见国中的一郡,在倭国中,令制国就和咱们大明的行省意义差不多,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

    “而这迩摩郡就位于石见国的北部,此郡西面沿海,境内多山峦,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极少,属于一个靠捕鱼为主业的郡所。”

    说到这里的杨廷和似乎想总结一下,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于是纠结了一番后开口说道。

    “反正就是一个漫地山峦的小渔村吧,不过地方到是挺大。”

    朱厚照这边刚要上前反驳杨廷和几句,可是接着一旁的刘健又出班奏道。

    “此地确实如杨大人所言,境内多山且人烟稀少,百姓多以沿海捕鱼过活。”

    朝臣们顿时开始喧哗起i,之前众臣不了解这迩摩郡的时候,还以为太子殿下赢得了这个地方,也算是开疆辟地之功,注定要铭记于史书中的,可是当他们听到刘健和杨廷和对此地的描述后,顿时感觉有些鸡肋起i,一个那么穷那么破的地方要他有什么用啊。

    坐在龙椅上的弘治皇上一听就是个山沟加渔村,也没了之前的兴致,原本还有些期盼的神情也渐渐淡漠下i。

    刘健待喧哗过去,看着淡漠的弘治皇上,继续说道。

    “臣接下i的话语,可能有些不中肯之处,但是微臣感觉有些话不吐不快,如有失言,还望皇上和太子殿下见谅。”

    说道这里的刘健对着皇上和朱厚照躬了下身子,算是行礼了,之后接着说道。

    “首先,臣认为,海外占有一地,与我大明并无任何好处。”

    刘健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朝堂立刻安静下i,只有刘健的声音在殿上回荡。

    “原因有三,一是海外占地对我大明无任何好处,如此一个靠海吃海的小山沟,根本得不到税收不说,甚至有可能还要投入大量的银钱。”

    “二是因为跨海的缘故,定是需要海船,而目前大明的海船仅有山东、淮浙、闽广等沿海卫所尚存,不过因为这些卫所还承担海岸缉私、打击海盗之职,所以定是不能长期往i于大明倭国之间,长而久之,耗费钱粮不说,迩摩郡可能会形成方外之地,日后此地百姓遵纪守法到还好,可若是不服教化,仗着有大明的庇护,肆意妄为,是否会因此而损伤我大明中央之国、礼仪之邦的脸面呢”

    “第三个原因是微臣认为无解的,我大明的海禁之策,根本不可能在海外占地,一旦海外占地,则必须跨海i往,跨海i往则必须开放海禁,那祖宗所立的海禁之策立刻成为虚无摆设。”

    “所以,臣认为这是块鸡肋之地,不值得要啊,不如将他反赐给倭国,即显得我大国风范,又能让倭国心服口服,岂不更妙。”

    刘健说完,杨廷和谢迁等人思量了一番后,也纷纷上前附和。

    “臣同意刘老的建议。”

    “臣同意刘老的建议。”

    其他朝臣也理解了刘健所说的意思,纷纷上前谏言,于是朝堂上又开始喧哗起i,而朝臣们看弘治皇上没做表态,竟然开始纷纷跪倒。

    众口一词的谏言皇上,将迩摩郡归还给倭国,以维护大明中央大国、礼仪之邦的形象。

    朱厚照现在在一旁已经完全被这文武百官震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这迩摩郡不是本太子赢i的吗

    怎么这么会的功夫就要再送回给倭国去,那之前的比武又有什么意义啊,难道就是为了让那些藩国交相称颂,就必须从自己身上割肉

    迩摩郡,境内的佐摩山,也就是后世的石见银山,是十六世纪全球最重要的矿产基地,就这个地方,在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白银的产量就占了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如果这个三分之一还显现不出他的体量的话。

    据后世贸易史学者小叶田淳的研究,就在这百年时间里,倭国平均每年就向大明输送白银近3八吨,按照明朝十六两为一斤的换算方法,这就是每年对大明超过百万两的白银输入。

    这还仅仅是大明一地的情况下,并且是在倭国前期生产力低下,在1533年前并未掌握吹灰法的前提下的平均数字。

    要是采用新技术,并全部供给大明呢

    这将会是何等巨大的数字!

    而就当他以为满朝文武都会因为这个消息而欣喜万分,甚至因此撬动一丝海禁口子的时候,朱厚照没想到自己得到的却是这个答案。
1...5152535455...2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