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正德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何气生财

    交代完孙福如何画图之后,顺便又告诉兵仗局的小太监,待会孙福画完将图送至乾清宫后,朱厚照就带着谷大用先行离开了。

    乾清宫内。

    朱厚照和皇上差不多一同回到了乾清宫,朱厚照就是交代了孙福几句,再加上年轻人脚步快些,所以并没有耽搁多少时间,朱厚照发现,地上晕过去的掌印李公公已经不见了踪影,估计是被人拖出去了吧。

    大殿上现在是气氛融融啊,原本大殿上因为干旱而闹的有些压抑的气氛一扫而光。

    朝臣们因为刚才被太子奚落的缘故,此刻看到朱厚照站在殿上,纷纷议论起新造出来的水车和压井,高谈阔论此物所带来的影响,不时的还夸奖太子殿下聪明伶俐,大明有此储君,万民之幸之类的话语。

    弘治皇帝听着朝臣们对水车压井还有太子的种种夸奖,高兴的嘴角微翘,不时的用抚须的动作来掩饰他那笑的已经合不上的嘴。

    换做别人做出此物,弘治皇上最多也就是奖励加嘉奖罢了,可是此次不同啊。

    这是自己儿子做出的东西,并且大臣们虽然有些夸大,可是在干旱时节,这两个物件所发挥的作用确实是不可估量。

    所以,明知道底下的朝臣们有讨好奉承的缘故,弘治皇帝依旧很开心。

    一直弘治皇上都认为太子的性子有些跳脱,虽然聪慧,可是心思却不在读书学习上面,詹事府那边不时的就会来告状,说太子又没来上课。

    弘治皇上一直都担心这样的太子是否会成为一个好皇帝,是否会以天下为己任,如今看来,太子确实是长大了,虽然还是有些玩闹,有些孩子气,可是当他听说西北大旱的时候也会去想怎么解决,也会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够了。

    朕的太子长大了。

    弘治皇上朝着殿下的朱厚照望去,只见朱厚照站立一旁,耳畔全是众人的夸奖、奉承,他则是一脸享受的模样,没有丝毫谦逊的姿态。

    弘治皇上感觉自己的怒火又有窜上来的意思,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谦谦有礼,到自己这怎么就不行了呢。

    弘治皇上突然怀疑起来,这太子不会是从哪本古籍中,翻出了这两物的制造方法,然后贪功据为己有吧,看着朱厚照那一脸意犹未尽的表情,弘治皇上就感觉自己刚才所想,极有可能是事实,试想一下,这边发文通告天下,说太子发明了水车和压井用于干旱,可是转眼间就有大儒或者工匠过来解释这种工艺是出自哪哪本书,到那时岂不尴尬

    朝臣们也察觉到了皇上情绪的变化,喧闹的气氛突然一滞,大殿上立刻安静了下来,弘治刚要开口问询,一道人影捧着一堆书从殿外就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

    “启奏皇上。”

    打断弘治皇上开口的,正是方才出去翻书找资料的杨廷和,此刻的杨廷和怀里抱着一摞古籍,直接跪在大殿上,一脸兴奋的望向弘治,想来是有所发现了。

    杨廷和跪在地上,请安的同时,快速的扫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看着喧闹的大殿,而且太子居然也被召到了殿中,且就站立在一旁,杨廷和不知道自己来的是不是时候,但是看方才进来时的气氛,应该不会太晚。

    身为朱厚照的老师,他自然对朱厚照的秉性了解相对其他人要多些,朱厚照有没有能力制作水车和压井,别人不知道,他也许真能猜到七八分,这个太子,平日里偷懒耍滑自有一套,好玩闹更胜过读书学习,如今想来,这造水车和压井一事估计也是信口开河罢了。

    “微臣方才遍查了古籍。”

    “并未发现太子所言的平地出水的水车和压井记载。”

    弘治皇上听到杨廷和的这句话后,刚才的疑虑顿消,这回真是发自肺腑的笑了,朝臣们方才恭维完了太子,也暗暗后悔,因为按着太子以往的脾性,极有可能是太子在某本古籍中抄袭所得,此刻有了杨廷和的正言,众人都放下心来,




第二十章 奴婢吕芳
    众人看到弘治皇上发怒,殿中难得出现了短暂的清静,可是杨廷和虽然小腿抖动的厉害,还是不肯善罢甘休,不趁着这次机会将太子拽回学堂,以后不知道又会经历多少波折,于是抬起脑袋继续说道。

    “太子乃是未来的储君,怎能玩物丧志,沉迷于嬉戏玩耍、器物营造之中,身为太子,当秉承着为国为民的态度,应以读书为重,读书方能明理,读书方能明智,读书方能修身治国平天下。”

    “微臣请……”

    “闭嘴。”

    弘治皇上实在是对杨廷和忍耐到了极限,如果不是考虑到文官们的感受,弘治皇上都想学太子一般下去踹两脚这个不知好歹的狗东西,满大殿的人都知道东西做出来了,都去看过了,你还在那左一个撒谎右一个不可能的,你不嫌丢人,满朝文武还嫌丢人呢。

    杨廷和一看,打断自己的是皇上,可那又何妨,自己就是要做一个铁骨铮铮的刚直谏臣,此刻血气上涌的杨廷和,丝毫没有发现皇上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起来,仍开口对着坐在龙椅上的皇上说道。

    “微臣请……”

    “来人啊,让他闭嘴。”

    旁边的两个小太监立刻上前,准备将杨廷和的嘴给捂住,杨廷和一看这架势,出名上位、名垂千古就在一瞬间了,虽然小腿抖动的更加厉害,杨廷和还是高呼道,不过这回将怒火转移到了所有的朝臣上面。

    “尔等就坐视不管吗……唔……”

    杨廷和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就被上前的小太监捂住了嘴巴,皇上坐在龙椅上满脸铁青,满朝文武也有些尴尬起来,刘健看着杨廷和也有些惊讶,只有朱厚照,依旧看傻子表演似的看着眼前的这出闹剧。

    这二货是谁啊

    一个小太监突然急急的跑到了殿前,跪在离杨廷和不远的地方,道。

    “启奏陛下,压井和水车的图纸送到了。”

    弘治皇上听到这话,视线才从杨廷和的身上移了开来,摆了摆手,旁边的萧敬高声喊道。

    “皇上有旨,呈上来。”

    兵仗局的小太监一溜小跑着跑到了殿前,进来后下跪请安问好,双手托举着孙福所重画的图纸。

    “呈上来,朕先看一眼。”

    杨廷和听到皇上居然还要看图纸,可见刚才自己说了半天,皇上是一点也没有听进去啊,刚老实了一会的他又开始挣扎起来,无奈身旁按着他的两个太监,力气太大了,任凭杨廷和如何扭动,就是不能逃离两个太监的魔掌。

    端详了一阵图纸后,弘治放下图纸对着朝臣问道。

    “压井和水车,刚才朕和众卿也去见过了,先以京师一地试验如何”

    “如果可行,再大面积推广使用。”

    众位朝臣听到皇上的话后,纷纷出班表示赞同,先以一地试行,真若有改进的地方也可慢慢修改,待技术成熟后,再全国推广。

    同时众位朝臣不忘借机又吹捧了一把太子殿下,朱厚照笑呵呵的接受着这一切。

    到是旁边一直被按在那里的杨廷和,听到皇上的话后傻眼了,皇上和朝臣们都见过,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难道是我刚才出去找书时候的事情

    一脸惊疑的他看向了和自己关系最要好的王华,哪知王华也在朝他这边张望,王华似乎看出了杨廷和的疑问,对着杨廷和点了点头。

    不相信的杨廷和转过头看向其他人,发现所有望向自己的眼神都是带着怜悯的神色,杨廷和脑海轰的一下,四周一片寂静,原本还挣扎的力气也仿佛抽空一般,顿时萎在了那里。

    丢人啊!

    弘治将图纸传了下来,内阁和各部的尚书们轮流传阅着,赞美的话语不时的飘到杨廷和的耳朵里。

    “妙啊。”

    “这压井不就是走水时用的藤斗水枪吗只不过是加大号的。”

    “对对对,我说看的眼熟呢。”

    “还有这水车,不就是利用铁链和齿轮,把以前圆圆的水车变扁了嘛。”

    “你还别说,不看这些齿轮,这个水车和南方的脚踏水车到是有几分相像啊。”

    边上杨廷和听着这些话语更加的臊了起来,使劲的趴在地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一般,连他都没有发觉,两个力大的太监早就在萧敬的指挥下,松开他退到了一边。

    旁边的朱厚照享受了一会众人的吹捧后,看着赞赏的声音减减消停,心里估计这帮家伙也是黔驴词穷了,感觉无趣的他,突然目光看到还趴在地上找缝的杨廷和,顿时眼睛一亮,对着皇上开口言道。

    “父皇,刚才这位大人在未看到实物,仅听到名字的情况下,就敢断言古籍中没有,定是人才啊,省了儿臣考据的时间了。”

    杨廷和一听,趴在地上,气的差点一口血直接喷出来,心里暗骂道。

    太子殿下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句话一出,不就是直接在



第二十一章 得赚钱啊
    吕芳谢完恩心情激动的退出了大殿,稍后朝臣们见此间无事,也都请辞回了自己班房。

    弘治皇上感觉自己今天心情特别舒畅,就连翻看奏章的动作都轻快不少,萧敬则侍候在一旁,目光始终不离皇上左右,不时的将桌案上凉了的茶水换掉。

    弘治皇上突然放下手中的奏章,他有些疑惑起来。

    “萧敬,太子弄那个压井和水车朕看到了,那个什么枪呢”

    萧敬稍微前进了一小步,语气假装轻松的说道。

    “皇上,哪那么快”

    “奴婢待会差人叮嘱一下那个吕芳,让他做完了送过来一支。”

    弘治听后到是没有怪罪萧敬的消息不灵通,而是苦笑一下。

    “朕有点太心急了,要是换作以前,朕听到太子要做东西,肯定会训斥他不务正业,可现如今,朕居然对太子要做的东西有些期待了。”

    萧敬接过小太监递过来的茶盏,放到桌案上。

    “太子殿下长大了,和以前不一样了。”

    弘治听后不自觉的点了点头,看来在他心里也认为太子是有些进步的。

    “最近太子都在干什么”

    萧敬换茶盏的动作稍微停顿了下,可是很快,萧敬就继续之前的动作,一边说道。

    “老奴听说太子最近在西苑忙着练兵。”

    弘治皇上挑眉道。

    “为了他答应倭国的那场比武”

    “正是。”

    弘治伸手捋着眉间的皱纹,无奈的说道。

    “当初太子他就不该答应同倭国的比武,年轻气盛,中了倭国的激将法啊。”

    萧敬没在搭话,再继续下去就是逾越了,他一个太监身份,怎能出言评判太子殿下

    倭国闹腾着要放开勘合的事情,皇上能不知道吗先不说开始的上书,就是后来不停的挑衅,弘治也基本上刚发生的事就会知道,要知道,这可是天子脚下,还有什么事情能瞒过锦衣卫和东厂

    “赢了不光彩,输了更丢人啊,你说太子和一个藩属小国置什么气啊。”

    皇上继续埋怨着,接着仿佛想到了什么,看着萧敬问道。

    “英国公那边通知了吗”

    萧敬听到皇上问询自己,赶紧躬身回复。

    “已经通知了,英国公那边已经开始在京营选拔兵丁训练了。”

    弘治皇帝听后捋了捋胡须,笑呵呵的说道。

    “英国公替太子比武的事情,先不要告诉太子,让太子有点事情干也好。”

    “遵旨。”

    ……

    一间杂物房里,李公公缓缓的苏醒了过来,一脸茫然的看了看周围的场景,苦笑了一声,低声暗叹。

    “活着就好。”

    “料想那两物也不可能成功,正好助咱家脱罪。”

    可是话音刚落,门口就走进来两个太监,看着两人的凶狠模样,李公公刚要喊叫,可是看到后面跟着进来的那人模样,李公公立刻变成一副可怜表情,语气哀怜的说道。

    “王公公,可是有旨意下来。”

    王岳点了点头,对着身旁的两个太监示意了一下,一人立刻上前按住了李公公的手脚,另一人则直接拿出一段绳子套在了李公公的脖子上面。

    “王公公,这是怎么回事啊,饶命啊。”

    李公公一边挣扎着一边叫喊道。

    王岳冷冷的看了一眼脸色已经有些发青,且还在尝试挣脱的李公公,表情不屑的说道。

    “那两件东西造成功了,且利在千秋,此功只能太子殿下独得,怎能是受人怂恿所做,所以,李公公,你错了。”

    李公公听后一滞,心中突然后悔起来,自己当初若是好好配合太子殿下,想必也会比现在的结局好些吧。

    可是眼前根本不容他多想,感受着脖子上绳子所传来的力道,哪还有时间容许李公公多想,他用尽全身力气开始拼命挣扎起来。

    瘦弱的他又怎会是那两个太监的对手。

    很快,李公公停止了挣扎,弘治十八年。

    李公公卒。

    ……

    朱厚照从乾清宫出来,腹中竟然开始咕噜噜的叫起来,想必是早上的那点粥彻底被消耗光了。

    朱厚照回身准备召唤谷大用,却发现谷大用竟然在后边偷偷的往嘴里塞着点心,边偷吃还边不时的往朱厚照这边张望着,突然看到太子殿下正盯着自己,谷大用谦卑的一笑,胡乱擦了下嘴就拖着肥胖的身躯冲着朱厚照跑了过来。

    “这么会功夫你也偷吃”

    “嘿嘿。”

    回应朱厚照的只有一阵嘿嘿傻笑,朱厚照这两天也习惯了,一个贼眉鼠眼的刘瑾,一个没事就偷吃的谷大用,还有那十二秤




第二十二章 恶奴刘瑾
    “你的例银呢”
1...678910...2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