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朱由榔对李定国的忠心毫不怀疑,甚至亲自替他夹菜以示笼络。
“晋王乃朕诸葛孔明矣。”
李定国直是感动的涕泪交加。
以往皇帝也曾厚恩于他,不过只是赏赐宝物、赐予爵位。
但像今日这般拉着他的手说一些心底话还真是头一遭。
天子如此待他,他自当为天子死节矣。
“陛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
君臣二人一番畅谈好不快哉,吃完膳食朱由榔还觉的聊的不过瘾,便冲李定国道:“晋王随朕走走。”
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不过一日,但朱由榔已经渐渐适应了这个身份。
身为君王,最重要的便是做到恩威并施,这样才能驾驭臣下。
面对永历帝的吩咐,李定国当然不会拒绝。
朱由榔一个眼色,内侍韩淼立即安排移驾时宜。
朱由榔自然不是要带李定国唠嗑遛弯,而是要带李定国去看看他刚刚“搬运”来的西洋枪炮。
说是搬运,其实并不费太多气力。
朱由榔只需要动动手指摸上一摸,再加盖玉玺,这些老古董就会跟随他来到宫禁之中,变成可堪一用的大杀器。
只是这么多的枪炮“搬运”起来需要许多次,朱由榔也只是“搬运”了其中一小部分。
至于其他的慢慢来,也不急于一时。
朱由榔搬来的这些枪炮都暂时存在偏殿。
从正殿到偏殿并不太远,很快朱由榔和李定国便来到殿门前。
朱由榔一声令下殿门应声开启,君臣二人相继步入其中。
“晋王,这就是朕对你说从泰西买来的火器。”
朱由榔“搬运”来的枪炮种类繁多,自然不会一一向李定国解释,虽然前世博物馆长的他对这些枪炮的用处一清二楚。
李定国自然是见过枪炮火器的。
不论是佛朗机炮还是明军仿制的红衣大炮他都印象深刻。
在李定国的印象中,火器在军中十分珍贵,都是配给最重要的军队。
便是他的亲卫军火器配比也就是十比一。
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火器,饶是见多识广的李定国也惊讶的无以复加。
“陛下...陛下真是英明神武,深谋远虑。有了这些火器,臣更有信心守住昆明!”
火铳且不论,火炮绝对是守城利器。
即便兵力处于劣势,守军也可以凭借火炮的优势稳稳守住城池。
不过李定国很快发现这些火炮都比较小,不像红衣大炮那样看起来威武霸气。
“陛下,这些火炮守城效果如何?”
犹豫片刻,李定国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陛下如此坦诚的向他透露从泰西购买来的火器,是对他极大的信任。
他自然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只说一些溜须拍马的奉承话。
“晋王来看这里。”
朱由榔走到一门由萨克森炮改造的普鲁士轻质野战炮前,沉声介绍道:“这种火炮炮管有一个腔孔设计,相比之下炮管能够进入更多空气。在相同成本下,可以装填更多火药弹药。”
李定国仔细观摩着这门轻便的小炮,片刻后问道:“敢问陛下,这火炮可是出自佛朗机?”
所谓的佛朗机指的是西班牙、葡萄牙,是明代独有的称谓。
朱由榔摇了摇头道:“这是普鲁士炮,不是佛朗机人造的。”
“普鲁士?臣从未听过。”
“也是一个泰西的国家,他们造的炮比佛朗机人造的更犀利。”
朱由榔当然不会跟李定国解释太过详细,毕竟这种普鲁士轻质野战炮是十八世纪中期的产物,比明代时期佛朗机炮晚了整整一百年。
“这种炮主要是用来野战的,因为十分轻便。当然也可以拿来守城。”
朱由榔顿了顿,继而道:“也有专门用来守城的重型火炮,比如这种。”
朱由榔又走到一门炮架为蓝色的火炮前介绍道:“车轮和辐条是安置在一起的,这是夯机、通条...”
毫无疑问李定国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指挥将领,但这个时代的将领不会关注如此细节的问题。
李定国亦如是。
而堂堂大明天子竟然对火炮的细节如此清楚,这让李定国羞愧不已。
朱由榔却不知此刻李定国想的是什么,继续介绍道:“晋王再来看看这铳。”
朱由榔拿起一杆德莱塞步枪介绍道:“这也是普鲁士人造的火铳,他的原理是用击针击发子弹。扣动扳机后,机枪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朱由榔说的津津有味,李定国却听得云里雾里。
毕竟这种德莱塞步枪和明代火绳枪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两者相差了一百余年。
“陛下真是博闻多识,臣羞愧不已。”
李定国憋了半天,还是说出一句请罪的话。
朱由榔见状连忙道:“朕哪里知道这些,也都是听泰西传教士说的。”
他的这个说法倒也说的过去。
一般皇帝对泰西的物件根本不敢兴趣,但永历帝是个例外。
他甚至亲自给教皇写过信,之前的心腹太监庞天寿亦被称为奉教太监。
这些都给了朱由榔一个亲近泰西的人设,故而这番话从他嘴里说出,便能解释为何皇帝懂得如此多了。
看来陛下一直都跟泰西人有联络,陛下真是深不可测啊。
李定国暗暗心道。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五章 心腹
李定国告退后朱由榔也没闲着,立即下旨召见黔国公沐天波。
稍微了解南明史的人都听过沐天波的大名。
这位末代黔国公是南明不可多得的忠臣,追随永历帝至死。
与李定国不同,沐天波是根正苗红的皇明勋贵。
当初沐家先祖沐英平定云南,为沐家赢得世代镇守滇境的待遇。
沐家子孙可谓是与皇明同气连枝。
崇祯元年,沐天波的父亲沐启元暴毙,年仅十岁的沐天波便袭黔国公之爵,任征南将军。
虽说沐天波在文治武功上没有表现出太过人的东西,但那是相对其先祖沐英而言,于平常人而言沐天波已经是拔尖的了。
如今朱由榔手刃马吉翔,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思忖再三,朱由榔决定让沐天波来充任这个重要的职位。
一来是沐家出身显赫,能够震住宵小之徒。
二来沐天波忠心耿耿,朱由榔用的放心。
毕竟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若是落在像马吉翔这样有异心的人手中,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李定国与沐天波两位忠直之臣一内一外,便能把南明这方天地顶起来。
朱由榔正自权衡着,沐天波已经到了殿外。
经内侍一番通传后,沐天波阔步走入殿内。
“臣黔国公沐天波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沐天波十分恭敬的冲朱由榔行了臣礼,朱由榔则是亲自走上前去将沐天波扶起。
“来人呐,给黔国公赐座。”
待内侍送来锦墩沐天波坐定之后朱由榔不禁开始细细打量这位大明黔国公。
与李定国的身材相比,沐天波的明显小了一圈。
虽然已是不惑之年,但沐天波保养的很好,皮肤十分白皙,一缕胡须修剪的十分整齐。
这么看来他倒是更像一个儒雅的文人。
“不知陛下召臣来有何吩咐?”
摸不清朱由榔心意的沐天波小心翼翼的问道。
朱由榔淡淡一笑道:“爱卿应该也听说马吉翔的事了,如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空了出来,朕欲命爱卿兼任此职。”
沐天波闻言连忙起身辞让道:“臣何德何能任此要职,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这种辞让是明代大臣最爱做的事情,朱由榔如何不知?
他咳嗽一声道:“若是连爱卿都不能胜任此职,恐怕朝中再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况且这是朕的旨意,爱卿难道要抗旨不成?”
“老臣不敢。”
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沐天波若是再坚辞不受就有些太矫情了。
他咽了口吐沫,拱手礼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朱由榔见沐天波同意了,心中不由得大喜:“朕可不要让你肝脑涂地,朕要看着你为大明建功立业。如今东虏势大,能够真心为朝廷做事的忠良之臣越来越少了。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将来大明中兴了,朕自然不会忘了这样的忠良臣子。”
朱由榔这番话其实就是让沐天波放下包袱用心做事。
毕竟天下形势如此,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明廷危若累卵。
他们唯有君臣合力上下一心,才有一丝翻盘的机会。
“陛下决定坚守昆明,实乃雄主也。”
沐天波感慨万千,由衷赞叹道。
皇帝决定留在滇都,不移驻跸之地,最高兴的莫过于沐天波了。
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沐天波在云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若是去了别处,这影响力自然便没了。
这是从私心的角度。
若是为了大明,沐天波也认为不应该轻易放弃昆明。
永历朝廷经营云南多年,百姓们自然都奉明廷为正朔。
而昆明是全滇的中心,城中存粮足够大军食用一年。晋王麾下猛将如云,凭借坚城据守,怎么就守不住了?
当然,永历帝发声移驾的时候沐天波并没有进谏。
不论永历帝去哪里,他都会誓死追随。
而当永历帝决定留守昆明后,沐天波激动的无以复加。
陛下终于鼓起勇气与东虏死战了!
朱由榔当然不知道沐天波的这些心理活动,他淡淡笑道:“依爱卿之见,这昆明城该怎么守。”
沐天波思忖片刻答道:“坚壁清野,不给东虏留下一粒粮食。”
朱由榔轻点了点头。
这算是守卫战最基本的常识。
清军长途跋涉,抵达昆明时已是人困马乏,粮草紧缺。这种时候只要他们从城郊搜刮不到粮草,全军就会陷入急躁的情绪之中。
清军只能急攻抢攻,一旦久攻不下便是明军的机会。
如果朱由榔没记错的话,历史上永历帝出逃昆明后半个多月,清军才姗姗来迟。
也就是说,有至少半个月的时间留给他布防。
这个时间虽然不算太久但也不短了。
“方才朕与晋王商议时晋王也是如此建议的。不过朕觉得还是应该尽可能的把城外百姓接进城中。”
永历帝的这句话直是把沐天波惊得不轻。
“陛下请三思啊。将百姓接入城中,粮食消耗且不说,万一混入东虏奸细,恐与大局不利。”
朱由榔就知道沐天波会这么说,这个问题他也不是没考虑过。
若是从最功利的角度看,当然是关闭城门,禁止城外百姓进入城中避难最为保险。
只是他毕竟灵魂来自于后世,让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无辜的生命惨死,他实在做不到。
何况永历朝廷经营云南很久,轻徭薄税人心还是有的。
如今清军距离昆明还远,怎么可能提前安插奸细混入城中?
当然这些是朱由榔的上帝视角下看到的,沐天波未必知道。
沐天波只是从最坏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是为了朝廷好,并没有错。
“爱卿所言字字在理,然朕受万民奉养,食民脂民膏,若在大难之时只顾得保全性命而弃子民于不顾,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朱由榔说的十分坚决:“朕意已决,且已跟晋王商议过了,这事便这么办吧。”
沐天波见天子如此坚决也不好多说什么,恭敬答道:“老臣遵命。”
陛下如此仁德爱民,实乃社稷之福。只望大明能够早日中兴,更多的百姓能够享受到仁君的恩泽。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六章 民心
昆明城郊一座茅草屋里,庄稼汉周平忙着收拾包裹。听闻东虏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朝廷允许百姓进城躲避。周平可不想错过这个保命的机会。
“阿爹咱们为什么要进城啊?”
二丫坐在床上,一边吮着手指一边不解的问道。
周平听得一愣,不再急着收拾包裹,而是坐在床头耐心的给女儿解释。
“因为东虏来了啊,我们躲到城里去才安全。”
周家世代务农,周平靠着祖上传下的几亩地过活。
他是个本本分分的庄稼汉,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为的就是能够填饱肚子。
二丫的娘在生二丫的时候难产死了,周平便既当爹又当妈一手把二丫养到现在。
父女俩日子过得虽然并不富裕,但还是能够活下去的。这在乱世,已经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东虏是什么?为什么他来了我们就得躲到城里去?”
二丫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满脸好奇的问道。
“东虏...东虏就是东虏啊。”
周平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自然不怎么擅长讲故事,思忖了良久方是沉声道:“听说东虏生性凶残所到之地哀鸿遍野。攻打的城池,凡是有抵抗的一概屠城。男女老少一个不留悉数杀死。那些投降东虏的兵卒呢就会被东虏收编,打起绿旗为东虏冲锋陷阵。”
“啊!那些绿营兵原本不就是大明的兵卒吗,自己人打自己人?”
二丫被吓得一个激灵,缩了缩脖子道:“丫丫不要东虏来,丫丫怕...”
周平爱怜的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和声道:“丫丫不怕,阿爹这就带着你进城。皇上仁德,允许咱们平头百姓进城避难哩。”
“进到城里就没事了吗?”
听到这里二丫方是止住了哭声,侧着脑袋问道。
“傻丫头,进到城里当然就没事了。东虏虽然凶残,但也奈何不了昆明这样的坚城啊。”
其实周平也不知道昆明这座坚城能否抵御的住东虏的强攻,毕竟那么多坚城都被东虏攻克了,昆明就能例外吗?但为了让女儿安心他只能这么说。
“阿爹,那我们快点进城吧,丫丫怕。”
二丫上前揪了揪周平的衣角,怯怯的望着他,眼神里满是不安。
“嗯,咱们这就走。”
周平一把抱起二丫,把他放在扁担的一个竹筐里,而在另一边则是用来放包裹杂物的。
像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随便收拾收拾带些衣物被子便能走了。
一切收拾妥当后,周平便将扁担挑起放于肩上迈步走了出去。
回头依依不舍的望了一眼,周平长叹一声。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的家。
不知东虏这次来滇要多久,若是打不下来昆明怕是就要退兵了吧?
届时他就可以带着女儿回来了,继续种地过日子。
嗯,一定是这样。
周平深吸了一口气,不再犹豫迈开步子朝昆明城的方向走去。
...
...
当周平挑着扁担来到昆明城前时直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无数百姓排着长队接受问询登记检查,等待着进入城中。
他们和周平一样,心里本能的对东虏感到恐惧。
听闻东虏即将攻打昆明,他们都纷纷跑来希望能够进城躲避灾祸。
周平已经算是来的比较晚的了,望着排起的长队不知道自己今日能否进入城中。
好在有兵丁维持秩序,没人敢插队,排起的长龙总是缓慢的移动着。
作为世世代代的云南人,若非情不得已,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在他们看来东虏虽然凶残,但大军长途跋涉疲敝不已,面对永历朝廷最精锐的军队和一座坚城,只能徒呼奈何。
何况陛下就在城中,太子殿下在城中,晋王千岁在城中,黔国公亦在城中。
这么多尊贵的大人物都在,大伙儿便有了主心骨,也就不怕了。
不知过了多久,周平终于挪到了城门前。
一名守卫上前询问了他和女儿的姓名,然后在一本册子上记了下来。
周平带的东西不多,兵卒一番查验后便让他们进了城。
只是让周平感到惊讶的是他和女儿进城后有专门的兵卒引领他们到指定区域休息。
这是一片临时搭建的棚户区。
因为赶造的紧急略显得简陋了些,不过总归能够遮风避雨。
像周平这样临时进城避难的人自然在城中没有屋舍。
这些棚户给了他们一个落脚之地,免于露宿街头。
“军爷,这棚子是给我们住的?”
直到被带到棚子前周平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不然我带你来是寻消遣的吗?这是陛下的恩典,以免乡亲们冻着。”
“啊,陛下真是仁德之君啊!”
周平咽了口唾沫道:“像我们这种升斗小民的生计,他老人家也放在心上。”
那兵卒闻言傲然道:“那是自然,陛下说了绝不会叫一个百姓冻着饿着。”
稍顿了顿,他接道:“每日会有两顿粥饭,记得按时来领。”
这下周平感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陛下真是圣君啊。”
在他看来皇帝能够让他们这些百姓进城避难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陛下竟然还包吃包住,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种天子,纵观历史也找不出第二个。
“陛下自然是圣君。”兵卒得意的说道:“不过大伙儿也得知恩图报不是。晋王殿下说了,必要时大伙儿得协助守城。”
“啊,协助守城...”
一听到要帮着守城,周平面色霎时间变得惨白。
“瞧你个怂样。”
兵丁不屑的哼了一声。
“又没叫你们弯弓搭箭杀虏抗敌,只是搬搬滚石、檑木,烧烧金汁而已。”
一听到只是叫他们帮着打打下手,并不是要让他们上阵杀敌,周平面色和缓了不少。
“啊,陛下如此大恩,我还能不知图报吗。”
反正就是卖卖力气而已,何况大伙儿这不光是给朝廷卖命,也是在给自己卖命啊。
守住了昆明城大伙儿才能活下去,所以这座城绝不能破!
“多谢军爷提点,我一定随时听命。”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七章 兵临城下
永历十三年正月初三,清军先锋军抵达昆明城外。
统兵的将领是吴三桂和赵布泰。
吴三桂自不必说,原本是明廷的山海关总兵。
崇祯十七年甲申国变,此子为了对抗李自成竟然打开山海关放多尔衮入关。
自此天下局势突变,一发不可收拾。
至于赵布泰也是个狠人。
此人是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自清军入关后南征北战立有大小战功无数。
授镶黄旗满洲固山额真,二等阿思哈尼哈番。
本次清军攻打云贵,赵布泰与吴三桂分别被授予征南将军、平西大将军的称号。
吴三桂统率的是老关宁军,赵布泰则是手握精锐满洲旗兵。
二人相互配合,亦有牵制之意。
事实上,顺治皇帝对吴三桂并不那么放心,这才会令赵布泰与他一起攻打云贵。
当然,吴三桂对此并不介意。
像他这样半路投靠的汉人将领,虽然有着敬献山海关的通天功劳,多少还是会被防备的。
换句话说,要想赢得清廷的绝对信任,他还得立下一份更大的投名状。
有什么是比山海关还重要的东西呢?
思来想去,也就是明廷皇帝的首级了。
本次攻打云贵,吴三桂端是使出了十二分的气力,毫无保留的攻城略地,残杀昔日的同胞。
在他眼中这些明军将士都是阻挠他加官进爵的绊脚石,必须通通杀光。
如今贵州已克,剩下的便是云南了。
大军开拔,粮草是个大问题。
是以清军筹措了许久粮草,才不紧不慢的向昆明城行军,及至昆明城下时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
经过一番商议,吴三桂和赵布泰最终决定在昆明城外五里扎营。他们二人的大营是连着的,但帅帐都在各自营地的中心。
因已是日暮时分,清军并不急着进攻,而是埋锅造饭准备填饱肚子翌日一早再行攻城。
...
...
清军抵达昆明城外扎营后,昆明城中气氛已经十分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城墙上满是驻防的明军士兵。
明代的昆明城并非元代土城,而是洪武十五年由沐英主持修建的一座坚城。全城周长四千余米,城墙高九米,略呈方形,包砖。
全城共开有六座城门。
分为威和门(东门)、永清门(东北门)、保顺门(北门)、洪润门(西南门)、广远门(西门)、丽正门(南门)。
在朱由榔的命令下,明军精锐已经提前登上城头布防。
其中巩昌王白文选率部守东门,泰安伯窦名望守东北门,庆阳王冯双礼守北门,平阳侯靳统武守西南门,黔国公沐天波守西门,晋王李定国亲守南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