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第一狠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朱由榔接过来展开看,确实是郑成功的亲笔手书。
在奏疏一开始郑成功先是将如何夺取马尼拉,赶走佛郎机人说了一遍。紧接着郑成功又在奏疏中跟朱由榔分析探讨了如何经略南洋。
在郑成功看来,南洋脱离汉文化圈的时间已经很久,甚至比西域脱离汉文化圈的时间还要长。
这里有不少从广东、福建来的移民后裔。
他们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当地却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这直接导致了明军实际控制这一地区的困难。
所以郑成功建议由大明朝廷派遣一些读书人前往南洋,开办私塾普及汉文化。
这个举动只能是由朝廷发起才有力度,所以必须是官府层面的。
若是由个人发起很难形成合力。
对此,朱由榔是比较认同的。
文化认同这个概念其实在史学界是一直在提的一个观点。
比起血缘认同,文化认同的范围更加广泛,也不会让人产生歧义。
对大明朝廷来说,凡是认同汉文化的,凡是认同儒家经典的都可以吸纳到这个范围内。
只要由朝廷官府在后面做推手,要做到这点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在于官府想不想做,或者说朝廷想不想做。
说白了就是朱由榔想不想做。
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由榔绝对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只要他的意志定下来了,所有人都会紧紧围绕着去办。
尤其是大明刚刚光复天下,朱由榔的个人威望在这一阶段达到了顶峰,说是比肩太祖朱元璋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种时候由朱由榔提出派遣读书人前往南洋兴办私塾推广汉文化,应该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只是即便朝廷给出优渥的条件,那些读书人肯去到南洋教书吗?
在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其实是对读书人的一个概括。
但是只是针对科举入仕的读书人而言的。
所以说读书只是手段,当官才是目的。
在大明朝要想做官无外乎三种手段。
其一就是县、府、院、乡、会、殿这六级考试一级一级的考上去。
等到金榜题名中了进士理所当然的就能够当官了。
这也是最主流的一条路,可以说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
除此之外,其实最主要的一条路就是走国子监路线了。
国子监是大明最高等的官方学府,也是朝廷承认的唯一高等学府。
国子监的监生毕业后可以入朝为官,只不过上限有限,一般不会超过四品。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国子监的监生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县学、府学推荐的学生。
乍一听起来这都是尖子生,似乎很不错。但实际上,真正能够考的上科举的谁愿意留在县学、府学之中熬资历去混国子监的名额啊。
那些愿意留下来的考生基本上都是一些屡试不中,落第次数太多以至于心灰意冷的。
这些人知道自己再怎么考多半也不可能金榜题名,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想要靠熬资历,熬到一个能够在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毕竟再怎么说国子监毕业之后也是包分配的,而且能够当上官就是一只脚踏入到了另一个阶层。
至于官职大小高低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了。
这种时候有官做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其实呢,这种心态也没问题,毕竟官宦阶层和贫民阶层是有本质区别的。
先迈入这个行列,即便自己没有多大晋升空间,也等于是替子孙后代铺路了。
这样子孙后代顶着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之后的头衔,要想考中进士难度也下降了不少。
除此之外,剩下的第三种就是荫蔽入仕了。
说白了,就是一群官二代靠着父辈的荫蔽直接得到一个官做,既不需要考科举,也不需要国子监读书熬资历。
听起来这很不公平,但没办法,这是维持封建王朝统治稳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手段。
仔细想想就知道,能够荫蔽子弟入朝为官的一般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哪个不是朝廷的重臣,哪个不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即便皇帝再能干,也不可能事事都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吧。
总得需要一干心腹臣子去分忧,去替他做事吧?
既然要让人家忠心替你做事,就要给到足够的利益好处。
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是不可能的。
说白了就是一种利益交换,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八百四十七章 朱由榔的抉择(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节!
当然荫蔽入仕的人数在三种方式中是最少的,只占一小部分。
而且荫蔽入仕的所居位置都是无关紧要的闲职。
毕竟朝廷和皇帝也不是傻子,念着父辈的功劳可以把他们的儿子养着,但你就别想着去到实权衙门了,老老实实的拿俸禄混日子混吃等死就是了。
这样也不会伤到朝廷的根基,对那些有功劳的老臣也有了交代,岂不美哉。
如今朱由榔要作出的决定就是从这三种人中挑选出一种,派驻到南洋教书。
第一种也就是主流的科举入仕的官员肯定是不可能了。
一般考中进士的都是最少外放一个县令,最不济也得是个县丞。这也是正八品的官。
只有那种考中举人,没有考中进士的可能会选择去做学官。但那也是县、州、府一级的学官。
这也是有朝廷编制,正式品级的。
如果朱由榔打算把一些考不中进士的老举人派驻到南洋去教书,除了给他们学官的身份外,肯定还得有其他的允诺。
否则这些人为何要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去到南洋教书?老老实实的待在中原他不香吗?
但是朱由榔能够给到的东西着实又有些有限。
光靠加俸禄估计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这些老举人都是老油子了,目的性很强,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心里跟明镜一样。
当然还有一点,这些老举人的年纪估计太大了,四五十岁打底。花甲之年也不是没有可能,他们的健康问题也是朱由榔必须要考虑的。
万一这些老家伙经不住海上风浪,直接死在了船上,亦或者刚刚抵达南洋不久就水土不服一命呜呼,朱由榔可就有的头疼了。
最好的选择就是不选用这些人,免得惹了一身麻烦。
如此一来这第一种主流入仕的读书人基本上就可以排除了。
朱由榔只能从第二种、第三种人里头挑。
其实用脚指头都能想清楚第三种人不能用。
说白了这些靠荫蔽入仕的都是一群纨绔子弟。
不排除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有一些能力,但是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太小了。
指望他们能够发挥作用,教书育人,把南洋地区变成汉文化圈内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还不如指望母猪能够上树。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一帮花瓶,朱由榔把他们养着就好,就不要让他们去教书误人子弟了。
所以这么一看,朱由榔能够用的也就是第二种类型的读书人,也就是国子监毕业的监生。
这一点,其实郑成功想必心里也有了底。
毕竟郑成功就是国子监监生出身。
作为大明最高等的学府,国子监的师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
加上这些学生也都是各地的县、州、府学的生员,基本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无非就是不是最尖子的那批人。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南洋的那些土著基本上都是不识字的。
朱由榔让这些国子监的监生去到南洋教书,也是从最基本的教起。
说是启蒙社学丝毫也不为过。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子监的监生不能教好。他们若是能够一步到位自然是最好的,也省却了后续的许多麻烦。
但即便他们不能一步到位也没关系,因为只要把这个架子搭起来了,后续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到南洋。
即便是那些眼高于顶的清流官员,在确认南洋的百姓不再是那些不通文墨化外之地的蛮夷后,肯定也会有其他的想法。
当然,这些不是朱由榔眼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眼下他只需要考虑一点,那就是如何有理有据的把这些国子监的监生忽悠到南洋去。
他背负双手,在暖阁之中不住的踱步。
一边踱步,一边思考。
既然要让人家远渡重洋,自然要给到足够的甜头。
否则很容易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况。
其实作为君王,朱由榔手中的权利还是很大的,似乎还是应该从官职上做文章。
左思右想之后,朱由榔觉得可以这样实施。
凡是从国子监中挑选出前往南洋任职教书的官员,只要任职满三年,就可以调回中原。
届时他的官职可以上升三级,也就是一品半,保底可以外放一个县做县令。
县令也就是七品官,别看在那些科举入仕的官员眼中就是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但对这些国子监的老监生来说无异于是一个顶天的官职了。
毕竟起步就不一样,所期望的官职肯定也不一样。
监生能够做到一县的县令,也该知足了。
大明朝跟很多封建王朝一样,都是把读书人视作神明的朝代。
如果能够做到一县父母官,届时告老还乡之时也是可以得意神气一回的。
朱由榔越想越觉得妙,他可谓是抓住了这些国子监监生的七寸,把他们拿捏的死死的。
仔细思忖了一番,觉得切实可行后,朱由榔当即沉声道:“来人,拟旨。”
一直侍候在身旁的韩淼连忙冲心腹吩咐道:“快准备笔墨。”
一直侍奉朱由榔多年,韩淼早就对这位天子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
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他都掌握的淋漓尽致。
笔墨一到之后韩淼亲自替朱由榔研磨。
随后抄起一只笔来,准备手书。
朱由榔跟他配合的很默契,朱由榔一边念着韩淼便一边记着。
良久一封圣旨的草稿便已经拟好。
朱由榔命韩淼念上一遍,韩淼自然是毕恭毕敬的念了起来。
朱由榔仔细听着,时而停下来打断纠正韩淼一些细节。
韩淼便在上面勾画填补一二,反正这圣旨只是草稿,还得重新誊录的。
记的清楚一点,之后誊录起来也清晰不少。
待朱由榔觉得甚是满意了,这才命令韩淼把草稿拿下去誊录。
这个旨意肯定还得经过廷议,六部尤其是吏部、礼部的合议才能正式颁布。
但是朱由榔觉得这道旨意应该不会遭到太大的阻力。
一是现在朱由榔个人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峰值,应该不会有人来触霉头反对。
二来,这个政策也是给到了国子监监生一个机会,是得人心之举。
对大明朝来说,这更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
朱由榔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其推行了。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八百四十八章 巴图姆尔出山(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节!
果然如朱由榔所料,这道旨意在朝中并没有遭到什么阻力。
包括礼部、吏部在内的有关衙门一致表示赞同,只是在具体的推行方式上有些许不同的建议。
这也是很正常的。朱由榔又不是神,当然会有疏漏的地方。
他要的就是相关衙门能够查漏补缺,让朱由榔的这个政策可以更完备一些。不然处处都透露着漏洞,朝廷的颜面何在,朱由榔的颜面何在?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呐。
如今大明就处在守江山的阶段。所以朱由榔一刻也不敢大意。
而且这个政策从颁布到正式施行肯定还需要时间。
朱由榔也有足够的耐心,不会过多的催促。
他的初步预期是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把大量国子监毕业的监生派驻到西域去。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就要看郑成功了。
毕竟那里是郑成功在具体谋划主持。
至于西域,朱由榔也打算用类似的方式。
只有文化认同了,大明在这些地方的统治才能长久。
...
...
准噶尔王都。
僧格汗雷霆暴怒,砸了不知多少东西。
仆人们没有一个敢靠近,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大汗的霉头。
弄不好就被大汗拿来撒气,一顿鞭子直接抽死了。
只有等到大汗气消了,他们才敢上前劝阻。
这种时候自然是有多远躲多远最好。
僧格气也撒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噶尔丹此番前去明军军中离间李定国跟刘兴明的关系,反倒是被李定国识破,将噶尔丹扣留了下来。
这对僧格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
虽然他对噶尔丹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再怎么说,噶尔丹也是他的亲弟弟。
而且噶尔丹在屡次出谋划策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僧格想要在与明军的争斗中占据上风,噶尔丹这个棋子就一定不能轻易的丢弃。
不然就凭僧格这有勇无谋的性格,很难都得过李定国这只老狐狸。
所以僧格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那就是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噶尔丹赎回来。
但是如何张这个口呢?
难道说再派一个使者前去明军军中,表明这个态度?
这未免也有些太过掉价了吧。
可是如果不这么做,僧格又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对李定国来说,肯定是不想轻易的把噶尔丹放回去的。
毕竟只要噶尔丹攥在手里,李定国就等于是攥着一个人质,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要挟准噶尔和僧格。
如果僧格拿不出足够的诚意,李定国是一定不会放人的。
现在等于是难题摆在了僧格面前,让他抓狂不已。
此时此刻,僧格却发现除了噶尔丹他竟然连一个能够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这未免也有些太惨了。
犹豫良久,僧格沉声吩咐道:“把巴图姆尔叫来。”
巴图姆尔是他父汗留下来的老臣,一直不为僧格所喜。
但因为这个老头子也没有什么野心,僧格便也养着他,并没有对其有何不敬。
眼下僧格能够想到的堪用之人也就是巴图姆尔了。
事已至此,死马当活马医吧。
...
...
却说巴图姆尔正在在家中诵经,听闻大汗召见连忙起身整理了一番袍服。
大汗已经有多久没有见过他了?
巴图姆尔已经不记得了。
他只知道大汗一直没有把他当做自己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僧格汗肯定想要扶持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以此来稳固统治。
这些都是巴图姆尔能够理解的,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只是突然之间,为何大汗又要见他?
难道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都不是巴图姆尔该考虑的事情。
眼下他要做的就是赶快进入王宫,替大汗分忧。
想明白这个道理后,巴图姆尔火速命人准备了马车,这就毫不停歇的上了车朝王宫驰去。
却说僧格在王宫中焦急的等待着。
之前他一直对巴图姆尔冷处理,一直没有重用。
这么冷不丁的想起巴图姆尔来启用,巴图姆尔心里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他真的怕巴图姆尔用一个什么借口拒绝他,这样尴尬的就是僧格了。
好在他的这个担忧没有持续多久,侍从便来报说巴图姆尔已经抵达殿外了。
僧格心中大喜,连忙命人把巴图姆尔带进来。
他心道这不愧是父汗留给他的老臣,就是靠谱。
哪怕他心里有再多的委屈,再多的不忿,也没有表现出来。
僧格也调整了一番状态,恢复到了那个威严的准噶尔可汗形象。
很快巴图姆尔便被带入到了宫殿内,他冲僧格毕恭毕敬的行礼道:“老臣见过大汗,大汗万寿无疆。”
“哈哈,快快请起。”
僧格将巴图姆尔扶起,然后沉声道:“本汗叫你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商议。你是父汗留下来的老臣,见多识广,快来帮助本汗仔细分析一下利弊。”
巴图姆尔连忙露出一副感激的神色,沉声道:“大汗有什么吩咐请尽管来,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
僧格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凑近一步道:“本汗前不久命噶尔丹前去明军何谈,谁料李定国言而无信将噶尔丹扣留。本汗想要救出噶尔丹,不知你可有办法?”
听到这里,巴图姆尔心中登时咯噔了一声。
噶尔丹前去明军军中何谈,而且被李定国扣留在了身边?
这件事他可是从未听说啊。
他总觉得哪里似乎有问题,如果真的如僧格所说的那样的话,为何明军要毫无理由的扣留噶尔丹?
其中肯定僧格隐瞒了什么,但是巴图姆尔又不好直说,只能顺着僧格的话头道:“既然如此,还请大汗言明我们的底线。既然要谈判,总归是要有的谈才行。”
巴图姆尔知道多半僧格是想让他出面前去和明军谈判,这才会直截了当的问一问僧格的底线是什么。
只要在这个底线范围内,巴图姆尔自然都有的谈。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八百四十九章 噶尔丹的救命稻草(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节!
巴图姆尔这句话可谓是问到了点子上。
僧格一时显得有些局促为难。
毕竟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如果让他拿疆域和噶尔丹做选择的话,他多半还是会选择疆域的吧。
既然连自己都不清楚底线在哪里,又如何给到巴图姆尔承诺呢。
可是如果不给巴图姆尔承诺,他怎么去谈判?
届时李定国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巴图姆尔总不能都推到僧格的身上,对李定国说一切得等到请示僧格之后再做决断吧?
这样也太尴尬了。
所以或多或少,僧格都要给到巴图姆尔一个底线,给到他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只有这样,巴图姆尔在与李定国的和谈中才会不过于落入下风。
僧格背负双手在宫殿之内踱起步来,脑子飞速运转着。
良久之后,他才停下步来沉声道:“就这样吧,只要他们不让本汗割让领土,那本汗都能接受。”
巴图姆尔闻言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大汗英明。”
僧格能够给到他这样的自由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换做任何一个可汗,都不可能允许割让领土的。
“不过本汗有一句话说在前面,无论如何不能让李定国伤害噶尔丹。一定要把噶尔丹完好无损的给本汗带回准噶尔来。”
巴图姆尔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大汗请放心,我一定把噶尔丹毫发无损的带回来。”
听到这里,僧格面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
“去吧,本汗在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
...
...
却说巴图姆尔离开王宫之后,面色十分的凝重。
他知道自己此去明军军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虽然他在僧格面前表现的信誓旦旦,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样。
可是他很清楚,李定国既然扣留了噶尔丹,就是想要拿噶尔丹来榨取足够多的价值,所以他就不会轻易的放走噶尔丹。
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啊。
但是既然牌坊都已经立下来了,巴图姆尔自然要硬着头皮演下去。
否则,不管是在僧格那里交不了差,恐怕整个准噶尔他都没有立足之地了。
巴图姆尔第一时间召集了心腹准备车马以及沿途需要的粮食、淡水和金银。
虽然此去路途遥远,但是巴图姆尔还是要把心态放得平稳一些。
这样即便是遇到再大的艰难险阻心态也不会蹦。
...
...
“给我老实点,别摆出那副准噶尔王子的丑恶嘴脸。这里是明军大营,你若是再摆出这幅臭脸,小心我抽死你。”
一名明军守卫将饭盆摔到了噶尔丹的面前,引起了噶尔丹大怒。
见噶尔丹恶狠狠的盯着自己,这名明军守卫哈哈大笑道:“怎么的,你还想打我不成。且不说你浑身戴着镣铐。便是没有这些镣铐,你也打不到我吧?”
1...268269270271272...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