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官道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李善长似懂非懂的点头,虽然不大明白唐逸说什么,但知道这位年青的书记真是雄心壮志,和地方干部就是不一样。
刘兵拿来两三条中华,李善长一再推辞,唐逸笑道:“虽说住您家我们会交一点费用,但精神损失呢?我们几个不速之客可是打扰了您和大娘的清静日子,这点烟就算我们表达一下心意吧,大叔,您要不收,就是不欢迎我们。”
李善长无奈,只得收下,又说:“那明天我去买排骨,咱们炖排骨吃。”
唐逸笑道:“我就想吃农家饭,玉米饼吧,我喜欢吃玉米饼。”
李善长想想也是,唐书记在市里什么吃不到?大鱼大肉肯定吃腻了,就忙点头答应。
……
一辆黑色奥迪、一辆桑塔纳缓缓停在土路边,现在正是玉米成熟季节,田地里,一望无垠的玉米齐刷刷的吐穗,蔚为壮观。
唐逸和董玉萍下了车,从桑塔纳下来的,是镇委副书记、副镇长陈晓,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李革和分管农业、计生的副镇长韩冬梅。
在了解了黄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农庄改革试点”计划后,陈晓就兴致勃勃的请唐逸来看这几年农业改革的成果,停车附近的玉米田就是被镇上能人贾宝旺承包的,贾宝旺承包了一百多亩土地,因为种玉米政策上有补贴,是以每年一茬的玉米是必须要种的。
玉米地里,贾宝旺雇佣的几十名小工穿梭在青纱帐里忙着掰玉米,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场面。
胡小秋就有些咬牙切齿,“又是玉米!”见唐逸看来忙闭上了嘴巴,薰玉萍却是早有所闻,微笑道:“唐书记,这几天玉米饼吃顶了吧?”
唐逸笑笑,没有吱声,没办法,淳朴的村民就是这样,自己说喜欢吃玉米饼,李善才老两口就上顿下顿烙玉米饼,唐逸这几天嗓子眼都觉得磨得慌。
陈晓对唐书记的饮食起居虽然想关心,但又怕说错话,只好装没听见,指着玉米田汇报情况,“唐书记,这就是我说的贾宝旺承包的土地,一百多亩,看看,清一色玉米,多壮观?这就是大农庄的雏形吧?不愿意种地的农民只保留口粮地,其余土地上交,由村里统一向外承包,既解放了劳动力,也可以改变农民都不愿意种粮食的窘迫。”
对于将土地对外承包,范进一直不同意,几个听陈晓主意对外承包土地的村子还挨了批评,陈晓自然面上无光,现在唐书记一来,他顿时有些扬眉吐气。
韩冬梅就紧张的看向了唐逸,对于镇上的事她自然清清楚楚,陈晓和范进因为“承包土地”闹矛盾更是人尽皆知的事,从感情上,韩冬梅自然支持那位耿直的老范书记,现在陈晓话里有话的影射老范书记,等不知情的唐书记表了态,陈晓有了尚
,那更不能消停,肯定会想办法挤走老范书记这个他9
谁知道唐逸却是摆摆手,笑着道:“看起来差不多,实则南辕北辙,大农庄改革精髓就在于共同致富,而不是加速农村的贫富差距,你们搞的这个对外承包土地,弊端很多,不但会造成农村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很不公平,承包权在村里、镇里,那么,就有可能暗箱操作,承包费不透明,承包人为什么有资格拿到承包权也不透明,和村干部、镇干部沾亲带故的更容易拿到承包权吧?这不是在培养农村特权阶层吗?说严重点,这样搞简直是在催生新地主阶级嘛!”
说到最后唐逸觉得太严肃了点,就笑了起来。
陈晓满头冷汗,连声说是。
见陈书记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韩冬梅嫣然一笑,却又好奇的看向那位年轻的高官,他也太厉害了吧?一眼就能看出承包土地的弊端,而且,他那野心勃勃的大农庄改革,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但,真的能搞起来吗?韩冬梅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现在她已经不是刚刚毕业的热血大学生,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几年,她深深知道,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就算对固有模式一点点的改变,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
唐逸指着玉米田又道:“我听说了,现在麦收机械使用率很高,但玉米,基本上还是人力劳动,其实从播种到收割、农药喷洒,都可以机械化的,大面积规划的话,比人力成本合算。”
薰玉萍笑道:“就是安置剩余劳动力是个问题。”
唐逸道:“现在看是个问题,但真正实现了大农庄,村民收入高了,镇上经济更好了,道路修通了,工商业自然而然会展起来,将来的乡镇,繁华程度必然超过今日之县城!”
听着唐逸野心勃勃的话,大家好像都不由自主被他感染,甚至陈晓都有些激动起来,跟在唐逸身后,大步进了玉米田。
唐逸和在掰玉米的小工聊了聊,问他们的收入,农忙时为什么会出来打工等等。
“哎呦!”韩冬梅痛呼一声,却是被地里横出来的桔梗扎了脚,她穿着凉鞋呢,蹲下身,捂住洁白的小袜,农家常见的平底凉鞋,洗得异常干净的白袜子,淡蓝色制服使得曼妙身材若隐若现,韩冬梅有一种朴素的乡村之美。
派出所所长李革笑道:“韩镇长娇生惯养的,怎么能下地?”他对韩冬梅起过坏心思,没有得逞更被韩冬梅将情书送到了范进那里,在台州花了好大力气才将事情平息,自然对韩冬梅怀恨在心,有机会自不忘挖苦几句。
韩冬梅气得厉害,在唐书记面前又不好反唇相讥,陈晓却是笑道:“李所长可别小看韩镇长,韩镇长做村长的时候,下大雨前抢麦收,曾经打了赤脚亲自上阵帮忙,村民都感动的不行呢!”说到打赤脚陈晓就忍不住盯着韩冬梅凉鞋里那抹雪白看了一眼,心说可不知道她光着小脚有多美?多诱人?
韩冬梅婚姻状况很不好,镇上一些干部自然对她想入非非,就算不去行动偶尔意淫一下也是免不了的。
她读高中时家里穷,为了给她哥讨上媳妇,就和另一家订了亲,对方的妹妹嫁过来,她嫁到嫂子家里去,这在以前的农村很平常。韩冬梅自然不乐意,但她从小就听话,又可怜哥哥,没有激烈反抗,第一年高考她志愿报错了,没能考上大学,那一年,家人就做主将她年龄一改,将结婚证领了。
等她苦苦哀求下复读,愤图强下却是考上了华大,大学毕业她有了能力说话时哥哥都成了亲,而她名义上也是有夫之妇了,去西藏躲避了一年,听说嫂子几次被亲家关起来,本来很恩爱的一对夫妻可能被拆散,母亲一打电话就哭,说对不起她,也对不起她哥,韩冬梅就一咬牙回了家乡,等韩冬梅见到了丈夫之后才知道丈夫是那个村里有名的傻子,索性也就不再闹了,本来准备先敷衍着再离婚,没想到和丈夫生活了一段日子后,却是觉得丈夫傻是傻,但那种纯真是任何男人都不具备的,而且挺听话,也挺可爱的,加之后来入党、做村委会主任,据说范进就很欣赏她“知恩图报“这点,韩冬梅又一直没遇到合意的人,更因为频频遇到想占她便宜的男人,对男人就有些抗拒。何况按身份证,她已经二十七了,又结过婚,想找到合她心意的很难,是以心思也就渐渐淡了。
唐逸结束了和小工的谈话,回头见韩冬梅勉力的站起来,就微笑道:“怎么样?没事吧?”
见唐逸目光也看向自己的脚,韩冬梅白皙的脸蛋微微一红,忙说:“没事。”
唐逸点点头,挥挥手,“回吧,去看看小张他们的调研结果。”
奥迪、桑塔纳一前一后,向范各庄驶去,坐在奥迪里,唐逸就问董玉萍:“你怎么看?”
薰玉萍微笑道:“要大家接受集体农庄要有一个过程,唐书记,咱们急不得啊!”
唐逸微微点头。
已经来了三天了,镇干部倒都情绪很高,但有大半是为了媚上,为了在自己面前加分而已,真正去细心体验“大农庄改革”的不多,至于和村民的座谈,一来不能透彻的去讲大农庄,毕竟要等中央有了调子才能去讲;二来村民大多不敢说话,如果是县委书记,有什么话他们还有可能说出来,但唐逸的帽子太大了,反而使得村民都很拘束,座谈会基本就是歌功颂德会。三来,就算这些村民肯讲话,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不同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家是小农意识,分了地当然愿意,现在是收地搞集体经济,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复杂,村民们又能有什么好提议?
看来也只能等中央定了调子再大张旗鼓在村民中宣传集体农庄的好处了。唐逸轻轻叹口气,靠在了座椅上。
奥迪拐上通往范各庄的公路时,一辆丰田噌一声就从奥迪右边抢了过去,小武嘎的刹车,唐逸和董玉萍都是向前一倾,胡小秋马上就火了,嘴里骂骂咧咧的解安全带就要下车,看情形都有心思崩了丰田的司机,唐逸皱眉道:“小秋,算了!”
黄海市的干部,大多知道唐书记的警卫员是大军区司令的儿子,董玉萍对这个“虎头”的事迹也略有耳闻,她倒是觉得胡小秋挺可爱的,笑着说:“小秋,你的子弹没人家车快。”
胡小秋看着远去的丰田,骂道:“别他妈再让我碰上。”随即见后视镜里唐逸脸色不善,就不敢再说。
后面的桑塔纳里,陈晓的脸色就变了,他当然认识这辆丰田,镇上富户贾宝旺大儿子的车,贾宝旺和他交情很好,从他手里拿走了几百亩地的承

贾宝旺开纸箱厂起家,现在的身家据说过千万,三个儿子当初在镇上横行霸道,大儿子和二儿子虽然现在都在台州展,但也时不时回来,每次回来总要惹点事,倒是三儿子上大学了,脾气好像好些了,也不常回来,倒是和两个仗势横行的哥哥渐行渐远。
陈晓看得清楚,定是贾老大看到奥迪故意撒泼,但这次可真是闯下弥天大祸了,这么危险的超唐书记的车,真是不要命了么?这个王八蛋,怎么就不看看车牌呢?这车是你能超的吗?
派出所所长李革本就和陈晓不和,刚才因为韩冬梅又被陈晓抢白了几句,见到前面情形就有些幸灾乐祸,却不忘将陈晓的军,“陈书记,那辆丰田是谁的?这事儿就算唐书记不追究咱们也得处理吧?”
陈晓铁青着脸点点头,咬牙道:“是贾强那小子的,回去拘了他再说!”





重生之官道 第九十九章 岳父岳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道最新章节!
果说七天相处下来的唐书记是和蔼可亲的话,贾宝旺)e外苦苦守了一夜也未能见唐逸一面则使韩冬梅见到了这位年青高官对待敌人的冷酷,当然,贾宝旺是绝对不够资格称为唐书记的敌人的。专业提供.
接下来,贾宝旺及其两个儿子被台州市检察机关带走,听说,牵涉了台州一大批干部,黄海市纪委专门下了调查组来监督调查。
而范各庄镇副书记、副镇长陈晓被双规则是唐逸回黄海后的事了。
这天下午,韩冬梅骑着她的飞燕自行车刚刚进入镇委大院,二楼书记办公室窗户打开,老范书记满脸笑容的对她招手。
在老范书记的办公室,来了两名台州市委组织部的干部,那位笑起来好像弥勒佛一样的胖男人竟然是台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老范书记让出了办公室,高副部长满脸笑容的和韩冬梅谈了谈,工作方面,生活方面,韩冬梅有些紧张,不知道生了什么事,高副部长笑呵呵道:“冬梅同志,是好事,不用紧张。”
下午召开的党委会上,高副部长宣布了台州市委组织部的人事任免文件,任命韩冬梅为台州市范各庄镇镇委委员、副书记,虽然仍然为副科,实际上却是迈进了大大的一步,成为了范各庄镇实际上的二把手,另一位副书记汤志远虽然排名在她前面,但主管纪检工作,自然不如她权重。
韩冬梅很意外,李革却是叹口气,这丫头片子,平常冰清玉洁的模样,不想心机深着呢,唐书记来了,她可不就懂得怎么去讨好了?看来以后再不能招惹她了,倒是要想办法怎么来套套近乎,现在她这腿抱得可有点粗,看趋势前途不可限量,等她抖起来,可别秋后算账收拾自己。
不但李革,大多数镇干部都是同样的想法,散会时纷纷亲热的恭喜韩冬梅,大家突如其来的恭敬又是令韩冬梅有些招架不住,一时间,老范书记倒好像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散会后,老范书记和韩冬梅谈了谈,勉励了韩冬梅几句,正讲话呢,韩冬梅的电话响了起来,是黄海市委刘兵秘书,老范书记就笑着说“先接电话。”
看着韩冬梅苗条的背影,老范书记欣慰的点点头,镇上干部真正能做事、做实事的就韩冬梅一个,老范书记早想提携她,但奈何人微言轻,现在唐书记慧眼识珠,老范书记自是老怀安慰,对于韩冬梅俨然成了范各庄最炙手可热的干部,老范书记毫不在意。
刘兵打来电话是传达唐书记地口头表扬。结合韩冬梅地分析。唐逸与政研室几名笔杆子作出了一篇锦绣文章。孙部长阅后当即就给唐逸打电话进行了沟通。唐逸自然开心。
在将范各庄镇作为大农庄改革试点地报告书中。结合范各庄镇地实际情况。唐逸提出了“新农民”这个概念。除了向试点引入管理、技术、教育人才外。最重要地是对农民素质地培训。要加强对农民地培训和教育。从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
“基本教育”是唐逸提出地另一个名词。在范各庄建立地夜校。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进行简单地教育。开阔农民地视野。这种教育即不是培养技术人才。也不是政府宣传攻势。而是适当提高农民地鉴别、思考能力。要寓教于乐。而随着国民素质地逐渐提高。“新农民教育”这种模式最终会自然而然地消亡。
同样。在试点建设初期。黄海市会对农庄进行财政补贴。这大概是国内第一次出现工商业收入补贴农业收入地作法。上世纪合作化地失败。除了“大锅饭”地方式使得农民失去劳动积极性外。最主要还是当时政策上学习苏联扩大“剪刀差”。从农业收入上抽取大量资金投入到工业展中。而到了新世纪。随着国民经济地展。共和国越重视“剪刀差”地问题。也为新型集体化农庄地展创造了条件。
在唐逸等待孙部长答复之时。十一月七日。党地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作为党代表地一员。唐逸也参加了会议。雄伟地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地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地党徽。10面鲜艳地红旗分列两侧。二楼和三楼地眺台上分别悬挂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伟大、光荣、正确地中国万岁!”等横幅。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几名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无一例外的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一百多位候补委员中,唐逸的名字赫然在列。
无论是黄海还是安东,唐派干部一片欢腾,唐逸的当选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这名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无疑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有国外情报机构已经将唐逸列为共和国未来的接班人之一。
在范各庄镇,学习十八大精神,观看电视直播的镇干部们都有些吃惊,一个月前还在小镇上和大家亲切交谈的唐书记,原来却是有偌大的能量。
在西南某城市的某处角落,一位英俊男子正坐在沙上看电视,刚刚从北京飞回来的他看到晚间新闻的电视屏幕上再次出现了唐逸的名字,他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十八大胜利闭幕,随之十八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机构。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等等。
北方派领袖正式接班,当选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华副总理当选为政治局常委,明年年初的人代会接任总理一位已经板上钉钉。
出人意表
原政治局委员、江南省省委书记梁得以入常,担任t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年后会兼任国务院副总理。而从未离开过江南、有着鲜明江南派系色彩的梁是唐系旗标式人物之一,在学院派全面接班的情况下,梁能在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挤占一席之地也可见唐系运作之成功,
舅爷再次入常,会继续担任他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共和国名义上的二号人物。
唐万东没有离开岭南,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他已经进入政治局,连任也在意料之中。
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宁德忠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了。岳父成功掌控军队,唐逸自然要去祝贺一番,当然,这些天在京城,唐逸拜会了许多人物,例如梁,例如政法委书记郝仁义,例如党校毛校长,纪委施书记等等,这一届的常委,倒是很多人都和唐逸有过接触,大多对唐逸印象还不坏。
而京城官场这几年变动不小,张素萍早已升任监察部部长,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纪委副书记。唐逸自然不忘去走访一下。
唐逸来到宁家在原大理寺胡同的宅院时,却是和济南军区胡司令员撞了车,胡司令员也挑了今天的日子携一家人来拜会宁副主席。
在宁家客厅,胡司令员见到唐逸就笑:“小秋没给你添麻烦吧?”说话时他身后一名美貌少妇脸色就变了变,唐逸马上就知道,这定是胡小秋嘴里的“嫂子”了,看情形,嫂子对胡小秋的心思很可能有些察觉。
这个四合院是宁老静养的宅院,院子不大,很是幽静,只有宁家至交才知道这里。
宁老的二子二女中,大儿子宁德忠就不必提了,二儿子宁德诚经商,大姑爷周克强去年荣升为人民海军司令员,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二姑爷秦成业在宁德忠关心下,已经担任西北某市市委书记,在宁家也算稍稍有了地位。这样的大喜日子,一家人倒是都在,数宁德诚一家最热闹,一子三女,大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成了家,儿媳和姑爷也都来了,大儿子和大女儿也都有了小孩,老大的女儿都已经六岁了,乳名芽芽,长得甜甜的,见面就向唐逸怀里腻,唐逸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么招孩子喜欢。
现在宁二婶早没了和宁家大房争宠的念头,巴结还来不及呢,这已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问题,而是宁德忠正式取代了宁老在军中地位带来的必然结果。
小妹的母亲马素贞见到唐逸就舍不得撒手,喜欢的不得了,而在西北和唐逸有过交集的宁二姑对唐逸更是亲切,大姑爷周克强也笑眯眯坐在唐逸身边说了好一会儿话,唐逸俨然成了宁家的香饽饽。同样是第三代,别说宁德诚的一子三女,就是宁德诚自己,也知道不好插话。
宴席上,唐逸自然是和宁德忠、宁德诚、周克强、秦成业、胡司令员坐一桌,亲属们另外坐,胡司令员笑呵呵道:“我是不速之客,你们都是一家人。”
宁德诚微笑道:“胡司令,咱们都是一家人。”大家都笑。
唐逸看了看其余两桌,小妹却是不在,但也不好问。
宁德诚拉了拉唐逸衣袖,笑道:“别找了,小妹陪爷爷呢。分开这么一会儿就想?”
大家都不怎么喝酒,淡淡说着话,胡司令员和周克强本来低语,渐渐声音却大起来,原来是为了海军要不要配备航空母舰的问题讨论,唐逸知道,作为海军司令员,就算抛开战略论点,大姑父也肯定希望共和国拥有航空母舰以提升海军的地位,西方民主国家,各个军种同样争吵不休,共和国特殊的军事体制反而使得这种争论被压制在最小范围。
两人声音这么一大,宁德忠就笑笑说:“不说这个了吧。”
胡司令员和周克强就都不再吱声。
这时候,外面一阵噪杂,有警卫员跑进来说:“宁主席来了!”虽然宁老退下去很久了,但宁家的警卫员一直没有换过称呼。
在小妹搀扶下,宁老微笑进了宴客厅,宁德忠、唐逸等忙站了起来,宁老精神不大好,只是和胡司令员等握了握手,低低说了几句含糊不清的话,在和唐逸握手时老人目光尤其柔和,用力拍了拍唐逸的手,说了“好,好,好”三个好字,又在小妹搀扶下慢慢转身离去,大家都默默肃立看着这位脚步有些蹒跚的老人,唐逸心里酸酸的,虽然和宁老接触不多,但宁老爱屋及乌,对自己是极为喜欢的,现在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却是已经步入了他人生最后的阶段。
接下来气氛有些压抑,大家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草草就散了酒席。
唐逸被安排住在了西厢,而除了小妹,宁家第三代却是都要去住宾馆的,毕竟这里地方不大,也住不开。
送走了胡司令后,去西厢的石路上,唐逸见到了小妹,小妹站在垂柳下等唐逸呢,白衣飘飘,如梦如幻。
见到唐逸小妹的眼圈就红了,唐逸吓了一跳,还从没见小妹哭呢,忙快走过去,拉着小妹的手问:“怎么了?”
“爷爷,爷爷他……”小妹低下了头。




重生之官道 第一百章 募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道最新章节!
着小芽芽从岳母房间走出来,刚刚沿着石路穿过圆门t3清脆的笑:“芽芽,你这个喜新忘旧的家伙,见到姑父就不理姑姑了?”
黑暗中一抹绿飘来,苗条的身影,是一名漂亮的女孩儿,眉角眼梢有那么一点点小妹的影子,是宁德诚的三闺女宁凝,家里人都叫她三丫头,警卫保姆则称呼她为三姑娘。
宁凝眼睛很大,笑起来就弯成月牙,很是可爱,但据唐逸耳闻这丫头可野了,和小妹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本来她也是被家里安排从军的,但读中等军事学校时经常打群架,被宁老知道后气得马上命令她退学,宁德诚琢磨着儿子女儿都从军,他的事业没有继承人,也就没有帮她说情,令她退了学重新参加高考,现在是华大二年级的学生。
1...181182183184185...3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