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谁没个亲近的,可大伙的亲近人不可能全堆在京里,没那么多职位供大家争。所以,京西路,京东路,甚至西军,河北,国朝所有的军营里,都有些关联的亲近人待着,特别是那种低品级的。

    可,太子选护卫,这大不一样。太子继承大统这是必定,潜邸属官……谁都知道未来青云之路就相当于铺就了。

    所以吵翻天了。

    这该算是赵祯第一次以旁观者的心态看他的臣工们争吵。是的,第一次感觉到这群人吵架跟自己无关。

    不过挺烦躁,甚至比吵些跟自己相关的还烦。

    大多数人是喜欢看吵架的,就那种一人对一人的吵架,各种不同的美听话都能在吵架时蹦出来。

    赵祯也喜欢看,可这是朝堂……关键是你们别一群人都嚷嚷,搞的根本听不见都说啥了,整个朝堂都是嗡嗡的。好不容易看个热闹,结果愣是不让看明白。

    再看看相公们……都也挺无奈的。

    啥时候国朝的士大夫如此看重武衔了都是潜邸闹的,说白了都是利益闹的。

    怎么说呢,国朝文武不谐,也就是明面上如此,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庆历新政,一年夭折,几乎全盘否定。整个文官集团,为何将修武备一并否了

    如今禁军八十万,吃空饷,役军卒做杂役,几乎到了明目张胆的程度。谏官看不见还是说不晓得

    偏偏从未有重手弹劾武将的。

    战时文官为帅,常时武将见同阶文职下拜……确实如此,这是国朝祖宗法度。

    战时为帅……就这一点,就决定了,到了一定层级的文官,若想要知兵事,主兵事,势必得有让自己放心,并可以用的武将。

    也就是说,每一个文职京官背后多少都要有那么个武将牵连。

    所以才有了面对禁军混乱,而台谏熟视无睹的情形……大家都这样,提出来就是掀桌子。老范的推行新政便是前车之鉴……都已经外出了,可老范这几年不停的在转任的路上颠簸,从邠州、邓州到杭州,如今再次转任青州。

    知天命的年纪,谁能受得了这样整个政事堂没一人怜惜,就这般颠簸着老范。

    他不是富弼,有个前相公的岳父,他也不是韩琦,有灵寿韩家的关联,更不是王素,祖上在开国已经是相公了。

    而如今朝堂的相公,都跟范仲淹差不多的跟脚,谁敢去揭那个疮

    那怕是明知道都嚷嚷的是私利,只要喊出了冠冕堂皇的口号,那就过得去……所谓执宰,特别是现在的执宰,不就是能过得去就不错嘛。

    “曦儿,选兵之事恐有变动。”

    难得老爹开心时也有在慈明宫待着的时候,出口却是关于选兵的。

    赵曦有些不明白。按说所谓朝廷纷争,也就是个妥协的过程。老爹这边没坚持恢复六率,压缩了东宫护卫的编制,朝堂上不应该还较劲……

    难道连一点自主权都不给




第九一章 第一次论政
    当赵曦把自己添加的项目放出去后,大伙才知道,都理解错了。

    还以为太子殿下是要恢复太祖选兵的做法,定那个琵琶腿、车轴身,或者直接去遴选禁军那般,把兵样派遣到各州府,带着木梃下去。

    都已经做准备了……这玩意儿太有操作余地了。毕竟够标准的多,进潜邸的少,期间大有可为。

    没想到太子殿下另辟蹊径,直接定下了基本标准,没错,这只是基本标准,也就是说这只是针对地方选兵所定,至于真正的入选东宫护卫,那就是最后的殿试了……太子殿下亲自选兵。

    是,现在已经该称太子殿下了,立储的仪式也算是走完了。就这个时间,赵曦都把东宫护卫营地营造个差不多了,就知道磨蹭了多久。

    赵曦本以为就是一令诏书就可以了,谁知道居然还这样啰嗦。

    想想前朝,即便是立储,后面也直接就废了,大多数都是在刀光剑影中确定的继承大统之人。至于本朝……虽然更迭温和,似乎也有些意外。

    所以,对于立储的记录,赵曦看到的不多。都为尊者讳,不该记录的都忽略了。

    而这一次,终于正儿八经的走了一次立储的仪式。

    祭祀太庙,告三皇五帝,诏令讣告,告黎明百姓,都一个意思:国朝或者说天下的下一个掌舵者姓赵名曦,乃当今陛下之三子。

    同时追溯到祖宗八代,意思是地位中正……自己得这样说。

    从此后没有了鄂王爷赵曦,只有太子殿下,所以便从族学里出来了,有了专门的老师……太师,庞太师。

    赵曦都不知道后世的戏文是不是早就给预料到自己来这边,同时也让庞籍真做了太师。

    太子殿下十岁,也就是平常家庭孩童进学的年岁。庞籍虽然听闻太子聪慧,也以为是以讹传讹罢了,并不作准。所以,他第一堂课,稍微超出了蒙学,以《五经》开讲。

    “殿下,汝之进学如何”

    庞籍也就很随意的与太子殿下交谈几句,才发现他错了。太子目前的学问,根本就不能用幼童来评判。

    还好,庞籍本来就是个老成持重的性子,甚至不次于原来的杜衍。也就避免了被太子打脸……

    “先生,孙先生以为学生可应举……”

    着确实是孙复的原话,还是孙复未因友人牵连,未外放时,早先就说过:王爷应举二甲无虞。

    当然,孙复的话作不得准,他根本不知道二甲该是什么水准。这话只说明一点,赵曦现在把规程中该学的都学了。

    这……庞籍也就真信了。对于孙复,他略有耳闻,虽不曾交往,有富彦国、文宽夫之流推崇,应不会有多大差池。

    所以,庞籍找来了这几年省试考题……殿试就没必要了,那是陛下问政的。

    “殿下,汝只需答其策问一题。”

    庞籍很清楚帝王该具备那些素养,取士的诗赋对于帝王没必要。

    赵曦早就感兴趣了,他很想知道这年月的国考是怎样的,只是碍于身份和不明白有没有忌讳,所以一直憋着。

    王中正肯定搞不到这些。

    所以,当庞太师……喊这称呼时,赵曦总是想到包黑子。

    当自己的老师给他上回省试策问卷时,很不客气的就开始把自己当考生了……

    “殿下,《论筹建东宫护卫疏》为汝作撰”

    很明显,太子殿下的这篇策问,与官家呈与朝堂的《论筹建东宫护卫疏》文风类同……单从策问而言,太子殿下一甲可取……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聪慧了,而是真正的千古帝王之资。

    赵曦很不好意思,本来那个东宫护卫的条陈,他没让老爹跟朝堂实说……繁杂的朝堂,他还需要静观



第九二章 护卫营地
    由于东宫护卫扩大了兵源范围,国朝各军州又与汴梁路程不等,所以,整个选兵事宜,从晚春直接推到了初秋。

    留了近半年的时间,让各军州初选,并让经过初选的准东宫护卫,能有宽裕的时间到达汴梁。

    一时间,国朝好事者对于东宫护卫入选一事的热度,甚至超过了科举……

    同为国朝取才,而晋级后的境遇以及未来的发展,真说不准孰高孰低。

    就如苏麟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一般。

    进士及第,几经磨堪,太子继承了大统,如今之一甲进士未必进的了朝班。

    而东宫护卫,若具备了相当水准,到太子继承大统之时,很有可能就平步青云,直至经略相公、押班或者太尉了。

    当然,东宫护卫的教导一职,更是……这是私底下操作的事儿。

    民间只是民间,在士林中除了这个教导的猜测,根本没人在意什么选兵。

    唯有士子才自觉懂得国朝,所以,对于教导的职位,各自心里都有谱,没那个底蕴和资格,就不去丢人现眼了。说一声:坐看风云,然后找几个老友扯淡。

    赵曦不知道这些,也顾不得这些。除了每日与庞籍扯淡……对赵曦来说是扯淡,对庞籍来说是教会赵曦如何做一个明君。

    可惜,赵曦的三观已经牢固,并不是庞籍的灌输就可以改变的。

    赵曦一直明白入乡随俗的含义,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更何况是一个大环境的改变。

    一直都挺正常,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跟庞籍倒也处的过得去。

    赵曦发现庞籍是个标准的士大夫,高尚的灵魂,模范的操守,言谈举止除了优雅就是正直。有一颗达济天下的心,却对国朝弊端无能为力,不得不费尽心思以维持朝廷的运转。

    好人,好臣,好先生。

    庞籍很想多与太子殿下交流,从与太子的交谈中,能得到很多启发,都无法说清是谁在教授。他告诉太子的是陈例,而太子引导他的是思维的无限宽广。

    可惜,政事堂才是他的主业。本来他还有意给太子物色一个经义先生,却发现朝堂上还真找不到可以教授太子的士大夫。

    所以,赵曦便有了空闲,是师徒交谈的空闲。而赵曦需要利用这些空闲尽快的营地建造好。

    朝堂给了东宫护卫营地,也就是从禁军营地中划拨了一块。倒也照顾了东宫,给了一处接近皇城的营地。

    赵曦印象中的军营……算了,不说了。当赵曦见到这块营地时,跟他想象的截然不同,这根本就不是军营,更像是一个坊。

    “军营都如此吗”

    赵曦问,实在是想不通,说好了的军营,怎么就成了居民区。

    “回殿下,据小的所知,国朝军营都如此。无论禁军还是厢军,都是托家带口在军营的,也就相当于个里坊。”

    赵曦皱眉,也只能皱眉了,国朝都如此……

    丈量了尺寸,简单的绘制了布局图,赵曦一言不发的回去了。

    王中正和李宪发现自从王爷成了太子,很明显多了一份威严,行走坐卧都让他俩也觉得与先前大不一样了。

    所以,陪伴时就比原来小心多了。特别是王中正,他太知道太子殿下了,绝不是官家那种性子……

    赵曦是着急,很着急。朝堂划拨了军营,却没有连带着划拨改造军营的钱粮,而在赵曦看来,这烂地方根本就跟军营不相关。

    国朝都如此,也就是说,自己的护卫最后也会都托家带口的过来。这不是三五十人,是两千多官兵,是一个加强团的配置。

    加上文职和后勤,本来就有近三千人,可如果再托家带口,少说也得有上万了。

    如果依旧例,赵曦就没必要折腾选兵了。可现在……

    “娘娘,孩儿需



第九三章 诚实是美德
    事情就是这样,赵曦自个忙碌着,而朝堂上都得意的看热闹。

    就跟这军营是自己的私事儿……还真就是,抛开国朝姓赵不说,就单从东宫护卫而言,这是相当于太子亲兵的,也就是太子的私军。

    而太子……是国朝的太子。来回翻腾了半天,还是没法区分太子的事跟朝堂的事是不是一回事。反正老爹经常被怼,还都是一个借口:官家无私事。

    至于太子……赵曦也明白,对朝堂有利时,臣工们也一样说:国朝皇储无私事。

    无所谓,有些事水不落,石难出。

    “曦儿,汝购置这般物事又为何”

    皇后娘娘看着刘毅成堆的往内苑收购烂麻布,废旧的锦缎和丝绸……有点不理解赵曦这又准备做什么。

    这是垃圾呀!就刘毅也是一脸苦涩。他堂堂的内苑御膳房总管,内苑大采买,这些天就收拾这些连下人都不用的破烂玩意儿了。

    当然,也有算是新品的,油布和麻布……这该是内苑采买的吗

    “娘娘,孩儿自有计较。”

    好吧,又是这句。好像曦儿这般说,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于是,宫内的下人闲人又多了份闲事,那就是拆这些破烂。殿下说了,拆的越碎越好。

    别担心没人干,太子殿下有赏赐的。所以,内苑没闲人了。

    这些物事虽然破烂,但赵曦吩咐刘毅全部清洗了,还是用热水煮过的……殿下说这样可以杀毒,不会过病。

    下人们不懂,但看着还算干净的破烂,想想殿下丰厚的赏赐,没人拒绝这活。

    能入宫的,没一个女红不过关的。原本是建设,现在是破坏,毕竟对这些物事如何成型熟悉,拆解起来也就容易。

    赵曦连这些玩意儿最后要做什么都顾不得说,又得去陪庞籍聊天了。他还约好了皇城司,等从庞相公那儿回来,要去趟将作监的。

    唉……感觉这太子做的,比他当初当镇长还忙。这样紧凑的安排,连赵曦自己都有时不我待的感觉了。

    确实时间不多了,营地的混乱让赵曦这段时间忙的脚跟都挨不着地,连滔娘都埋怨自己不操心东宫了。

    可是没办法,赵曦必须在秋日选兵之前,把所有的工作准备好。

    这次去将作监,并不是因为营地营造的事儿,营地改造已经开始动工了。

    划拨的营地占地很大,朝堂在这点上还算给面子,这也让赵曦有了规划的余地。

    他将整个营区分成了三块,军事区、生活区以及工坊区……

    为让东宫护卫营地真正的成为范本,跟朝堂还有得谈。

    “殿下今日心不在焉,可是有事”

    就等着这句话呢。什么心不在焉就赵曦这心里,早懂得做什么时就专注什么,三心二意什么也做不好。

    庞籍是相公,也就是朝堂,有些事可以吹吹风,探探路。
1...2728293031...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