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商定好了,赵曦做了总结性陈词,就这一句。

    日常训练的科目,本就有针对这类偷袭的。万尹山演习更是三番五次的于京西路禁军防守中进出,就这个昆仑关,还是侬兵之类乌合之众,真的不该有问题。

    妥了!一切安排妥当了,元夕夜的活动也开始了。

    为做偷袭做掩护,目前在宾州前线的文武官员,包括太子殿下,都得到观戏台上应景去……这也是赵曦最终不能亲自偷袭的主要原因。

    “何人所为”

    待人散尽,本来赵曦还准备跟开拔的一都护卫营将士扯两句,倒忘了还有两个跟屁虫……

    赵曦愣了一下,看着苏颜指着沙盘,然后就那么愣愣的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的鼻头……算了,不说了,瞬间连动员的废话也不想说了。

    赵曦出门,护卫营的其他人也该干嘛干嘛去了。王中正被苏颜一把拽住……

    “殿下因何事不悦”

    赵曦听到了……这丫头片子真多事。

    &n




第一四七章 归仁铺
    归仁铺,这是狄青给侬智高预设的决战战场。

    从宾州过昆仑关,再往西南二三十里,就出了山林,面前是一片型似喇叭的开阔地。

    在通往邕州的管道上,有这么一个叫做归仁铺的递铺,这一大片的空地,就叫归仁铺。

    若再往宾州方向走一截,估计除非侬智高是个傻冒,否则不会在这边决战……几万人塞进去,边缘就挨着山林了。

    王师又是提前到达预设战场的,两翼埋伏下人,待到战局僵持时,突然杀出来……不用想,胜败直接就定了。

    赵曦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这种阵势了,不过,同样是两万多人,西军和京西路禁军所给他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营盘的布局一模一样,可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气氛却大不一样。步入西军的营盘,你能体会到萧杀,也能体会到战意,而当初的京西路禁军,给赵曦的感觉,像是野营……对,就是那种有组织的游山玩水。

    军旅,是容不得半点松懈的地方。国朝承平几十年,让京师周边的禁军,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赵曦很想深度地与朝堂相公们交流一下,是什么样的基础,让他们定下了二十年不言兵事的国策

    国朝没有天险的优势,也没有可以震慑到周边各国的核心力量,就这跟筛子一样的边境防线,军备不该是国朝的头等大事吗

    被打怕了!这估计是唯一的原因了!

    随讨伐侬贼的文武官员,就这么随便的在营盘浏览。赵曦整个脸色一直绷的很紧。

    “殿下,因何而忧”

    余靖今天心情不错,这样简单的就拿下昆仑关,接下来就会收复邕州,歼灭侬贼,从而还广南一个安定。

    所以,看到赵曦脸色不虞,也就有心问了一句。

    “学士,狄帅,诸位老大人,曦有一事不明。敢问,为何战为何息战”

    这问题肯定不是说国朝的。开朝以来,国朝多数是被动的,无论与大辽还是大夏,都是人家骑脑袋上拉屎撒尿,不得不反抗。

    就如现在的侬贼。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也不是士子们操心的,他们一般闲暇时会谈论谁谁又有了新文章。

    所以,赵曦提出后,一阵冷场。

    “殿下,侬智高内附之意,靖就任广南也曾听闻。历任知邕州者,以及朝廷对此均有定论。”

    “特磨道、广源州,皆为深山密林,并无产出。所谓内附,乃意在于国朝讨要赏赐。”

    赵曦愣愣的看着余靖,被余靖这番回答搞懵了。他很想看清,这余老头是装糊涂还是真的这样理解的

    赵曦的本意是想引出话题来,自己说一番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借用后世的一些论点,小范围内阐述一下军备的必要性。

    结果,自己想说大门楼子,人家给你扯屁股猴子。倒都是有一抹红,问题是压根就不相关。

    看着自孙沔以下,所有文官一副颔首称赞的样,再看看狄青等人抽抽的脸……罢了!多说无益,走着看吧。

    “学士所言极是!”

    赵曦没多废话,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也只有这样表达一下不满吧。

    不管文官是否愿意看到,战斗还是要来了。

    不到两日,便有了奏报,侬贼已经从邕州发兵,浩浩荡荡十万兵,绵延几十里地……

    这些特有浪漫情怀的词语,用在军事奏报上,居然没让整个帅帐的人疑惑,而是就根据这样的奏报来排兵布阵。

    说来也是,甭管这侬贼多少,自己这边也就三万五千左右。西军两万,广南新募兵一万五……没人把护卫营真当作作战单位使用,那怕是夜袭昆仑已经表现出不凡了,依然不能进入战斗序列。

    这



第一四八章 不愿做看客的殿下
    战争没有不牺牲的,这个赵曦清楚。

    可是当他看到孙节率领的左翼,一次次突围而受阻,军卒不停减少时。赵曦忍不住了。

    这不是京师禁军的那些蛀虫,这是西军,每一位将领,在赵曦看来都是宝贝。

    再看看这些观战的文官……没人注意自己。

    赵曦突然手撑护栏,自高台一跃而下……

    “殿下……”

    身后传来余靖已经破了音的喊叫。顾不得了,赵曦实在看不下去了。

    “护卫营全体都有!出击!”

    当赵曦也破着音喊出这声时,在高台下待命……其实就是保护殿下的护卫营,反射性的一个立正。

    赵曦没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直接撒开腿往前就冲,手里就拿着两把军刺……

    勒个去!殿下这是要闹那般

    根本连拦下和劝阻的时间都没有,整个护卫营,包括教导,一个个都快速冲锋起来。

    已经是习惯了,在冲锋的那一刻,该快的快一点,该忙的忙一点,很快就形成了矢锋状。而赵曦,也就到了整个三角形的中央。

    “殿下,岂可如此冒失”

    跑动中,吕公著都不忘责备赵曦。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语气跟赵曦说话。

    这不是演习,不是闹着玩的。殿下居然就这么草率的亲自率军掺和混战……

    “诲叔,你认为我站在高台上,就不是冒失,对吧可那是什么瞧热闹吗我赵曦做不来!”

    赵曦在这样想情绪下根本不管什么俚语文词。

    作为主帅,狄青无时不关注着战局。孙节陷入被动他看到了,只是觉得战机未到……

    这所谓的战机,怎么说都说不清,各个统帅有各个统帅捕捉战机的能力,无以言表,就是经历战阵多了以后的经验。

    要是能说,那就是感觉还不到对方的极限,或者说还做不到一击奏效。

    可是,狄青看到了己方,自大本营后面有一团草绿色向混战移动……是护卫营!

    再看高台,已经乱了。

    殿下一跃而下,而看台上其他文武官员待不住了。

    急急忙忙,推推搡搡的找台阶往下跑!官家唯一的儿子,大统的唯一继承人,若是在混战中有个三长两短的,就是朝堂的相公也不会饶恕他们这群还继续看热闹的文官了!

    殿下殿下不在高台那相当容易识别的草绿色,现在从后方看不到!

    狄青就知道,麻烦大了!一旦殿下有事,那怕就是蹭破点皮,他就是把侬智高全家绑缚京师,仍然是无功有过的!

    还等什么没一丝犹豫。狄青迅速下令,敲响了两翼骑兵进击的鼓声。

    观战的高台,离真正战场也就一里地,还没一阵,护卫营眼看就要接触那混战的场面了。

    突然,只听一声:列队!然后整个护卫营变形了,或者说那一团草绿色的行进团变形了。

    这时候离战团也就二十来米,左右翼或许还有西军军卒在外围,前锋洞穿的中路。满眼看去全是一身黑的侬兵。

    只见护卫营齐刷刷的排成五排……

    “砰……砰……啪……啪……”

    间杂着这跟爆竹一般的声音,还有各种各样的的嚎叫。

    这……这是什么

    余靖年纪大,还没下到地面,顺着声音看过去……

    赵曦这时候已经拉在后面了,身边还有吕公著、韩缜、苏颂和王陶,四个教导,一人一把喷子,紧紧的围着赵曦。

    他们离战阵就更远了。

    不是赵曦不想解解手痒,是被拖住了。

    护卫营可以战斗,就是教导都可以,但太子不可以。

    赵曦也知道不可能了……看着呗。

    护卫营现在是标准的轮射模式。在喊出列队时,第一排迅速就位,也不瞄准,反正眼前全是黑衣服的侬兵,便直



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
    还有更让人惊讶的。

    当护卫营不再开枪了,侬兵中有缓过来的,被护卫营追上后,鼓足了劲还手。

    别说个人勇武的事儿。有些护卫营的军卒,面对扎向自己前胸的梭標,连躲都懒得躲,直接迎上去,就让梭標扎身上,继续把刺刀捅过去……

    结果是,那些可以扎透西军皮甲,甚至有可能穿过铠甲缝隙伤到人的梭標,扎在护卫营那个半臂上,居然连痕迹都留不下。

    “殿下,此半臂为何物”

    咦……赵曦光注意眼前的战况了,没想到观战的这帮人也都跟过来了。

    更没想到,余靖老头没责怪自己的冒失,只是询问护甲的事儿。

    很好,只要你们感兴趣,这次就是被人说冒失也无所谓。

    “学士,乃护卫营护甲。”

    “可能推而广之”

    “可!”

    赵曦也是服了,整个护卫营进攻的过程中,最不起眼的应该是护甲,偏偏余靖只看到了护甲的不凡。

    锰钢的火统呢没看到矢锋冲击阵型呢也看不懂吗

    难道说防守,或者说挨打的想法已经深入骨髓了就不懂的看杀敌和进攻

    还不如看这这俩小姑娘,也不知道是因为跑动还是激动,反正小脸红扑扑的,像是激动的,被王师的胜利激动的。

    侬兵败局已经定了,在护卫营冲击,狄青安排的两翼骑兵冲出之时,整个战局的结果已经定了。

    这时候作战,一方中只要有一个转身逃跑的,肯定会是连锁反应,整支队伍立马会跟着逃跑。

    别说是侬兵这种乌合之众,就是国朝的西军,也不是没有过这事,还是很多。

    然后就是把屁股留给对方,被人追着肆意砍杀了。

    “殿下把握战机及时,是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

    我去!孙沔的这话,很明显是准备把这场由狄青主导的胜利,硬戴在赵曦身上。

    “安抚使恐有误会。曦何时出击,乃狄帅早先交代。”

    赵曦可不是愣头青。先不说自己根本用不着这功劳,就是护卫营也用不着。

    就说跟狄青的和谐,也不能因为这点破事,因为孙沔这话给搅和了。

    “战局转变,关键在出其不意。曦之所以趁诸位不备而率护卫营出击,实乃担心诸位劝解,延误狄帅吩咐之战机。”

    吕公著听赵曦白呼,嘴角都抽抽到眼角了。

    什么早有交代,什么延误战机,都是扯淡。太子殿下的目的他大概能猜出来,大老远跑到广南,太子殿下不甘心让护卫营只做个护卫,就是想蹭上战场的这股风,把护卫营现在拥有的军备展示出来,从而引起朝堂重视。

    他也想,所以太子殿下所说的,他就得把这个办成真的。

    几个教导一样的心思,相互看了看,韩缜直接拖后了。

    除了狄青,整个南征的军卒全部杀追兵去了,就连本来哆嗦着不敢上前的广南募兵,也嗷嗷叫的冲锋了。

    狄青在对待文官时的礼节相当周全,那怕是这个时候,他知道文官未必喜欢他那彰显军功的浑身血迹,并没有直接往这块凑,而是先回帅帐换下了一身血迹的战袍和盔甲。

    “狄帅,护卫营韩教导吩咐,太子殿下冲锋乃为与狄帅预谋,意在出奇不意!”

    机宜文字是从西军带过来的,切切实实的自己人。

    狄青在听到这话时,脑子里百转千回,几乎都能把太子殿下说这话的场景还原了。

    “殿下,学士,诸位同僚,归仁铺之战胜利,离不开广南同僚多方协作。青在此谢诸位!”

    自临战前杀死一堆广南将领,狄青这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广南官员……姿态放的很低,没一点打了大胜战后的嚣张。

    除了脸上的刺青以外,其他的看上去都有文士味道了,有




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脑子
    王师扎营的地方在城北,从营盘看邕州,看不到一点战后的痕迹。

    虽然不能确定整个邕州的城防还完好无损,但肯定侬智高攻打邕州时并不激烈。
1...4445464748...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