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父亲死的早,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到,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如今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海市人民医院,与母亲的生活正要明亮起来,没想到却出了这种意外。
“该死的老天。”
好人果真没有好报,林羽低声咒骂了一声,眼皮再也撑不住,缓缓合上。
“我的儿啊!”
一声凄厉的哭声猛地将林羽惊醒,他睁眼一看,发现自己此时竟然站在床尾,而母亲正扑在床上嚎啕大哭。
“妈,你哭什么,我这不好端端的在这吗”
林羽大喜,以为自己神奇痊愈了,伸手一拍母亲,发现自己的手竟然从母亲的身体中穿了过去。
母亲没有丝毫的反应,依旧扑在床上痛哭。
林羽神色一变,抬头看到床上竟然还躺着一个自己,面色干瘪发青,显然已经没了生气。
我死了
林羽低头看了
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
第二天一大早,在护卫营完成日常训练后,就把整个营盘的军卒全抽起来了。
真的是抽起来的。
除了那个叫申天赐的,不管护卫营训练如何呼喝,居然都还睡的跟死猪似的。
然后,护卫营的根本没客气,直接用绑腿的布带,编成鞭子状,挨个营房抽……
有一点,这群烂人也做到了。拖家带口是拖家带口,但并没有将家口也搬进营盘,而是在不远处另外搭建着像流民一样的棚子,算是住所。
唉……赵曦是真体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滋味了。
这一次,是赵曦唯一一次以强权下令的,他没有让这群傻蛋选择。若让他们选择,很有可能是选择躺着吃,而不会选择铺路还是炸山。
就让那个申天赐,这也算天赐良机了,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
让申天赐把什么十将、将、押官之类的都找来,直接给他们指派活了。
就那样指着人头安排营生了。
炸山的炸山,做木头的做木头,碎石的碎石,铺路的铺路,垫枕头的垫枕木,最后裹铁皮的……是需要培训的。
也告诉他们了,每月来收一次活,看活儿给钱,新钱。
但,期间因他们疏忽而丢失物品的,他们得赔……
“做工有钱不是劳役”
申天赐有点不信,啥时候做工有钱的在做工时,没不被克扣就算老天开眼了。
“从今天起,尔等不再是厢军禁军的军卒,而是轨道建设商行的人,不再吃兵粮了,全凭干活赚钱。”
“军主……”
“闭嘴!告诉尔等已经不是军卒,乱喊什么”
“那个……那个……不是说还有三年吗”
真不知道喊什么对,就这样吧。反正护卫营的也不在意他们喊什么,除了军主这个称呼。
“没说这三年不管尔等。诺……就尔等的粮草,没人动,就放那儿了。”
就那些军粮,正如太子殿下所言,喂猪都担心把猪吃死,谁瞧得上
“这些粮食是我们的然后劳役还给钱”
还是不信。只是没人搭理他了。
第二二六章 决不饶恕
有心学文臣那样,随便拖出几个指挥使来砍了算了。可,这真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说赵曦没指挥以及调集这些军伍的文凭,就是有,他估计也不会砍几个立威,没意义。
就这情况,互不统属的支援,在蔡州城外十几二十里的地方,吓唬着蔡州的反军!
赵曦也没打算招呼这些所谓的军卒攻城,他就等着虎蹲炮来了,护卫营两千军卒,看能不能打下蔡州。
实在不行,他宁愿让护卫营潜藏暗杀,都不想用这些吓唬人的军卒。
真的很寒心,也让赵曦感到后怕。这就是国朝的防务呀!
这次外出,本就不是为打战的,护卫营携带的也就是常规弹药的量,连睡袋都没带,更别说扎营的器具了。
倒是有人过来邀请,请太子殿下,以及护卫营到他们营盘歇息。
拒了,或者说根本没搭理才对。
讪讪的都走了,而护卫营就在蔡州城下百步左右的距离歇下了。
次日,赵曦却见着了更让他觉得荒唐的事。
王素带着兵赶来了,没办法,他是真担心太子殿下的安危。
反军不怕,迟早会被剿灭的。可太子殿下,就带着两千军卒,他担心太子殿下用这两千人去攻城……至于其他驰援的队伍,就是王素也没往心里算。
让赵曦觉得荒唐的是,跟王中正李宪一起的,狄青居然来了。
至于吗就这点反军,居然需要狄青这样的名将来
“殿下,青如今是蔡州招讨使。而完成反军剿灭后,吾将直接担任蔡州团练使、信阳知军。”
狄青跟赵曦实话实说,没遮掩,说的很苦涩。
这这么可能狄青是枢密副使,相当于副总长。这蔡州团练使、知信阳军又是什么那是地方长官!
“为何”
赵曦必须得知道原因。
“护卫营与襄州练兵,朝堂有人提起。本没什么,青以为此为可行,便建言朝廷,应拆分护卫营,并分散至国朝各军。”
“同时将护卫营练兵之法推广,从而提高国朝军卒素养。偏偏这时候,朝廷得到奏报,这信阳军反了。”
“
第二二七章 不留隐患
这是赵曦的态度,必须表明的态度。
国朝是太能惯着人了,士大夫被惯着,黎民被惯着,就是外邦外族也被惯着。如今连武人也觉得自己可以被惯着了!
所以,绝不饶恕!
这时代打战打的是士气和军心。
都商量好出来投降了,那还有什么士气至于军心,没有比伤员的惨叫更能让军心溃散的。
三四轮的碎石弹,射中的是城墙上密集的军卒……一瞬间整个城墙跑光了,根本不管那些嚎叫的伤员,也记不得地上躺着的,是跟自己一个锅里搅勺的战友。
这就是国朝的军卒。
这还不是罪恶劣的,让赵曦真正感到寒心的是,在拒绝投降后,城门洞里又出来一群人,是军卒们把上官绑缚着出来了。
说实话,如果这群叛军负隅顽抗,誓死不从,硬战到底,赵曦还尊重他们,会认为他们是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是属于被迫反叛的。
这算什么
能算什么说好的朝廷招安没了,说好的转民籍没了,说好的美好的将来更不会有。他们被忽悠的反叛,只是见识了朝廷的炮火,和惨叫声不断的战况。
这时候要想着活命,想着还能苟且偷生,唯有把这些上官绑缚了,然后送给官兵,自己就能活下去,那怕是活成个烂人,也还有命在。
这情景,真的挺诡异的。
都看着赵曦。太子殿下说了,绝不饶恕,不知道是对所有人,还是只惩罚那些主事的。
就是那些捆绑着自己上官的军卒,也是战战兢兢,慢慢的靠近。
“换单珠弹!着其围成一圈,直击后脑!”
命令下完,赵曦没继续留在这儿,他也不忍看这群挑事的人被击毙,但必须得让叛军,以及那些援军都看到。
城里虽然不能说井然有序,但确实这帮叛军没扰民。就看房屋窗户不断出现的人影,也知道,他们做得还算有点人性。
蔡州的知州忙不迭的头前领路,还不停的替叛军说些话。
似乎所有的错误都是张炎那个上官的……
赵曦一直没搭茬,没法搭茬。抛开立场,对于这群叛军的做法,他是理解的,甚至还有点赞赏。
 
第二二八章 拷问良心的机会
背后时不时会传来枪声,赵曦知道,这是护卫营在追杀并击毙那些意图逃跑的。
这是命令,凡逃跑者,必须击毙!
赵曦其实是真想把这群人全突突了。可是不能啊,杀降,这不是在外邦,是在国朝,还是在京西路。
急递到了朝堂,听闻是护卫营参与了平叛,都还愣了一下,再一想……太子殿下可不就是在京西南路嘛,这种事,王素知晓殿下是情理之中的,或许是劝殿下回京……
可是这殿下让叛军抬着死尸又是为何
“富相,两千护卫营军卒,果真可以攻下万数军卒守护的城池”
宋痒说的是万数,而不是数万。这已经是不太相信了,即便缩小了守城的军卒,还是不信。
倘若是文彦博在,就不会这样问。
护卫营是什么样的情况存在富弼很清楚。从选兵开始,就是整个国朝禁军中的精英,又有太子殿下的练兵之法,配以独有的军械装备……
或许二十年不言兵事能动动了可官家这性子……唉!说不定一次小的战略谋划,就会让官家改变主意。
富弼没搭理宋痒的问话,只是指了指急递奏报……意思是自己看。
他的心思想着其他。
或许狄汉臣的提议是对的,或许真的该让护卫营去训练国朝的禁军了。
可护卫营跟皇城司一般,岂是朝臣可以染指的
国朝有些规矩,是大家都明了的。就比如皇城司,也如护卫营,那都是皇家亲军。
待太子回朝,看看吧。
这太子殿下让叛军抬着死尸又为何
汴梁可没有可以关押万数人的牢狱,所以,只能在城外随便找个地方,把这群叛军看管着,等待朝廷定论。
“殿下,为何令叛军抬死尸而行”
五百里路,押解叛军还说得过去,可抬着五六十具死尸……虽然是冬日,有碍观瞻呀!
也是没早朝,可相公们早早的就在垂拱殿等着了。
问这话时,就是自己的老爹也不好看……这行为确实过了些。
逝者为大,一死百了,反正吧,拿死人做文章,是不符合传统价值观的。
 
第二二九章 改造
朝堂各公廨,以及国朝各州府郡县,所有禁军厢军,在几日内,都收到了太子殿下的署名文章。
其实是司马光修饰的,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不过司马君实的文采要比赵曦强多了。
赵曦看了看,总觉得少了点啥。
少了大白话所能表达出来的情绪。
文字是无可挑剔的,就是这样文绉绉的,实在很难完全的把赵曦的情绪表达了。
就这样吧!最起码核心的思想存在:忠诚、服从。
再看看,又觉得多了点啥。
司马君实有个不太好的毛病,喜欢夹带私货,就为赵曦修饰这文章,也添加了不少的私货。
就说这忠诚吧,司马君实就把忠诚的高度给拔了,拔到了圣贤,拔到了天地君亲师,拔的跟儒家思想契合了。
再说这服从,他拓展了,不只是军卒服从,他变相的指导士人服从先贤教化,服从正统。
唉……就这么着吧,还能怎样就是自己戴这个名头,让赵曦觉得别扭。
他是不屑于戴这个名头,可内苑可不一样。
不管是曹皇后,还是自家的那几个婆娘,那叫一个傲娇。这才几天呀,一个个几乎能背诵了,还时不时当着赵曦来两句……赵曦这脸,是火辣辣的疼,这纯粹就是打脸。
还不能说人家司马君实不对,估计司马光同志很有做一文之师的觉悟……殿下文采堪忧,为其修饰文章,放之士林,也是一大佳话。
就是赵曦觉得是假话!
“曦朗,奴可否将此文发于兄长,以教化大理的臣工百姓”
多久没见过郎君的文采了自己嫁过来就没见过。但大才就是大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可!”
赵曦对段氏这问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大理那情况,文章堆满屋也谈不到忠诚。至于这篇文章能不能转发好像应该去问司马君实才对。
唉…就是个剽窃的命!儿时想引起臣工们注意,别让这大统继承之事旁落,为了些争斗,使劲剽窃了不少。
这都长大了,在国朝打响的一篇文章,还是人家司马光的。
剽窃还没出生的人,
第二三零章 护卫营的任务
贾昌朝是随着赵宗谊一起到的,他俩进入中厅时,连晏殊都已经落座了。
一个接一个的都会过来跟孙复打招呼,看来着孙复在士林中还真是有点名望的。
就是苦了赵曦,不得不每过来一人,他就得起身施礼,有点像后世敬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