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欲女养成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蜜筱桃
楚天昭平复了一些情绪说道:“我又何尝不知呢。就拿上次云南地震,我看皇上忧心忡忡的样子,我就觉得很欣慰,所以一直以来都很卖力地给他做事。但是这次出逃之后,我才发现他竟然如此地懦弱,似乎一点也经受不住打击,还有几次想寻死呢。”
杨菲儿问道:“你说什么你刚才说皇上曾经想寻死你说的是真的哈是假的啊”
楚天昭正色道:“这种事情我怎么会骗你。”
“那都是为了什么呢”
“怡贵妃。”
“圆圆怎么说”
“第一次是他得知圆圆被痞医逼迫之后,曾将你们喂下的药又吐了出来。”
杨菲儿回想了一下说道:“怪不得皇上的伤势明显比你的轻了许多,怎么就康复得那么慢,原来是这样。”
“第二次是得知了圆圆又被徐晋中所奸,他想上吊自杀,被我救下了。我问了才知道真相,后来我保证把徐晋中杀了,他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杨菲儿说道:“原来你还瞒了我这个。我当时就想,你楚大哥你这么顾全大局的人,怎么会如此冲动呢原来是这样”
楚天昭仰天长叹一声道:“红颜祸水啊”
杨菲儿闻言道:“楚大哥,你不会是想学关羽,月下斩貂蝉吧”
楚天昭苦笑道:“就算圆圆真的是祸国殃民的人,她和我们生死与共过,而且为了皇上,她付出的不比我们少。即使天下人都觉得圆圆该杀,你觉得我们会杀她吗”
虽然楚天昭没有正面回答杨菲儿,但他的这番话,比纯粹的否定来的更坚决。
杨菲儿“哎”了一声说道:“江山美人,要是楚大哥你会选择哪一样呢”
楚天昭冷笑了一声说道:“生在帝王之家,虽然可以呼风唤雨,但是很多事情也是由不得他的。如果他是一个好皇帝,那么所谓的江山在他的眼里就不再是他的私有物,而是天下苍生如果要在天下苍生和美人之间选择,我会选择前者。”
杨菲儿身为一个女人,听到这样的回答多少有些惋惜,但是前提不一样,楚天昭这样的回答,反而让他感到高兴。
杨菲儿忽然说道:“如此看来,皇上不是一个好皇上,还不如换一个人来做得了。如果由楚大哥来做皇上,我相信这个世道一定会比现在好多了。说不定还会像盛唐时期那样呢。”
楚天昭没想到杨菲儿会这么抬举他,忙道:“菲儿姑娘,你太看得起我了。虽然我有一颗爱民的心,但是身为一个帝王,光有一颗爱民的心是不够的。帝王,还要有自己的权谋,不然怎么能将手下的大臣将领服从呢帝王是一个象征,是一个人间的控者,没有相当的智慧,最多也只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君王,绝对成不了一个好皇上。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必须要有一个天纵奇才之人出来,力挽狂澜。而我自问没有这个天资,不过,我心中倒有一个人选。”
杨菲儿饶有兴趣地听着,问道:“楚大哥能够看上的人,一定是人中龙凤了。”
“就是菲儿姑娘你”
杨菲儿眨巴了几下眼睛说道:“楚大哥,你别拿我说笑了。我一个女儿家怎么能担此重任呢”
楚天昭说道:“除了菲儿姑娘,没有第二个人选了。从我第一次见到你,到现在,每一次遇到困难危险,都是你挺身而出,化险为夷。而且往往都是出奇制胜,不像我光靠蛮力。”
杨菲儿呵呵笑道:“我只是运气比较好罢了。楚大哥休要再笑话我了。”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是心里却又想起了那天梦中的黄衣老人,心道:难道我真的要做第二个武则天天啊太可笑了我只需要一个能真正爱我,疼我的男人就足够了。要是我真的成了武则天,要面对“天下苍生”和“美男”的抉择,我会选择哪一样呢呵呵
楚天昭见杨菲儿如此说,就没有再多言。两人各怀心思,骑马缓缓向西行去。
正文 阙七十九:要塞险关
更新时间:20081014 23:08:28 本章字数:4639
一路上,除了晚上会找客栈投宿之外,白天都是马不停蹄地赶路。有的时候,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就停在路边休息,到了人多的地方,就买足食物,备足水,然后接着上路。
西北的地势不同于东南方,所以村落城市的分布自然也大大不一样。东部,比如扬州大多都是平原之地,民宅客栈鳞次栉比,而甘肃则不一样,有的时候就算走上一天一夜,也未必能见上炊烟升起。就算偶尔有个村落,也只是三四户人家。不过,西北的民风很好,也很热情好客,可能是从此路过的人本来就比较少吧,他们对杨菲儿他们都非常热情,经常送水送粮于他们。尽管近年来水灾连连,但是这一带的百姓离黄河较远,加之他们自己又是自给自足,也算是生活无忧了吧。
大约过了四天,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兰州府。正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去拜访镇西王朱常沐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大家都愿知道的消息:镇西王并不在兰州。
杨菲儿说他们是镇西王的朋友,有事来想他求助。
王府的管家见杨菲儿等人诚恳,便说:“你们来的真不是时候,王爷已经去嘉峪关守城去了。”
楚天昭问道:“边关有事发生吗”
管家说道:“看来你们还真是不知道。你们来的路上是不是已经看见有许多流民了啊”
“是啊,听说是黄河决堤,淹没了许多房屋田地。”杨菲儿说道。
“北边的瓦剌听说我们这又发洪水了,觉得有机可趁,便派兵攻打嘉峪关。文书八百里紧急传到王爷这,王爷看完之后就上马去嘉峪关了。”
楚天昭问道:“那甘肃那么多难民,他就不管了吗”
管家叹道:“哪能管那么多啊。这黄河每过几年都要来一次洪水,这是天理循环。王爷将多年来屯下的粮食,一半拨给了难民,一半拉到嘉峪关前线去了。接下来,就要百姓自己了,我们也没有办法。王爷说,现在是国难,两者不能兼顾,应该先将瓦剌击退,然后再想办法救援难民。不然,嘉峪关要是被瓦剌攻破了,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苦了。”
楚天昭有点生气道:“他不会向附近的府君借一些粮食吗还有,黄河还在继续泛滥,如果可以加以堵塞或疏导,不是可以减轻灾情了嘛”
管家闻言怒道:“你是何人竟敢质问我家王爷”
杨菲儿打圆场道:“这位大伯请勿见怪,我大哥因为见到百姓如此困苦,而不见官府援助,所以言语有些过激,希望你能原谅。”
“哎不怪他。王爷已经向周围的府君全借遍了,可是他们却说他们的府君也遭到了洪水,没有多余的粮草借过我们。何况,朝廷没有文书和圣旨下来,他们也不敢擅自借粮。”忠臣出忠仆,这位管家也是个有良知的人。
杨菲儿说道:“大伯,从这到嘉峪关,需要多少时间呢”
“快的话,三天就可以到了,”管家看了看他们的马车,又说道:“要是坐马车,晚上需要休息的话,大概要五六天了。”
杨菲儿谢过管家,便回到马车对皇上他们说:“镇西王去嘉峪关守城了,从这到那,大概五六天的行程,我们事不宜迟,就现在上路吧。”
皇上迟疑了一下,便点了点头。
镇西王的部队驻扎在嘉峪关城。关于嘉峪关倒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
明初,太祖为巩固西北一带防线,派征虏大将军冯胜到河西走廊一带驻防,并准备在那裏选址建关,以防止塞外蒙古瓦刺族的入侵。冯胜到处视察,寻找关址,最后决定在盖山上修造一座雄关。他很快请来了能工巧匠,在山上放了线、钉了木桩,准备第二天破土动工。
谁知第二天一早,冯胜来到工地一看,发现地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他一边派人四处寻找,一边叫来昨夜值班兵士询问。值班兵士禀报说:昨夜我值班时,不曾合过一眼,到四更时分,骤然狂风四起,刮得天昏地暗,风停后,再看地面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了。
正在此时,到别处寻找线、桩均的兵士气喘嘘嘘的跑来报告:丢失的线、桩已在狭谷北面的嘉峪山坡上找到了。冯胜将信将疑地跑到那裏一看,桩和线整整齐齐地钉在山坡上,当时真是惊讶不已。静下心来再仔细观看这里的地形:只见南面祁连山白雪皑皑,北面马鬃山连绵不断,西面是广阔戈壁滩,东面绿洲片片,还有淙淙流淌的股股泉水。
脚下,山势平坦,方圆还有五十亩地大。若在这里建关,依山傍水,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固若金汤。进而细想,当初选址在盖山,那果是讨赖河下游,夏季由於祁连山积雪的大量融化,洪水冲关而过,会致使全军覆没。越想越感到庆幸,真是天助我而改关址也。冯胜立即上奏皇帝,随后,大兴土木,修筑了一座长220丈的嘉峪关城。
据传说,关城改址是由于关云长显灵指点。老百姓为纪念他,便在关城内修了座关帝庙。庙由大殿、陪殿、过庭、牌楼等构成,面积约720多平方米,建造得十分富丽堂皇。许多人为表虔诚,还自愿集资捐款,用重金买了一颗宝珠,嵌在大殿顶部。从此以后,宝珠日日夜夜放台夺目耀眼的光芒。
一天傍晚,突然天空黑暗、黑云压顶、电闪雷鸣,全城百姓惊恐万分,纷纷跑台家门观看,猛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突见两条巨龙在空中飞舞,一直飞入关帝庙,再也不见台来。第二天,雨过天晴,人们纷纷来到关帝庙一看,在大殿顶部安放宝珠的两旁,各有一条巨龙,栩栩如生,正好构成一幅二龙戏珠图。
这个传说不知是真是假,但足证明了一点,就是嘉峪关城是朝廷不容小瞧的地方。皇上要是想使自己的政权牢固,这些边关地区的将领是必须得拉拢的。
一路打听着终于走到了天下雄关,远远望去,嘉峪关城略呈梯形,城墙高约十米。东西各有一门,上面各建有一座关楼,结构巧,气势雄伟。城墙四角各建一座箭楼,南北两面城墙上还各建一座敌楼。东西二门之外,连接关城各建一个瓮城,用以掩护内城。关城西面约二十米处,筑有一道砖包城墙,高度与关城相等,两端与南北两面的外城土墙相接,构成罗城。西罗城南北两端各建有一座箭楼,中为关门,门顶建有一座三层的关楼,上题“嘉峪关”三个大字。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重关重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构成坚固的防御堡垒。
众人一边惊叹一边打算进城,结果被守城的将官拦住了。楚天昭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将士大声道:“什么意思有通关令牌没有就拿出来,没有的统统靠边站。”
众人皆一愣:难道进城还需要令牌他们看着往来进出的人各自拿出一块土黄色的圆形铜片,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令”字。这下可为难了,这东西估计是人手一份吧,上哪去弄呢
楚天昭上前想求情给通融下,被士兵不耐烦的推开了。杨菲儿看的一清二楚,她想这些人是不是要钱呢,于是就拿出点银子走上前去,笑嘻嘻的道:“各位军爷辛苦了,一点心意,不成敬意啊,军爷收了喝点小酒吧。”一边说一边给他们塞银子。
没想到这些人并不领钱,将杨菲儿的银子扔在递上,大声的呵斥道:“再不走在这纠缠小心把你们捉去坐牢。”
杨菲儿边捡起银子边咒骂:“真是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旁边那士兵大怒,喝问道:“你说什么呢不想活了啊”旁边的士兵拉住他,使了个眼色。
那士兵怒道:“如若不是镇西王军法严厉,我不将你们痛打一顿,还不快滚”
楚天昭拉着杨菲儿往回走。皇上和圆圆跟在身后,三人在路边的小摊坐下来吃点东西,一边商议如何进关。
杨菲儿看了一眼那个门将,说道:“这个镇西王治兵还挺严的,刚才我想贿赂他们,倒差点被他们给抓了,呵呵”
楚天昭看着雄伟的嘉峪关,说道:“有这样的守将,这样的治军之道,甘肃无危矣,大明无危矣。”
“我大明的守将若是都如皇叔一般,大明的江山那真是千秋万代无忧矣”
许久没有说过话的皇上,这时候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就热泪盈眶了。
杨菲儿心道:怕你是还漏了一句话吧若是大明的大臣若都是你皇叔一般忠诚,你也不会落得如此境地吧
杨菲儿现在对这个皇上几乎没有一点好感。本来算是敬他是个皇上,但是听了楚天昭说,他曾经有两次想自杀,直接导致杨菲儿对他彻底失望。但是,这个天下若是没有一个皇上,那么所有人都会争着来做这个天下之主。到时候,天下会更加乱,百姓的日子会更加困苦。杨菲儿现在想的就是尽快地将这个皇上复位,不想战事再起,生灵涂炭。
圆圆说道:“要是我们没有令牌是不是真的进不了城了进不了城,就见不到镇西王”
杨菲儿见圆圆忧愁的样子,知道她已经等不及了。这些日子以来,她受到的委屈,的确是他们之中最多的。
杨菲儿说道:“那倒未必。守兵之所以如此紧张,还要盘查令牌,是不想有奸细溜进来。现在是非常时期,所以会这么做。只要战事结束,就可以进去了。”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等得住,可甘肃的难民等不住啊。他们可都等着救命的粮食啊。”楚天昭现在显然有些急不可耐了。
这时杨菲儿看几个衣着华丽的客商走过来。好些乞丐赶忙上前乞讨,那些人生怕被乞丐弄脏了衣服,连躲带闪,顺便夹杂着拳脚,将乞丐打散。之后骂骂咧咧的向前方走去了。
杨菲儿心生一计,偷偷的捅了一下楚天昭道:“楚大哥,机会来了。这次要麻烦你了,就那几个人,我看他们刚出关的时候都有通关令牌,咱们也做一回强盗吧。”
楚天昭喜道:“我刚怎么没想到呢好,那你们在这等着,前面有段山路,我猜那过往的人少,不如我就在那去等他们。”说着就要走。
杨菲儿拉着他,给了他一块黑色的面巾,道:“等下千万不能让人看见你的脸,免生麻烦啊。”
楚天昭把面巾踹在怀里,对皇上和陈圆圆说道:“你们稍等片刻,我办好事就回来。”
圆圆担心的问杨菲儿:“菲儿姐,会不会出事啊”
杨菲儿大袖一挥,豪爽的道:“怎么可能,楚大哥那么好的功夫。咱就在这先喝茶吧,估计不出半个时辰他就回来了。”
果不其然,等杨菲儿喝道第四杯茶的时候楚天昭满脸喜色的回来了。一来就高兴的道:“走吧,拿到了。”手里赫然是四块黄色的铜牌。
杨菲儿笑道:“看我怎么说的,楚大哥办事,一向最为可靠了,走,咱们进城。”
四人有说有笑的进城了,守城的士兵看他们不一会功夫拿着通关令牌来,不知道他们怎么拿到的,但是有令牌在手就为难不得,只能放他们进去。杨菲儿最后一个进去,对着几个士兵就是一顿鬼脸,惹得他们又好气又好笑。
正文 阙八十:保境安民
更新时间:20081014 23:08:28 本章字数:4756
嘉峪关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大漠无际,风云广浮,依黑山而凭祁连,带九泉而坐平川,城堡危耸,墩台接连,阻文殊之山口,隔黑山以绝壁。构巧设,绵绵千里,浑然天成也
城楼高将近二十米,一周也有几百米长。进了关口,他们慢慢的往嘉峪关城走去。不过七八里的路程,就到了城区。
这里远远不及京城热闹,往来的行人也不是很多,偶尔见一些小商贩在街边摆摊,一个个晒的脸上冒油。不过见的最多的还是庞大的丐帮,这些人肩上抗个布袋子,手里拿棍子,或者是独身一人,或者携家带口,一个个面黄肌瘦,在城里乞讨。
杨菲儿心道:怪不得金庸的小说中都将丐帮,称作“天下第一帮”呢。其实,这不仅是对丐帮威望的褒奖,更是对朝廷的绝大讽刺。试问,盛唐之时会有如此规模的要饭吗照这么看来,若是能够做到天下没有一个乞丐,那么这个皇上可以称得上是至贤至圣的君主了。可惜,从古到今从未有过
不一会儿就打听到了镇西王的驻军处,楚天昭叫守门的侍卫去通报,就说故友来访。侍卫问道:“有名帖吗”
楚天昭摇摇头道:“没有。不过我们见到王爷自有分晓。”
那侍卫道:“王爷一天军务缠身,哪有闲暇时间会客再说你又没名帖,我怎么知道你是敌是友,万一你对王爷不利那可不坏了大事你们还是趁早走吧。”
楚天昭想了想,从怀里拿出一块牌子,正是他做侍卫长的时候用的令牌。他拿出来交给那侍卫,道:“你回去叫王爷看看这东西,看他见不见我们,一定要给王爷看啊,我们可是有重大军情禀告,不然耽搁了谁都负担不起。”
侍卫狐疑的看了他们一眼,叫他旁边的一个小侍卫把东西拿进去了。不一会儿,就听小侍卫跑出来,对他们抱抱拳,道:“四位请里面坐,王爷有请。”说着恭恭敬敬的就请他们进去了。
楚天昭拿起令牌看了看,笑道:“没想到还是它的面子比我们的都大。”
镇西王的中军帐处,比起京城里的那些府邸可真是简陋的多。杨菲儿他们在客厅等镇西王,就见客厅也不怎么大,一张太师椅,八仙桌,墙壁上挂着几幅图,寻常的家具,看起来很寒酸。菲儿心道:这人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清官
之前,杨菲儿已经从王府管家那里得知了镇西王的为人,刚才又见识了他的治军之道,如今又看了他的中军帐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奢侈豪华,心中顿然升起一股敬意。
他们几个坐在椅子上,都不言语,各自沉思想着心事。大概半盏茶的时间,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大家抬头一看,走进来一位身材矮小瘦弱,面相和善,留着络腮胡子的中年人。他一进来就拱手让道:“让各位久等了,不好意思。不知道哪位是京城来的”
他所指的京城意思就是皇。楚天昭刚想答话,只见皇上走上前去,轻轻说道:“皇叔,你还认得我不”
镇西王转身仔细看了皇上半天,皇上脱下帽子,露出苍白而没用血色的脸。镇西王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大惊失色,扑上前去拜倒,山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请恕老臣怠慢啊,老臣实不知皇上驾临到此,如此失礼,万望皇上恕老臣死罪。”
皇上扶起镇西王,说道:“皇叔请起,不知者不怪啊。朕这次是微服来访,本不想惊动太多人的。”
镇西王扶着皇上上了上座,其余人也分别落座。皇上此时已经中气足了,他款款而谈:“自从上次别过皇叔,这一别就是一年多时间。不知皇叔这里情况如何”
镇西王叹了口气:“哎,皇上,老臣斗胆。既然你已经来到这里,我也就不怕把话讲开了。几个月前黄河泛滥,整个陇上受灾十分严重,臣曾数次上报皇上,请求拨粮赈灾,均未有消息。现在灾民纷纷离乡背井去乞讨,我们这里几乎要成为空城了。只是老臣有一事不明,皇上怎么会微服到此处莫非皇上已经得知瓦剌将会对大明不利,又或者皇上是来体恤民情的微臣正是该死,这么点小事还要劳烦陛下”
皇上满脸愧色,他长了几下口,没说出一句话。突然他跪倒在镇西王面前,哽咽道:“请皇叔救救我,请皇叔相救啊。”
镇西王大惊失色,急忙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皇上啊,折杀死老臣了,皇上何故如此啊皇上快快请起啊。”
楚天昭连忙过去扶起皇上,皇上泪水涟涟道:“皇叔,朕今日是落魄而来,万望皇叔搭救。”
镇西王不知发生什么事了,赶紧屏退左右,然后回身问皇上:“皇上,请告诉老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皇上就把九王爷叛变的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镇西王听完怒发冲冠,怒道:“贼臣逆子,竟然做出这等无君无父之事。” 然后又安慰皇上道:“皇上您请放心,老臣对您中心不二,一定会保护您。”
皇上喜道:“我知道皇叔为人素来忠义两全,所以才前来投奔的。希望皇叔能够起兵,杀回京城,助我夺回皇位。我一定要手刃朱由权,以泄心头之恨。”说道后来眼露凶光,咬牙切齿,杨菲儿看得不禁心头一寒。
镇西王慢慢的坐下来,半天才说:“我本欲即日就发兵去征讨九王那小子,无奈现在正是灾荒之年,黄河决堤的地方还没及时修补,而且如今北有瓦剌觊觎甘肃,内有盗贼猖獗,搞得人心惶惶。军队军饷发不下去,粮草鲜少,如果贸然上京,不仅没有胜算,反而会被九王谋害,咱要想个万全之策。”
皇上叹气道:“哎,朕现在是虎落平阳啊。军饷之事,朕也没有办法,以前的话还可以拨粮拨款,可现在朕远在这塞北寒地,怎么能给你拨到粮”
两人刚才还是热血沸腾,但是一说到正题,都像蔫了一样。不错,这就是事实,没有军队,没有粮草,没有其他人的响应,怎么能够与九王爷相抗衡呢怎么说九王爷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开始部署了。况且,现在镇西王都已经自身难保了。
旁边坐着一直没言语的杨菲儿此时说道:“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几个难题。第一,就是助皇上夺回帝位。第二,就是瓦剌入侵,粮草缺失。第三,便是黄河难民。第四,便是水灾引起的民变。除了,这四个难题,还有其他的吗”
镇西王本来还在苦恼中,一听有人这么说,更加郁闷,说道:“还要你说,谁都知道是这四个难题了。难道这四个难题还不够吗”
杨菲儿并不在意,继续说道:“既然只有这四个难题,那我们何不试着一样一样解决呢继续烦恼也是无济于事,照大家看,如今最重要的是先解决哪一样呢”
镇西王本来就是忠厚之人,刚才不小心语气重了一点,见眼前这个女子在那侃侃而谈,便问道:“这位姑娘怎么称呼”
杨菲儿起身行礼道:“小女子杨菲儿,王爷叫我菲儿便可。”
1...3334353637...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