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山和云龙宫的结盟是大事,秦云和牛魔王只负责大体的方向和最重要的一些事情,至于其他下面的诸多细节那就不需要两位领导人去考虑了,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处理,否则养那么一大批人干什么。
好在双方都很有诚意,虽然因为某些条件两方争吵的你死我活,寸步不让,可是最终还是在短短的七天内拿出了一个双方都勉强满意的条件,正式结为盟友,不离不弃……
就在秦云为终于统一西方六州松了口气的时候,佛门的覆灭和云龙宫的迅速崛起终于引来了某些人的注意。
万寿山五庄观。
镇元子手抚轻须,脸上的神情有些阴晴不定。对于他这样的强者来说,控制不住自身的情绪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镇元子修行的功法向来以清心脱俗,飘然出尘着称。
“我人族又出一英才矣,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
良久之后,镇元子的神情恢复了淡然,但是那双精光闪烁的眼神振明他心中的情绪还没有完全的恢复,仍然处于波动中。
万寿山五庄观在元界声名不响,甚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着这样一个地方,但是其在天庭和牛魔王这等老牌大妖的耳中却是赫赫有名。人族之所以还能够在人间勉强保持住霸主的地位,不被妖族所欺压,也让天庭无法肆无忌惮,五庄观在其中起到的功劳甚巨。
正是因为有着万寿山五庄观,无论是天人一族还是妖族的那些半步大道境界的强者,都不敢轻易的欺压狙击人族的天才,以大欺,从而让人族年轻一辈的英杰纷纷有着成长的空间。
镇元子,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人族的顶尖强者,具体修为不在当初的牛魔王之下,甚至犹有过之。虽然隐居五庄观千余年不成出手,可是仍然没有任何人敢于觑他,就连天帝对其也是看重三分,多次欲招揽而不得。
第一千零一百零二十七章 风波
镇元子虽然号称归隐,可是实乃是因为天庭势大而不得不如此,尤其是对他这样千年前就存在的老古董而言,天庭更是恨不得对方半点不离其视线,监事的十分严密,跟其来往密切的人也是多加注意。
因此,镇元子迫不得已之下只得隐居起来,并且尽量少见外人,不给对方惹祸上身。所以在其他人眼中,镇元子显得有些太上无情,超然物外。
但是在内心深处,镇元子对于人族的一切还是非常关心的,要是一般的人族天才崛起以他千年来的阅历倒也不至于如此,实在是秦云身上具有的高深兵家传承让他惊喜莫名。
尤其如今秦云已然雄霸一方,不在那么容易夭折,只要继续成长下去,将来必定又是人族一顶梁柱。
此时镇元子还不知道秦云已然晋升半步大道境界,否则就不是将来,现在对方就足以庇佑一方人族。战将虽然掣肘多多,但是只要准备得当,同阶无敌都是意思,更能越阶杀敌,这才是战将最让人忌惮的地方。
镇元子越想越喜,尤其看到云龙宫已然一统西方六州,心中更是欢喜无限。虽然他看不上西方六州这样的蛮荒之地,可是好歹也有六州之地,人口也抵得上繁华之地的一州左右,根基已成,正等待着茁壮成长。
“不过这次要心点,万万不能让上次的事情再度重演。”镇元子突然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口中喃喃地说道。“看来是时候去拜会一些老朋友了,可不能让其夭折了”
“要是实在过分的话,可别怪我老道翻脸。”镇元子脸上罕见的露出了几分杀气,抬头望去,似乎在遥望着某个地方。
西方虽然一向被其他地方的人视为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兼之地瘠民贫,向来不为人所关注。可是西方到底还是占有六州之地,人口也有千万余,说起来在元界也是一个不的势力,自然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
这其中最重要,最具有分量的就属天庭。
佛门的覆灭固然让人注意,可是云龙宫的崛起更是引人关注。尤其是云龙宫几次大战出现的战将传承,更是吸引了不少有心人的关注,就连翠云山的离开迁徙都没有起到吸睛的目的。
好在云龙宫大军数量稀少,其他人也只以为云龙宫狗屎运般的获得了遗留下来的战将传承,就如杨戬一样,这才没有造成更大的动静。
他们绝对想不到,云龙宫中不仅有着如杨戬般这样顶尖的战将传承,更有着批量训练出来的一般战将传承,这才是最为致命的,也是秦云和南宫成等人知晓元界的情况后极力想要隐藏的。
顶尖战将传承固然能够训练出如同灌江口大军这样的王牌顶级军队,可是这样的军队从来都是有限制的,无法扩大化。闻名天下的天庭三大精锐中的灌江口大军只有五万,数量最少。而天河水军最多,也只是八万之数。剩下的真武道军人数比天河水军稍逊一筹,只有七万,都已经达到了极限。
因此,顶尖的战将传承固然吸引人注意,天庭却也没有必须除之而后快的心思。
天庭真正让人忌惮的除了天帝那神鬼莫测的修为外,就是拥有着大量的战将和震慑天下的天庭大军,并且装备着元界最好的甲胄和兵器。哪怕在质量上不如灌江口大军这样的王牌顶级军队,但比起还未真正成长起来的无当飞军都是略胜一筹,就算比之定军骑这样堪堪迈入王牌门槛的军队,凭借着精良的甲胄也可以拼个不相上下。最可怕的是天庭大军那恐怖的数量,八百万精锐的天兵天将,足以淹没一切,堆也能够堆死你。
外界的风起云涌秦云虽然知晓,甚至有些担心,却也感到无济于事。他再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还是太过于弱,无法在这风云激荡的大世上真正的做到自由和潇洒。
同时,也把他顺利一统西方六州和晋升半步大道境界后有些飘飘然的心给压下了,感觉到了外界所赋予的紧迫性。
云龙城的大殿内。
出乎外人意料的是此时大殿内没有丝毫大战胜利后一统西方六州,逼迫翠云山迁徙的喜悦,反而是显得异常的沉凝,在座的一众云龙宫的核心层各个神色端正,正襟危坐。
“大军险些没有突破敌军防线,几次被敌人反攻过来这是末将的疏忽,请主上降罪。”敖坤正在一脸惭愧的做着检讨,丝毫没有得胜将军洋洋自得的神态。
姜如在一旁张了张口想要说话,最后还是闭上了嘴,什么样没说。
倒是南宫成说了一句:“其实这不怪敖坤,毕竟大军虽然训练了不少时间,可是毕竟没有经过大战的磨砺,对阵的佛门僧兵联军也是异常的坚韧,一时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后来敖坤做的非常好,化不利为鼓舞,一举突破了佛门的防线,为大战最后的胜利做出了最后决定性的一击。”
在座的一众人都是点点头。
大军进展的初期固然有些不如人意,但是后面的发展却还是不错的,不仅顺利的消灭了敌人大量的军队,而且在关键的时候定住了敌人的反扑,为西方六州后续的平稳做出了贡献。
敖坤还想说些什么,却被秦云挥手制止了。当初秦云派敖坤领军的时候就想到了一切,毕竟当时前线并不是主要战场,真正要紧的地方是龙牙关和灵山。现在看来对方的表现已经大出他的意外,表现的十分不错,初步展现出了一个统帅应有的风采,可谓是真正的磨砺出来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敖坤这次领军表现的十分不错,虽然略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军队大部分本身也是新军,有所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好在都挺过来了。”秦云一锤定音,将之前的事情全部盖棺而定,不再继续啰嗦。
接下来的,才是今天会议真正要说的。
第一千零一百零二十八章 三把火
秦云对着刘晋元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对方开口。
刘晋元轻咳两声,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这才清声道:“以往因为云龙宫初建,再加上外敌环绕,一切从简,因此各司职责混乱,军政不明,屡有权能重复的事情发生。如今我们云龙宫已经一统西方六州,需要重新规范一些东西。”
殿内众人闻言都是神情一肃,俱都俯身低头,静静倾听。一统西方六州,覆灭佛门后秦云的威望再次大增,就连敖坤,姜如,明宇等人也是正襟危坐,神情严肃,不敢有着丝毫的怠慢。
刘晋元对此不以为异,慢条斯理地开口道:“任命刘晋元为丞相,主管云龙宫下辖六州所有政务,周青元为御史大夫,杜远为卫尉,共同协助丞相处理政务……任命南宫成为大将军,主管一切军务。敖坤为骠骑将军,辅佐大将军处理军务……夏如为骁骑将军,统领定军骑……明宇为越骑将军,统领无当飞军……巫纲为中坚将军,统领巫卫……袁成为武卫将军,统领……杨虎为厉锋将军,统领……”
殿内众人脸上有都着抑制不住的喜色,这也算是战后的大封赏,难怪众人都是强压着喜色。即使是敖坤,脸上也是笑容满面,这可是他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得到的,心中的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惟有姜如虽然表面上同大家一样喜色满脸,可是内心深处却是不由得一叹。法制一定,上下尊卑分明,再无翻身的余地。再看看敖坤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原本姜如那满腹的心思顿时焕然一空,彻底熄了争权夺利的心思。
“或许这样也不错!”姜如的心中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等到众人心情平复下来,刘晋元这才淡淡地开口道:“西方六州屡遭大难,如今虽然已然平稳,但是为此却是损失惨重,尤其是人口方面,几近损失了近乎三分之一……故此,为了增加人口,除了各地要大量招收外来人口之外,还行奖励生育人口的制度。西方六州内凡能多生一子且顺利的成长至五岁者,可奖励银子五两。生三子以上者,奖励银子十两……所有财力不足之人,可申请由云龙宫拨款代为抚养。”
加了一句‘顺利的成长至五岁者’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人生下孩子谋利后就将孩子抛弃或者溺毙,那样就不是福政而是害人之令了。一旦成长至五岁,孩子要经初步具备了常识且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古代的就是如此,劳动力很是稀罕,孩子五岁开始就要一定的劳作,或者放牛,或者采野菜,或者割猪草),不管是出于感情方面还是出于利益方面,亦或者人性方面,都不会轻易的放弃一个生命。
“即日起,理清六州所有田亩,从今曰之后,云龙宫下辖禁绝一切田亩交易,由云龙宫统一收购,出资购买,平价贷卖给所有无地之民,官绅一体纳粮,不得有误。”刘晋元平静地说道,目光淡淡的往下一扫。
殿内气氛顿时为之一寂。
云龙宫是打出来的江山,少有大势力投靠,高层也不过是一些乡下地主士绅出身,这条政令还没有触及到大家的根本利益,主要是将刀口对向六州还残存的一些势力,釜底抽薪。
另外一方面,秦云也是在敲打众人。随着大战的结束,一些云龙宫的中层乃至于高层开始懈怠了,以功臣自居,大量收取贿赂,强取豪夺,这是秦云想要极力避免的。
如果这次敲打不成,下次可就是要动刀子了。
“……至于外来人口,只要愿意来到西方六州的,一律授田十亩,并允许自由开发荒田。前三年不收任何赋税,三年后只收产出的十分之一。另外,居住十年以上者,所授田亩和开发出来的荒田俱为个人所有,但是买卖归于云龙宫。”
下面的议论声刚起,刘晋元又丢下了一颗炸弹。在做的众人都不是‘何不食肉糜’的高高在上之辈,不是出身乡野士绅就是门派弟子,要么干脆就是普通的乡野子弟,对于田亩之事都不算陌生,一时间众人的眼中都是精光闪烁。
不要以为修行者就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反而越是修行高深者越是需要大量资源。田亩中的产出虽然不多,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嫌弃,矿产会挖完,灵药需要大量的时间成长,反而是田亩中的产出虽然微不足道却是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不虞会有断绝之危。
更何况元界中的田亩就算最普通的在其他世界也算得上是灵田,种植出来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灵气,可以不断增益自身还不会如丹药那般具有抗药性和一定的副作用。越是上好的田亩种植出来的东西的效果就越是不一般,一些稀有田地中产出的东西甚至不比那些天材地宝和丹药的效果来的差,唯一的缺点就是增益速度循序渐进,太过于缓慢,没有丹药来的明显和突出。
不过即使如此,田地在元界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分说,天庭每年都需要夏皇和各大诸侯进贡。其中,以东方的云王做的最为杰出,因此深得天庭的信任,丝毫不惧夏朝的威势,反而有着取而代之的心思。
如今此政令一出,恐怕将会有大量的无地之人前来投奔,充实西方六州。与此前的政令看似不同,其实可以归结于一体,既增强了人口的基数,又加强了云龙宫的底蕴,还活跃了西方六州的生命力。
不过此政也就只有西方六州能够施行,连绵的大战将西方六州的既得利益层几乎一扫而空,留下空白一片,可以任由云龙宫规划。要是换做其他地方,土地早已经被无数势力瓜分的干净,龙盘虎踞。你敢有动手的念头对方就敢立刻动刀子,几百上千年的底蕴就算是以夏皇之尊,恐怕也经受不住狂风骤雨般的攻击。
“主上英明。”一众人心悦诚服地喊道。
第一千零一百零二十九章 风云激荡
随后,刘晋元又陆续发布了几条诏令,例如:逐步开放高深修炼功法,允许军中将士以功勋兑换。安顿厚待好伤残将士,下放到城镇乡野为官为吏,进一步加强云龙宫的统治。还有就是散播儒、法、墨、农、名、医等等诸子百家的思想,散布名声,同时压制西方六州内佛门一家独大的局面,最好形成百家争鸣的场景,同时也可以借机罗天下人才等等
这些诏令都是秦云跟刘晋元以及南宫成三人在一起商议讨论了许久主要是刘晋元说,秦云和南宫成大部分时间只有听着的份,再结合元界的情况删减了许多才总结而出的。
最关键的是,这些诏令无一不是可以迅速的提升云龙宫的实力,为这越来越风起云涌的大世做着准备。
随后,众人在大殿内整整用了几个时辰议论,甚至从天明一直谈论争吵到天黑,修改调整了其中的一些细节,使得几条诏令更加符合元界当前的形势,众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开始离去。
第二天这几条诏令就下发了下去,很快就传遍了西方六州,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些以往烂大街的招式看似有些不起眼,可是在元界还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回,造成的效果非同一般。不止云龙宫麾下的势力更加的忠心耿耿,军心士气大涨,就连其他五州的形势也一下子安稳了许多,更有着不少心怀抱负的人闻言心生向往,纷纷投奔而来。
一切走向正轨后,秦云再次放下大量的公务,全身心的投入修行中。随着剿灭佛门和统一西方六州后,大量元界独有的修行典籍任由秦云等人翻阅,自身修行隐隐有着更进一步的趋势。
其实不止是秦云,南宫成和刘晋元等也是感觉如此,吸收了各个世界修行的精华后,不论是眼界还是道行都有着巨大的提升。只要消化完毕,不说一步登天,但是半步大道境界还是很有希望在短时间内突破的。
这就是道行高深的好处,只要修行足够,境界的突破根本不成问题。哪怕没有乾金琼浆,神魂阳化的门槛也不足以堵死他们。在这方面,刘晋元比其他人更多一丝的把握,说不定可以在南宫成和敖坤之前阳化神魂,突破至半步大道境界。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刘晋元和南宫成应该第一时间放下所有事情,专心突破修为。有着云龙宫无限量的供给,他们可比当出秦云想要提升修为的时候轻松得多,天材地宝和无数功法任由他们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