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YTT桃桃
    燕王要不是实干型,就带不出像毛大人这样的下属。

    来之前,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他以为自个进来,正事没说几句,就要跪倒爬起跪倒爬起,一口一句回大人怎么怎么滴,不够费劲的。

    宋福生坐在圆凳上,一边吃包子,一边还听到了不少。

    他觉得,自个已经知道其中一个国库在哪了。

    这古代人,说话怎么就不注意呢。

    宋福生很操心,心想:这不行啊,这属于漏洞,往后这方面得加强呀。朝廷最好弄出个保密条例,细化一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多亏他是个好人。他要不是呢,是不是容易让敌军寻到蛛丝马迹。找到咱库那不就完了嘛。

    因为进来汇报的官员说,尚书大人已经审批多少多少粮食。

    宋福生知道,这个尚书应是指户部尚书。

    至于毛大人毛俊易,是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长。

    毛大人可是很有实权的。

    负责搜索、征集粮秣、给养、军饷征收、调配、发放。

    粮草可不只是粮,还有被服、药品、财务、服装等等,所有军需的验收、转运,毛大人全部统管。

    而来人提到的户部尚书审批,也就是毛大人的顶头上司,是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仓等。

    户部尚书会在涉及到要开国库四个仓场衙,或是钱法堂,钱法堂就相当于朝廷的银行,能铸金银取钱的,需要尚书大人亲自审批,毛大人一人无法做主。

    咔咔咔,毛俊易在尚书大人的戳下,又卡了四个戳。

    提笔又开始写批示,一边写一边告诉来人,“派人速去耀州城,开仓。”

    宋福生:你听听,其中一个国之库是不是在耀州城。

    当来人离开后,文书很有眼力见,急忙打开蒸笼,取出新的一笼包子送到毛大人的办公桌上,又要给重新倒热茶。

    倒是毛俊易坐在办公椅上,叹了口气,摆摆手让别忙了。这一打岔,已经吃不进去。

    宋福生一瞧,也甚为有眼力见的急忙来到办公桌前,等待问询。

    “你那里难处是什么,”毛俊易问道。

    “回大人,如果是种五百亩,难处是需要马上再扣大棚。

    大棚就是像各府上在室外建的暖房花圃,需要那种搭在外面的特殊油纸。

    第二个难处是青砖,目前砖窑都已经关门。

    但是建这种辣椒大棚,需要在室内用青砖搭火墙取暖。

    只有烧的足够热,秧苗才能生长,才能育出更多的秧苗,室内培植出更多的红椒,留种。种子才能够五百亩地使用。”

    毛俊易打断:“你要建在哪。”

    “回大人,就建在我们目前居住的地方。

    房子够破,便于扒倒,更好搭大棚。

    这也是第三个难处,我们至少要有四家搬走。

    草民了解,草民所在的任家村,祠堂后身是有空房的,能住六家至起家,但那一排房屋属于村里,需要得到村里人同意。”

    这也是宋福生他们那伙人当初拿到大红牌,被分到任家村的原因。

    当时的逃荒者,官府在分配时,会考虑被分到的村落有没有空房安置。有,才会往里面塞人,没有,压根不会往下派。要不然那不乱套了嘛。

    不过,当初的任里正任公信,做人损。

    村里明明有能住人的房子,到达村里,孩子们就能立刻分得三四个好屋睡觉,歇一歇一路逃荒的疲乏。祠堂后面的房子没荒废,村里人有负责烧的,也能进屋就有泥锅烧口热水喝,离村里的公共井很近,却没分给宋福生他们。

    直接将他们赶到河对岸,想住人就要先搭炕。

    而此时,宋福生就在管毛大人要那几处房子。

    毛大人也听懂了,砖、纸,在他眼里,包括让村里配合,这都不算事。

    算事的是:“明年这时,你能交与我多少种子”

    果然,要上交朝廷了。

    宋福生毫不回避道:“今年收获时,草民不会浪费一粒种

    子。明年这时,草民认为,军户们都种植,也应是够了。”

    这一刻,毛俊易彻底高看宋福生。

    这一刻,毛俊易也彻底明白国公府会高看这个平民。

    因为他从这个年轻人眼里,没有捕捉到一丝一毫的意外。

    眼神清正,一副尽心尽力,将种子全部交与朝廷,才是理所当然的样子。也什么都没问。

    毛俊易嘴角翘了翘:“你刚才说,你一亩能得五百斤上下的干辣椒,对吧只有干辣椒才会便于运输,在运粮途中不会腐坏,对吧”

    “是,大人。”

    “那五百亩地,你什么时候能交与本官二十五万斤干红椒啊”

    宋福生急速在心里计算:

    现在是三月中旬,即将要出正月。

    但是孩子们厚棉袄却没脱。

    今天外面又刮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说明今年是个冷冬。

    要是想大面积的




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面包除了白净好吃,其他就是个弟弟
    说起这个黑列巴,谁也没有宋福生感慨良多。

    他说他想奉献,为未来的安稳日子、为子孙后代,为前线出把力,一顿东琢磨西琢磨,纠结来纠结去。

    而他女儿,只是在劝他时表态了几句,转回头就化为行动。

    女儿的行动全部落在了实质上。

    女儿和他说,有考虑过方便面、压缩饼干等现代单兵口粮的制作,但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一,费油。

    二,费细粮。

    即便做出来也不是给普通士兵吃的,是给将领吃的。

    将领真的需要他们操心吗有国人的油茶等冲泡的细面食物。很多情况下,将领饿不着,队伍中最先受饿的永远是普通士兵。

    二,没有合适的外包装。

    像压缩饼干,运输没有火车汽车,完全靠人力推,路上运送时间太久,这样的饼干和方便面等口粮储存会发霉发潮。

    更何况,最重要的是没有抽真空机,没有压缩机,压根就做不出来。要想量产,是需要与之匹配的生产力水平,而这些工业化的机器,这里没有。

    女儿曾言:将脑中的想法到成为现实中产品的距离,爹,比我们逃荒的路还长。

    然后茯苓就开始重新细致地翻阅书籍。

    寻小米加步枪时代的口粮。

    得出结论,好多这里都有。

    像饼、盔,什么小米等等。

    像面茶米茶等还是那个问题,在少量缺粮的情况下,这些费油的食物还是给将领吃的。

    而饼、盔等等,也还是面临保质期的问题,它能挺十天不坏,它能做好后挺住两个月不坏嘛它还需要埋锅造饭。

    假设十万大兵要是埋锅做饭,没什么事时,可以。

    那也足够壮观。

    逃荒路上,他们不是没埋过锅做饭,二百多口人一起也够热浪火光冲天。

    假设有战役一打就是连续几日呢,没空埋锅。

    所以女儿又去重新翻阅书籍,找生产力与古代差不太多,他们能做出来的现成食物。

    当重新翻阅到二战时期的书籍时,女儿就将目光锁定在苏军的口粮上。

    当时苏军前线差点断粮,苏国人民为了支援前线,更是穷苦到靠每日排队去领一小条这种黑列巴,一小条就能挺好几日饥饿,才活下来打败敌军。

    而且那地方太冷,有些地方压根就不适合耕种,当时缺粮极其严重,却很奇迹地靠着这种黑面包活下来几十万人。

    而凡是提到苏军这种黑列巴的书籍,每本书都是只用寥寥几句话介绍。

    最后总结出来就是:

    要发酵,就用边角料的粮食黑麦和麦麸子做就行,要做的很瓷实,要用最古老的烤炉烤制。

    如果缺粮很严重,这种黑面包里完全可以掺木屑,木屑是能消化的,完全没有问题,这样能用最少量的边角料粮食制作出更多的面包。

    保质期长达一年,极其便于携带。

    &nb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最佳主角(一更)
    毛大人嘴里嚼着刚咬的那一口,低头还凝视着手里掰下的半块黑列巴。

    他忍着酸臭味,硬生生将手里的黑列巴全吃了进去。

    一口一口又一口,表情极其认真。

    牙口不好,就用唾液化开,囫囵往下咽。

    四名文书也围了过来,冲宋福生伸手要:“给我们也尝尝。”

    宋福生急忙将剩下的黑列巴递了过去。

    你一块,他一块,每人都掰了一块,站在毛大人办公桌前沉默地吃着。

    他们本不需要这样。

    可是此时心里涌动的东西太多。

    只因宋福生告诉了他们整个的制作过程。

    讲最开始,家里以前有开点心房的买卖,马老太糕糕兴兴店。

    家里卖的点心就是面包、蛋糕,独家手艺。

    现在不做了。

    然后由于自个提过,想为前面做些啥,让家里的小女听见,转回头女儿就去用独家手艺的烤炉,去研制这种扛饿的食物。

    四位文书认为:是宋福生太会说话了,太会煽动。

    因为随着眼前这人的讲述,他们好像看到了很多画面。

    一炕的这种黑点心。

    一个小丫头频繁出入烤炉房,认认真真笨拙记录做出每一块的配料,就怕弄混。

    一个女孩为了怕家人看见她艰难往下咽的表情,掰下这种拉嗓子的点心,偷偷躲在没人的地方试吃。

    还顶嘴。

    爹娘让她别吃了,小丫头说:“这是给前线兵士们吃的,他们都能吃,我就吃几天,又有啥可不能吃的。”

    四位文书:这人也不知是不是有意的,回的话要不是这么质朴,他们就不会当真。

    在这个部门当值,什么谄媚的话没听过。

    可这话,一击即中每个人的心口。瞧瞧大人,明显动容。

    是啊,在前面奋勇杀敌的将士们都能吃,他们又有啥可不能吃的。

    毛俊易咽下最后一块,喝了口茶。

    笑起来表情像极了曾经去路边摊吃饭的模样:“丫头叫啥。”

    “回大人,叫茯苓,宋茯苓。”

    “恩,茯苓呵……好。”

    随后毛大人又笑着对几位文书摆手:“你们几个就别吃了,剩下这些我可有用处。”

    “是,大人,”几位文书也笑着退下,最后一位退下的工作人员还将黑列巴用油纸重新小心包好。

    “你说,这一块就能供应八到十人一块就是八到十个兵士一日的口粮”

    宋福生拱手:“没错,大人,在家里试过。准确地说,应是,吃了后不能说再吃不进去食物,但是不吃是没有太大饥饿感的,不会饥肠辘辘。”

    毛俊易点头,他最看重的就是这点。

    给某些特殊的队伍配备,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不过,得找人试,八至十人的普通兵士试吃。

    “这个又是什么”

    “这个叫奶豆腐,但大人您看看,其实硬的也跟砖似的。只不过才出锅时确实嫩的像豆腐,这是放在外面冻的,草民捏下一小点儿,您尝尝”

    毛俊易忍着饱嗝,“好。”

    接着四位文书又像刚刚一样在心里吐槽着:这人太会说话了。

    刚才说的是他女儿吧,这回又变成老娘了。

    而且与刚才的路数还不一样,云淡风轻的提及。

    听听:

    那人说,这奶豆腐可是家里点心买卖里的核心,其中有几种点心必须得用这个。

    点心房停工了,可是奶牛不管你那事啊,正常产奶。

    怕浪费,就想着这天,做好奶豆腐也不怕坏,就不停地做。

    无意中,家里孩子们说没粮吃了,就啃它,很扛饿。

    证明过,确实很扛饿,腻腻的,吃完浑身有劲还不冷,很神奇。
1...108109110111112...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