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YTT桃桃
有真心拿宋叔做父亲的女婿,恩,他那一笑,就是这个意思。
同时,自己家也要好。
“哥,别和嫂子闹了。”
“你不知道,她那人嘴没把门的,她还……”
杨老大吭哧一会儿,仍是没学婆娘总用弟弟向娘家吹牛,而是说:“她还和我二心,背着我、背着娘,攒私房。”
外面的杨嫂子心一哆嗦,是啥时候知道的啊?
“哥,嫂子不舍得给别人花钱。我虽不太清楚她偷攒是什么心理,可能是穷怕了,但是偷攒又能攒下几个?她要是喜欢,比起我们现在有的,又不缺那些。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哄嫂子开心了,让她攒呗。一年也攒不下二十两三十两,至多五十两银钱,不能再多了。”
外面杨大嫂直掉泪,这回是捂住嘴偷着哭。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理,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娃他爹是舍得给她吃穿的,可她就是想摸钱。
杨嫂子在哭小叔子懂她。
上回吹完牛显摆完,娘家真找来啦,花那么多银钱给她心疼坏了,上火满嘴大泡,那时候才后悔,扬眉吐气太费钱了,再没敢写第二封信。
只是,呜呜呜,那些已经吹出去的牛,她又收不回来。
而且,要不说小叔子这人好呐,不但理解她攒钱,还不让休妻,在娃她爹面前念她好。
这一念,她才知晓,小叔子全记得啊。
呜呜,她的付出,小叔子连她浆洗衣裳手冻裂,疼的直哭都记得。
可比她婆婆强。
在杨大嫂感动到恨不得掏心窝子出面说,小叔,嫂子白日错了,别和嫂子一样的,差些认下甭管是不是她的错,她都能认下时,里面的杨明远又说话了:
“小钱可以哄嫂子,但哥,有几点,一定要嘱咐嫂子。
以前,是我想左了,总觉得做小叔子的让哥哥如何教嫂子,于情于理不该。不好看。
可咱家情况摆在这里,不适用这种于情于理。
还是宋叔那句话,消息不对等,嫂子或许不觉得怎样的事,它真的就能出问题……”
杨明远正经给举了几个例子。
让隔门偷听的杨大嫂,头一次这么认真的听人说话,听着听着都被吓住。
比方说:
骂他宋叔,姓宋的,这要是真听见就办你了。
骂嫌贫爱富。
你这话说出口不觉得如何,还认为不就是至多评价人的品德?可这是皇上指婚,又爱哪个富,王爷的富吗?这叫私议皇家事、王爷亲事,罪刑,拔舌。
老百姓对皇家事,在外面只能说处处说好,明白?
还有,在外面,甭管是对什么人,可以为面子显摆衣裳首饰,哪怕家里有钱,一天换得起三套绸缎衣。
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弟弟在皇上面前怎样怎样。
因为外面有许多更有能耐的人,你看他穿布衣,你看他在种地,他很有可能就是哪个府上的亲戚或是家奴,这里是京城,永远有比咱家厉害的。
杨明远又说:
也别以为有些小口角,真到出事那日,最差最差咱至多带着家当回去做普通百姓,不可能的,没法全身而退。
不为他着想,要为侄儿着想。
杨大嫂忽然冲进屋道,“小叔,我这就收拾收拾东西回趟奉天我娘家,你让你哥别休我,我回去一趟就尽快回来。”
她怕一来一回路上时间长,娃他爹变卦,还特意嘱咐一下这事儿。
杨明远微挑下眉。
杨大哥太知道媳妇回娘家是为啥了,这是惦记回去将信要回来烧毁。
你说那破嘴,要不至于回去嘛,气道:“我恨不得给你嘴封起来。”
杨大嫂一句不敢顶嘴。
今儿她是真怕啦,一个是夫君从没说过和离,被和离吓到。一个是小叔子说的拔舌头,还说一旦惹是非不能全身而退,那话是啥意思?啊?还能给她儿子也砍头吗。
要不说,凡事有两面性,脑子不清楚也好,聪明人不会这么琢磨,而杨大嫂直接就想到最厉害的砍头。
两日后。
丁坚来到这四方小院里。
杨明远正在后园子摘菜。
“你这模样,确实不能去御前。”
杨明远知道是指他额上伤口,笑着指指菜问丁坚:“种过吗?”
“并无。”
“认识哪个是草哪个是韭菜吗?”
丁坚望着杨明远那一脸认真被气笑了,合着那位真以为他不识菜和草,他没杀过猪还没吃过猪肉。
俩人打趣着去了前院。
“果园有点儿事,我娘和我哥去乡下了,我嫂子回娘家,家里又没什么奴仆。要不,今日,我给丁兄做菜,能否赏脸试吃?”
……
不知为何,丁坚在杨家小院里,望着用草帽扇风的杨明远,脚边是熏蚊的艾盆,竟然吃着简单的四个小菜还喝微醺了。
他来之前,可没想喝酒。
来之后,“恩,你要非得问我子丑寅某,我可实话实说啦。”
“丁兄,但说无妨,我一直很疑惑。”
丁坚告知,你人缘不好,同僚们并不是烦你这个人。
毕竟,杨明远其人,干净,长相俊逸,形象上并不比他这个曾经的探花差。首先,形象就招人看,瞧上去体体面面。
其次,相处已久,同僚都知晓杨明远不是刻意显摆之人,却在被问及什么时,不像有的人喜好长篇大论,他言简意赅,句句能说到点子上,废话少。
丁坚真掏心了:大家是讨厌你太过努力,太过。
“人说,笨鸟先飞,日子一久,发现不是笨鸟,你还日日那么飞,你让旁人如何处之。”
像是印证丁坚的话,明远并不是同僚们心中真讨厌的人选,外面有人敲门。
本以为是书童接侄儿回来,一开门,外面站着四位同僚,有一位就是和他打赌输了那位,见到杨明远就说,“你家真不好找。”
知道病了,都是提着礼物来看看。
年长的还提点,你怎么不找太医院?咱们是可以找的嘛,别随便一个郎中就看。
咱翰林院当职就这点儿特权。
其实,明远这一场病,连皇上也过问了两句,问的丁坚。
还随口评价道,如此年轻,这身板不行啊。心里琢磨,看来真得领着打猎去。
那可是皇上,金口。
他妃子病了都不一定会过问,这也许就是近臣的好处。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最亲爱的,你过的怎么样(为盟主蝶豆花打赏+三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
又两日后。
杨明远终于拆掉头上的绑带,能出去走走了。
他无意中逛到了文玩店。
忽然想起宋叔高兴地套上茯苓送的手串,破核桃什么的,还有那一大串话,话里话外说他不懂欣赏。
杨明远此时在文玩店里精心挑选,对店家说,“我要那个手串。”
他这个也挺贵,七十两银钱。
杨明远在店门前笑看自己手腕上的手串,心想:这七十两不当吃不当喝的就戴上啦,感觉似乎?唔,还是有点儿不值。
书肆里。
“杨大人,您好久没来啦。”
“我出了趟门,才回来不久。有什么新书?”
“新书啊,嗳?还别说,有一套。这套新来的书籍,要是别人问,小的还真不敢随意推荐,但您,小的知道,或许能稀罕。”
这新鲜的书,杨明远定睛一看,署名,颜大儒所著,颜家子,还有最显眼的:云谁之思。
他买一套拎家去了。从第一本最简单的开始看。
对于杨明远来讲,只有看书放松才治疗失恋。
6乘999,六九五十四,口诀五四写两边,还剩两个九写中间,这就是答案。
尾同头合十。
34乘74,口诀头乘头加尾,尾乘尾,得2516。
首尾尾首相反……
头同尾和十……
各种算学妙式。
还有什么多位数,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除法速算……
杨明远不信邪,用他的方式开始昏天暗地的计算正确度,又开始推演,打算找到这些口诀的错漏处。只要有一处错,就说明这书不行。
这病假让他休的,稀碎。
当杨母和杨大哥从乡下忙回来,杨明远脸更蜡黄了。
“儿呀,你这是为何,娘嘱咐你的话,又一句没听。”
换以前,不会解释,此时杨明远也习惯性的不吱声,只顾低头忙自己的。
不过,在他娘要出门不打扰时,他笔尖一顿,忽然道:
“娘,我在看书,想多证明一些这书写的对不对,然后告诉皇上。
因为在皇上身边,我知道皇上有想法,本朝统一,收复回来的那些城池账目乱到一塌糊涂。
皇上打算在户部吏司下,再成立一个叫……”
一想到他娘听不懂:
“就是巡检钦差税收和查账的队伍。出门去各个城池查。
这些书里许多算法很好,如若这些算法能得当运用,很是方便他们对照账簿。
但在上报给皇上前,儿不敢马虎的,需要仔细核对。”
杨母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还是多给儿做些好吃的吧,想必大孙这几日也在对付饭,唉。
好在瞅那张脸除了蜡黄,并未愁眉不展。
而杨明远,事实上,不止想到了这些。
他还摸着皇上以往处事的性情心想,他或许能帮到颜大儒,重新启用。
之前,他就觉得很可惜,颜大儒那是非常有学问之人。
为什么说他能帮到忙呢。
因为这个查税查账的钦差队伍,皇上并不一定会用颜大儒牵头,这属于很重要的职位,皇上心里存有膈应,不一定会重用到委任颜大儒带队。
但如果用这套书,让颜大儒给这些钦差培训几个月,用一些更方便的方式方法能节省大量时间,皇上应是能启用颜大儒教导。专门培训这些特殊的钦差。
杨明远自言自语,“唔,还有这个,云谁之思。”
此时,杨明远并不清楚云谁之思是谁。
陆家别院的内院,别说他没去过,就是宋福生也没去过女儿当时住的屋子。要是没人告诉宋福生,连这位也不清楚。
这不嘛,明远越算,就越想知道知道云谁之思了。
不是颜家人,被单列出来,笔名还在主著书人那里,颜家现在在黄龙。
黄龙有这样的人才?应举荐。
再者说,给皇上呈上这套书,皇上看完过后,颜大儒不用问,却总是要问云谁之思真实名字的。
那么黄龙那个特殊地点,云谁之思有没有可能是非常有才华的宋知府呢。
杨明远还真没往宋福生身上想。
他叔那人吧,算学这一块,比起其他方方面面稍差一些,呃,甚至还不如眼下的他。
不过,出于很是好奇,杨明远正提笔给黄龙知府,他最亲爱的宋叔写信。
想让宋福生帮忙打听打听,是不是颜大儒哪个学生去了黄龙,还是说,云谁之思就是本地的另一大儒。
只是写着写着,杨明远的笔尖忽然顿住,脑中闪现在黄龙接待使者团,宋叔那该笑就笑,对他像对待平常人的脸。
当时在黄龙,宋叔和其他官员见到他的表情一样。
一想到这些,杨明远想到他和宋叔可能再也回不去从前了,心一抽痛。
他正经望着窗外,静默了好一会儿。
远在边境正旅游的宋福生,还不知道,杨明远这孩子已经没有勇气再凑近他了。即使那孩子心里很想很想和他继续亲近。
但比起鼓起勇气凑上前,杨明远更怕宋叔脸上会露出膈应他的表情。
杨明远望了一会窗外,将习惯性写给宋福生的信纸揉成团。
提笔直接以私人名义,直接给颜家颜老夫子写信。
他在信中,先称赞一番编著者,敬佩一番,请教一番,然后才询问。
一问,还会不会再出书,他想看。
二问,云谁之思,有机会也想去拜访这位算学大家,可否方便告知姓名。
另外,也在信里告知,他要将这套书呈给皇上了,望颜老勿怪他多事。
他实在是出于这套书很好,非常实用。
出于算学能算的快,会对朝廷、对六部提高工作效率的考虑。
但实际上,杨明远最后信里的“另外”,这都属于是有礼的客套话了。
要是不想让天下人知晓,出书干什么。
颜老夫子只有高兴的份儿,会非常高兴皇上能看到。
……
当杨明远病好已经回去当职几日后。
这套书,不仅皇上看过了,户部尚书,户部现在顶替曾经毛大人的侍郎,也都看过了。
而且,皇上真如杨明远猜测的那样,刚打完仗,朝廷确实想要在户部下面成立一个特殊的钦差查账队伍。
因为各地这么多年,完全失控。
又打仗,当地衙门百姓什么情况都不清楚。
面临着拨款,款项的具体应用,包括以前的烂帐和被统一回来的那些城池,目前的民、度、支、金、仓存储,要全部核算一遍。这个量是很大的。
皇上看完可不就会问,颜,他知道,云谁之思又是谁弄了这么个笔名啊?
杨明远很尴尬,今日才收到回信,还没倒出空看呐,胆怯的回话,无法回答。
事实上,这是一种失职,对皇上说无法做到。
“现在看。”
杨明远就将手头写的给了丁坚,很是无语自己的失礼,又当皇上面前看信,他最近真的是表现不如以前,默默地掏了出来。
这定睛一看,“……”
丁坚用眼角余光扫了杨明远一眼,怎的啦?
皇上也看向表情好似有些不对的杨翰林,问道:“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八百六十五章 你是我笔下最幸福的女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
杨明远身着墨绿色翰林服,望着信中“宋茯苓”仨个字,喉咙动了下。
他透过这仨字,似看到女孩那张古灵精怪的笑模样。
以为自己会好一些了。
没想到……
“回皇上,微臣失态。
微臣很出乎意料。
没想到所著者之一,是黄龙宋知府爱女宋茯苓。”
丁坚笔尖一顿。
正在批阅奏折的皇上,闻言一愣。
谁?
宋爱卿之女。
那不就是珉瑞未过门的媳妇?才被他指婚的煜亲王妃。
皇上伸手示意,让杨明远将信呈上来。
信里,颜夫子对宋茯苓评价很高。
而且,应是猜到一旦什么事情到皇上那里,都要探究个源头,有细细解释宋茯苓家学渊源。
比方说:
颜夫子有告知,算学,宋茯苓是由其父领进门的,自小就坐在其父膝上被教导。
天赋奇高,目前早已超越宋知府。
就像书院先生能教出状元、榜眼、探花,让这些先生自己去考,却并不会高中状元一般,什么都讲究个天赋。
而宋知府之女宋茯苓,就是算学方面的奇才,对算学颇有心得,运算方式奇特。水平可以说,不止高于她父亲,也已然在某些方面高过于他。
皇上一边在心里惊讶,还真是宋爱卿的女儿。
扫了眼杨明远。
杨翰林事先知不知道呢。
还真不像知晓的模样。
是啊,不知道。
杨明远整个人,正处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缘分”的震惊中。
皇上一边又继续扫几眼信件,在心里感叹,字字句句透过笔墨,颜老夫子还是那个“味儿”。
男女,尊卑,年纪,通通不在考虑中,只崇上学术造诣,学术方面只要比他强就尊崇,不像孟学士等那些老学究。
可见,皇上心里是认可颜老夫子这点的。
“宣颜品堂,及其著书的颜家子孙进京。”
“是,皇上。”
对于宋知府之女、不日后的煜亲王妃,皇上是怎么想的,有没有觉得这是位非常不错的贵女,杨明远和丁坚没能有幸听到金口玉言的一二点评。
但陆丞相和其他几位尚书,以及参与议事的侍郎听见了。
因为皇上在议事完吃点心吃茶时,忽然问陆丞相,你知道珉瑞那媳妇,算学很有一套吗?
陆丞相闻言,面露几丝疑惑,回话说不知晓啊。
皇上示意大太监,将那套书送与陆丞相,让相爷也回去看看。
“唔”,皇上咽下点心,抿口茶后道:“所著者之一就有珉瑞那媳妇。”
可惜是个姑娘家。
……
杨明远又落寞了,才正常没几日,就又又有些缓不过劲儿。
回到家里变成话少的模样。
搞得杨母和杨大哥总偷着观察:被甩了,不是,是被不要了,这玩意儿引发的症状还会反复啊?
杨明远觉得自己配不上,觉得宋茯苓的存在就为提高他眼界的。
但还是那句话,再如何缓不过劲儿,他也是祝福的。
可京城有几位暗恋陆畔的闺秀,却不是他这想法。
不任性的贵女,听说宋茯苓算学有天赋,人前是笑着表示,能被大长公主看中的姑娘又怎会是普通闺秀,再说,虎父无犬女嘛。一派谦虚的模样。
人后的心里是,会点儿算学算什么?
任性得宠的贵女,是听说后直接就在家人面前表现出不屑,说她也会。被她父亲听到这话骂了蠢字。不动动脑子,只会算内宅账目的本事又怎会到皇上那里。
只过两日,各书肆就发现,这套枯燥的工具书,即使实用,但对于买来能得到帮助的人来讲,还有些价钱过高的书,它变成畅销书了。
要么不买,买就买一套的那种。
连陆丞相在看到这套书出处,发现是陆家门人经手刊印的,他都命:加印。
给祁掌柜的大哥,负责陆家这一摊生意的祁老大喜坏了。
这许多年,家里有那么多生意,这是头一次见到陆家家主。
一般情况下,如此杂事,陆丞相是从不过问的。
同时,陆丞相也就明白了,难怪皇上会问他,是否知晓。
不过,陆老太爷也是头一次并不关心皇上怎么想。
不关心皇上会琢磨,是不是陆家借颜大儒之手,要给煜亲王妃加名声,是不是陆家在一手操控,等等,他都无所谓,皇上爱咋想咋想。
这回,没用大长公主高兴的四处显摆她孙媳,陆丞相出手了。
让加印给他送来许多套书籍,他要四处送人。
这著书人里有他孙媳。
陆丞相还和大长公主私下里夸奖宋茯苓,虽然惜字如金就四个字“是个好的”,但这是第一次夸奖。
而且能从这简单的四字里,清晰无比的感受祖父对孙媳的赞赏,以及忽然冒出的,长辈对晚辈的疼爱。
大长公主笑,她这夫君有时候和那颜品堂一样,对真有学问的人很是喜欢。
尤其这是未来孙媳,就更感觉到与有荣焉。
而且别人不知晓,她却是知道的,就珉瑞高中举子头名的卷子,眼下就被陆丞相在珍藏。
别看珉瑞没考之前,还表现出拦过不让考,可考完后,谁都比不得陆丞相高兴,够偷偷对着卷面乐呵浮几大白的。
在京城发生这些事时。
在宋福生他们一行人游玩完,终于启程往回走时。
在宋福生趴在马车上,米寿手心满是药油在给姑父按摩,宋福生舒坦的嘿呀嘿呀忽然换成两只大手,他扭头一瞅,陆畔接过药油在给他按摩时。
在回程路上的临时住处,陆畔在给最前面的宋福生搓澡,米寿坐在陆畔身后给陆畔搓澡,宋福生老脸洗的红扑扑对陆畔说,“你使点劲儿”,陆畔一脸汗,头也没回就说米寿:“你也使点劲儿”时。
黄龙本城池,黄龙下面各县衙门口处,张贴出同一告示。
告示内容,俩字总结:招聘。
咱们知府大人要给女儿招聘,厨娘烧火煮饭的四位,只要人爱干净就行,煮饭不必多好吃,他打算趁女儿没出门子前,可以自己教嘛。
招聘聚齐黄龙地区老手艺很牛逼的家具师傅,要求只要能听懂他话,会看他画的图就中。知府大人打算亲手给女儿画一套陪送家具。
招聘丫鬟二十位,这个要求就多了,密密麻麻一串字。
比方说,要有识字基础的;丫鬟里要有伶牙俐齿的,这适合帮闺女掐架,闺女不回娘家说委屈,让这丫鬟回娘家学话;
丫鬟里要有白白胖胖,吃饭香,看一眼就能下饭的;
丫鬟统一性格都得给他开朗的。别他女儿本来能想通的事儿,身边总围着爱唱衰的人,心情该不好了。
还有,最好会点儿跟头把式的。
想招聘会点儿武功的姑娘还能理解,防身嘛。
敢问宋知府,您这里写要会杂耍的又是闹哪样。赶明帮你女儿翻墙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