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穿越的道观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古夏扬
项羽连连摇头,一个连亲儿子都不分封的人,怎么可能会让人异姓人裂土分封。
“天下太大了”
曹易丢下一句话,往前而去。
项羽若有所思的跟上。
采灵芝的地点,距离嬴政所在的位置其实不远,曹易、项羽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
入目的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气势冲天。
“如何”
曹易回顾项羽。
“只需一半同样战力的士卒,我便可以击破这支秦军”
项羽语气狂妄。
曹易没说话,换成别人第一反应会嘲笑项羽,知道历史的他,清楚的知道什么叫战争天才。勇战派排名,项羽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来了,陛下等的高人来了”
突然,一个尖锐的声音传来。
曹易闻声看去,一个宦官模样的人从黑色海洋里冒了一下头,便飞快了的跑了回去。
不多时,一个留着三缕美髯、气质不俗的文官,带着一大帮人走来。
曹易清楚的看到除了李斯和少数几个文臣武将,来迎接的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尤其是儒生博士们。
“斯,奉陛下之命,相迎道长。”
为首的文官,也就是李斯,拱手道。
“劳烦左丞相”
曹易也拱了拱手。
当今朝廷,有两位丞相,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秦朝不同于东方六国,以右为尊,所以李斯只是文官中的二号人物。
李斯最不喜的就是被人叫左丞相,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能在嬴政手下干那么久,还官越做越大,喜怒不形于色对他来说是基本功。
“道长,请”
李斯侧身,作出请的手势。
跟着他来的,把礼看的比命还重要的博士儒生们,就没那么好脾气了,一个个摆出臭脸。要不是场合不对,或者换一个朝代,已经站出来质问曹易为什么来这么晚了。
 
第九十一章 死期将至
“贫道还有一事”
曹易没有直接说出来。
“道长但说无妨,朕无有不允。”
嬴政巴不得曹易有事让自己帮忙。
身为统御天下的皇帝,欠了一个人天大的人情,不做点什么,他总觉得不舒服。
“项羽”
曹易吐出两个字,同时看着嬴政的表情变化。
果然,嬴政听到项羽这两个字,原本平静的脸上多了一层阴云。
“项羽是不出世的战争天才,陛下开疆拓土,少不了这样的人。”
曹易劝说。
嬴政绷紧的脸,微微松动了一些,为了天下,委屈自己的事情,他不是没干过,当年伐楚,他轻信李信的狂言,只派了二十万人,结果大败而回,事后为了表示诚意,放下身段亲自驾车,去请老将王翦出马,终于伐楚成功。
“陛下看过历史,当知这天下有多大,各地的差异有多大,光一个南方湿热之地,不知要填多少万的人命。”
曹易又加了一个砝码。
这不是无的放矢,当年的元朝何其强大,几次攻打后世越南一带的陈朝都惨败而回,还不是败给了恶劣的气候和地形。
嬴政终于动容:“道长言之有理,两千年历史,无数战役,败在气候,败在水土不服、败在地形上的军队、大国,不知凡几,现在我大秦虽然占尽优势,可天下毕竟太大,太复杂。项羽这样的人,对朕来说越多越好。”
见嬴政被说服,曹易又说了一件事:“第二件事,封邦建国”
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
这次嬴政只是沉思了一阵,便点了头。
看过历史的他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封邦建国的办法,把基础先打下来。
“贫道要说的就这些”
曹易说完,不再言语。
“道长为他人谋划,为朕谋划,却丝毫不为自己,真国士也。”
嬴政感叹。
曹易只是笑笑。
嬴政扫了一眼远处和李斯等人站在一起的项羽,高声道:“尔等过来”
项羽和一众大臣走了过来。
嬴政目光在项羽脸上徘徊了一阵,说:“朕本想杀你”
“羽原本也有此意”
项羽毫不畏惧的与嬴政对视。
“放肆”
“大胆”
……
李斯、文武大臣、儒生博士们纷纷出言呵斥。
嬴政一个冷冽的眼神看过去,现场立时鸦雀无声。
沉默半响,嬴政道:“朕念你是不出世的将才,留你一命,为朕开疆拓土,功成之后,朕可以让你觅一肥沃之地,建立楚国。”
这话一出,文武大臣变色。
李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陛下,废分封,立郡县是国策,诸侯混战数百年的事,不能再重演了。”
其他文武大臣,特别是宗室出身的大臣反对更是激烈,他们什么都没捞到,凭什么这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项羽得到一个封邦建国的许诺。
儒生博士们则个个面露喜色,崇尚复古的他们,最向往的就是分封了。当年李斯提出立郡县废分封的时候,属他们反对的最凶。
嬴政向来是个独断的人,主意已定,根本不理睬众人,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项羽:“朕给了,你敢要嘛”
项羽立刻就感受周围好似利剑一样的目光,不过他一点也不在意,迎着嬴政的目光,毫不怯场的道:“有何不敢”
嬴政点点头,目光投向众人:“朕意欲恢复分封制,赏赐有功之人。”
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原本反对的声音一下子没了,特别是宗室出身的大臣,恢复分封制,他们得到的便宜最大。
“无功之人,哪怕是朕的儿子,也没有资格分封。”
嬴政又补充了一句。
只有少部分宗室出身的大臣脸色变得不好看,大秦是可是尚武的国家,大部分宗室出身的大臣都有军功在身。
“分封的事,容后再说,时间不早了,登山。”
嬴政说完,径直朝上山的入口处走去。
曹易和一众大臣走在后面。
走了大概一百步的样子,嬴政停下脚步,回头说:“道长与
第九十二章 天命最高
“道长,你看”
嬴政的声音忽然响起。
思绪被打断的曹易,闻声看去,层峦迭嶂,无处不透着鬼斧神工的泰山上方,多了一片乌云。
刚才还是青天白日,怎么一转眼就多了一片乌云,难道真的有什么玄乎不成
“道长”
嬴政眉宇间带着问询之意。
曹易收起多余的心思,一脸平淡的说:“天气变幻本是常事”
嬴政闻言没有再理会。
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所见更加雄奇瑰丽,一派浓郁的原始风貌,各种后世罕见的飞禽、走兽时不时可以看到。
“陛下小心,那里有一头花斑豹子!”
李斯凑上来提醒。
一侧的山林中,一头威猛无比的花斑豹子,快速的穿过,留下一道残影。
“有道长在朕身旁,便是十头豹子来了也无妨。”
嬴政浑不在意。
上次,曹易对付变成僵尸的徐福的场景,他记忆犹新。
李斯上次不在军营,事后嬴政下了严令,不许把消息泄露出去,所以李斯只知道一个大概,闻言诧异的看了曹易一眼。
一行人继续攀登,天上的乌云愈加的阴沉,似乎在酝酿一场大雨。
吊在后面的儒生、博士又在小声议论天象。
行至半山腰,忽然大雨从天而降,好像天上的天河忽然泄露了一样。
正巧前面有一棵茂密的大松树,约有两三丈高,犹如一个巨大的伞盖。
曹易和嬴政走到树下,站定。
紧跟着走过来,站在外围的是李斯及文武大臣。
儒生、博士以及跟在后面的兵卒只能站在雨中。
大雨像是故意阻挠嬴政封禅一样,下了小半个时辰也没有停止。
整个泰山朦胧在一片白蒙蒙之中,给瑰丽的山峦增添了一层神秘、唯美。
“陛下,臣有话说。”
一个浑身湿漉漉的儒生,挤了过来。
惹得一众文武大臣呵斥不断。
儒生毫不在意,反而头昂的老高:“陛下,这场大雨也是天象在示警”
又来作死!
曹易暗自叹息。
果然,嬴政神色冷淡的看着儒生说:“哦,说与朕听听”
儒生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先戴了一个高帽子:“陛下一统六国,结束天下纷乱,功业之高,五帝不能及。”
这样的话,嬴政听的太多了,没有什么反应。
“然”儒生来了一个转折:“陛下不依三代圣王之道,不尊周礼,不行德治,以刑名小道压制天下,以致德行不足,才惹怒上天,屡遭上天警告。”
嬴政道:“你说你的儒家之学,为何诋毁法家”
儒生一脸不屑:“法家急功近利,专意媚上,以刑法残害百姓,不是小道又是什么”
嬴政又道:“你儒家便是大道”
儒生气势一下子长了不少:“不错,只有我儒家之学才是长治久安之道,陛下放弃法家,行儒家之学,以儒者为官,牧守地方,数十百年后,必定天下大治,即便是北方的胡人也会俯首帖耳。”
嬴政忽然笑了,笑的很冷:“朕若是不从呢”
儒生立刻换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陛下,上天三次示警,难道还不够嘛,望陛下迷途知返”
“望陛下迷途知返,放弃法家害人之学”
“陛下,只有我儒家之学,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啊”
……
其他的儒生、博士们也高声劝谏。
换成其他的朝代,皇帝已经低头了。
可他们面前站着的是千古一帝嬴政。
“聒噪”
一声冷冽的声音,如同雷音。
儒生、博士们全都安静下来。
“天象如何,不是尔等可以妄议的!”
哗哗的雨声中,嬴政语气森然。
“望陛下迷途知返”
之前那个儒生勇敢的又说了一句。
嬴政冰冷的眼神从儒生身上掠过,落在项羽身上。
下一瞬,项羽迈出数步,如同提着一个小鸡仔一样,把儒生提了起来。
“匹夫,你想干什么”
儒生虽然满心慌乱,脸上仍旧强撑着。
项羽一声冷哼,如同举鼎一样把儒生举了起来。
“壮士饶命,壮士饶命……”
刚才还大义凛然的儒生,如同一个受惊的小兔,瑟瑟发抖的求饶。
项羽不屑一笑,用力一投,将儒生丢到一旁的山石上,顿时头破血流的场面显现了出来。
&nb
第九十三章 大功告成
曹易从怀里取出一个十分精巧的小匣子。
嬴政脱口而出:“不死药”
曹易点点头,打开,一个和指甲盖大小、淡金色的药丸,静静地躺着,令人神清气爽的清香不断从上飘荡而起。
“只有一颗”
嬴政有些意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