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穿越的道观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古夏扬
满脑子都是行军之人不喝酒信条的章邯,听到曹易的话,反应稍微有点大。
曹易瞥了章邯一眼,道:“总比渴死好”
章邯也不是死脑筋的人,点头道:“邯,必将先生的话牢记于心。”
曹易又说了第二件事:“大海茫茫,方向难辨,一不小心就可能迷失在无尽的大海中。贫道这里有一个指南针,将军随身带着。”
说完,从葫芦里取出一个离开寻龙诀世界时,买的指南针。
章邯接到手里,看了一阵,露出莫名的表情。
曹易指着上面的字母说:“这个代表南,这个代表北,记不住现在就可以用匕首刻上小篆。”
章邯闻言,从腰上拔出一把匕首,刻了起来。
曹易看着忙碌的章邯想起了一件和指南针类似的物件,司南。据说,是战国时代的赵国发明的。
首次提到司南的是《鬼谷子谋篇第十》,文曰: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传统上,认为司南是勺子形状的。
50年代一位钱姓院士曾受人之托试图以天然磁石制做勺形司南,但因天然磁石磁距小、底部摩擦大而未成功。之后王振铎先生以钨钢为复原物在人工电磁场中磁化。
很多学者由此质疑,司南不是勺子形状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也因此不再展出司南的模型。
“刻好了”
章邯放下匕首。
曹易见状说了第三件事:“人长期不吃菜,会生病,贫道的建议是,多携带大豆和绿豆,也就是菽和菉豆,每隔一段时间,泡一些。”
这次,章邯想也不想就点了头:“诺”
曹易想了想,没有其他的了,从软塌上下来说:“就到这里,将军回去歇息吧”
章邯下了软塌,穿上靴子,告辞离开,刚走到外面,又听到曹易的声音:“明早再来一趟,贫道有一样东西送将军。”
章邯应了一声,远去了。
军帐里,曹易手里多了几张治病符。最近比较忙,一直没有画符,储存的符不多了。
“本来还打算挑选几个门徒,明日再说吧”
曹易说完,回到软塌上,把一应的画符工具取出来放在案几上,开始了画符。
治病符,镇尸符,通灵符,临字符,雷符都画,不过以治病符为主。
画的足够多的缘故,速度比之前快多了。
画到后半夜的时候,曹易忽然脸色一变,体内储存的灵气不多了。
把紫金红葫芦里的翡翠倒出来,结果基本上都是用过的。
思索一阵,曹易忽然想到一样东西——天星。
昨日在泰山上建长生阵法,只用了一半,还有一半。
心念一动,一块宝蓝色、散发着璀璨的光芒,美得惊心动魄的石头,随着一股清气从葫芦里飘了出来。
 
第九十九章 被激怒的嬴政
曹易第一眼没认出来,看到两人额头烧焦的头发,才想起两人是昨晚炼丹爆炸事件中的方士。
“你二人叫什么名字”
“尤伯”
“东门庆”
一胖一瘦两个方士分别答道。
似乎是牵扯到了伤口,说完,瘦的像猴子一样的东门庆倒吸了一口凉气。
曹易扫了一眼地上横七竖八的方士们,继续问:“这群人为何打你二人”
东门庆一脸苦笑:“他们得知昨夜陛下驾临,事后,兵卒将方士营团团围住,不许一个人出去,以为陛下因为我们几人迁怒了他们。”
弄明白了的曹易,对地上一众方士说:“陛下已经把你们交给了贫道,你们不会再有性命之忧。”
很多方士露出将信将疑的表情。
曹易又看向东门庆:“你们一共多少人”
东门庆想了想说:“四百六十多人”
这么巧!和焚书坑儒活埋的人数差不多。
曹易想到一个公案,问:“你们中有儒生嘛”
东门庆一愣,用略微不屑的语气说:“我等与齐鲁之地的儒生势同水火,怎么可能与他们为伍。”
焚书坑儒果然和儒家没什么关系!
“那你们都是来自什么家”
曹易挺好奇这些人的来历。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难,东门庆想了半天才说:“很多,有阴阳家,黄老,名家,杂家,小说家,纵横家,医家……其他的记不清了,不下于二十家。”
曹易没想到方士的成分这么复杂,连小说家都有。
“还有很多游侠,以前依附六国王侯公子的门客……”
东门庆又补充了几句。
曹易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东门庆小心翼翼的问:“先生,找我等需要我等做什么”
曹易沉吟了一阵,说:“贫道要从你们中挑十二个人做事。”
东门庆眼睛一亮,忍不住又问:“做什么事”
说参与立教,解释起来,太过麻烦。
曹易干脆道:“传播一些学问”
东门庆上下打量曹易,不敢相信道:“先生这么年轻,就想效法先贤,开宗立派”
曹易脸上露出微笑:“一步步来”
东门庆嘴巴张了张。
“你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愿意的话,就投书到最大的那个军帐。”
曹易说完,转身离去。
“先生”
东门庆突然喊了一声。
没走多远的曹易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东门庆:“何事”
东门庆大声问:“在下听相熟的士卒说,有一方士,顷刻间杀死变成嗜血妖魔的徐福,又一人陪陛下在泰山之巅完成封礼,可是先生”
曹易点点头。
东门庆立刻一脸的激动道:“在下愿意替先生做事”
一旁一直没机会说话的尤伯,也大声说:“在下也愿意”
同一时间,躺在地上的方士们纷纷爬起来,表示自己也愿意。
“先投书”
曹易微笑着丢下一句话,走了。
一众方士,欢腾着跑回了一个个军帐。
引得更多的方士,从军帐里出来查看。
曹易却已不见了踪影。
接下来,一连十日,曹易的军帐都有方士进进出出。
竹简、麻布、帛书,堆成了小山。
曹易一个个看,一个个叫来询问,最后从中选了十二人。
东门庆,尤伯都入选了,理由,两人出身阴阳家,思想上靠近道教,又喜爱炼丹。
其余的十个人,身份就复杂了,有剑客,有昔日信陵君的门客,有杂家的,有阴阳家的,有黄老,有纵横家的……
没中选的人里面,就更复杂了,甚至有一人自称是龙阳君的门客。
今日正午,曹易正在军帐前,向十二个门徒传授《太上感应篇》。
一脸疲惫的李斯,走了过来。
曹易抬起头道:“丞相,今日怎么有清闲到贫道这里”
十二个门徒,纷纷起身行礼。
李斯摆摆手道:“为了保证章邯将军三个月后顺利出海,老夫已经两天没合眼了。
第一百章 白龙鱼服
光线稍微有点差的巨大军帐之内,嬴政坐在案几后,眼睛中布满血丝,案几上放着四五卷竹简。
一侧的长木板上有两堆一米多高的竹简,应该是刚批改完的,放的有点乱,两个内侍正在收拾。
“陛下”
曹易轻喊了一声。
嬴政抬起头,疲倦的脸上露出一点笑容:“道长,找朕何事”
曹易把希望延迟出海日期的来意说了一下。
嬴政听完说:“延迟几个月便到了秋冬季,秋冬季出发,岂不更加危险。”
曹易顺势说:“不如推迟到明年。”
这次嬴政没有立刻回答,起身,在军帐之内踱起了步。
时间一点点过去。
嬴政忽然看向进来半天,一直沉默的李斯:“丞相之意呢”
李斯巴不得多一点时间,可他深知皇帝陛下不从众的性格,反其道而行之说:“为了能让我大秦子民五十年内增加数倍,便是死上几万人也是值得的。”
嬴政深以为然的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
李斯没想到皇帝陛下行事不像往常一样,朝曹易投去求救的目光。
曹易还了李斯一个‘贫道爱莫能助’的目光。
李斯无奈,只能一路走到黑:“臣建议将追杀燕、齐、楚三国海上残部的楼船水师一并派遣,只要能把天赐之物带回来,全军覆没也值得。”
嬴政不悦道:“丞相此言差矣,若无楼船水师镇压海疆,岂有天下靖平。”
李斯连忙告罪。
嬴政思索了一阵道:“三个月后,先跨海去箕子朝鲜,若一路顺利,便继续向东,不顺则折返,改在明年初夏”
李斯见目的大体达到了,松了一口气。
嬴政瞥了李斯一眼,语气有点冷:“不要在朕面前再耍小聪明”
李斯没想到这么快皇帝陛下就发现了,再次告罪。
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从帐外传来:“陛下,车马已经准备好了。”
嬴政嗯了一声,对曹易说:“今日曲阜学宫有一场诸子百家的盛会,朕欲微服一观,道长可愿同去”
曹易想都没想就点了头。
“稍等朕片刻”
嬴政回到案几后,继续批改竹简。
曹易目光投向一侧堆成小山一样的竹简,历史书上说的嬴政一天批改一百二十斤竹简,今天终于亲眼看到了。
在无声中过了一阵,嬴政把批好的竹简放在竹简堆上,吩咐内侍尽快送出去,起身离开位置。
“走”
“嗯”
两人走出军帐没多远,身后传来李斯的声音:“陛下微服出行,臣放心不下,请求同往。”
嬴政回头扫了一眼李斯身上的衣服,说:“回去换一身”
李斯应了一声,快步朝自己所在的军帐走去。
嬴政和曹易走到军营出口,一辆看起来很朴素的马车正停着。
嬴政上车换了衣服,下来和曹易闲聊没一会儿,李斯就来了。
见没有护卫,李斯皱眉道:“陛下,就我们三人,是不是太冒险了。”
嬴政笑道:“道长一人就抵得上千军”
李斯虽然多次耳闻曹易的强大,还是有些不放心:“不如安排五百精锐,悄悄跟在后面。”
嬴政不悦道:“朕说了,道长一人可以当千军。”
李斯见状不敢再劝。
“道长上车”
嬴政说道。
曹易也不客气,先上了马车。
嬴政随后上了马车。
“那臣”
李斯心中有些不妙。
“你赶车”
嬴政丢出来一个马鞭。
李斯捡起马鞭,郁闷的坐在车头,脚放在车辕上,朝两匹马的马臀,分别打了一下。两匹马慢悠悠的拉着马车离开军营。
马车里,曹易不解的问:“陛下怎会突然想起微服出行”
嬴政道:“朕要看看到底是那些鲁儒胆大包天,还是地方法家官员借朕之手对付鲁儒”
曹易没想到嬴政会怀疑地方法家官员,疑惑道:“陛下怎么会有这种办法”
嬴政声音变得有些冷:“十个月前,朕在燕地杀了两名诋
第一百零一 李斯出马
嬴政见状将符咒贴在光洁的额头上,不过两息的功夫,符咒脱落,嬴政的面貌发生了轻微的变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