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穿越的道观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古夏扬
和墨家身体力行的兼爱,非攻,他们儒家确实逊色不少。
曹易不想数量众多的儒家弟子的积极性被打击的太狠,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儒家表现好,未尝不可以加上作文课业。”
伏念立刻道:“何谓作文”
曹易道:“写文章”
伏念的脸上焕发神采。
儒家弟子们也都喜笑颜开。
曹易又补充道:“其他家也有机会”
一时,现场的气氛有点不对。
曹易看了一圈,问道:“大家还有没有不解的”
“有”
出声的是墨家的弟子。
曹易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
墨家弟子一脸不解的问:“先生所讲的物理是何种学问,我墨家上下从未听闻过。”
曹易微笑着把后世华夏学生都知道的小孔成像,用这个时代能听懂的话说了一遍。
“噢,先生所讲的物理,指的是这。”
墨家弟子一脸恍然。
其他的墨家弟子也都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曹易想到《墨经》上记载的数学、几何知识,又问几个问题。
墨家弟子们都给了肯定的答复。
于是,墨家三项课业,又多了一个算术。
这种分法,以后世的标准,完全是开玩笑,可没办法,这个时代条件就这样。
墨家的人没问题了,一个阴阳家的弟子发问了:“敢问先生,何为化学”
现场诸子百家中,论起懵,最懵的就是阴阳家的弟子了,他们搜肠刮肚,也没想明白这个化学是什么东西
曹易用这个时代能听懂的话,把化学解释了一遍。
阴阳家的弟子依旧一脸的懵。
好半响,才有一个瘦瘦小小,一点也不起眼的阴阳家弟子说:“这个化学,和炼丹有点相像。”
曹易立刻看向那个阴阳家弟子:“不错,和炼丹差不多,不过化学更复杂一些。”
那阴阳家弟子摇摇头说:“可是我等都不会啊,十几年,有一位先贤喜爱炼丹,后来收了两个徒弟,一个叫东门庆,一个叫尤伯,很久没消息了。”
东门庆,尤伯!
曹易笑道:“他们正在贫道手下做事”
“啊”
那阴阳家弟子嘴巴半张。
其他的阴阳家弟子也一脸的意外。
曹易继续道:“化学比较复杂,是给少年人学的,你等还有五六年的时间准备,你等可以和东门庆、尤伯二人好好琢磨,实在想不明白,可以找贫道。”
有彼岸花在手,实在不行,就让他们看一看未来的基础化学,或者整理出来。五六年的时间,不可能弄不明白。
不少阴阳家的弟子露出苦色,这个化学,他们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曹易换了一副诱惑的语气:“想想看,几百年后,你们被几百万,几千万的学子奉为大师,圣贤,是怎样的场景……”
今天来的阴阳家弟子大都是年轻人,正值渴望扬名立万的阶段,闻言纷纷露出向往之色。
摆平了阴阳家弟子,曹易目光投向其他流派。
一个纵横家的弟子,试探着问:“不知我纵横家的课业,多久能在学堂里上一次”
看着这个纵横家弟子小心翼翼的样子,曹易笑着回头看向嬴政。
嬴政开口道:“纵横家长于外
新年快乐
拭去奔波一年的风霜,眺望千里之外的故?
第一百零七章 再起风云
微冷的黑夜笼罩辽阔的齐鲁大地,已经长存于岁月中数百年的鲁国王都,曲阜,被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充斥。
无数人从夜梦中惊醒,或是躲在房间里惊惧莫名,或是爬到屋顶、墙头,胆战心惊的远眺火光冲天的郡守府、县令府。
此时,占地面积广大的郡守府外,数千如同魔神一样的黑衣黑甲兵卒,不断抛射夺命的箭矢。
很快,郡守府变成了一片烤人的火海,让人不敢迫近。
“齐国不亡”
“齐国不亡”
……
数百名亡命之徒,决死冲锋,被箭矢射中,被大火吞噬,寂静于黑夜之中。
半个时辰后,秦军在密室里找到了已经自尽的薛郡郡守、曲阜县令,几名被通缉的齐国王族的尸体,成箱的钱币、金饼、玉器。
……
清晨,军营临时驻地,曲阜学宫,是静谧的。当第一缕晨光射穿薄雾,曲阜学宫便迎来了一个清冷的晨。
被绿树环绕的小湖之畔,一块几万斤重的凉硬大石头之上,一身半旧道袍的曹易盘膝静坐。
前方三四米的范围里,漂浮着无数的晶莹水珠,似乎被一个无形的力量控制着,这些水珠融在一起不断地变幻各种样子,时而,像一头奔跑中的鹿,时而,变成一条仰天嘶吼的巨蟒。
一条红鲤鱼跃出水面,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落下的时候,被自下而上的水又冲到了半空,惊慌的摇摆身子。
可那自下而上的水,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断的上推,只把红鲤鱼推到了五米高,才缓慢落了下去。
惊吓的不轻的红鲤鱼,慌忙遁入水中。
一直一动不动的曹易,抬起手,往前一堆,无风浪起,冲向远处。往后一拉,浪打岸边。
如此往复数十遍,整个小湖都开始动荡飘摇起来,浪头越来越高。
成百上千的游鱼化成飞鱼,穿梭于浪头,场面十分的壮观。
“呼”
曹易吐出一口气,缓缓收功。
浪头渐渐平缓下去,被折腾的不轻的鱼儿们,落入湖中,再也没有出来。
“好”
来了有一段时间的李斯,叫好。
曹易站起来,转身,见李斯穿着便袍,手里还拎着一把青铜剑,称赞道:“丞相昨夜忙到后半夜才睡,一醒来就辛勤练剑,难怪剑法如此厉害。”
李斯捻须笑道:“老夫哪里懂什么剑法,昨日还没谢过道长。”
昨日,要不是曹易,他这条老命已经没了,更遑论成为诸子百家口中的剑圣了。
“丞相太谦虚了”
曹易摇头。
又闲扯了几句,两人朝嬴政的军帐走去。
“项羽被派去被北方了”
李斯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项羽不是在齐地嘛怎么突然去了北方。
曹易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再看李斯微笑的表情,明白过来,嬴政这是要解决匈奴了。
北方草原民族,从久远的过去,到遥远的未来,一直都是中原的心腹之患。看过未来的嬴政,怕是早就准备了。
接下来,李斯的话也印证了曹易的猜测:“蒙将军将匈奴逐出河南地之后,匈奴游骑屡屡犯边,不是陛下一直压着,早就出兵了。”
不多久,两人来到学宫第三层的一个房间外。
听到嬴政的声音:“薛郡上下,竟糜烂到这个地步!”
“臣活捉了几个附逆者,他们招供,用尽了各种手段才把郡守、县令拉下水,他们的手还伸到了其他郡县,齐鲁之地的境况堪忧。臣怀疑被灭掉的其他五国境内,这种情况也很严重。”
章邯的声音响起。
屋里,沉默了一阵,又传来嬴政的声音:“可曾查清楚,有多少逆贼聚集在齐地”
“韩国张良,韩国公子信,齐国王族,田横与兄田儋、田荣,燕、赵、魏来的人不清楚。”
章邯回答道。
可能是觉得听墙角不好。
李斯上前道:“臣李斯,携曹道长求见陛下。”
“进来”
里面传出嬴政淡淡的声音。
曹易和李斯一起进去,看见嬴政高居上座,章邯坐在下方的案几后奏对,走过去,也坐了下去。
&nbs
第一百零八章 公子胡亥
李斯闻言不再言语。
作为一个可以在强势君主嬴政身前混得风生水起的臣子,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下去准备”
嬴政一句话打发走了李斯。
宽敞的房间里,只剩下曹易,嬴政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房间里一片死寂。
曹易能感受到嬴政的心跳加快了一点,似乎在做什么重要的决定。
过了足足百息,嬴政才开口说:“若是胡亥事后不死,道长替朕送他一程。”
曹易不想掺和嬴政的家事:“这种事交给一个卫士就行了。”
嬴政返回案几前,用帛书写了一道圣旨,递过来说:“烦劳道长把这道圣旨交给胡亥。”
曹易接过,告辞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道教典籍传授、配制火药、课业一堆事,曹易却一点也不忙。
火药,由六个门徒负责,嬴政又从薛郡调来一批工匠帮忙。
道教典籍传授,由另外六个门徒传授给其他人,核心思想,曹易已经告诉他们了,细节上的事,修行在个人。
诸子百家课业更简单,彼岸花在手,选择性的让他们看了课业知识,剩下的自己慢慢摸索。
空下来的曹易,修炼,看看典籍,喝喝茶,骑骑马,日子过得很悠哉。
外面却是风起云涌,即将抵达曲阜的公子胡亥,中途接到圣旨,带着三百人去泰山附近的岱泽替皇帝祈福的消息,被人无意中泄露了出去。
得到消息的各国反叛势力,本着杀不死老的,也要把老的气半死的打算,向泰山一带涌去。
两天后。
一辆外表十分气派的马车,在十来个兵卒的护卫下,来到泰山附近的岱泽之畔。
马车之内,李斯拿着圣旨,脸都是黑的。
曹易笑道:“丞相这是怎么了”
李斯把圣旨放下,气愤道:“怎么了,这种逼皇子自杀的圣旨,做大臣的,有多远,躲多远,道长你倒好,非要让斯来。以后,陛下一看到斯,就想到死去的胡亥公子,岂有斯的好。”
曹易拿起圣旨放回袖子里,说:“贫道现在进岱泽见胡亥公子,丞相去不去”
李斯头扭向一边,他是不会去的。
“真不去”
“不去”
“死都不去”
“呃死都不去”
曹易不再勉强,下车的时候,朝一侧的树林里不经意的看了一眼。
若无其事的沿着临时搭建的木桥,上了停在岸边的一艘船上,等十来个兵卒上了其他的船,对船夫说:“开船”
船行了不足三丈,身后传来呼啸的声音。
扭头看去,马车上面插满了弓箭,看起来触目惊心。
马车车门从里面被推开,高山冠上插着两根箭的李斯慌慌张张的爬出来,嘴里不停的大呼:“道长,道长……”
与此同时,很多人奔跑的声音从树林里传来。
曹易诧异道:“丞相不是说死都不去嘛”
李斯扭头见很多拿着铁剑的贼人朝这个方向冲来,吓坏了。跌跌撞撞的跑到木桥上,连连大呼:“去,去,斯去……”
曹易见船上一捆麻绳,拿起来,弄了一个扣,抓住一端,随手一掷,另一端落在木桥上这个时候,贼人已经不远了。
李斯抓起绳子,套在身上,连连跺脚:“快拉,快拉……”
好不容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他可不想稀里糊涂的死在这里。
船上,曹易随手一拉,便把李斯从木桥上凌空拉到船上。
李斯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曹易出现在自己面前。
“道长”
“进去”
曹易拉着李斯进船舱。
控制着水,来了一个无风浪起,几艘本来竖着的船,全都变成了横着的。
同一时间,一阵箭雨再次袭来,全都射在船上。
曹易再次控制着水,制造无风浪起,船转眼行了好几丈远。
由于刚才其他船只上的兵卒、船夫都提前躲到船舱里,这一番箭雨之下,一个人都没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