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八尺之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苍云阁主

    李昊鉴正反看了看那油布包,发现一共就这两样事物,不明所以,信封并不厚,金属框也不大,为何不放在一起。

    信封用蜡密封了,李昊鉴直接撕开,将信抽了出来。信是用老宣纸所写,蝇头小楷十分工整。

    还好李昊鉴有些文学功底,能够看懂信上的古字:

    昊鉴,贫道经过你家老宅,正遇你出生,掐指算来,你与贫道虽无见面之缘,但与贫道门派有一段轮回,将来必为苍云阁弟子。贫道算定你与传送之术有缘,故而留下《昊天神鉴录》,取其中昊鉴两字,为你命名。昊者,天也,鉴者,镜也,昊鉴,天之镜也,望你以天为镜,映心,映观,映天下。注意,贫道并非你师父,因为贫道已算定,你师父必然短命!阿弥陀佛,神啊,不知道贫道哪个倒霉的徒弟会做你师父。

    昊鉴,《昊天神鉴录》仅是苍云阁众多典籍之一,并非苍云阁不传之秘,无需耗费太多精力,待略有小成,可上苍云阁,望你勤学苍云阁传承。

    昊鉴,当你看到这封信,你父应已将《昊天神鉴录》传你三年,你已明了一些传送门术法中禁忌,故而贫道留下这道一尺之门,供你研习《昊天神鉴录》所用,此门内有乾坤,是贫道送与你一份见面礼。

    之后见面礼三字被划掉,改成了礼物,显然是信的作者不想和李昊鉴见面。信的最后写着:苍云阁的地址,命运会指引你!愿主保佑你!

    李昊鉴看完一把把信给攥成了纸条,内心成呐喊状:“娘的,这老道信仰完全乱了啊!老子才不要去什么苍云阁!一群变态啊!今天才知道李昊鉴这名字怎么来的。这么看来,如果不是戒力师父自己想死,那他认识我实属巧合。不过这上说看到这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看了三年的《昊天神鉴录》,这么算来,”李昊鉴沉吟片刻:“绝对是老爹把这个老道的嘱托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样也好,算是变相保护了我。”

    不管怎么想,李昊鉴还是有些心烦意乱,将信团成一团,扔到一边,又拿起那个金属框,还不到巴掌大小,分量颇轻,与木材相若,触感和李昊鉴吸收的门也有很大不同,李昊鉴透过这金属框看了看八仙桌上点着的蜡烛火苗,喃喃:“这是一尺之门那我身上是什么门这玩意儿不能按照框的大小来分辨吧”

    李昊鉴又抄起《昊天神鉴录》,按道理论上应该先读书,再实践,不过既然自己已经先一只脚踏入了与门共生的社会,现在有了《昊天神鉴录》,一定能把门和身体分离!这可是天大的喜讯,然后再练练《昊天神鉴录》上的法门,岂不是可以万界穿梭甚至一些禁地!想到此处,李昊鉴又兴奋起来,擦了擦鼻血,打心眼里开始拥抱那苍云阁的老道。

    “明天开始,我要好好学习!天天想上!”

    第二天一大早,李昊鉴就起床洗漱,将放在枕头底下的《昊天神鉴录》拿了出来,神情恭敬的打开第一页。

    第一页上写的是传送之术五大禁忌。

    第一条,万不可双门纵向叠加使用!否则产生湮灭。

    第二条,万不可以生灵制门!否则必遭天谴。

    第三条,万不可探查龙族、羽族领域!否则后果自负!

    第四条,万不可以小尺门强开大尺门!否则开门者与门同碎

    第五条,绝不可与门融合!没写后果。

    李昊鉴正襟危坐,脸上带着微笑,心中一万只草泥马践踏者柔软内心中的一片青青草原。

    “这个后果是不堪设想吗写都不写,真是的。”李昊鉴微笑着翻过第一页,看到目录,共分为四大章,开鉴篇,选址篇,制鉴篇,养鉴篇。其中以选址占的篇幅最多。

    李昊鉴还是决定好好研究一下《昊天神鉴录》,看看有没有意外收获。

    首先是开鉴篇。《昊天神鉴录》中认为所谓的传送门,其实是镜的一种,只不过镜中世界并非镜子映射出来的世界。开鉴篇,顾名思义,就是如何将这种称之为鉴的门打开。

    原理很简单,就是用法力注入鉴中,做好定位,鉴自然会打开一条通往定位的通路。

    “法力就是气不成”李昊鉴不能确认,如果说平时大叔大妈们练的气功就是法力的话,那一些气功大师就应该称作法师才对,这样想的话,很多佛教、道教、禅宗的得道高士被称作法师便不是吹捧之词,而是形容词

    如果说李昊鉴认为世界上并没有法力,以李昊鉴现在所见所闻,基本世界观已经动摇。各国上古神话中,都有对神明,也就是具有法力的存在的记载,且很多神话出奇的一致,这样想来,以前真的有神仙换个角度想,各种漫画英雄,从另外的角度看,不就是一群有法力的人那这些漫画的作者是纯属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是知道了一些隐秘之后,不能直接表达,只能以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虽然李昊鉴想不明白法力和气的区别,但李昊鉴实实在在的开过门,还有人和蛇来来回回的走了两遭,所以即便在理论层面上李昊鉴一头雾水,在实操层面已经掌握了开门的技巧。

    李昊鉴接着翻阅《昊天神鉴录》,上面写着:一尺之门至五尺之门,皆为下位门,较为寻常,通小洞天,一次开门,不得换址。可在体内存有多门,法力足够者,可多门齐开,可多门连开;六尺之门与七尺之门,为中位门,可通其他大世界,同尺之门,体内只能存一,一次开门,不得换址;八尺之门为上位门,可通万界,捭阖无限,需借法器方能存于体内,不可直存;九尺之门,乃为神门,通上上界,从未得见,不知其神妙。

    李昊鉴捏捏额头:“这本书作者的脑子让狗掏了这不是说门能存于体内”




第二十章 一尺之门
    一尺之门

    李昊鉴接着在《昊天神鉴录》中寻找答案,发现体内存有门和与门融为一体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体内存有门的意思更像是在身体内部形成一个口袋,一个空间,然后将门存放其内,江湖上传说的宝物滴血认主基本上就是这个道理,而李昊鉴是实实在在的与门融为一体了,自己变成了门。

    按照《昊天神鉴录》上的说法,李昊鉴手中这个一尺之门,连接一个特定的洞天,一般情况下,这种一尺到三尺的门,都是连接比较小的洞天,可能还没有一个山洞大,好处是这种洞天基本就一个门,因为这等大小的洞天大多并非天然形成的空间,而是被人为开辟,如不是开辟时就用门连接,由于体积太小,之后极难定位,也没人会为了这种空间去耗费一个门。

    李昊鉴盯着这一尺之门看了片刻,下了决心,将食指放到嘴里,一狠心,咬破了指尖,将一尺之门的一角接触流出血的伤口,那一尺之门立即复苏,血滴顺着边框上行,边框上显现出一圈血色纹路,像是一些古文字,李昊鉴一个也不认识,而后古银色的边框上黑色尽去,显出亮银色,熠熠生辉,而后和流淌其上的血水交融,成为一股银红色液体,顺着伤口反流入李昊鉴体内,手指上的伤口随即愈合。

    李昊鉴沉浸心神,在手掌劳宫穴中,感觉到有一尺之门的存在。看不到,摸不到,却能实实在在的感觉到。

    “一个穴位,能承納这么大的一个框子”李昊鉴心神全部集中向劳宫穴,却发现这劳宫穴深不见底,那一尺之门的框子像是漂浮在不见尽头的一片大湖上的一叶扁舟。李昊鉴先是发现自己悄然间实现了内视,有些讶异,而后更惊于劳宫穴的广大。

    “劳宫穴,并非气海大穴,已如此广大,是不是人体所有穴位,都有这样的潜力”李昊鉴自问:“人体三百六十五处穴位,岂不是三百六十五处海洋再深远些,映射三百六十五处空间也不为过。是不是因为这样,更应该专注于一门功法的修炼,就像探云手,气流经的穴位并不多,技法上很快就能熟练,那么功力的修炼,就是开发气流经的穴位。算了,这些不是我考虑的,先看看这个一尺之门后面有什么。”

    李昊鉴看了一下《昊天神鉴录》上的内容,开门之法跟自己的土办法大同小异,主要还是将门控制住。李昊鉴注入一些气,那一尺之门立即产生反应,李昊鉴手掌一抬一推,一道两米高,一米宽的小门出现在李昊鉴面前,样式与那古银色金属框如出一辙,只是这门不止有门框,还有门板,门板是整块金属,古银色,上面刻着一些古老的符号,李昊鉴看了看,这些符号更像是装饰品,类似花朵的样子。

    看着这一扇传送门,李昊鉴不免有些激动,因为这是第一次自己用门前往其他空间,里面会是怎样的体验是否已经留下了惊人的财宝还是里面住着一个不老的仙女

    李昊鉴深呼吸一下,推开了眼前的门,里面是个墨绿色的漩涡,李昊鉴一步踏入。

    或者说一步踏空,只来得及骂了一句某个老道的祖宗,就跌落进门中。

    李昊鉴啊字刚出口,就跌落地面,摔得七荤八素,缓了半天才挣扎着爬起来。

    李昊鉴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空间中,自己的身体沉重了许多,是外界的三倍重,这不只是压在身上的重量,体内的血液流动,心脏跳动,呼吸鼓动,全部更加困难。

    “妈的,这是什么情况”李昊鉴勉强站立起来,看看四周景色,是一片类似古时皇宫中御花园的空间,这这得益于李昊鉴逛过上京这古都的皇宫和王府,对花园比较熟悉。

    花园占地面积粗略看有百亩左右,并不是很大,倒是符合一尺之门的定位。花园的边缘能看到一层迷蒙的光晕,是不可突破的空间壁垒。

    李昊鉴环顾四周,没找到来时的门,不禁一惊,想到自己是掉下来的,李昊鉴抬头看,果然看到那道古银色的门悬在三米高的半空中。

    “这不会是个陷阱吧”李昊鉴不禁如此想,试着跳动一下,结果别说跳起来,连抬手都困难。站在原地,李昊鉴连呼哧带喘的缓了半天,让身体适应这个重力。经过巨渊两次穿身而过,李昊鉴的身体已大为强化,虽谈不上脱胎换骨,其身体素质也直追奥运冠军,只是李昊鉴并不清楚自己的界限。

    半个小时之后,李昊鉴不再觉身体异常沉重,能够走动,但想要跳回三米高的门处,无异于痴人说梦。李昊鉴倒是不着急,这里树木林立,假山奇石甚多,还有凉亭、房屋,随意找些材料堆砌,三米高并非难事。

    离李昊鉴不远处,就是一座假山,最高处不过三十米高,上面有一座凉亭,是典型的花园景致。李昊鉴想要登上凉亭,俯瞰四周,看看这整个空间是什么布置。通往凉亭的路十分舒缓,若在平时,李昊鉴可一路跑上去,可在这里,李昊鉴要耗费巨大的力气才能向前移动,短短距离,足足花费了近两个小时。走到凉亭时,李昊鉴已成了一个水人,汗水整个湿透了衣衫,一下瘫坐到凉亭座位上,大口喘息。方才李昊鉴只顾着走,顾着克服身体上的疼痛感觉,并未注意这空间中的空气,比外界的空气多了一份润泽,多了一份甜香,呼吸之间,倍感舒适,比之外界空山新雨后那清新空气要清爽数倍。

    仿佛呼吸这里的空气,就能消除饥渴,补充能量。

    “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灵气吧”李昊鉴擦着头上的汗猜测着,同时贪婪的吮吸着这里的空气,体力逐渐恢复,这空气在肺中扩散,进而通过肺经进入身体,通过经脉行遍周身,滋养每一个细胞。

    休息了半晌,李昊鉴觉得身子清爽了许多,沉重感有所消减,这种奇特的感觉让李昊鉴想起餐风饮露,若能一直呼吸这样的空气,说不定真能做到。

    站在凉亭中,李昊鉴环视四周,这是一片圆形的园子,李昊鉴站的凉亭是这一片园中的中心,李昊鉴左手边是一片奇花异木,右手边是一片小湖,前方有一排古式建筑,有五间房子,后方是一片奇石林,传送门就悬浮在奇石林方向。

    凉亭所在的假山布置精巧,石阶,山洞穿插其间,假山底部还有一暗洞,水系与小湖相连。

    熟悉了这里的环境,李昊鉴将手搭在凉亭的护栏上,手指循环敲击,思索片刻,决定先离开这里,毕竟重力异常的环境中,十分不适,李昊鉴准备回去再研究研究放在八仙桌上《昊天神鉴录》,对各种异界空间多些了解之后,再来这小洞天中熟悉情况,否则贸然进来,时间长了,不知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既然要离开这空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一把梯子,而最有可能存放梯子的地方,就是那一排古朴的建筑。打定主意,李昊鉴开始下山,向着那一排房子出发,下山时轻松了许多,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走到平路上。

    园子里的路面都是大青石铺就,并非青石横着防止,而是将一块块四方的青石竖着埋入地下,这路面异常坚韧,千百年不会变形,在这一尺之门的空间中,更是可保持千万年不变。

    甬路两旁有石座灯盏,里面全都悬着四棱形的青铜色金属。

    顺着甬路,李昊鉴一直走到那一排古建筑前。这一排古建筑前有一片小广场,用体积更大的青石铺就,除了几颗结满果实的不知名古树外,还立着一块羊脂白玉色的巨石,这巨石高有近五米,李昊鉴凑近看了看,这巨石成色至少是和田玉,不禁咋舌,这样巨大而完美的玉石,若是放到外界,岂不是无价国宝

    再看巨石正面,刻着正一两个苍劲的大字。

    “正一什么意思”李昊鉴不解,转到巨石之后,看到上面写着:正一教洞天福地!

    李昊鉴一脸黑线:“什么正一教洞天福地合着这里不是苍云阁自己的小洞天那这个一尺之门不是苍云阁这个老祖宗偷的就是抢的不会吧,难怪苍云阁名声这么臭,说是给我的礼物,原来是件赃物。算了,既然已经送我,就是我的。”

    李昊鉴自然不会好心想要物归原主,拍了拍这个写着正一的巨石,进入房间中。这一排古建筑外有走廊,门窗之上镶嵌着透明水晶,倒也亮堂,李昊鉴连续推开五个房间的门,看房间内布置,有书房,有客厅,有丹房,还有两间卧房。房间内的家具倒是齐全,不过书房中书架几乎空着,客厅中仅有餐桌碗筷,丹房中有一铜炉,还有许多瓶瓶罐罐,卧房中除了衣橱、床榻,一些生活用具,并无他物。

    特别是没有梯子。



第二十一章 洞天之内 上
    情急之下,李昊鉴的身子都好像轻便了些,快步走过几个房间,房间每个房间中的摆设并不繁杂,即便不是一目了然,梯子那么大的物件不可能看不到。

    最终李昊鉴回到一个卧房中,颓然的坐在床边双脚蹬在床榻上,双手搭在膝盖上,喘着粗气,额头冒汗。这床是一种加大号的罗汉床样式,比一般的双人床还要大上一半,一对儿猫型玉枕,一张淡雅黄色毯子,别无他物,并未铺垫,只有一层类似棕垫凉席的编织物,李昊鉴顾不得许多,实在太过疲倦,一头躺下,脱了身上湿湿漉漉衣服,拉过玉枕,垫在脖子下,没有过多思考,昏昏睡去。

    不知睡了多久,李昊鉴身子一颤,醒了过来,这一觉睡得太过扎实,李昊鉴连梦都没有,直到睡醒,身上筋骨肌肉仍然酸痛,不过轻松了些,李昊鉴翻身坐起,透过窗子看外面光线,依旧是自己进来时的阳光明媚,看来这个洞天中的环境不会改变。

    李昊鉴在床边静坐片刻,让自己彻底清醒过来,发现自己睡觉前出了许多汗,并未喝水补充,现在并无干渴之感,不过腹中饥饿。

    李昊鉴推开屋门,向外看了看,风轻云淡,一片祥和。

    身体依然沉重,头脑十分清爽。

    李昊鉴目光自然而然的聚焦在小广场上几棵结满果实的果树上。仔细数了数,一共有五棵。

    第一棵似榕树,枝干黝黑,叶子翠绿,上结晶黄色果实,果实似无叶的菠萝。

    第二棵似桃树,枝干雪白,叶子碧绿,上结褐色果实,果实似桃子。

    第三棵似苍松,枝干如青铜,针叶玄黄,上结橘色果实,果实似倒置的金字塔。

    第四棵似柏树,枝干如黄铜,柏叶与枝干同色,上结黑色果实,果实似苹果,连接果实的枝干如蛇一般。

    第五棵如翠竹,树身粗大而成节状,枝干叶似竹,皆为紫色,上结青色果实,果实似盘坐之婴儿。

    李昊鉴依次在五棵果树下走过,细细看着树木和果实。每一棵树都有近十米高,三人合抱粗细,似榕树的果树更是有十人合抱粗细,只看树皮就知道是至少上千年的古树。

    “这些果子,能吃吧不然种在这里干什么还有这个竹子一样的树,这是长的人参果吃一个是不是长生不老”李昊鉴看着满树的果实猜想,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树上的果实最低的离地面也有近三米,李昊鉴现在别说起跳,走路都费尽,自然不能跳起来摘果子吃,这里又没有梯子,唯一的选择就是爬树摘果子吃。
1...101112131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