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命左营制将军刘芳亮为先锋,直扑京师,朕将率大军御驾亲征”

    三日后,大顺倾国而出,号称百万,北上灭明。

    真定城下,号角声响彻天下,五十万大顺军如同洪流一般向北而进,一片旌旗遮天,人喧马嘶,场面壮观之极。

    沿途州县百姓一眼望去,只见原野外旌旗如海,浩浩荡荡的人潮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躲了起来。

    顺军的动向,直隶的百姓都非常关注,相比山东、河南各处百姓争相献城开门,个个期盼义军的到来,京师周围的百姓反应冷淡,天子脚下的百姓都有些高冷。

    沈阳,蓟辽总督府。

    安西伯洪承畴手中捏着一份情报,眉头微皱“东虏大举寇边了”

    崇祯十二年的辽东大战结束后,洪承畴仍作为蓟辽总督镇守辽东,在抗击击鞑虏的第一线上。

    他对清国的动向非常关注,无时无刻不想着拉大军出去收复萨尔浒等辽东失地,功成名就,奈何辽东将门掣肘,越发的不听使唤。

    近日来,洪承畴收到往来哨探汇报,也知道了贼首李自成在真定建国称帝、北上京师的消息,他本想领三万洪兵入援京师,眼下却被建奴的动作拖出住了。

    不仅只有洪承畴想入援京师立下救驾之功,吴三桂同样不甘寂寞,也想率兵去京师勤王护驾。

    七月二十六日,清军大举入寇的消息源源不断传来,八旗军满、蒙、汉、朝、日各旗共计十万人马,跨过鸭绿江直奔太子河,目标赫然就是洪承畴所防守的沈阳城。

    洪承畴当机立断,下令辽西各城全部戒严,关闭城门,做好应变,又令辽东各部人马驰援沈阳,严守边防。

    同样是伯爵的吴三桂已经不像往常那边将洪承畴放在眼里了,他不但没有北上沈阳,反而直接率兵南下山海关,企图进入关内等待皇帝颁布勤王的命令。

    山海关总兵茅元仪将他拦在关外,说什么也不让他入关,并言说大敌当前,在没有皇帝圣旨之前,当以蓟辽总督命令为准,不可擅自入关。

    吴三桂恨之,悻悻率兵返回宁远。

    有书友说我给李自成开挂了,其实严格上说,我给明军开挂了,历史上的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三个月时间就从西安一路挺近两千里拿下京师了,比书中牛逼多了。

    后期的闯军战斗力已经很强了,山海关大战证明,吴三桂的关宁军不是李自成闯军的对手,被凑惨了,最后还是八旗的爹救了吴三桂这个乖儿子,冲垮了疲惫的闯军。




第548章 京师诸人反应
    崇祯十六年,大顺军倾巢北上,号称百万,过定兴,破涿州,围大兴,一路唱歌到达北京城下。

    京师内外震惊,崇祯分敕内宫十员监制各门,又责令畿辅各城募炼乡勇整备城守。

    京师内各处茶馆酒楼都在议论京师防守之事,很多人并不恐慌,他们认为,北京城城墙高厚,城周达六七十里,城内更有京营十万,守个三个月半年的毫无问题。

    大明的京师又不是第一次被围了,哪一次不是逢凶化吉

    只要京师坚守一两个月,皇太子领兵北上,或是辽东数万大军回援,皆可解了京师之围,小小流寇不足为惧

    也有人十分的担忧,京师鼠疫让北京城乱成了一锅粥,京营更是损失不少,更何况京营中根本没有所谓的十万大军,吃空饷的比比皆是,算上这几年练出的新军,能拉出五万就不错了,如何抵挡百万流寇

    更何况,皇帝传召太子入京的旨意迟迟没有发出,也没有诏令辽东军入援,朝廷诸公都在干什么呢

    大明自永乐年间便定下祖制,没有皇帝下诏,各地藩王不得入京,更不能统兵入京。

    崇祯九年时,清兵入关,环绕京师肆虐,唐王朱聿键募兵北上勤王,被崇祯皇帝削去王号,囚禁在中都凤阳数年。

    皇太子在南京监国,若无皇帝诏令私自统兵北上,亦有谋逆夺位的嫌疑。

    很多人神情复杂,看流贼这气势,号称百万人直逼京师,到时京城能不能守住若京师失陷,大明灭亡,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在这种焦虑的心情下,很多人趁着流贼还未对京师完成合围,拖家带口逃出城去,其中逃亡的商人最多。

    不过也有人一些人私下议论,大明是否气数已尽,应该顺应潮流,降迎新主,大多是人选择了观望。

    皇极殿中,正举行着朝会。

    殿中的氛围有些激烈,群臣不断出班奏对,所谈之事却并非京师防御,而是杨嗣昌的事。

    杨嗣昌死后,崇祯皇帝亲撰祭文,追赠其为太子太傅,并哀叹“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

    然而朝中大臣们不依,大量朝臣不断上书攻击杨嗣昌误国,请奏追究其陷藩的责任。

    崇祯对这些奏疏一概留中不发,最终以“议功”之例将杨嗣昌免罪。

    今日的朝会,崇祯召集六部九卿、科道等官,本是商议如何应对流寇,如何进行京师防御,然而群臣依旧不答应他对杨嗣昌的处置。

    猛然一道喝声响起,却是新任户部尚书倪元璐出班喝道“诸公想怎么样你们对我大明的生死存亡就这么不在乎吗”

    眼下百万流贼逼近京师,群臣竟然在这议论杨嗣昌的罪名

    都这光景了还在想着内斗呢眼瞎吗

    倪元璐怒视着朝中诸臣,愤懑之气盈于外表,话语中更满是愤懑、心寒等种种情绪。

    新任内阁首辅陈演呵呵笑道“国贼杨嗣昌之罪名,一日不定,天下一日不稳。”

    他脸上虽带着笑,他语中满是森冷的寒意,可以看出其对杨嗣昌深恶痛绝。

    陈演才质平庸且为人刻薄,为官期间大肆排除异己,公报私仇,欺上瞒下,无所筹划,连一手将其提拔上来的崇祯都有些看不懂这货在干嘛了。

    崇祯气的一拍龙案,怒而起身,道“杨嗣昌系朕简用,用兵不效,朕自鉴裁,况尚有才可取,尔等说朕庇嗣昌,不过意欲沽名”

    他吼叫着,一张脸因为愤怒与焦躁变得通红,单薄的身体绷得紧紧的,随着说话声音还不断颤抖,如今的朝臣,已然不像以往那般畏惧皇权了。

    诸臣沉默不语,似是逢场作戏,没有将之当回事。

    工部尚书范景文叹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吾辈身为大明臣子,总需做些什么,方不负此皇恩浩荡,当务之急,是对付流贼,国事为重。”

    寇氛孔急,朝臣原有意调洪承畴,吴三桂应援,然而东阁大学士魏藻德却反驳道“奴贼复有入关情形,往沈阳逼近,不可示以单弱,而调兵南征,岂称异算”

    崇祯觉得有理,关外之地不可再失了,于是放弃了让辽东军入关回援的想法。

    接下来朝臣们又是稀稀拉拉的出主意到处搬救兵,连只掌握了三千人的游击将军都有人提名让他回援,就是没人提议让太子朱慈烺领兵北上。

    朝臣们心照不宣,皇太子在江南实行摊丁入亩、官商一体纳粮、科举改制等一系列新政,手段出格狠辣,便如同流贼那般裸的掠夺,丝毫不给士绅们面子。

    作为士绅,读书人,种种的优待特权没了,那还有什么盼头

    这样一个阴险、狠辣的君主,且手握重兵,令人不寒而栗,若让他领兵北上进京,那还得了

    无论说什么提谁,朝中诸臣,除个别之人外,余者皆不赞同让皇太子领兵北上,更别提主动有人提出了。

    在思考种种后路期间,不少大臣不约而同的浮现出一个想法投奔大顺

    大顺虽然是反贼立国,但眼下形势一片大好,深得民心,尤其是听闻李自成礼遇文人,若是将来他得了天下,新朝新气象,他治理国家必然少不得招贤纳士,到那时

    说白了,眼下朝廷上下,个个宁愿喜迎新主,也不愿侍奉那位比流贼更难对付的大明皇太子

    最终,朝会议出的结果传召山东总兵刘泽清、山西总兵汪万年、陕西总兵贺人龙、密云总兵王廷臣、蓟州总兵

    眼下北国之地的兵力,也只剩下这些残兵败将了,只希望他们能凑起来给伪顺军队压力,待洪承畴击退建奴后再领兵入援。

    七月二十七日,伪权将军刘宗敏移檄至京师,言道“大顺军将于八月初一入城,城中各人准备做好迎接”

    京师大震,满城汹汹,传贼且至,城中出现民噪,焚劫民舍一空。

    崇祯严命各部院、东厂、锦衣卫、五城兵马司派出人员巷设逻卒,禁夜行,稽捕犯案者,稳定京师秩序。

    当日,崇祯皇帝亲自巡视京营,见其惨状,心中忧虑更盛。



第549章 固执的崇祯
    巍峨的北京城,自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定都北京后,经过多年不断的扩建加固,已是一座超级城市,放眼世界各国,也只有大明有此伟大的城池。

    此时的北京城带着一片凄迷之色,鼠疫已经把这座伟大的城市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崇祯十六年四月,鼠疫从直隶传入京师、通州、昌平等地,经过变种转化为极具传染性的肺鼠疫,每日感染死亡日以万计。

    沿街的小户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门口的最多,街头连玩耍的孩子都没有了,不但是士兵、小贩、雇工大批倒毙,北京城连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好在南京派出一支医疗队进行宣传防疫和治疗,又有崇祯的支持,北京城的鼠疫病情逐步得到扭转,即便如此,此时的北京城里依旧人鬼掺处,薄暮人屏不行。

    微雨凄迷,一身盔甲的英国公张世泽迈着沉重的步伐登上了城墙,巡视九门各处城防。

    老英国公张之极于去年病逝,作为长子的张世泽接任了英国公爵位,眼下流贼逼近,身为世代掌握京营的勋贵世家,他义不容辞挑起守城重任。

    张世泽的脸上充满了迷茫,眼下北京城的京营中有五万多能喘气的,能上城杀敌的只有不到三万,其他人虽然还活着,但感染了瘟疫后身体太虚,毫无战斗力可言。

    皇帝巡视京营时,他曾提议率五千神枢营骑兵护送天子突围南下,但被皇帝一口拒绝了。

    张世泽不明白,皇帝在想什么,为何如此自信能守住京师,他对满朝文武这么有信心吗

    怀着复杂的心思,张世泽上了永定门城墙,这边很多军士忙着架设红夷大炮,准备弓弩、火油等守城工具。

    他一眼扫去,眉头微皱,城上的不少守军似乎并不紧张,表情麻木,做事积极性很差。

    张世泽知道,京营已经两个月没发粮饷了,朝廷把银钱优先给了前线,让京营的世家子弟们十分的不满。

    一些人的目光带着鄙夷,私下议论道“也不知道前线那帮人怎么打的,那么多粮饷打了水票,连个响声都没有。”

    城墙上的守兵稀稀拉拉的应和声“就是咱们好歹也是京营,皇帝让我们守城就给一两银子真是抠门到家了”

    张世泽叹息了一声,他知道皇帝没钱,内帑的银钱早就花光了,当然,他很清楚,守城的这些大头兵们是不会管这些的。

    他刚走开,便听到身后几个士兵聚在一起,又在低声议论着。

    “他们这些皇亲权贵,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我们呢每天就吃窝窝头”

    “就是,平日不把我等当人看,克扣我们的粮饷,现在流贼打来了,就都想起让我们出力了。”

    张世泽又是一叹,眼下流贼围城,守城军心不稳,必须请奏陛下发饷钱犒赏一番,不然这城不好守

    乾清宫中。

    王承恩劝道“皇爷,您就传召皇太子北上吧”

    崇祯蹙眉,不悦道“不用多说了,京师城高墙厚,又有神机营、神枢营、羽林卫三营精锐在,朕可以挡住李自成当年多尔衮不也曾兵临城下吗还不是退却了”

    王承恩直言道“皇爷,今非昔比了,现在的闯军拥兵百万,漫山遍野而来,就像是蝗虫一般,遮天蔽日,再好的刀剑,能挡得住蝗虫吗”

    崇祯不语,端坐在那看似异常镇定,实则心中慌的一比,他对明军的支援速度多少也有些了解,天知道各地援军什么时候赶来勤王。

    王承恩继续道“如果非战不可的话,皇爷可把京城防御交给文武大臣,再以南巡为由,前往南京。”

    崇祯喟叹道“朕自登基以来,从未离开过京师半步,此时南巡,无异于逃跑,军心民心会立时瓦解,到那时,京师便真的守不住了,朕不敢赌啊”

    昔日土木堡之战,英宗皇帝被俘,也先大军兵临京师,情况是何等的危机,大明依旧坚守住了。

    每每想起这段历史,崇祯心中便信心大增,他不愿跑,留下或许能守住京师,但要是跑了,那就是耻辱,辱没了先祖

    更何况,他不相信太子朱慈烺能容得下他,到了南京也不过是李渊、李隆基的下场,被软禁养在宫中。

    王承恩泣血拜倒“皇爷,您就别固执了”

    崇祯站起身来,昂首挺胸道“朕就是个固执的人,宁可站着而死,也不苟且偷生”

    “王承恩,你如果怕死,可以走,去南京侍奉新主,朕绝不拦你,滚”

    闻言,王承恩心寒不已,流泪道“老奴是看着皇爷长大的,怎可背弃皇爷。”

    说完,他垂首慢慢退出大殿。

    崇祯唏嘘不已,他也知王承恩的忠心,只是眼下时局烦乱,他也顾不得这些了。

    不久后,兵部尚书陈新甲前来觐见,崇祯问他防御之策,陈新甲思来想去,仍然建议让洪承畴、吴三桂回援京师。

    崇祯不悦,接着问道“那辽东呢朕岂能置北方于不顾”

    陈新甲硬着头皮道“现在朝廷无法两线作战啊,陛下与建奴媾和吧,把山海关以外的土地全都让出去,换取二十年边境和平”

    崇祯冷笑道“大明江山是太祖皇帝从鞑子手中夺回来的,立下基业二百七十余年,朕岂能让祖宗基业在朕手中断送出去祖宗之地,朕寸土不让”

    都城都要没了,还谈什么祖宗之地

    陈新甲心中不屑,不过他见皇帝面露杀机,连忙解释道“臣的意思是调动辽东军队,将吴三桂调回来,抵御流贼,辽东军留洪承畴和茅元仪诸将防御。”

    崇祯面色微微缓和,经过一番思考后,终于点了点头,道“传召吴三桂吧,让吴襄修书一份,一道送往宁远。”
1...159160161162163...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