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多尔衮自己则是亲笔书信一封,派人暗中劝降他的十一哥巴布海朱有能,许诺给予其亲王爵位。

    “我亲爱的十一哥,不管以前咱们兄弟俩有什么误会,今天十四弟给你陪不是了,只要你能弃暗投明,重新回归大清,朕保证既往不咎,给你封个和硕亲王,世袭罔替”

    山海关内,镇北将军府中,安辽伯朱有能手捏一份劝降书,很有感情的念了起来。

    闻言,茅元仪哈哈一笑道“国姓爷,你这十四弟的态度很诚恳嘛和硕亲王,一等王爵呢,考虑一下吧”

    朱有能随手将劝降书扔到一边,洪声道“说什么胡话呢本伯效忠天武皇帝,可不就是弃暗投明吗咱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区区奴酋也配跟我称兄道弟”

    被兄弟打压了这么多年,朱有能终于也能扬眉吐气了一把,众目睽睽之下装了个逼。

    茅元仪继续试探道“国姓爷,你们毕竟是兄弟,一个爹养的,这么说有些不合适吧”

    朱有能叫道“姓茅的,我的艰辛你不懂,在鞑清那哪有什么兄弟之情在他们眼里,咱这些庶出的连条狗都不如你也甭试探我了,本伯现在宁当大明一条狗,不做鞑清一亲王”

    一想到过去的日子,朱有能心中一阵恼怒,特别是多尔衮当初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卖给了明军,现在居然好意思舔着脸来劝降

    厅中各将皆是抱拳头道“国姓爷高风亮节,吾辈敬佩”

    厅中上首,靖南侯黄得功喝了口酒,瞥了朱有能一眼,又扫视了一圈厅中辽东诸将,默不作声。

    沉寂了片刻,辽东巡抚邱民仰站起身来,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脸色阴沉道“邱某也收到一封劝降书,是咱们那个蓟辽总督所写,信中一口一个吾皇圣君的,邱某看着实在恶心”

    邱民仰原本一直敬佩洪承畴的为人,然而这一次,他非常的失望,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大骂洪承畴失节,枉读圣贤书。

    “一个叛徒,神气什么”

    塔山总兵江翥同样掏出劝降书,狠狠的拍在茶桌上。

    随着一声呼喝,又有几人拿出洪承畴的劝降书,愤慨的扔在地上。

    黄得功默不作声的看着这一幕,见无人再拍案喝骂,这才淡淡开口道“还有人收到洪老贼的劝降书吗”

    殿中忽然安静了下来,人人左顾右看了一番,无人说话。

    “好”黄得功点了点头,又灌了口酒,忽然猛的摔碎酒坛。

    立时,他身边几个亲兵一拥而上,将厅内一名黝黑的武将拿下。

    “你们为何抓我”

    “放开我我是辽东副将,你们凭什么抓我”

    此将立刻大叫着,奋力挣扎。

    其中一名亲兵从怀中掏出一块造型如同圆形铜镜的腰牌,对他喝道“大明锦衣卫,情报部安全处,奉旨监察军中细作,你被捕了”

    这位辽东副将惊恐的看着那腰牌,只见这三寸的腰牌上铸有云形纹饰,上面赫然有着锦衣卫三个字,下面则是持牌人的姓名和职务。

    传闻天武皇帝早已重新启用了锦衣卫,搜集情报、逮捕审问,无一不能,此时亲眼所见锦衣卫办案,不仅这位辽东副将惊骇,便是在场诸将也心中震惊。

    昨日刚收到的劝降书,今日锦衣卫就来拿人了这情报部安全处好生厉害

    黄得功挥了挥手,道“带下去好好审”

    他站起身来,看着厅中众将道“诸位,现在辽东的形势不容乐观,大家也清楚,谁要是想投了鞑清,随时可以跟我说,放你出城”

    能做到总兵、副将这种地步的,没一个是傻子,谁都明白,靖南侯这是客气呢。

    黄得功又道“本候还有件事要告诉大家,吾皇已在初四誓师东征,十日内便可抵挡山海关,在这几天内,我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守好关墙待天武军大军一到,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刻”

    闻言,众将皆是松了一口气,援兵终于要来了还好自己站对了队伍。

    茅元仪面露喜色,提议道“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守城,既然他们劝降,我们也不能失了礼数,礼尚往来嘛,我建议邱大人给洪承畴写封回信,就说他的信您收到了,要先考虑考虑。”

    邱民仰瞪眼道“我给那奸贼写信开什么玩笑”

    茅元仪认真道“你别着急啊,又没让你真投降,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咱们陪他们慢慢的耗,先把天武军耗来再说”




第596章 强攻
    山海关外,清军安营扎寨,每天按时吃饭,睡觉,再吃饭,再睡觉,偶尔朝城里喊喊话,提醒考虑别超时了。

    自辽东巡抚邱民仰捏着鼻子回了一封信,洪承畴等人兴奋的一夜未眠,局势就此进入缓和状态,清军在山海关外面各忙各的,城关上的守军在那打哈欠,显得很无聊。

    一连等了两天,也不见关城中的消息,洪承畴才想明白了,上当了,这是战术啊

    他立即向多尔衮进言第二计“集中所有红夷大炮、穿山破地火雷炮,炮轰山海关城门”

    山海关城墙厚度将近七米,拿炮轰城墙纯粹是闲的没事做,只能以数量取胜,靠集火轰烂城门,这种战术还是洪承畴从天武军那学到的。

    所谓的穿山破地火雷炮,也就是臼炮,小口径、方便携带的臼炮后来发展成了迫击炮。

    穿山破地火雷炮创始于明朝前期,是明军实用的火器之一,是一门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虽近,但弹丸威力极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

    针对山海关,几十年来清军可谓是煞费苦心,常用的攻城手段,无论是云梯还是凿墙,都极难奏效,连地道都挖了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的一片,就是打不下来。

    洪承畴像是要向大明证明自己的能力,接着献策道“臣的第三策,是联合漠南蒙古诸部,给予重利,让他们从从冷口、喜峰口等地入关,偷袭北京城、天津等地,断明军的后勤,逼天武军退兵”

    多尔衮皱眉道“漠南蒙古他们早就舍我大清做了朱明的绵羊,还敢起事反抗”

    洪承畴道“皇上所有不知,臣在辽东这些年,经常与他们互市,对他们多少有点了解,从他们平日所购的东西看出,敖汉部等几个强大的蒙古部落,已在暗中打造兵器,等待时机了。”

    “哦”多尔衮讶然,若有所思,觉得这不失为一次机遇。

    八旗军从先后四次经山海关西面的路线突袭,大举进入内地劫掠。分别是崇祯二年、七年、九年、十一年

    很多清军将领认为,八旗军不一定非要攻破山海关,绕开山海关从长城防线的薄弱关口杀进关内,直接打到北京城下不就行了。

    大多数的武将眼界有限,考虑问题不全面,更不会以全国的视角考虑,多尔衮很清楚,大清想要入主中原,必须走山海关,劫掠归劫掠,这和入主中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这时,山海关城墙上射下一份书信,一名旗丁连忙捡起送入中军。

    “洪公亲启。”多尔衮拿着这封信,笑道“洪卿,看来你的第一计奏效了”

    洪承畴抚须一笑,颇为得意,他接过书信满条斯文的缓缓打开,却见上面只写着一副对子“忠义孝悌礼仪廉,一二三四五六七”

    看完,洪承畴的老脸登时涨得像个紫茄子,冷哼一声扔下书信就走。

    多尔衮看完心中内容,有些不解,询问身边的几个文臣道“这是何意”

    宁完我捡起书信,默默连读三遍,这才悟出其中之意,他抚须笑道“皇上,这是茅元仪送来的书信,是一个对子,此对子上联缺一个“耻”字,下联忘了“八”字,这茅元仪是在骂洪公是无耻的王八,他能不生气吗”

    多尔衮一阵无语,暗道这些读书人可真毒啊,要是没点学识,被人骂了都不知道。

    话不多说,多尔衮下令开战,调集所有火炮轰击关门,往死里轰

    为了防止城头的火炮反打自己的火炮,多尔衮做了详细的军事部署,将各将们充分调动了起来,分别攻打关城旁的威海、南翼等城,以分匀城上的火力。

    清军兵分七八支军队,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攻打,步兵、炮兵协同作战,日夜不停的攻击城池,步兵从城下搭建云梯攻城,炮兵开炮轰城门,只要挤进去,别说是人,神仙也受不了。

    多尔衮觉得还不够绝,又在城外堆土搞出一块高低,建了三层木塔,居高临下查看城中的部署。

    十几万清军搞出的动静很大,按理说光这阵势也能吓怂一波关内守将,识时务的早该献关投降了。

    然而茅元仪就是认死理,正面刚,他和黄得功吃喝拉撒都是城墙上,轮流监督城门。

    山海关的守军更是几天不下墙,吐痰小便全往城下的清兵头上招呼,让他们享受真正的胯下之辱。

    炮声不绝,清军一连狂攻了几日,山海关的吊桥城门什么的早已被轰烂了,明军更早的用石头封住了城门洞,清军只能派人去慢慢扒开。

    三月十二日,随着一阵欢呼声响起,日八旗的勇士冒死成功扒开城门洞,一拥而入进入城中。

    然而,城门后像是有怪物苏醒,刚冲进去的一群日本兵尖叫着往回跑,像是看到了极为恐惧的事。

    这个举动大大出乎后面八旗军的意料,一脸惊喜的多尔衮也是好奇的看着关城那的情况。

    忽然,铁蹄隆隆,山海关城门那像是发生了洪水,一道黑色铁流蜂拥冲出,攻城的八旗兵被打的措手不及,不断的不断被踏翻,砍翻在地。

    一重骑,从城门处四下杀出,立时清军盾车铳兵溃败,争先恐后往后逃去。

    看着那道铁流中的猩红的龙旗,多尔衮面色渐渐阴沉,缓缓从牙缝中崩出几个字“天武军”

    无数的龙武军重骑兵杀入城外,他们不断的包抄,分割,撕裂,驱赶,人马所到之处,清军层层溃败。

    一些火铳兵想要抵抗,然而一队队龙武军重骑包抄过来,同样发射火铳,惊恐之下,他们不得不随战友们一起跑路。

    龙武军在后面不断冲锋杀戮,朝鲜、日本这些炮灰旗丁,首次遇到这支杀气腾腾的骑兵,轰然一声如潮水般崩溃,拼命往后阵跑,一时间哀嚎声,惨叫声震破耳膜。

    洪承畴目瞪口呆,喃喃道“他们来了”

    负责日八旗的英亲王阿济格见那道龙旗,眼中闪过凶光,喝道“传本王军令,溃兵不得冲击中军大阵,违者全部射杀”

    他身旁亲将不敢怠慢,若任溃兵冲击中军,便是全军溃败的结果,那样大清整个就完了

    一些倭人而已,死了再去日本抢些来便是,切不能让他们影响了满八旗的军阵

    多尔衮看着吴三桂的汉军旗快速结成了一个有利于防御的圆阵,满意的点了点头。

    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但不是现在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撤军,调整部署,择日再战

    “收兵”

    多尔衮立即上马,率领八旗满洲兵往广宁前屯卫而去。



第597章 忠臣
    山海关城东二里欢喜岭,威远城。

    威远城是山海关城对外的一座前哨城,高三丈,四隅起台跺,既可瞭望,也可屯兵。

    此时威远城周围,布置着密密麻麻的明军营寨,壕沟深墙,欢喜岭上尽是飘着红色的龙旗。

    敌台上,一杆巨大的织金龙纛竖立,龙纛边,黄伞下,朱慈烺眺望着远处正在修建工事的清军。

    在其身后,分别站立着明军各将,靖武侯孙应元、靖南侯黄得功,武襄伯曹变蛟、威武伯万俊杰、忠武伯李廷表、安辽伯朱有能,镇北将军茅元仪、辽东巡抚邱民仰

    敌台四周,布满了精悍的御林军甲士,所有人身穿明盔明甲,精良的甲叶外露,前后胸口各有厚实的护心铜镜。

    御林军甲士个个如武安伯徐盛那般高大威武,他们警惕侍立着,背着和鼎步枪,身上配着轮转手铳、三棱刺刀、手榴弹等杀器。

    一到前线,朱慈烺就迫不及待的观看敌情,透过望远镜,朱慈烺清楚的看到对面的清军正在挖掘战壕,筑土墙,似乎是在防御火炮。

    清军的防御让他神情凝重,没想到这些鞑子把天武军的战术都学去了,不管是三轮齐射,步炮协同,还是战壕防御,他们都学的像模像样的。

    “陛下,洪承畴投敌了,鞑子的布置应该就是出于他的手笔。”茅元仪递来一份洪承畴的策反书信,低声道。

    朱慈烺点点头,并没有出乎意料之外,英雄和汉奸,只是一念之差,全在一心。

    洪承畴此人,说白了就是不忠不孝之人,不管他有多无奈,降了就是降了,他若真想死的话早就偷偷自杀了。

    历史上的洪老九曾为感激崇祯皇帝的宠信,写了副对联帖在厅堂上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然而松锦大战战败后,大家都以往他殉国了,崇祯痛哭了好几天,追悼会还没开完,他就丢掉重如山的臣节直接投降了,口中大呼鞑清皇帝是真命世之主。

    降清后的洪承畴可谓是意气风发,追随新主子入关,领七省经略,和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同道中人一起,充当鞑虏僭盗中原的急先锋,将屠刀挥向了自己的同胞,铁了心的将汉奸大业进行到底

    正因为洪承畴等一干志同道合的汉奸,平西靖南、驱闯灭朱,十万辫子兵才能将诺大的中原淹没在血泊中,中国从此也迈进了极端屈辱的猪尾巴时代,华美的文明被毁灭,留下一地的糟粕。

    朱慈烺欣赏洪承畴的才能,但对其品性,深恶痛绝。

    有些人,并不是给他一次机会,他就能重新做人的,骨子里的品性摆在那,历史已经证明了。

    历史上,面对同样的逆境,卢象升挺过来了,黄道周挺过来了,左懋第挺过来了,千千万万的大明将士挺过来了,他们明知会死,心中却是无憾,而他洪承畴却没有。

    或许洪承畴觉得,大明京师被流贼攻破,连半壁江山都没了,气数暗淡,想要中兴,起码再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而大清,被打倒后依旧焕发出雄姿,只要占据辽东之地,数年内便可入关攻取中原,起码可以弄个划江而治。

    再者,十几年后的事谁说的准,说不定自己早入土了,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命都没了,还谈什么以后

    令人可笑的是,历史上即便洪承畴帮助满清定鼎天下,也依旧没有被他的主子真正的接受,皇太极、多尔衮、顺治,三人虽然都重用他,却没有让他进入决策层。
1...184185186187188...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