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众将不知这皇太子忽然变脸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却听黄得功大喝




第114章 何人出战?
    朱慈烺借助检阅勇卫营,让各镇总兵知道自己的实力,让他们不要做什么越矩之事自误。

    在检阅了勇卫营后,众将再度回到了中军大帐,当众人再度看到大帐外旌旗飘展的龙旗之时,心情和之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朝廷已经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无能了,现在有实力整死自己,还是低调一些好。

    朱慈烺坐在上首,徐盛捧着用黄缎绣龙套子装着的尚方宝剑立于身旁,尚方宝剑是皇权是象征,见宝剑如见天子,让人看着有一股无形的压力。

    见一个个总兵参将什么的都老实了,朱慈烺这才微微一笑站起身来,道:“奴贼犯境,我大明百姓涂炭已久,前日我军大破顺义、怀柔、密云等地,证明了奴贼并非不可战胜,如今奴贼屯兵平谷、宝坻二地,我军当合兵以雷霆之势击之,一战功成,上报君恩,下救黎民!”

    最后,朱慈烺扫视了一眼帐中各将,直言道:“哪路总兵敢为先锋”

    整个大帐中静的可怕,一时间无人应答,场面变得十分尴尬。

    看营中各将一声不响,朱慈烺脸色有些不好看,他继续喝道:“何人出战为我军先锋”

    “末将愿往!”

    出声之人正是周遇吉,他话音铿锵有力,带着一股豪迈。

    朱慈烺摇了摇头道:“你部人马太少,不能为先锋。”

    周遇吉朗声道:“末将本部周字营虽只剩一千五百余人,却也可阵斩奴贼三千级,拼至最后一卒!”

    朱慈烺点了点头,心中给他默默的点了个赞,继续道:“周将军忠勇可嘉,不过打仗可不是你一人之事。”

    朱慈烺道:“既然众将无斗志,本宫也不勉强,合兵出击一事就此作罢!”

    就这样算了众人心中有些不太相信,这小太子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朱慈烺也是无奈,虽然自己的勇卫营很猛,但也盖不住队友太弱,总不能拿着勇卫营往上填吧,拼道最后还得跟这群战五渣一起分战功

    原本这次军议朱慈烺打算分配任务,你去哪里,打谁,他去哪里,打谁,打好了,如何如何,打不好,如何如何,一五一十都讲明白,完事了散会就收拾东西出兵。

    结果全凉了!朱慈烺只能重新分配任务,改为你去守哪里,他去守哪里,你们不能打总可以守吧

    最终,朱慈烺命令祖大乐率军支援马如龙守蓟州,山东总兵刘泽清守天津武清漕运,密云总兵李重镇从顺义移师密云,重新镇守密云,保定总兵董用文守怀柔,周遇吉领周字营和大同兵守顺义,山西总兵猛如虎守通州,孙应元去新城领新营守新城......

    此次部署,以京师东面的通州为中心,自北向南,密云、怀柔、顺义、通州、新城、廊坊、武清,朱慈烺将几地形成一道铁壁,把所有清军封锁在京师东部的平谷和宝坻一线,最大程度的消耗鞑子的有生力量。

    鞑子的基础人口少,士兵极为珍贵,每消耗一个鞑子兵想要补充都很难,如果把这次伐明的十万清军彻底灭掉,满清最起码十年内不敢大规模犯境,即便能灭掉一半也让满清元气大伤!

    此次入关清军虽然损失了两万多人,但基本都是八旗汉军和蒙古兵,八旗满洲兵消耗的却极少,鞑子主将阿济格和阿巴泰也仅仅是心疼而已,并没有对鞑子造成致命打击。

    至于损失惨重的蒙古诸部和汉军二鞑子是否会离心离德,阿济格和阿巴泰才懒得管,那是皇太极的事情,这两人对皇太极都不感冒,懒得替他操心。

    朱慈烺特别叮嘱祖大乐,鞑子出关必走蓟州,请他务必与马如龙一起守住蓟州城!



第115章 找鞑子谈一谈
    明军在通州聚兵的消息传到了平谷的阿巴泰和宝坻的阿济格那,让他们二人紧张了好一阵子,急忙加强平谷和宝坻的防御。

    结果等了好几天,他们发现明军压根没动静,最后居然又散了,这让鞑子们很是气恼,感觉自己被耍了!

    八月三十日,阿巴泰亲领两万大军出平谷,准备拿下通州,杀明国皇太子博个大功。

    朱慈烺得到消息后,领勇卫营、神机营、神枢营三大营撤出了通州,令猛如虎死守通州,不许鞑子进城一步。

    一路上,黄得功忍不住问道:“殿下,我们为何撤出通州啊凭我军的实力,鞑子就算两万人想拿下通州也是不可能的吧”

    朱慈烺微微一笑道:“那几路人马都被我派去守城了,能战的只有我们三大营的人马了,守住通州又如何呢本宫要的是鞑子的人头,只有将他们打疼打残了,他们才不敢如此嚣张的再大举进攻我大明!”

    朱慈烺又道:“通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如果通州被围,京师必然动荡,朝中说不定有人就会在背后捅我们刀子!我们撤出通州,若是鞑子继续围攻通州,我们就可以在他们背后收人头,如果鞑子不打,那岂不是危机自除了”

    众将皆道:“殿下英明!”

    三大营人马继续一路往南,不多久,龙骧夜不收来报,阿巴泰放弃了攻打通州,领大军改变方向朝着这边追来了。

    朱慈烺呵呵一笑道:“原来是冲着本宫来的!”

    “殿下,我们就在这列阵等他们吧,让鞑子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诸将一阵鼓噪,纷纷请战。

    朱慈烺问夜不收:“鞑子大概有多少骑兵”

    “骑兵过万!”

    “撤往新城!”朱慈烺当即下令往新城跑,骑兵过万还打个屁啊!

    通州到新城都是平坦地形,对骑兵来说优势极大,一万骑兵能对着数万步兵来回冲,几波下去就能让步兵崩盘。

    不说勇卫营的这千把个骑兵,就算是神枢营的五千骑兵也在之前的战斗中被消耗的只有不到四千人了,而且战斗力完全和鞑子骑兵没法比。

    神机营的火炮是多,是猛,勇卫营的火枪也很犀利,但朱慈烺不敢冒险,鞑子这么多骑兵,如果真杠起来,自己玩脱的概率大一些。

    当朱慈烺领大军进入新城时,新城城门前早已人山人海,在新城知县任光宇的带领下,百姓们欢呼着夹道欢迎。

    人们感恩皇太子的活命之恩,将新城也称为千岁城,此时皇太子领军到来,新城百姓们兴奋至极。

    大军进入新城后,朱慈烺才发现如今的新城已经焕发出,商铺林立,街道干净。

    曾经有一股千人清军想攻下新城,结果丢了几百具尸体后跑路了,连块千岁泥都没撬走。

    新城的百姓早已不是当年面黄肌肉的流民了,现在他们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温饱没有了问题。

    如今新城百姓的农作物以番薯为主,六月下旬开始扦插,到九月底十月初就成熟,预计亩产两千斤左右,比一般的谷物产量高出十多倍。

    番薯是万历年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费了老大的劲才引进的,由徐光启推广并总结了“甘薯十三胜”进行宣传:一亩收数十石,一也;色白味甘,于诸土种中,特为敻(xuan)绝,二也。

    也就是说番薯的产量相对于稻麦翻了几乎十倍,原来可以养活一个人的田,现在种了番薯,可以养活十个人。

    根据方志记载,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陕西、河南、南直、山东、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各布政使司已经普遍种植玉米和番薯。

    番薯有耐旱、抗病性强、抗虫害性强、产量高等优势,缺点就是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面粉,特别是红薯食用之后有胀气、泛酸等不良反应,因此百姓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新城的百姓之前大多是流民,能吃饱就行,管他酸不酸,胀不胀气呢,听皇太子说这玩意种出来管饱,百姓们都开始争着种植,等着不久后的大丰收。

    一进入新城,朱慈烺就传令三营备战,加上新营算是四营人马,总兵力两万多人!不过朱慈烺依然没有打算出城野战。

    新营的一万三千人马,训练时间不到三个月,虽说各方面训练的有模有样了,但朱慈烺仍不放心让他们上战场,毕竟他们还没见过血,没有老兵带着实战过,贸然开打伤亡极大,先守城见见血比较好一些。

    一个时辰后,正在县衙接受新城知县任光宇宴请的朱慈烺,收到了鞑子一万先锋大军兵临城下的消息。

    “这么快”朱慈烺有些惊讶。

    虽然惊讶鞑子的速度,他却丝毫不急,在传来了孙应元并在其耳朵边附言几句后,又开始不急不慢的吃喝了起来。

    阿巴泰的次子博和讬担任此次先锋大将,率一万大军已经对新城实行了围三阙一的合围,只留下东门,明军若是往东面逃窜,宝坻方面的数万清军就会抄上来嘿嘿嘿.......

    &n



第116章 攻城
    一万清军集结完毕,己在新城下列好了阵式,正当博和讬下令攻城的时候,他爹阿巴泰领大军来了。

    阿巴泰在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当场就甩了博和讬一个大嘴巴子,道:“混账玩意,蛮子狡诈无比,这你也能信”

    博和讬心中那个气啊,很不服气,道:“阿玛,我要报仇雪恨!请您让我攻城吧!”

    阿巴泰挥了挥手,让他赶紧去报仇,阿巴泰也想杀掉明国太子,以血大清勇士丧师三万之耻。

    朱慈烺听说鞑子又来大军了,亲自来到城墙上拿着望远镜看下去,只见在两里外,清军大阵军旗招展,人山人海的,当中一杆蓝色外镶红边大旗,旗绣的是一条巨蟒。

    朱慈烺看旗帜上的绣图已经知道,清军领军的是郡王或者贝勒,将旗是蓝色,那应该就是正蓝旗出生的阿巴泰。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今年刚被晋封为多罗饶余贝勒,因为是庶妃所生,所以倍受冷落,亲爹老奴冷落他,八弟皇太极也冷落他。

    皇太极称帝的时候定宗室世爵,二十多岁的多尔衮、多铎及子侄辈的豪格、岳托都被封了亲王,连阿济格这种货色也被封了郡王,四十七岁的阿巴泰却仍然是贝勒爵位。

    虽然在贝勒爵位前加上了“饶余”(满语为富裕之意)的美号,以示差异,但比起亲王,贝勒爵位整低了两级。

    跟老板关系不好,亲兄弟又怎么样呢那个郑亲王济尔哈朗,原本是老汗努尔哈赤的侄子,父兄反叛后却依旧受到信任和重用,到了皇太极称帝后,还被封为和硕郑亲王,谁让他从小就跟皇太极的关系铁呢!

    阿巴泰对皇太极一向心怀芥蒂,很不爽,不仅仅是爵位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皇太极欺人太甚,自己怕老婆居然也有罪!还给自己定一个“受制于妻”的罪名,强制自己与老婆离异!

    清兵大军在新城下重新列好阵,以阿巴泰的三个正蓝旗甲喇为中心,五个蒙古甲喇分为前后左右中,列成五个小阵,五个汉军甲喇在最前方,又合成一个大阵。

    朱慈烺透过望远镜仔细看去,清军旗帜鲜明,阵容整肃,统一都是战兵在前,跟役在后,一个个衣甲精良,一看就是久经战阵的军队。

    “没想到阿巴泰这个‘气管炎’,带兵倒是一把好手。”朱慈烺暗道,同时心中感叹,这八旗军确实比一般的明军要强太多了。

    阿巴泰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新城,只见这座城池着实不小,可为何在几年前南下明国京师的时候没有发现见过呢,而且在行军地图上也没有显示。

    这个行军地图可是大清国最近半年内重新绘制的,按理说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失误,这让阿巴泰非常的不解。

    阿巴泰半身戎马,凡事对明军作战,基本都是战无不取,攻无不克,眼前这座城池,虽然有些神秘,但自己亲率两万大军来取,应该毫无难度。

    在大概观察了一下新城之后,阿巴泰立刻下令,命两个甲喇的八旗汉军开始对新城发动第一轮进攻。

    两个汉军甲喇共计有三千余人,哗啦啦的一大片,前面推着抵挡火铳和弓箭的盾车,后面的士兵推着十多架云梯车,向新城发起了进攻。

    就在清军开始攻城进入火炮的射击范围的时候,朱慈烺一挥手,令旗官迅速挥动令旗,各炮队组长见了令旗,顿时齐喝道:“开炮!”

    “轰!轰!轰!”在一片巨响声中,城墙上的几十门红夷大炮立刻冒出了大冒白烟。

    在片呼啸声中,从城头上飞出一个个滚烫的铁球往清军人堆里砸落,红夷大炮几斤重的实心弹在坚硬的地面蹦跳翻滚,直接带出一条血路。

    随炮一起打出的十几个小实心弹更是四下乱窜,一个个清兵惨叫滚倒在地,城下的清军已经倒下了一大片,清兵的盾车与士兵阵列实是太密集了,想打不中都难。

    这次守城的主力是新营,勇卫营、神机营和神枢营都成了预备队,朱慈烺此战主要就是为了磨炼新营。

    新营的那些炮手,在自己炮队组长的指挥下,从容不迫地开炮,装弹。

    虽然目前



第117章 清军会师
    回到新城五里外的大营后,阿巴泰头疼不已,虽说八旗军善于攻城,那也是针对什么城,明国各地城池无数,很多城市防御极强。

    以往八旗军攻无不克只是依赖祖宗保佑,那些城池被一群无用的明军把手,刚开始攻城不是弃城逃跑就是投降了。

    但凡遇到不怕死的明军死守城池,就要头疼不已,即便攻下也是损失惨重,因此皇太极要求此次入关以劫掠人畜粮食财物为主,遇到防御严密的城池尽量绕道。

    这个新城有明国的皇太子坐镇,身份尊贵,守城将领肯定会死守的,加上没有盾车的掩护,在靠近城墙的过程中,大清兵会遭受重大的损失。

    阿巴泰为人一向谨慎,这时候又想起了皇太极那个死胖子的话,心中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就在这个时候,探马回报,额驸扬古利率一万大军前来会师。

    当天下午,新城南门五里外的清军大营中,密密麻麻布满了清军营帐,各色旗号飘扬,在中军大帐前插上一杆巨大的织金龙纛。

    在宽阔的中军大帐内,坐满了身着鎏金盔甲的清将,人人前额都是锃亮的头皮,脑后拖着一根细长的金钱鼠尾辫,一个个摇头晃脑的在说着满洲语,商量着军情。

    自从扬古利到达后,极力要求明日继续攻城,阿巴泰只好召开了军议,商量明天怎么打。

    在清军将领中,阿巴泰坐在首位,扬古利坐在下首左侧,正蓝旗和镶白旗其他将领分站在下首两侧。

    阿巴泰见众人在那寒暄,于是开口道:“额驸提议明日继续进攻新城,大家怎么看”

    “我大清兵自七月入明国京畿以来,所向披靡,连克昌平、良乡,又入定兴,下安肃,战涿州,攻固安,克文安,破宝坻,攻占明国州县十二座,杀明国守备、千总以上将吏数百人,俘获人口财帛数十万,如此大捷,何惧这小小新城,明日举兵一举荡平足以!”
1...3031323334...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