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黄得功面目严肃,扫了一眼台下数千将士,然后才开口道:“奉殿下令旨,特于勇卫营颁下军规《七杀令》,以示军纪,军规如下:

    不忠不义,投敌叛国者,杀!

    毁谤主将,不听号令者,杀!

    畏敌不前,临阵脱逃者,杀!

    泄露军机,谎报军情者,杀!

    偷盗财物,夺人军功者,杀!

    聚众闹事,霍乱军心者,杀!

    欺凌百姓,奸淫掳掠者,杀!

    黄得功每念一句,队列前的几十个大嗓门就跟着念一遍,力求让每个勇卫营的士兵都能听到。

    每一个杀字落下,就像一个巨锤砸向人们的心脏,让人忍不住打个冷颤。

    黄得功继续道:“凡我勇卫营所属,上至监军参将,下至普通士兵,但有违者,定斩不饶!”

    朱慈烺要求勇卫营每个人熟练背诵并定时抽查,如有人不会背诵或背错,杖则二十军棍,检查超过三次仍然不会背出,直接踢出勇卫营。

    新的军规看似严厉,相对于以往的军规,却是松了很多。七杀令中的内容是底线,平常小事一律从宽处理,对于梗教难洽,多次犯事的士兵一律严惩不贷。

    朱慈烺又将《精忠报国》作为勇卫营的军歌,他将歌词写出来,并派钟鼓司的人前来教习。

    钟鼓司作为大明宫廷御用的二十四衙门之一,在乐舞方面,可以说是当时最顶级的存在。朱慈烺只唱了一遍他们就基本掌握了调子,并根据歌词排练成了舞乐,一边奏乐,一边教习勇卫营的士兵集体演唱。

    朱慈烺想要告诉勇卫营众将士,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战,他要打造一支有思想的强军。

    装备精良,靠着严格训练后是可以成为强军,然而这种强军,只




第三十章 建立新城
    国人自古恋土情结很重,历代人都恪守“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若非生计逼迫,他们是不会抛家舍业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谋生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决定好好安置这些流民。在城外也不是长久之计,夏季来临,天气多风雨,这些百姓搭的窝棚完全扛不住大风大雨的冲击。

    朱慈烺决定修建一座城池,彻底安置这些流民,于是让人从流民中找出一些泥瓦匠。

    好在十万流民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施粥点这个可以集中传出消息的地方,加上许下工钱,立马有数百个泥瓦匠报名。

    在开始的时候,朱慈烺凭着先知先觉,自以为聪明的在一群泥瓦匠面前描述着一种新的“产品”——红砖。

    结果几百名泥瓦匠愣愣地看着当朝太子,不知道这位千岁爷想干嘛朱慈烺以为泥瓦匠们被自己的‘聪慧’所震惊,继续洋洋得意的描述着红砖的优势和烧制方法。

    终于,一个年轻的泥瓦匠忍不住道:“千岁爷,您说的那个红砖,应该就是青砖,听说在秦始皇的时候烧制工艺就已经成熟了,我们都会烧......”

    吓!还有这事朱慈烺当场就懵逼了,这他娘的可真尴尬。

    正当朱慈烺开始有些尴尬的时候,另一个老泥瓦匠呵斥道:“你小子乱讲什么,你当千岁爷不知道千岁爷肯定有新想法!”

    朱慈烺见有人解围,突然眼睛一亮,而后咳嗽了一声,掩饰了尴尬,道:“本宫所说的呢,并不是这个红砖,而是一种叫‘空心砖’的新物件。”

    朱慈烺令人从统计人口的顺天府文吏那找来了笔墨,然后简单的画了一下后世空心砖的造型。

    一群泥瓦匠围着朱慈烺,伸着头看向这种新物件的‘图纸’,然后都是挠了挠头,表示不明白为什么要将砖头里面打空一些。

    朱慈烺告诉他们,空心砖好处很多,一来可以节省材料,二来可以加快成砖的速度,三是强度高、保温、隔音降噪性能好。

    朱慈烺不管他们懂不懂,就让他们照着这样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不让他们试试光动嘴说有什么用

    作为穿越人士,自然要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有了空心砖,自然也少不了水泥,这可是历来都是穿越人士必备的技能。

    水泥的材料也不复杂,就是石灰和粘土就行了,但硅酸盐水泥烧制所需要的温度要一千多度。在温度上或许有些麻烦,所以朱慈烺使用“人工火山灰水泥”的制作方法。

    这种方法很简单,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设备和流程,而且煅烧的温度也不高,只要六百到八百摄氏度就行,后世抗战的时候,被广泛使用在大后方的一些基础建设上。

    朱慈烺甚至想制造钢筋混泥土,不过想想还是别折腾了,先完成眼前的事情,以后再找人慢慢研究。

    朱慈烺将空心砖和水泥的制作方法写在了纸上,让这群泥瓦匠去尝试,特别是水泥,朱慈烺毕竟不知道具体比例,只能靠他们自己去试试。

    为了发动这群泥瓦匠的积极性,朱慈烺设置了奖金,告知他们,谁能把空心砖烧制成功,并且强度最硬,奖励白银五百两;谁要是把水泥捣鼓出来,并且强度最硬,奖励白银一千两!

    五百两银子,在明朝足够一个普通人花一辈子了,一千两银子,可以买下良田百亩,当个小地主了。

    重赏之下,必有高手,经过几天的不断试验,泥瓦匠们又经过一次次的pk,终于有两个人脱颖而出,制出的空心砖和水泥的硬度是最强的,用大铁锤都很难砸裂。

    &



第三十一章 十万人建城
    崇祯皇帝批准建城后,新城正式开始建造,建筑兵们也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

    为了尽快多烧制明砖,朱慈烺在附近曾加了十座烧砖窟,烧砖的建筑兵与流民们也分作两班,日夜不停的工作。

    建城需要大量的人手,这里恰恰不缺人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流民们脸上原本的菜色已经变得有些红润了。

    朱慈烺打算以工代赈,让这些流民统统干活修城墙,不干活的没饭吃。但后来想想,就算有些懒惰的人不干活,还能真的不给饭吃不成

    不说这些好吃懒做的人消极怠工会影响其他人,把好的风气带偏了,朱慈烺更担心的是有些人暗中煽动流民情绪,抵触朝廷,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

    最后,朱慈烺决定全凭自愿,愿意参与建城的人,每日由原本的两餐加至三餐,新加的那顿餐还有三两肉,并且有干净衣服穿。而且建城后拥有新城的居住权,而没有参与建城的人,则在日后无权在新城中落户居住。

    高强度的劳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米粮和肉食,所以朱慈烺给愿意建城的人加餐加肉,就是怕有人体内不支,压垮了身体。

    目前朱慈烺不差钱,从京城富商那那套来的一百多万两银子,足够他挥霍的了。至于剩下的,他自然不会上交,还得用来发展自己势力呢。

    见到这么好的待遇,很多人都愿意参与建城,中国人的本质还是勤劳的,他们想靠着自己的双手去建造家园,想要靠自己的劳作获得生存与尊严。

    当然了,世人最不缺的就是好吃懒做之人,也有不少人觉得每天有吃有喝的,还去干什么活,又没银子拿。再说了,新城建好了,再进去搭个窝棚就是。

    顺天府派出的文吏很快统计好了人口,这里一共有十二万流民和乞丐,男丁七万多,其中青壮四万多人。另外还有十五岁以下的孤儿五千多人,男孩占了大半。

    愿意参与建城的人,包括妇女在内,一共将近十万人,每人发放一个写着名字的木牌,作为日后落户的身份凭证。

    能从陕西和河南等地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的,一路上自然受尽了苦,能在饥饿中坚持下来的人也大多是男人,那些妇女和孩子也基本是这些男人的家人。

    并不是所有流民都往京城赶,大多是的流民在途中进入其他毕竟安稳的地方住了下来,还有一些在途中死去。许多地方常年遭灾很穷,不愿意接纳流民,官府见流民赶来,早早的就关闭了城门。

    这些流民只能眼巴巴的继续北上,想着京城是天子脚下,皇帝断然不能关闭城门将他们拒之城下吧。因此,很多人都抱着一丝希望艰难的北上,才有了眼前的情况。

    朱慈烺找了专业的人去探测地形,最终将新城的地点选在了粥厂几里外的地方,建造一个周长五十里的城池,预算耗银十万两。相当于半个北京城的规模,可容纳人口四五十万。

    虽说有半个北京城的规模,可要是建好了,肯定没法和北京城相比的。朱慈烺前期的规划只是城墙和城内道路以及简易的居民房,至于其他的东西,还得靠时间慢慢发展。

    朱慈烺命人将大部分粥厂转移到建城的区域附近,只留下十个粥厂在原处,给那些不愿意建城的人提供食物。新的粥厂,每天都有肉吃,还在周围临时搭建了由砖瓦筑成的营房供这些人居住。

    在安顿好了第二天,在建筑兵的带领下,便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建造城墙,流民们帮忙搬砖,运送木料和千岁泥。

     



第三十二章 勇卫营的训练
    忙完了新城的规划,朱慈烺开始检查勇卫营的训练情况,自从上次去过一次勇卫营,并让黄得功改变了日常训练后,他很少去看,也不知道训练的怎么样了。

    勇卫营这段期间一直巡视流民区,已经七八天没有正常训练了。建城期间,大多数人都忙着建设家园,平时不再需要勇卫营巡逻,勇卫营也开始恢复了正常的训练计划。

    勇卫营的训练和和东宫亲卫队一样,都是严格按照朱慈烺编写的《训练操典》,这是朱慈烺根据后世军队的训练,并结合戚家军的训练方法写成的,算是古今结合了。

    《训练操典》中主要是列队训练,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列队训练在刚开始的时候,勇卫营有一些士兵分不清左右,闹出了不少笑话,不过没几天就基本像模像样的了。

    在列队训练的同时,勇卫营的士兵还需要练习站功和防暴晒,就是全营列队在太阳下长时间的站立不动。

    期间不许有动作,不许说话,若是有人违反,先挨二十军棍,在继续加时受罚,从第一天的一次半小时慢慢增长时间。

    在刚开始的时候,正直四月底,天气还不热,士兵们站在外面感觉就像是晒太阳,毫无压力。

    当进入五月底的时候,夏季来临,天气慢慢变热,特别是有几天,温度一度超过三十度。正午火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时间久了皮肤都感到发烫。

    这个时候,勇卫营的士兵们才知道这种训练的厉害之处,有几个士兵受不了酷热而晕倒,被一旁监督的东宫亲卫直接拖下去冲了凉水,放在阴凉处了。

    有些出生富贵、托关系进来的士兵受不了,从列队中冲了出来,大喊着受不了不练了,被这几个士兵一闹,勇卫营中很快也出现一丝骚动。

    黄得功二话不说,上去一人一脚踹到一边,喝道:“你们这几个怂包废物,有多远给我滚多远,我勇卫营不要废物,还有谁认怂的赶紧滚!”

    黄得功冷眼看着这些自动放弃的兵士,又看看场上的全营人员。他在军中威望极高,眼光所过之处,骚动声马上没了,全营继续保持着姿势站在场地上。

    黄得功按照朱慈烺的要求,并不惩罚这些人,按照朱慈烺的说法,这些人纪律性和意志力差,将来也难有作为,强行惩罚留在勇卫营只会影响其他人。

    在后面的体能训练的日子里,又有上百个士兵因为受不了训练被赶出了勇卫营。

    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是没有人原因离开的,勇卫营的待遇在整个大明军队中,都是最好的。装备最为精良,每月饷银五两,伙食不仅管饱,还每天都有肉吃。

    而且作为皇太子的直属亲军,将来都是从龙之功,就算现在是个小兵,随便混混资历,将来到地方都能混个把总什么的,没有人愿意轻易离开。

    勇卫营作为京营的一部分,虽说是京营中最精锐的士兵组成,但也有不少人是富家子弟,是托关系进来的。这些人混日子居多,哪里能受得了这种苦训,这也是朱慈烺的目的,剔除掉这类人。

    勇卫营的体能训练是,每天五公里武装越野,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高抬腿跑,一百个举重蛙跳。

    这些体能训练并不是太累,一个时辰就可以完成,可若是长久的坚持,身体强度将会大大增强。

    体能训练后,剩余的时间各个兵种各自进行战术训练,步兵训练火铳射击,骑兵训练马术,炮兵训练炮火打击。

    朱慈烺针对火器,又制作了火器保管制度,平日里火铳和火炮都要按时清理,保养。骑兵训练,朱慈烺不太懂,只能交给黄得功等军中将领自己搞。

    从新城的东部和通州的南部之间,有一片地势平坦的旷野,还有一条凉水河蜿蜒曲折,方圆十里内无一家居民,被为禁区,勇卫营在北京城外的大营便是设置在这里。

    朱慈烺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勇卫营的大营,大营周围的几处训练场正热火朝天地



第三十三章 全军演习
    在勇卫营的骑兵训练场中,大地震撼,烟尘滚滚,一千名头戴铁盔,身穿红色盔甲的骑兵,不断演练着冲锋,迂回包抄。

    在他们的远方,有一片稻草扎成的“敌人”,“敌人”身披一层皮甲,面部是一块画着五官的圆形带把木牌。勇卫营的上千骑兵以正面突击和两翼包抄的战术向中间的“敌人”发起冲击。

    在距离敌人二百步距离的时候,勇卫营的骑兵纷纷俯身从战马一侧的铳套中拿起一把燧发枪,对着越来越近的‘敌人’瞄准开枪射击。一时间,火枪响声不断,烟雾不断冒起。

    打完一枪后,他们并不装弹,将火枪放回原处,重新拿起在另一侧枪套中的长矛,向目标发动最后的冲击。

    当与目标近身的时候,上千骑兵将手中的长矛刺向稻草人身上的要害部位,以脖子处为最佳目标。

    建奴的八旗兵战兵几乎人人身披战甲,甚至是三层重甲,即便是在高速冲击下也不容易用长矛刺穿。只有刺向最薄弱的颈部,才是最有效的杀敌训练方式。

    在骑兵训练场二百米外的一处高台上,朱慈烺在勇卫营众将官的簇拥下,手拿着望远镜看着勇卫营的骑兵训练,忍不住说道:

    “不错!不过仍需加强训练,建奴的骑兵可是厉害的紧,特别是叶赫部的骑兵,就连蒙古骑兵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卢九德道:“我勇卫营的骑兵中有部分是总兵曹文诏手下的关宁铁骑,去年曹军门战死罗川镇,手下有部分溃散的关宁铁骑被曹督主收拢到了勇卫营,虽然只有二三百人,却也个个久经沙场。”

    朱慈烺点点头,心中有些可惜,曹文诏可以说是明末第一猛将,当初率领两三千关宁铁骑,杀的数万流寇狂奔几十里,不敢回头交战。

    即便是误入流寇包围圈,曹文诏也丝毫不惧,手握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在强大的实力面前,流寇伏兵横尸遍野。可以说,曹文诏所到之处,流寇无不敢战,纷纷逃窜。

1...7891011...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