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丢人现眼!”朱慈烺怒骂了一声,随即一指马科,又有两个亲兵冲上来,架起来了马科。

    朱慈烺看向白广恩道“听说你祖上是算命的,你翻手指的本事也是祖传的,还颇有神效”

    白广恩不知道皇太子为何忽然问起这个,连忙点头道“是祖传的手艺,殿下,要不要也让末将给您算上一卦”

    朱慈烺呵呵一笑道“本宫就免了,还是给你自己算上一卦吧,算准的话免你一死。”

    白广恩二话不说,开始翻起了手指,当他开始算的时候,心中开始纠结了,算准了免一死,那到底算出的是死还是活呢

    如果算出的是活,皇太子本身就要自己死,那是不是算错了

    如果算出的是死,皇太子却没想杀自己,那是不是也算错了

    见白广恩那犯傻的样子,杨嗣昌等人心中气急,暗骂蠢货,皇太子的意思很明白,你的生死不是你能决定的,而是他朱慈烺。

    杨嗣昌开口道“殿下,这斩将之事还是先呈报圣上为好。”

    朱慈烺从铁案上拿起军令状扔给他,道“白纸黑字,军令为状,我大明军纪严明,军法无情,有人明知故犯,藐视军纪,不杀如何振军心你杨部阁也是在这军令状签了名字的,还想抵赖不成”

    杨嗣昌一时语塞,忽然感觉自己被套路了,他也了解皇太子的风格,颇有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说杀人就杀人。

    因此杨嗣昌在面对朱慈烺,事事都要小心谨慎,不敢轻易触怒他。

    杨嗣昌不说话,不代表别人不说话,只听高起潜道“殿下,当时我们约好互相驰援,共击奴贼,我军六镇人马守高阳,将士们奋勇杀敌,奈何建奴势大,我等才退守石桥,不知道当日殿下为何不发兵救援”

    他的意思很明白,皇太子有见死不救之嫌,怎可再处置他人

    高起潜的一番话顿时让在场之人响应,唐通和马科都一个劲的叫唤,就连大同总兵姜襄也出言支持。

    杨嗣昌似

    似乎也被高起潜的话打动了,支持他的说法,随后陈新甲也是附和着。

    唯有宣府总兵杨国柱和虎大威不说话,当日他们只守了两个时辰就溃败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天武军如何能及时救援

    朱慈烺冷眼旁观,他如何不知道,高起潜这是要拉拢关宁军与他对抗了。

    朱慈烺冷笑道“真是厚颜无耻啊,告诉本宫,你们守了多久”

    唐通不要脸道“大概四个时辰吧。”

    马科也道“我觉得是五个时辰!”

    高起潜阴阳怪气道“殿下,人你也杀了不少,该立的威也已经立了,不如就此罢手吧,何必把事情做绝呢”

    朱慈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岂能被他们左右,他指着高起潜大喝道“你个狗才,也不看看你是个什么东西,敢在本宫面前阴阳怪气的讨价还价!”

    高起潜一下子被骂懵了,他自从出宫监军以来,到哪都备受尊崇,就是个代表皇家的土皇帝,还从未有人敢跟自己大声说话,即便是主子崇祯皇帝,与他说话都没这么过分。

    高起潜气的浑身发抖,感觉面子落了一地,他脸『色』阴沉,颤声道“殿下说话还请注意!”

    朱慈烺冷声道“你不过是皇家的一条狗而已,真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本宫想杀你轻而易举!来人,将这奴才拿下!”

    高起潜尖声道“我是陛下内侍,此战总监军,没有陛下亲旨,谁也不能杀我!”

    朱慈烺走到铁案前,听到此话顿时勃然大怒,向案上猛击一掌,震的签筒跳的高老,他指着高起潜喝骂道“不能杀你你藏匿战报,临阵脱逃,败坏我大明军纪,罪不可赦,即便是父皇亲临,本宫也要当众将你斩了!”

    众人被吓了一跳,都是不可思议的看向朱慈烺,连翻手指算命的白广恩也是满脸呆滞。

    杨嗣昌更是『露』出不敢相信的




第297章 催促回宫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随后,朱慈烺进行了训话,以长期无斩获拟降总兵杨国柱和虎大威各一级,大同总兵姜襄降二级,戴罪立功,仍担任总兵一职,与捷报一起报由圣上批准。

    三人虽然被降罪,但心中并无不满,武将有实职和兵马才是最重要的,那些虚职都是浮云,顶个屁用!

    皇太子不仅没撸了他们的统兵权,还要把关宁军的正兵营给宣大三镇平分,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按照朝廷惯例,处理犯事军队,低级军官和小兵一般不处理,关宁军从总兵到游击将军被砍了一大半,已经没了领导层,想吞并他们很简单,小兵们也不管那些,跟谁混不是混啊。

    朱慈烺并没有整编关宁军的兴趣,这些只会给天武军带来麻烦,想要管束改造他们,得花很多时间。

    朱慈烺没有时间,也没兴趣去改造这些可有可无的人,天武军新招的那些四肢发达、二愣子『性』格的新兵,在训练几个月后,战斗力比这些玩意强上十倍。

    朱慈烺不仅不要关宁军的人,连兵器和战马一个都没要,全给了宣大三镇。

    关宁军那些破武器,不是长枪大刀就是鸟铳、三眼铳,连鲁密铳都很少,早已过时了,战马也是瘦弱不堪,朝廷给马军发的草料银饷不是被上官克扣,就是被骑兵拿去换酒了。

    朱慈烺的大度让宣大三镇将官非常感动,一个个盯着关宁军的眼睛发亮。

    杨嗣昌忽然感到一阵害怕,皇太子的手段太利索了,不仅做到了杀人立威,还趁机拉拢一些人。

    这手段比他爹强多了,他爹只知道天天骂大臣,从来都是动嘴不动手,臣工们都被骂麻木了,该干嘛干嘛。

    就算皇帝龙颜大怒之下杀几个,也是杀文官,对武将还是一个劲的训斥,哪有皇太子这么狠,几年之内杀了八个总兵了。

    陈新甲更是虚惊一场,如果不是收复高阳,说不定被自己的脑袋也要搬家了,还好自己有魄力,思绪间,他看向杨国柱,眼中有着无法掩饰的感激。

    在点将快结束的时候,一行宫中的传旨太监来了。

    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看着满地的头颅,心中惊讶,当他无意间看到高起潜的头颅时,心头猛的一跳。

    他面不改『色』的宣读了圣旨,将圣旨恭恭敬敬的递给朱慈烺手中,然后道:“殿下,皇爷让您除夕前回到宫

    宫中。”

    朱慈烺接过圣旨,一时间沉默了。

    杨嗣昌等人看向他,都在静静等他的回复,也拿不准皇太子要不要抗旨。

    半晌后,朱慈烺才道:“回去复旨吧,本宫明日就回京。”

    方正化和杨嗣昌都松了一口气,却听朱慈烺又道:“这次回京,本宫不知道要带多少人马,八万还是四万”

    见皇太子一脸纠结的样子,方正化老脸一阵抽搐,他小声提醒道:“殿下,您回京是与家人团聚过年,不是领兵打仗”

    杨嗣昌更是大骇,也道:“殿下,领数万人马回京,会让别有用心之人说您图谋不轨的。”

    朱慈烺似笑非笑的点头,道:“杨阁老还挺关心本宫的,那如果本宫不带天武军回京,他们由谁统领呢”

    杨嗣昌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了,皇太子是不想交出兵权啊。

    杨嗣昌道:“臣觉得陈督师节制六镇人马足够了,天武军还是由孙应元和周遇吉等本部将官统领即可。”

    朱慈烺又看向陈新甲和方正化,二人连连点头,只要皇太子不带兵进京说什么都行。

    朱慈烺道:“那本宫就只带勇卫营亲卫吧。”

    当天下午,朱慈烺下令周遇吉领天武军移师保定府修整待命,又传令驻守在真定府的孙应元,领其余四万天武军进军山东。

    天武军自北上来经过几番大战,包括孙应元领的四万人马,伤亡近四千,朱慈烺打算修整一段时间,稳打稳扎,等年后再大举进攻干掉多尔衮的左翼军。

    在当天,卢象升找到了朱慈烺,请求一起进京,他想请辞回乡丁忧。

    如今他早已不是督师,手下的天雄军也只有不到两千人了,和天武军并肩作战打了两次大胜仗,天雄军将士的功劳也挣了不少。

    有数万天武军在,战局也基本稳定了下来,清军入关不尽快出



第298章 血滴子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当日的山东,济南府。

    济南城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帐,不时有大量被押往清军营地的大明百姓和粮草辎重。

    多尔衮领着正白旗和几旗蒙古兵在山东境内长驱直入,一度包围了济南城,共夺得人口二十余万,牛马金银不计其数。

    然而一条又一条恐怖的消息传入了清军大营,让所有清军惊恐不已。

    先是扬武大将军岳托战死,镶红旗全军覆没,后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三万大军被击溃,正红旗被打废,硕托被杀,最新的消息居然是豫亲王多铎战死,镶白旗和正红旗全军覆没。

    在一座宽敞的营帐中,多尔衮脸『色』铁青,手指微微颤抖,下面的各八旗蒙古旗主皆是沉默不语,心中打鼓。

    多铎的战死让所有人感到一股深深的寒意,天武军的战力更让所有人恐慌。

    多尔衮也不相信,可根据他掌握的细作网多次侦查,这事是真的,多铎真的死了。

    清将阿尔津道:“睿亲王,明军势大,我们还早早出关吧。”

    “是啊,睿亲王,此番入关,我八旗人马折损近半,已经打光了满洲三旗,如果不早早出关,怕会被明军合围的。”

    “睿亲王,八旗已经被打了半废,我们又孤军深入,万万不能再打了啊!”

    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几个王爷更是叫着要出关,入关天武军挥师山东,他们对上的话肯定也讨不到好处,损失太大的话谁也承受不了。

    面对蒙古各旗旗主的叫嚷,多尔衮脸『色』难看,他知道这些蒙古旗主都是些,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退的人。

    多尔衮站起身来,狠声道:“大清的耻辱要靠鲜血去洗刷,拿下济南城,退兵,攻不下,谁言退兵,斩!”

    各旗主见他决绝样子,只得暗叹一声晦气,这睿亲王可不是好惹的主,谁都不想当面与之发生冲突。

    在所有旗主离开大帐后,多尔衮低喝道:“苏克萨哈!”

    大帐角落中走出一道人影,

    ,跪下道:“奴才在!”

    多尔衮狞声道:“派出穆森,将明国太子的脑袋取来!”

    派出穆森跪伏在地的苏克萨哈眼睛一跳,重重的磕了几头,恭声道:“喳!”

    苏克萨哈是满洲正白旗人,是多尔衮的贴身侍卫,现任正白旗巴牙喇纛章京,同时掌握着多尔衮的情报机构。

    满清擅长细作,穆森是满清细作中最精锐的存在,由多尔衮暗中所创,满语的意思是坟墓,穆森中也有人称自己为血滴子

    崇祯十一年腊月,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距离除夕只有三天。

    城永定门以北的店铺屋檐下、破庙中,到处挤满了叫花子一样的流民。

    在城墙根周围,一个个窝棚、茅草棚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人大都『操』着直隶和山东口音,他们披着褴褛的棉袄,腰间随意勒了一根草绳,端着破碗满脸希翼的看向街边行走的人。

    京师戒严后,城里的人流渐渐萧条,加上前段时间下了几天几夜的大雪,京师积雪三尺,滴水成冰,家家户户更是关门闭户。

    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衙役每天都要推着大车,把上百个冻死、饿死在雪地里的流民尸体拉到城外化人场。

    紫禁城乾清宫,崇祯皇帝独坐在暖阁之中,他拿起一份奏章,右拳紧握,眼中忽然闪过一阵寒光。

    连斩三个总兵就算了,连朕的心腹高起潜都杀了,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的!

    闻着鎏金珐琅鼎里的气味太浓,一种莫名的惆帐忽然涌上心头,崇祯不耐烦的让人将鼎中香灰全部撒出去。

    &



第299章 皇太子万岁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十二月二十八日,一大早。

    京师永定门前,人山人海,城门内外已经挤满了人,还有密密麻麻维持纪律的衙役和京营士兵。

    在今日,原本冷清的京师各大街巷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皇太子大捷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师内外,也得知皇太子将要回京的消息。

    很多人早早的赶来了,特别是良乡和新城的百姓,甚至三更半夜就抢好了位置。

    在无数百姓之中,上有古稀之年的老人,下有几岁幼童,这些人都是自发聚集在永定门外,特意迎接皇太子。

    “老人家,您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来挤啊这里人多,万一被人推搡摔倒在地就不妙了,您老还是回去吧。”

    人群中,一个三十出头的白袍读书人看向身边的老者说道。

    已过花甲之龄的老者拄着拐杖,虽衣着朴素,却精神矍铄,他满脸的褶皱和稀疏的银发,留下了无尽岁月的风霜。

    老者看向远处,翘首盼望道:“两次入关,都是太子殿下领军赶走了可恶的,大振国威,保我们直隶一方平安,殿下凯旋而归,老朽必须来迎啊!”

    说着,老者『露』出缅怀的神情,又道:“想当年,老朽还是孩童之时,张阁老和戚少保都在,我大明内外之敌皆被扫除,那时天下太平,哪里敢犯我大明边境啊,如今世道变了,好在大明又出现了一位中兴之主,我老人家没见过皇太子,这次若是不见上一面,等进了棺材就再也见不到了。”

    白袍书生听后点点头,不再劝说,现在大明和万历朝相比,差距真是太大了,这几十年来,大明再也没出现过张居正和戚继光那样的人物。

    老者在等待之余,也好奇的打量了一番白袍书生,道:“年轻人,听你口音不是直隶人,南面来的吧”

    白袍书生作礼道:“小生河南李信,四处游历,路过京师。”
1...8485868788...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