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特种作战:幽灵部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鹰隼展翅

    这很正常,此时二战的硝烟散去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舞台早就换了,那些在二战中走出来,活跃在政坛上的强人,也纷纷退场了,他只是其中一个。但是,坏就坏在,他是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突然去世的。

    这下麻烦大了。

    铁托虽然是巴尔干半岛不世出的英才,但他毕竟不是神灵,无法做到全知全能。他在位的时候为了维持南斯拉夫各民族、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团结、和谐,采取了压制人口占比例最大的塞尔维亚人的政策,以牺牲主体民族的利益来换取民族团结(是不是有点眼熟?),早早就埋下了隐忧。如果他能指定一个可以服众的继承人,没准能将危机爆发的时间往后上十几年,但问题是,他没有指定继承人,直接后果就是不管谁上台都有一堆国家和民族不服,几十年积攒的情谊在无休止的利益冲突中飞速消耗,凝聚力也在一轮轮冲突中消耗殆尽,裂痕越来越大……

    1991年六月,南斯拉夫的加盟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随即与南斯拉夫爆发战争。经过长达十日的厮杀,南斯拉夫联邦战败,从斯洛文尼亚境内撤出了所有部队。这一举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几乎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宣布独立,铁托用毕生心血缔造的强大国家眨眼之间四分五裂。作为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自然不能再沉默了。如果说在与斯洛文尼亚爆发的十日战争中南军还有所克制,使得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持续了十天,可双方的阵亡人数加起来也没破百的话,那么,在镇压反塞情绪最为强烈的克罗地亚的战争中,他们就真的是毫不留情了,想独立是吧?我杀到怕,我杀到一提起独立二字就肝颤为止!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这两支同样强悍的族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惨烈厮杀,直杀得血流成河,尸骨盈野。最终,还是有整个欧洲的克罗地亚赢了,南斯拉夫再一次失败了。镇压波黑独立的战争也是一个样,在北约的强力干涉之下,孤立无援的塞尔维亚人还是吞下了失败的苦果。

    现在,昔日强横一时、让苏、英、法等强国都忌惮三分的南斯拉夫,只剩下一个塞尔维亚了……哦,不对,还有两个国家。在一片高喊独立的浪潮中,弹丸小国黑山却始终坚定地站在塞尔维亚这边,当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塞哥维那等国纷纷独立之后,这对难兄难弟只能抱团取暖,组成了南斯拉夫联盟。1997年的南斯拉夫大选,参与选举的国家就这么两个,不知道铁托泉下有知,会不会黯然长叹?

    然而,即便南斯拉夫差不多已经变成一个地理名称了,北约也不打算放过他们。北约是如此忌惮这个曾经傲视南欧的强国,不将其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绝不罢休。就在南联盟努力舔伤口的时候,新一轮风暴又在酝酿,这次风暴将把南斯拉夫这个国名彻底抹掉,不留半点痕迹。

    巴尔干半岛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大批记者蜂拥而来,试图挖掘最具价值的新闻素材,扬名立万。他们当中真的有人出名了,也有一些比较倒霉的,死在了战火之中,毕竟子弹和炮弹没长眼,在它们面前一律平等,不管是记者还是平民,或者是士兵、将军,只要挡了它们的路都得倒大霉。仅仅是波黑内战的前两年,就有六十八名记者遇难了,在战乱之中,这些记者比普通士兵要脆弱得多,当双方都杀红了眼之后,受日内瓦公约保护的记者也只是待宰的羔羊而已。可即便是这样,世界各国跑过来的记者有增无减,怕死?怕死来当什么战地记者?滚回老家去挖明星的绯闻好了!

    在这种背景下,刘艳也带着她的小团队,兴冲冲的来到了巴尔干半岛。她厌倦了国内的平静,试图在这冲突最激烈的地区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只是,她做梦都没想到,她的到来即将引发一场红色阵营与北约最顶尖的特种部队之间的恶战,无数优秀的特种兵将在这片浸透鲜血的土地长眠。

    (iishu)是,,,,!




第一章 一生黑
    【】(iishu),

    民航客机在跑道上降落。

    降落的过程并不是很平稳,跑道有些浅坑,所以飞机在降落时的时候免不了颠簸,一跳一跳的,让刘艳的心都差点从嗓子眼里跳了出来。不过好在,飞机最终还是顺利的停了下来,她松了一口大气,对同行的摄影师小陈说:“谢天谢地,总算安全降落了,刚才我还以为要出事了呢。”

    小陈很严肃的说:“不要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当心好的不灵丑的灵!”

    刘艳说:“好啦,我也就发发牢骚而已,你别那么严肃嘛。”说的拖着自己的行李箱朝舷梯走去。说真的,她并不喜欢这个只比自己大几岁的摄影师,这家伙做事永远都是一板一眼的,老气横秋,跟他共事太别扭了。但是没有办法啊,除了小陈好像也找不到愿意跟她一起跑到南斯拉夫这边来玩命……啊,不,来采访的了。所以她也只能将就一下。

    走下飞机,她下意识的观察四周,只见机场跑道上分布着一些浅浅的弹坑,好像是小口径迫击炮轰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哪一场战斗留下的了,反正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修好。航站大楼的墙壁布满了弹孔,面朝着这边的墙壁还被火箭弹轰出了一个大窟窿……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她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从1991年斯洛文尼亚战争爆发到现在,南斯拉夫已经在战火中煎熬了整整九年。旷日持久的战争让这一地区饱受摧残,战争的痕迹在巴尔干地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清晰可见,哪怕是戒备森严的首都机场也不会例外。她长时间看着那个被火箭弹轰出来的大窟窿,从来没有如此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小陈却很气兴奋,打开照相机,对着是一种咔嚓咔嚓,就是一顿猛拍。他拍下这么多照片,一百张里不见得有一张能够出现在报纸上,但是用镜头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早已成为他的习惯,甚至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改不了了。

    拍得正开心,一名牛高马大的塞尔维亚士兵走了过来,一手遮住他的镜头,用生硬的英语说:“停下来这里不准拍照。”

    小陈用流利的英语说:“我们是记者,我们的行为应该被允许的。”

    那名塞尔维亚士兵只是摇头:“请不要拍照,把底片交出来。”

    小陈无奈只好打开照相机,将胶卷抠出来交给那名塞尔维亚士兵。纳米赛维加斯兵也没有为难他们,检查了一下,确定他没有留下底片之后就把照相机还给了他们,然后挥挥手,让他和刘艳立刻离开。

    出师不利,二人组未免有点丧气。走出机场之后刘艳抱怨:“那家伙也太可恶了,我们是记者哎,那机场又不是什么绝密军事基地,我们拍几张照片也不行吗?”

    小陈苦笑着说:“可能他们担心我们把这些照片刊登出来,影响他们国家的形象吧。”

    刘艳撇了撇嘴:“他们国家现在还有什么形象可言?”

    是啊,战争持续了将近十年,南斯拉夫联邦四分五裂,昔日亲如兄弟的加盟共和国变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你来我往杀的血流成河,这一地区早已变成了欧洲最大的杀人场,还有什么形象可言呢?但塞维亚人却不愿意就这样罢手,他们仍然在拼尽全力捍卫着南斯拉夫最后一点荣光,哪怕南斯拉夫联邦已经不复存在了。可能是被西方记者抹黑的太多了,现在的塞尔维亚人看到记者就皱眉头,看到记者拍照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会不会利用拍到的东西攻击他们,抹黑他们。所以本着宁可杀错也不放过的态度,不管是来自哪的记者他们都一视同仁,严防死守,刘艳和小陈算是躺着中枪了。

    刚走出机场,电话就响了,是上级打来的。

    刘艳接通,喂了一声。

    上级开门见山:“小刘,下飞机了没有?”

    刘艳说:“已经走出机场啦,正准备去大使馆报道呢。”

    上级问:“没碰上什么麻烦吧?”

    刘艳说:“那倒没有,不过小陈在机场想拍几张照片,却被人拦住了,不仅没拍成,还损失了一卷胶卷,挺郁闷的。”

    上级笑了笑:“这些损失都微不足道,只要人没事就好……记住,到了南斯拉夫之后,时刻要跟大使馆保持联络,一旦遇到麻烦,能帮你们的就只有大使馆了,切记切记!”

    刘艳拍了拍胸口说:“老大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是谁呀?我连洪水都不怕,一点点的小麻烦还奈何得了我?我去大使馆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绝对不会有向他们求助的那一天!”

    上级呸了一声:“你还好意思提?你一提起洪水我就想起了抗洪,一想起抗洪,我就想起了你跟那位拼死炸掉液化气罐的英雄失之交臂……一想起这事,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愤愤的拍了拍桌子:“你说你这算什么事?啊?身为一名记者,都不知道上辈子要烧多少高香才能碰到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这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能拿到一个独家专访,功成名就易如反掌,我这个当上级的也脸上有光,可你愣是失之交臂了!我严重怀疑你到底适不适合吃记者这碗饭!”

    刘艳哭丧着脸叫:“老大,你都为这事骂了我多少回了?我都躲到南斯拉夫来了,你还要继续骂?”

    老大声音提高了八调:“你把大好的机会给搞砸了,我骂几句怎么了?别说躲到南斯拉夫,就算你躲到非洲大草原的老鼠洞里,我也照样能把你揪出来骂你个狗血淋头!你给我听好了啊,这一次是你主动请缨要去南斯拉夫的,为了帮你争取机会,我可是把老脸都豁出去了!你最好能挖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否则我饶不了你!”

    刘艳说:“你放心,我一定能挖到独家猛料的,不然我就不回国了!”

    那老大哼了一声,挂掉了电话。

    刘艳悻悻的把手机放回口袋,对小陈说:“都听到了吧?如果不能挖到独家猛料,我们都别回国了!”

    小陈一点面子都不给:“那是你,不是我!”

    刘艳:“……”

    他能不能换一个摄影师?这种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搭档,真的很影响心情哎!

    刘艳一路嘀咕着:“混蛋,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混蛋,我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跟你搭档!”

    小陈很平静:“貌似你除了我这个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混蛋,找不到别的搭档了。”

    刘艳:“……”

    所以摄影师只是小陈的兼职,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来怼她的,对吧?

    嘀嘀咕咕中两个人上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大使馆而去。

    二十多分钟之后,这对搭档来到了大使馆。

    走进大使馆,刘艳的第一印象就是冷清。

    确实是很冷清,压根就看不见几个工作人员,自然而然的,也不会有什么人到这里来办理业务或者求助了,这里的冷清跟驻扎在欧洲发达国家大使馆的忙碌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不过也没有办法,这一地区不停的打仗,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能跑的都跑了,在南斯拉夫的中国企业和投资者也早就撤了。都没什么中国人了,大使馆想不冷清都难。

    朱大使倒是挺热情的跟他们握手:“小刘、小陈是吧?早就在电视上见识过你们的风采了,今日一见,还真是眼前一亮啊!”

    刘艳笑着说:“朱大使你太客气了,我只是个刚出道的小记者,哪有什么名气可言?这种客套话我虽然爱听,但心里有愧啊。”

    朱大使哈哈大笑:“小刘你太谦虚喽,去年抗洪的时候你亲临第一线,挖掘了不少很有深度的新闻素材,当时我就注意到你了,还跟同事打赌,你将来肯定能拿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是专为新闻工作者设立的奖项,比诺贝尔奖还要难拿。毕竟诺贝尔奖里还有和平奖这么个水货,某些人想拿这个奖太容易了,只要不对外发动战争就十拿九稳。普利策奖不同,那么多新闻工作者出生入死,其中不乏惊才绝艳的人物,但拿到这个奖的却屈指可数。

    一个老人对一位年轻的记者说他将来肯定能拿普利策奖,这本身就是极大的肯定与鼓励了。刘艳激动得不行不行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但是马上,朱大使就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当然,如果你没放跑那位舍身炸液化气罐的英雄的话,我们对你的评价会更高的。”

    刘艳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那张宜喜宜嗔、明艳动人的俏脸像六月暴雨降临前的天空一样黑了下来……敢情这事是没法过去了是吧?在国内老大和同事们揪着她的耳朵天天念叨,现在跑到南斯拉夫了,在南斯拉夫工作了十几年的朱大使也揪着她的耳朵念叨!感觉与萧剑扬的独家专访失之交臂这件事都要成为她终生的黑点了!

    还让不让人活了

    (iishu)是,,,,!



第二章 抓狂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从大使馆出来,小陈问刘艳:“现在我们去哪里?”

    刘艳气鼓鼓的说:“别跟我说话,我想死!”

    小陈纳闷:“怎么啦?”

    刘艳抓着自己的头发,抓狂的说:“我不就是不小心放跑了个新闻素材嘛,这种事情在我们这一行又不是没有,干嘛全世界都揪着我不放?在国内被老大骂得狗血淋头也就算了,就连出国了都还要被人数落……我不想活了!”

    小陈难得的安慰他一句:“没事了,我们都是这样子过来的,看开点。”

    刘艳的心里稍稍好受了一点:“是说们都犯过同样的错误,也跟我一样被老大收拾过?”

    小陈点了点头:“那当然了,干这行的哪能一帆风顺?错过重要的新闻素材那是家常便饭。新闻素材那么多,就算有通天本事,也不可能每一条都抓得住,失之交臂那是很正常的。”

    刘艳拍了拍胸口说:“听这么一说,我心里就好受多了。”

    小陈补充:“不过像这样错过这么重要的新闻素材的傻蛋,我干这行这么久了还是头一回碰到。所以也别怪老大总是骂,骂算轻了,放在别的电视台,台长把皮都扒了信不信?”

    刘艳:“!!!”

    她错了,她真的不应该对对这个钢铁直男有任何期待。

    小陈自认为已经达到了安慰的效果,也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得亏他没有继续往下说,不然刘艳非得把行李箱轮起来砸到他头上不可。他问:“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刘艳说:“我想去科索沃,那里是最热点的地区。”

    小陈吓了一大跳:“去科索沃?疯了,那里正在打仗呢!”

    刘艳理直气壮:“就因为正在打仗我才要去啊,不打仗我还不去呢。”她还拍着小陈的肩膀,谆谆善诱:“想想啊,科索沃正在闹独立,阿族人和塞族人冲突频繁,北约似乎也有出手干涉的打算,这里头有多少有巨大价值的新闻素材等着我们去挖掘啊!往那里一扎,没准不出三天我们就能收获巨大,满载而归,然后回去升职加薪,多好!”

    小陈咬牙切齿:“就没有想过枪弹无眼,自己很有可能会死在科索沃吗?”

    刘艳说:“安啦,我的运气一向很好的,死不了!”

    小陈气哼哼的说:“等到了科索沃,就知道自己的运气有多靠不住了!听我的,别去科索沃,我们就在塞尔维亚、波黑这些地方转一转,采集一些新闻素材就算了,不要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险。”

    刘艳瞪大眼睛:“拜托,老大,我们是战地记者哎,不冒险还叫什么战地记者?”她鄙视都写到脸上了:“我说是不是男人?连我这个女孩子都没怕,倒吓得抖成一团了?不去我去!”

    小陈说:“如果坚持要去科索沃,那我现在就给台长打电话,让他把调回去!”

    刘艳差点鼻子给气歪了:“————成心给我捣乱了是吧?真是气死我了!”

    小陈苦笑:“我是为好!在巴尔干这个鬼地方,各国家各民族早就杀红眼了,日内瓦公约在他们眼里跟厕所里的纸没有任何区别,我们这些受内瓦公约保护的战地记者往往是某一方势力处心积虑要除掉的目标,已经有上百名战地记者在波黑死掉了,怎么还不长教训呢?”
1...239240241242243...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