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凤栖梧:将军请上座卫若衣厉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萌c

    随后阳岭城内关于将军夫人和林家小姐在尾牙宴上不得不说的事情,以及将军夫人的丫鬟在街头同林妙妙因为一个包子而起争执的事情,传遍了大街小巷。

    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凤副将军和林副将军与厉将军有嫌隙,这两位副将军要带驻军离开临郢关,去别的关口。

    这就很是离谱了。

    先不说嫌隙不嫌隙的问题,军队不是谁的私有物,副将军只是管理而已,这是能说带走就带走的吗

    不知道是谁传的这种没有脑子的流言,但偏偏还有大片大片没有脑子的人信了。

    而且越传越烈。

    但这还不是全部,也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最最要紧的,是在这个当口,鞑匪又来了。

    除夕前夜,来的是正规的鞑子军,莫名其妙的突然袭击临郢关的几座城池,然后被厉钰他们连夜带人赶了回去。

    谁知道这次来的不是正规军,而是鞑匪,却偏偏让他们做成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陆川村被袭击了,不仅被袭击,还成功了。

    但其实说着吓人,厉钰早在陆川村有部署,不过是被人调虎离山调走了一时半刻,等厉家军回来,那群鞑匪立马被打得落荒而逃。

    然后,就又有了流言传出来。

    且还是一则比之前那个更加荒唐,更加无脑的流言,那便是:临郢关已经被鞑子军不攻而破,鞑子军已经秘密潜入回榆关,齐楚即将改朝换代。

    如此动摇军心民心的流言,厉家军自然会派人解释和镇压。

    可是解释没有用啊,陆川村的确是被人袭击了。

    至于镇压,你这边刚抓了几个传谣的,那边立马又起来了,一看就是有人故意安排。

    但直到没有用,敌暗我明,根本抓不完。

    卫若衣听完之后,怎么能不目瞪口呆。

    比起她被劫持的这点事来,后来的制造出来的混乱显然才是对方的主要目的。

    怪不得她先前见到厉衡他们,他们也都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本来她还以为是因为祠堂的事情,可现在看,跟他们身上的职责比起来,祠堂的事好像也不过尔耳了。

    想来只是敌人为了能牵制住厉钰一会儿以及动摇军心、民心的一点小手段而已。

    如此缜密,又如此环环相扣,这个对手,为免有些过于可怕了。

    “那后来呢”卫若衣不由问。




第一百四十六章 雷霆手段
    “后来……”厉钰轻叹了一口气。

    “夫人可记得上次打了胜仗,陛下龙颜大悦,要犒赏三军之事”

    他一提卫若衣便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

    “嗯,不过好像宣旨的人一直没来”

    算着日子早就该到了,但是一直没来,她还曾经想过宣旨的队伍是不是半道被人劫持了呢。

    毕竟,他们一路从京都过来,除了圣旨,还带着陛下赐下的金银珠宝。

    圣旨没有人会动邪念,但是金银珠宝可就未必了。

    不过虽然人没来,但也一直没有被劫持的消息传到临郢关。

    反正二者总有一样会先来,等来了之后再应对就行,所以卫若衣也没有过多关注这个。

    厉钰现在提起,她突然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所以,不会是宣旨队伍也在这个当口被劫持了,而且还是在关内被劫持了吧”

    厉钰顿了顿:“比那个,好像更糟糕一点。”

    卫若衣想到什么,心里咯噔一下。

    如果是那样的话,好像是更加糟糕。

    厉钰也没有让她疑惑太久。

    “就是这么不凑巧又这么凑巧,宣旨的人在这个时候到了临郢关,不仅到了,还遇到了鞑匪,不仅遇到了鞑匪……”

    “怎,怎么”卫若衣有些艰难的问。

    “还在关内让鞑匪把赏赐的东西都抢走了。”

    卫若衣:“……”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古人诚不欺我。

    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不过可以想见,当时是怎样一种乱况。

    怪不得,明明是年节期间,但这几日见厉钰案前的公文都要摞成山堆堆了。

    这种时候,她还不在他身边。

    卫若衣低头:“那,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听她问起这个,厉钰眼中戾色一闪而过,像是回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上一次“飞鱼”门的事情,他就一直心存愧疚,而且下定决定绝对不会再让夫人单独涉险,但是才过了不到一月,便又让夫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被人劫持走,当时他是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但这都还只是其一,祖宗牌位被毁,他怒但是还得强压着不能一刀劈了对方。

    两者相加,他一直逼自己忍着,才没有爆炸。

    就在这个当口,鞑子军还有那些趁他病想要他的命的人还不懂得安分收敛,竟然主动往他的枪口上撞,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堵了这么久的情绪,终于有了一个合适的宣泄空挡。

    最惨的就是鞑匪了,他们顶着匪徒的名义,在临郢关外流窜生事这么多年,厉钰不是没有办法收拾他们,而是顾着大局,怕腾施日勒用鞑匪当幌子,给他来一出调虎离山,从而陷临郢关于不利之地。

    不过这一次,厉钰没有再忍,也没有再瞻前顾后。

    宣旨的太监被抢了东西,为了转移祸端,操着他的公鸭嗓在将军府闹个不休,彻底将他惹恼了。

    他将后防交给几位副将军,独自带着一批人马出了阳岭城,往陆川村的方向赶去。

    鞑匪袭击了陆川村之后,本来已经被厉家军在陆川村的守兵给击退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直没有走,而是在周围虎视眈眈。

    于是,让厉钰逮了个正着。

    鞑匪想逃,但是厉钰这一次下定了决心要收拾他们,带去的人马无一不是精锐中的精锐,将鞑匪杀了个片甲不留不说,连今上的赏赐也一样没少,全部抢了回来。

    如此还不算完,对于那些在关内散播谣言的人,厉钰也没有再心慈手软。

    之前只是觉得这是小事情,被百姓们胡乱说两句而已,反正那些事情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正所谓清者自清,时间会还他一个清白和公平,而懂得人,根本无需他多加解释。

    谣言止于智者。

    但是后来他发现,这一句话,放在大多数百姓身上是根本行不通的。

    人要站到什么位置,才能看到什么位置能看到的风景,百姓们日日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忙碌于一粥一饭,想要让这样的百姓去明辨是非,本质上来说十分的难,能做到不人云亦云已经是很难得了。

    所以厉钰没有率先去安抚百姓,也没有声嘶力竭的解释,或者是替自己鸣冤。

    他选择了先做,将事实摆给百姓们看。

    他们的将军,没有和副将军闹得不可开交,他们依然并肩作战,他冲到前线去领兵迎敌,就敢将后背交给副将军,让副将军固守后防。

    副将军的女儿在关内消失,他作为主帅,带人把关内翻了个遍,最后在一家qg楼,将林妙妙解救了出来。

    而至于鞑子军打进关内,那就更简单了,先收拾了鞑匪,然后关内平静如往常,百姓们说的热闹归说的热闹,但真正一天两天没有看到鞑子军真的如谣言所说那般攻进来,回榆关没有出事,齐楚也没有出事。

    这样无争的事实摆在这里,那些跳梁小丑再怎么传,都不会再有人相信。

    甚至厉钰还曾经听下属说,有人企图继续引起百姓慌乱,胡乱传播谣言的,被百姓们抓住,当场暴打一顿。

    那百姓当然不是厉钰安排的,但是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天,城墙上就贴了一个告示,凡是当众散播了谣言的人,百姓们皆可来厉家军检举,若有五人以上都曾被此人传谣,并且经核实属于实情,那么凡检举者,可得赏银二十文。

    二十文,对于大户之家的人来说,自然不算多。

    但是对于普通的家庭,这可是几顿的饭钱。

    特别又正值新年,张张嘴的功夫,就能过个好年,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大批百姓蜂拥而至,一方面,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当然不止传播五人这么少,自然很快便被百姓们检举,然后被抓了起来。

    另一方面,因为这个告示,百姓们也看到了厉家军对于散播谣言的人的态度,本来不是刻意传播,但是习惯性当作谈资的他们,也不敢再轻易提起此事。

    唯恐被人检举,然后被抓进大牢。

    而那些特别嘴碎的,被检举成功的,刑罚营那边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关的关,罚银子的罚银子。

    如此一来,既将谣言止住了,又有了发给检举百姓赏银的钱。

    可谓是一举两得。

    卫若衣听完,半响合不拢嘴。

    最后,她震惊完,揽过厉钰对着他的脸就是一大口亲亲。

    她的夫君,真是太棒了。

    这一刻,她是真的为他感到骄傲。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补过新年
    至于这一切的幕后主使之人,因为牵扯过多,依然无法确认。

    但是卫若衣心底已经隐约有了些许猜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现在没有证据,但是将来,总会有的。

    而当务之急,就是——

    补过新年。

    那个因为一系列突发事情,而不得不推迟的新年。

    厉钰是打定了主意要在府里多赖几日了,公务都搬到了府内来处理,至于那些必须要有人外出去做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厉衡和凤岚倾等人。

    将军府新年晚宴的菜单是年前就拟定好的,吩咐下去,膳房再做一次就是,准备起来也不算麻烦。

    只是有一点,因为还在年节期间,朱记的包子铺尚未开张,所以朱记的包子是吃不到了。

    卫若衣又让折枝去将之前买好的红灯笼都挂了出来,丫鬟仆人们进进出出的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给将军府装点上喜庆的气息。

    因为卫若衣失踪一事,原本定好的丫鬟仆人们的年假也都没有按照约定放他们回去,不只是主子们,下人们这个年也过得忒有些不是滋味的。

    为了弥补,卫若衣特意交代了,下人们今年的晚宴也比以往更丰盛,多加了五道菜,这是其一;其二,今日过后,丫鬟仆人们均可按照自己原定的归家日期来重新安排年假;其三,为了弥补大家,均多发放三个月的月银。

    如此一来,将军府上下再哪里还有半点因为不能回家过年而导致的忧伤感,下人们逢人照面,全是一片喜气洋洋之色。

    自家的晚宴,卫若衣也没再弄那些花了呼哨的东西,歌舞都没请,就是自家人,简简单单的吃个饭。

    厉府人丁稀薄,主子带上卫若衣总共才三个人,比起往年在京都卫家,完全是两种光景,但是卫若衣却体会到了一种在卫家体会不到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厉钰本来话就不多,饭桌上也奉行着“食不言”的准则,一直在安静的吃着。

    但是厉衡不一样了,人小,性子活泼,从上了饭桌,一张嘴就叭叭叭个没完。

    平日里厉钰管他管的严,自己吃饭不说话,也不准他说,但是过年毕竟不一样,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后,卫若衣便体会到了自己夫君的这个弟弟,到底有多闲不住。

    他是临吃饭的时候才回府的,卫若衣便顺口问了一句“衡弟在忙什么”,就这么一句,便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从厉钰是如何不顾兄弟情,让他去苍梧山帮着种菜,到厉钰这几天在府里忙里偷闲,军中有多忙之类的。

    最后甚至说到了他孩提时期,厉钰如何逼他学武功的事情。

    完全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十足的小孩子心性。

    卫若衣一边吃饭,一边同他搭话,倒也没有冷场。

    而且卫若衣也的确不觉得无聊,指望厉钰自己说起他过去那些小事,大概要等到下辈子,通过厉衡了解一下,也挺不错的。

    说到最后,许是厉衡良心发现,觉得只说自己不太好,方才话锋一转,问起了卫若衣。

    “嫂子,听闻卫家是京都的大家族,人丁兴旺,想来你们府中过年,一定很热闹吧”

    卫若衣夹菜的手微顿。

    热闹吗

    如果人多算是热闹的话,那卫府过年的时候,的确是挺热闹的。

    不算上走亲访友,光家宴就要吃好几天。

    先是卫姓族人,一大家族要一起吃一顿家宴,这是吃给自家人看的,也是吃个别的家族看的。

    而后是各枝各脉,比方说她是嫡系小姐,那么嫡系这一脉得单独吃,旁支又是旁支的家宴。

    再之后,她父亲那一辈都各自成家立业,每家还得吃。

    吃完了,还有各个院子。

    当时在闺中,真真是每逢佳节胖三斤。

    且卫府的家宴,也不像将军府的这么简单,光是准备,便得准备个大半个月,其间又有诸多的讲究。
1...7778798081...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