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猫的浪漫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H氏
“嗯,写完了,你给我信息,我自己回来。你又不会开车,老是使用仙术,苗三说了,这样对你身体不好。我希望你好好的,以后陪我长长久久。”白紫道,他的温存让她现在又满血复活了。
“好。”苗恒答应着,冲她微微一笑,叫她放心走。
白紫走了之后,苗恒给苗三发信息,叫他回来,替他守好门窗,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他现在要下冥界一趟,亲自找到杨老村长,打听他的生平事迹,为他写祭文。
这个时候苗三在杨村长家里帮忙准备食材,他明天要掌勺,准备做几百口人的饭。接到苗恒的微信,就找到总管杨四叔,借口说他媳妇肚子不舒服,要赶回去看看,明天再来厨房帮忙。杨四让他赶紧回去照顾媳妇,接着就把苗三做的那活儿分派给别人了。
苗三回到火苗山庄,先是回房,看了一下碧清,她坐在床上休息,床对面的墙上挂了一个大屏幕的电视机,现在正放着古装电视呢。她是有身子的人,山庄外面又有人家办丧事,所以她格外忌讳,躲在屋里不便出来。这两天都是苗三给她送茶送饭。
“你好好养着,等我忙过这几天就陪你出去外面透气。”苗三对碧清道。
“没事,你去忙你的吧。我好着呢,有吃有喝,还有电视看。”碧清道。
“行,那我忙去了,有事给我发信息。”
“嗯。”
苗三这才回到后院,走到他卧室的门前,敲了敲门。
“进来!”苗恒在里面叫道。
苗三推开房门走了进去,见房里只有苗恒一人。
“大哥。”苗三叫了一声,又问,“嫂子不在啊”
“我特意把她打发走了,我要下界找老杨村长。”
“哦。”
“你来帮我护法,我现在就走。”
“好,你路上注意安全!”
442.寻老村长
苗恒在床上盘膝打坐,闭目聚神。念动心经,催出一缕元神,似光影一般从窗户缝里直钻出去了。苗恒若有若无的一缕元神,向鬼门关方向飞奔而去。大约飞了一个小时,苗恒才进入了鬼门关。然后,受到众小鬼卒的阻挠。
“站住,来者何人”领头的鬼卒叫嚣道。
“你是不是来抢鬼魂的”有一鬼问道
“不,各位小兄弟,你们可能是后来来的,所以不认识我。我就是之前驻守鬼门关的苗恒将军,现在这里还有一位苗锋将军,他是我的侄子。”
“啊——!是苗恒大将军啊!幸会幸会,我等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大将军,这厢赔礼啦!”为首的一个鬼卒带头向苗恒施礼,其他鬼卒也赶紧围过来施礼。他们站成一大排,拱手鞠躬。
“不知者无罪,烦请小兄弟带我去面见苗锋将军。”苗恒道,十分平易近人。
“是,请苗大将军随我来。”依然是那个为首的小鬼卒说话。
“谢谢!”
然后,苗恒随着小鬼卒去找苗锋。一路上见到景致极好,排排树屋,整齐划一,中间是一条过道,男女老少,熙来攘往,叫卖声不绝于耳,小孩嬉笑打闹也是自成一趣,此处已然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小街。
苗恒看了之后感慨万千,当初是他带领众鬼卒在这里守卫鬼门关,发明了树屋,改造了苍茫的大沙漠,变成了万倾良田。从此,鬼门关有了房子住,有了粮食吃,建设了一个可以让鬼魂生存的美好家园。他苗恒就是鬼门关的守护神,就是这里农业的开发者。
数十年过去,现在这里成了一个富饶的小集镇了。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走过街市,眼前出现大片一望无际的田野,阡陌交错,大块小块,方方正正的,庄稼茂盛。看到这些,叫人激情澎湃,冥界应该不会再有饿死鬼了吧。
“大将军,苗锋将军就在里面。”那领路的鬼卒道。
苗恒这才发现自己来到一座宽阔的树屋前,门头上写着“苗将军府”,门前还有两个鬼卒守卫。
“好,谢谢你!你什么名字”苗恒问。
“我叫泡泡,将军!”鬼卒泡泡答道,“你快进去,我在外面等你。”
他真是一个乖巧的鬼,也是一个机灵鬼,他希望苗大将军出来时能对他有所奖赏。苗恒对他道了一声“谢谢”就进去了。两个守卫是以前苗恒手下的小兵,老相识了,不加阻拦,直接放行。
苗恒进屋后,看到苗锋一人在屋里低头用餐,桌上摆着两菜一汤,一碗米饭,一个水杯。
“我吃饭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苗锋粗声大气地说,那气势已然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大将军了。
苗恒替他感到高兴。说:“苗锋!”
军营中,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对他直呼其名了。苗锋闻声抬起头来,看到是苗恒,诧异万分,赶忙放下手中碗筷,含在嘴里的饭菜也立马吐在了桌边的垃圾桶里。站起来,激动地喊道:“叔叔!”
“你们过得好吗”苗恒问道。
“好,大家都好,就是时常想起你和婶娘。”
“我和你婶娘在人间也结婚了,她失忆了,不记得你们了,只有我一个在思念你,尚灵以及那些孩子们。”
然后,苗锋叫守卫进来加餐,要请苗恒吃饭。苗恒说,他吃惯了阳间的饭菜,现在吃冥界的饭菜吃不下了。他把此行目的——寻找新到冥界的杨老村长的事告诉了苗锋。
于是,苗锋叫守卫依据苗恒介绍的杨老村长的年龄,身高,外貌特征,死亡地点和死亡时间去寻找。一柱香工夫,守卫带来一位老头,介绍道:“他是新来的,94岁,死于q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病房。”
苗恒看向那个低着头,吓得浑身发抖的老头,仔细辨认,果然是杨老村长。他已须发皆白,皱纹堆垒,行动颤巍巍的,很老了。
“杨老村长,你好!我是老福山村的苗恒,我来看你了!”苗恒道。
杨老村长还是不抬头,依然不言语。可能是他年龄太大了,听力不太好使。
苗锋命人给杨老村长搬来一把椅子,又给他泡一杯甜茶,苗恒过扶杨老村长坐下。又说道:“你儿子杨干看到父亲死在自己眼前,自己却无能为力,他很自责也很伤心。”
“杨干,是我儿!”杨老村长终于了抬起头来盯着苗恒看。他浑浊的小眼睛里对苗恒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苗恒平日总呆在自己的山庄里,不太在乡亲们中间走动,加上杨老村长年纪大了,耳背眼花,更是认不出苗恒。
苗恒轻轻地拉着他的手,真诚地向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重新自我介绍了一下,杨老村长似懂非懂。他的肚子“叽哩咕噜”地叫,盯着苗锋吃的饭菜,看他样子像似刚从牢里放出的,饿坏了。
苗恒叫苗锋带人出去,叫他们给老人家准备了一些吃食。
待他吃完饭,苗恒把苗锋他们打发出去了,他用温言软语安慰杨老村长。又对老头施了仙术,从而使她的眼睛明亮,耳朵灵光了。
“苗先生,你怎么到冥界来了也死了吗”杨老村长问苗恒。
“不,我没有死。我是‘特意到这里来问一下你,关于你的生平事迹。你儿子要我给你写一篇祭文,读给所有来祭奠你的亲戚朋友和乡亲们听。”苗恒道。
他与杨老村长面对面坐着,中间就搁着一张简易的小饭桌。
“你还能回去吗从来没有人到了冥界还能回去的。”杨老村长对于苗恒的话感觉非常惊讶。
“我不是凡人,我是天上的神仙,所以我可以穿梭于三界五行之中。你看我刚才对你施了法术,让你年轻了10岁,你有没有感觉身体松散舒服了些”
杨老村长站了起来,抬抬胳膊伸伸腿,感觉轻松自在了,真的好像年轻了10岁。他相信了苗恒的话。然后,杨老村长跟他讲述了他94岁漫长生命中的起起落落,点点滴滴。苗恒听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把杨老村长说的话,每个字都记在心里了……
443.感人祭文
第二天10点,老福山村,杨村长的大场院里,聚集了两百多号人,男女老少,亲友乡民,都感念杨老村长的德行威望,前来悼念。
厨房里苗三厨师长带领十几个男女在忙饭菜,鸡鸭鱼肉,煎炒烹炸,应有尽有。这个时代,白喜事也很讲究吃啊。苗三心想。
还有一些乡亲们忙活洗碗筷、搬桌椅、挑水、劈柴等等,来来往往,忙忙碌碌。
此时,灵棚里停着灵柩,血亲的亲友或跪,或坐,或站着的,总之都是低着头,一副悲悲凄凄、忧忧怨怨的神情,没人敢大声的说闲话。杨老村长的女儿们不是痛哭流涕,就是捶胸顿足,叫人无不动容!在这里就显示出了生女儿是多么的贴心,多么的有爱!
杨家还请了道士来做法场,他们一共有六七个人,把撕碎的纸钱和硬币放在盘子里。围着棺材一边转,一边抛洒,嘴里还在念着赞花经,没有人听得懂。
苗恒在账房里帮忙写礼单,杨老村长的堂侄儿杨兴在一旁收礼金,并给苗恒报数。
白紫在火苗山庄里陪着有身孕的碧清,做饭给她吃。
在村民房子对面的相距两三百米的山坳里,有“八仙”在给死者挖坟坑。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流传着一种风俗,他们会从村里与死者没有亲戚关系或者远亲的几人中选出八位身强力壮者,做“八仙”,给死者入殓,挖坑,抬棺材等等,亲近死者的工作几乎都是八仙合力完成的。由于死者为大,所以,亲近死者的八仙自然而然被尊奉为上座。家属会给每位“仙者”发两条烟,一双解放鞋,一双手套,一条毛巾。还有在这为期三天的丧葬事中,八仙除了可以享用正常的一日三餐,还会额外加个上午茶和下午茶。对待八仙者,绝对是高规格的待遇。
伺候死者的工作,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很晦气的,即使有再高的待遇,也没有人真心想干。在乡村里,只是延续祖辈的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才有人出面。因为大家心里清楚,生活在一个村里,每家都有可能会死人,最好是你家帮我家,我家帮你家,没有自家人抬自家人的棺材。据说,亲人抬亲人的棺材会不吉利,会影响后世族人或本村人的运道。所以,没人敢触这霉头。
八仙挖好坑,还要去选好路线,把不平的路填平,把荆棘丛砍掉,逢水路就搭桥。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他们才会回到杨家,准备起灵。
接着,里里外外忙碌的人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聚到法事现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黑压压的一大片,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等待着开追悼会……
一阵锣鼓喧天之后,就是道士念超度亡灵的经。然后就是主持人,代杨干小村长为老父亲念祭文,带着哭腔地念!这篇祭文就是苗恒昨天亲自下冥界去采访杨老村长本人而写的。当然,除了苗恒和苗三没有人知道这个内情,要是有谁知道了,那还不吓晕过去。
苗恒和苗三兄弟俩站在一个脚落里,第一次参与凡人的追悼会,说句心里话还是很震撼的。听,主持人握着话筒,站在灵柩旁的一张小方桌子旁,未念先痛哭嚎啕几声……在场所有人都自发地安静下来,女人们情不自禁地擤鼻涕,擦着眼角。
“呜呼我父,生于乱世,卒于前夜。一生辛劳,一生坎坷,平凡而伟大。
幼随祖辈,躬耕田间,放牛放鸭,勤快乖巧,人见人爱。六岁丧母,八岁死父,从此孤苦,委身他人。养母刁钻,非打即骂。命苦志坚,好学上进。木工泥瓦,无一不通。
乡里乡亲,赞不绝口。十五参军,前线抗日。歼敌三百,大腿中弹。活命腿残,转为后方。守卫仓库,粮草枪弹,军队命脉,不敢马虎。
有友王某,酒菜醉之,偷库雷管,炸鱼远卖。东窗事发,我父被囚。八年牢狱,一蹶不振。刑满释放,二十有八。大好年华,一去不返。悲呼哀哉,委屈求全。
回乡务农,上无双亲,下有弟妹,急需照顾。娶妻梁氏,长其三岁。梁氏吾母,生养儿女,五男三女,功劳巨大。穷苦之家,耕田刨地,无力糊口,饿死幼弟,病死长姐。
改革开放,种菜进城,所得钱粮,衣食无忧。忆苦思甜,勤劳致富。严父慈母,教子有方,子女孝顺,勤学敬业。儿子杨贤,人民警察。女儿杨芳,白衣天使。儿女立业,成家生孙,吾父欣慰。
好景不长,母亲患癌,全家恐慌。四处求医,举债救母。癌症可恶,母死父病。一病不起,汤药不断。杨贤至孝,接父入城。吾父好静,贪恋乡土。迟去速归,再不远行。农闲之余,喜好下棋,钓鱼挖藕,开会发言……若父有灵,望您欢颜,自您去后,我等未闲,承您遗风。光耀门楣,为您争光。
父在冥界,可否安康如缺钱物,托我梦来。父爱如山,永世不忘,子承父志,后世应当。安息吧,亲爱吾父!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吾父宽心。
一家老小,乞您佑之!
吾父生于一九二零年农历腊月初三,寒冬出生,一生清冷。卒于二零一五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夜晚。享年九十四岁,寿终正寝,去时安然。
呜呼哀哉,伏维尚飨祭父文。”
主持人连哭带诉,抑扬顿挫地念叨,字字句句,痛彻心扉。通过这片祭文,杨老村长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每个人的心中放了一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全场皆哭,纸巾一地。
杨老村长的儿女们诧异:此祭文是谁写的仿佛父亲亲临现场,述说过往。说出许多儿女们都不曾知晓的往事!这令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至此,追悼会把亲友对逝者哀思推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接着,八仙起灵,抬走,送葬队伍绵延数十米。
苗恒目送这一切,想到,白紫凡体死去后,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如果他能亲自为她主持,或许可以为她短暂的一生画上完美的句号。
444.父亲托梦
送葬队伍回来后,用了午餐,就陆陆续续出了老福山村,各自回家去了。
人去楼空,老福山村顿时清静下来。杨家几个至亲没有急于离开,还要住几天。一来是想陪陪父亲的未散亡魂,其实这种想法多半是自我安慰;二来,因为前面三天守夜、加上悲伤过度,所以要好好休息一下,恢复元气。
杨家几个兄弟姐妹晚饭后,坐在一起说话。
杨干是家里长兄,今年60岁,一辈子务农,老实巴交,有杨老村长的遗风。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城里安家乐业了,过着小康生活,很是滋润。
“大哥,你请谁写的祭文,怎么写得那么真实贴切,生动细致”杨兰艳问,她是老四,平时爱好看书,对文字敏感,喜欢写点小文章。
“对,对,大哥,我也好奇,那人怎么那么了解父亲,而且把他的生日,每个年龄段经历了什么事都写清楚了,绝对比我们二叔都记得清楚。”老三杨俊凯说。
“别说二叔,就是父亲本人在,怕也记不清那些过往了吧。”杨干小村长道。
“那祭文稿子在哪我想抄一份留做纪念。”杨兰艳说。
“应该在他手上。他是我们村新来的住户,叫苗恒,是一个小说作家。他住在火苗山庄,就是那个围起来的大院子。我明天去问他要。”杨干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