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猫的浪漫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H氏
纪念堂的开放时间为全年的星期二和星期日上午8点至12点。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广场有活动的时间除外。”
白紫很赞叹苗恒惊人的记忆力。她像崇拜神一样望着这苗恒的俊颜,恍惚中,他的身上泛着一层光辉。
“纪念堂内庄严肃穆,参观时需衣着得体,同时严禁拍照。”苗恒接着讲道,“我的解说完毕,谢谢大家!”
周围的人无不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苗恒身边的白紫、白千叶和涂玉兰都露出引以为豪的神色。
后来,这周围的游客都喜欢跟在苗恒的身后,想听他讲解。可是,苗恒一直抱着小圆圈静静地瞻仰的遗容,再没有开口说话了。因为纪念堂的内部是禁止大声喧哗的。
531.游览故宫
苗恒他们一行人从纪念堂出来,又去了故宫。
在去之前,白千叶也在手机上查了一下有关故宫的资料。网页上是这样介绍的: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房屋9000余间。
它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北京故宫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
白千叶被故宫的网页简介震撼的不行了,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下。在去的途中,他一直喋喋不休地向涂玉兰介绍故宫的事情,其实他只是把网上资料复述一遍而矣。
苗恒夫妇牵着小圆圈走在岳父岳母身后。苗恒一直在暗暗观察白千叶的举动,视线很少离开过他,总担心他有什么闪失。
故宫的正门就是**,他们刷了票,过了安检,顺利地进入了故宫。
刚一进门,涂玉兰禁不住发出了惊叹:“皇宫好气派啊!不仅那么大,还有那么多宫殿!跟电视剧里一模一样的。皇帝也真够威风的,一家人住这么大的房子,不知道有多少仆人伺候”
“妈,的确需要有很多仆人做事,洗衣、做饭、洒扫、带孩子、跑腿,弹唱娱乐等工种都有很多项吧。”白紫回答道。
“啧啧啧,真是会享受,世界上最高贵的女人莫过于皇后了。”涂玉兰带着一种“羡慕嫉妒恨”的语气说。
白千叶则是仰起头,用手挡住刺眼的阳光,远远地望去,门牌上写着两个字“端门”。殿堂的房顶两边雕刻着许多条金光灿灿,威风凛凛的龙。他们有的在空中盘旋,有的对着我们呲牙咧嘴。还有的在空中扭动着身子,翩翩起舞……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大大小小,多得数不胜数。
第二道门是“午门”,也可以称为“正大光明殿”。这就是皇宫的正宫了。里面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宝座,这个宝座呈现黄金的色泽,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在这个皇帝宝座的椅背上,雕着两只仙鹤啊。
“嗯,为什么是仙鹤不是应该盘着两条龙吗皇帝才是真龙天子的象征啊!”白千叶问。
“听说是,只有仙鹤才象征着皇帝万万岁啊!”苗恒解释道。
“说得有道理。宝座就是宝座,设计起来好讲究啊!”
通往这个皇帝的宝座有左、中、右三条楼梯道。
那边有一个旅游团,导游在人群中讲解:“左右两个侧边楼梯道是太监和大臣走的,而中间那条楼梯道是皇帝走的……”白千叶着迷地凑上前去听。
“听说那些犯了事的大臣会拉到午门外处死,因为午门之外就不属于皇帝的住处了。所以那些犯了事的大臣就会在午门外被砍头,这样就不会坏了皇家的风水。”导游接着说。
“啊,原来如此!”白千叶说。
因为时间有限,苗恒一行五人匆匆地离开了“正大光明殿”。后面就是逛后妃寝殿还有御花园,房间真多,一间挨着一间,叫人目不暇接。苗恒他们也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个大概。
“处处都是木雕刻,雕花窗棂和木门,还有桌椅,屏风,床铺,盆架……真是古色古香的房间!”白千叶道。
“房间这样一间挨着一间,门窗和多数家具都是木质的,若是一不小心引起火灾岂不是要烧成一大片”涂玉兰道。
旁边所有人闻之侧目,向涂玉兰投来鄙视的目光,似乎有人在笑道:“呵呵,也不知道是哪里跑来的乡巴佬!”
白紫赶紧把母亲拖到别的地方去。
这个隐忧都在大家心里搁着,但谁都没有吐露,只有涂玉兰的直肠子,想到哪说到哪。也不管合不合时宜。
苗恒他们一行五人来去匆匆,在他们眼中,故宫就是房子多,除了房子还是房间。游故宫,通俗点讲,就是“看房子”。故宫真大,建筑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起码要花三个月的时间,细细观察,才能感受到明清两代的历史文化的气息。
可苗恒一家人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下午的时间,跑断腿,也只略懂了一下古代帝王饮食起居的大概。
回到“来安宾馆”,他们先是各自去洗澡,一边点晚餐,叫服务生端到自己房里来,这样就以放松地大吃大喝起来。在人群中拘束了一天,现在只想好好放松一下。用罢晚餐,大家便早早地睡觉了。
苗恒一时还睡不着,此时是晚上8点。他便给苗三发微信。
“苗三,家里可好”
“大哥,家里一切太平无事,你和嫂子就放心在外游玩吧。”
“有空到御景嘉园那边看看。”
“好的。你们几时回来”
“在外面游玩,其实挺累的,可能要不了几天就会回,顶多三四一大吧。”
“好的。”
聊了一会天,苗恒还是睡不着,披衣下床,打开笔记本电脑,记录下这两天发的事。对于岳父白千叶,他特别浓墨重彩地记录下了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
白千叶虽然喜怒不形于色,但这两天表现得还算是非常开心的。
白千叶说,他瞻仰了遗容,正在安详地沉睡。他发现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瘦巴巴的,干瘪瘪的,没有电视里,或者报纸杂志上看到的那么高大。可是,想起他的丰功伟迹,不禁叫人多看了几眼。真的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跟比起来,同样是老人,就相差太远了,自己如沧海一粟,不值得一提,突然间感觉自己白活了一场,虚度了那么多岁月。
苗恒觉得白千叶可能还有未了的心愿,等待苗恒他去发现,去促成。
532.爱情传说1
第三天,苗恒一行他们计划去八达岭古长城。今天天气很好,阳春三月,风光无限,游人如织,还有许多外国人慕名而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各个国家的语言在长城上奏响了交响曲。
八达岭长城最高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
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拥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
涂玉兰没爬多高,就停在摊位集中的地方,欣赏起风景来。
长城上的这一些小商铺,有卖吃食的、饮料、玩具和特色纪念品等等。有好多小孩拖着大人要看看这个啊,摸摸那个,还要买一串冰糖葫芦吃吃,有意识自己。有一个摊位在卖小孩的白t恤,上面印有长城,涂玉兰看了好喜欢,掏钱给小圆圈买了一件留作纪念。
苗恒他们只是看了几眼就走了,继续往前攀登。
。白紫和白千叶正在奋力攀登,苗恒牵着小圆圈紧随其后。
而涂玉兰人有点发福,走远路,登高山,实在是走不动了。
白千叶走在最前面,不错呀!老头子,老当益壮啊!苗恒心想。
白紫拉着小圆圈走在中间,苗恒走在最后,为了更好地保护他们。现在这一段路已经非常的陡了,倾斜度估摸都有60,或70多度了,两旁都有粗铁管护栏。老幼妇孺都是抓着护栏慢慢上向上爬动。
“哎哎呀,长城可真高啊,太陡了,我都不敢回头看呀。”白紫说。
“那你就一个劲的往上爬呀,不要回头看。”苗恒道。
“你这话说错了,中国人老是喜欢说爬长城,爬长城,一个‘爬’字多难听啊,就像动物一样,四肢落地往前爬呀爬。其实准确的来说,我们叫做登长城。”白紫道。
“哈哈,如此陡峭的长城,谁不是四肢着地往上爬呀爬字才用的精确呢!”苗恒道。
“你想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吧。你不要打扰我走路,这里非常的危险。”
这一段台阶确实非常难攀登,很窄,只可以两人通过。而且台阶的地面被无数人踩踏过,已经打磨得非常的光滑了,很容易往下溜。到时候岂不是要像一个肉球一样顺着阶梯乒乒乓乓往下滚,那就糗大了!
白紫已把小圆圈交给苗恒带了。她自己一手抓着左边的护栏,小心翼翼地往上攀登。不敢回头,也不敢停留。在喘口气的功夫瞥见左手边下来的人,真是好可怜哦,特别是女人,下长城姿势滑稽可笑。她们一手扶着栏杆,屁股坐在台阶上,一级一级往下蹭。白紫禁不住往下看,发现又高又陡,人都有眩晕的感觉。她赶紧抓紧扶手,回过头去,眯着眼睛停顿了一会。高声叫道:“苗恒,我担心我上得来,下不去啊。我有恐高症。”
“你只管上去,等下回来,我带你们下去。”苗恒在后面叫道。
“爸爸,你能带三个人下来吗”小圆圈问。
“嗯”苗恒答。
“外公,妈妈,还有我,你想怎么带”
“你有什么好方法”
“先带我下去,再带他们下去。”
“不错,这是一个好方法。”苗恒笑道。他觉得两岁的小女儿会想事情,会提问很好。不过,他还有更简便的方法。
白千叶、白紫、苗恒和小圆圈四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达到长城的最顶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至高点,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蜿蜒远去的长城,还有长城上许许多多米粒大的游人,花花点点,十分壮观,有君临天下的感觉。
苗恒这一刻,心胸豁达,思想开阔,内心非常的激动。忽然,有一种悲凉的感觉袭上心头,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上次是和白紫坐在车里,也产生过类似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到来让他产生一种若有若无的预感,好像自己很快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白千叶心情很好,东边瞧瞧,西边瞧瞧,一会儿俯视山脚,一会儿仰望苍穹。情不自禁地念起了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实此处的山也不高,但是站在长城之上,站在历史的巅峰,难免叫人感慨万千。
白千叶似乎看到了古人在忙碌着修筑长城,在这里发生了两兵厮杀,嗷叫,长城上的人对着长城下人射箭,火攻,抛石,毫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北方匈奴给吓跑了。
白紫兴致大好,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好呀,好呀,我最喜欢听故事啦!”小圆圈拍手附和。
苗恒和白千叶微笑示意,并聚拢过来。
于是,白紫娓娓道来:
这是一个流传于民间千百年的爱情故事,故事就发生在秦朝,它还被编成民间小调,曲名为《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在秦朝,有两户邻居,分别为孟家和姜家,他们两家均无子嗣,日子过的异常平静。一日孟家在院内种下一棵葫芦籽,悉心浇灌,藤蔓顺着墙生长到了姜家院内。姜家老汉见它已成熟,拿刀劈开葫芦,发现里面有一个白白净净的女娃,于是两家人为该女娃而争抢起来,最终决定两家一同抚养,并且取名为“孟姜女”,将她视为珍宝,十几载之后孟姜女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越发惹人怜爱,名震乡里。
当时秦朝已经统一了六国,为了巩固统一的霸业,正在修筑长城,四处征收民工来服役。有一个书生名叫范喜良,不想去当民工服劳役修筑长城,四处逃跑,躲避衙役追捕,无意闯入了孟家院子。孟姜女看到院内有生人,欲大喊,被范喜良急忙止住,慌忙解释缘由。
孟姜女见范喜良长得仪表堂堂,很是俊秀,并且知书达理,便告知父母,将其藏于家中。孟家见范喜良为人忠厚老实,便将万喜良纳为女婿。两人成亲不到三日,突然冲进几个衙役就把范喜良抓走了。
533.爱情传说2
长城之巅,白紫给白千叶、苗恒和小圆圈他们三人讲故事,当然还有几个陌生的游客。旁人以为她是导游呢,侧耳倾听,听得非常的投入。
有了这么多听众,白紫讲得更是来劲,俨然把自己当做一个导游了。
“诸位,我们继续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了啊。话说,孟姜女看到丈夫被拖走很是伤心,整日以泪洗面,无心妆扮,她苦盼了一年也没有得范喜良的消息。后来,她连夜为丈夫赶制衣裳,决定万里寻夫。老人实在拦不住她,也只好由她去了。孟姜女一路风餐露宿,翻山越岭,终于走到了长城修筑地。
可是,有民工告诉她,范喜良在上个月就已经累死了,尸体被埋在城下,做了奠基石。孟姜女开始失声痛哭,哭得天昏地暗,连民工看了都纷纷落泪。哭着哭着,突然,长城一段接着一段崩塌,露出了城下一具面目全非的尸骨。她无法辨认出丈夫的尸体,她又是伤心痛哭,哭得死去活来,肝肠寸断,哭出了血泪,感天动地。她的血泪滴在那具尸体上,然后她就感应到了那确实是她的丈夫范喜良的气息……
与此同时,苗恒听着白紫讲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使他想起了冥界的尚灵和苗锋。他们前身一个是孟姜女,一个是范喜良,就是有关长城爱情故事的主角。遥想当年,官府征兵,孟姜女和范喜良这一对新婚夫妻被迫分离,天各一方。一年后,孟姜女千里迢迢去寻夫,最后得到的结局却是阴阳两隔。
白紫把故事讲完了,旁边的游人唏嘘不已。故事太感人了!有几个女人,眼角都湿润了。
“请请问诸位,有谁知道后面孟姜女去哪了吗”
然后大家转过身来看着苗恒,满脸疑惑,还夹杂着期待。
“接下来,我们掌声欢迎苗先生为我们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后绪。”白紫鼓掌大声叫道。
在场所有游客听了后,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苗恒,并用力鼓起掌来。
苗恒看了看大家,又转向白紫微笑地点头,收回目光后,扫视一圈旁人后,向大家拱手说道:“谢谢各位。我们现在要讲的就是,孟姜女后来去哪了。大家可以想一想猜一猜,开动开动脑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她这么年轻就守寡,后来肯定要改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