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江湖有两把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寻青花
口蜜腹剑的小人,呸!
“吴大人的眼光,向来毒辣,我相信他既然敢这么说,必定有根据。”苏炎武道:“既然这样,李公子你就在这现场作诗一首,当作是文斗上的作品,吴大人、杨知府和柳进士三人会进行评鉴,若真有冠绝群英之才,我便给你内定这个第一。”
内定第一
李乘风哑口无言,这是请他来走后门的吗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众人就听到苏瑾离道:“这一次的文斗由我来出题,题目是:相会。”
第三十二章 诗成镇国
随着苏瑾离的话音落下,便有仆人上来撤走李乘风案桌上的东西,换上了笔墨纸砚。
李乘风没有马上提笔,而是抬头看向苏炎武,道:“来之前,草民听家父说,往年的才俊会上,参与文武斗的人都会有奖励,草民斗胆问一句,今年的文斗第一,奖励是什么”
“混账!”谢根怒喝,盯着李乘风训斥道:“这诗都没写,就敢问奖励,你好大的胆!”
李乘风嘀咕道:“问都不给问,这是哪门子道理……”
“你说什么”谢根的脸色阴冷下去,语气森然。
一旁的吴从文察觉到谢根的杀意,急忙沉声道:“李乘风,休得无礼,快给谢大人赔罪!”
“我可以赔罪,但是我想请教一下谢大人。”李乘风皱起眉头,很不解地道:“我自问不曾做过犯法之事,亦非江湖中人,更加没得罪过谢大人,为何谢大人一直看我不顺眼,从我进来这里开始就处处针对我”
“就凭你这个以下犯上,目无尊卑的态度,我就能治你的罪!”谢根冷冷道。
“我当然相信,谢大人位高权重,我不过一介布衣,生杀予夺,全听谢大人一句话而已。”李乘风自嘲一笑,接着又道:“只是,我不过是问一句奖励是什么,以便于提高自己创作的兴致罢了,有何罪之有”
谢根眼里隐有杀意浮现。
李乘风视若无睹,看向柳进士和杨万里,道:“二位大人既是饱学之士,想必平时也爱创作,应该知道即兴创作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除了知识储备外,自身的情绪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是起到很大作用的,没错吧”
“的确如此。”二人不约而同点头。
李乘风很感激地朝他们拱拱手,然后面向苏炎武和苏瑾离二人,捧手躬身道:“世子殿下,郡主,请你们明察,草明问奖励并非贪财,而是为了助兴,以便于作出好诗来,说不定一个不小心,灵犀一动,诗成镇国,那也算是为国做贡献了吧”
诗成镇国
苏炎武和苏瑾离齐齐怔了一下,奉阳王朝都多少年不曾出现镇国诗篇了,今天真要在这里出现,对他们兄妹来说,必定是一件大功。
可是,这可能吗李乘风太年轻了,能有两首鸣州的诗已经够惊人,再出镇国诗篇,岂不是要举国闻名了
其他四人也觉得李乘风这是在说醉话,诗成镇国,谈何容易!
“哈哈哈,你们听听,此子说的都是什么样的狂话!”谢根大笑,笑声冰冷,指着李乘风,十分轻蔑道:“以为一时好运写了两首鸣州的诗,就把自己当诗圣了真是狂妄自大至极!你要能作出镇国诗篇,我以后见到你便恭恭敬敬喊一声先生,奉为座上宾,敬如父师!”
李乘风急忙皱眉道:“谢大人何以至此!”
谢根寒声道:“有世子殿下和郡主作证,我绝不食言!但,你若作不出镇国诗篇,又当如何”
话到最后,已经是杀气腾腾。
吴从文和杨万里相视一眼,都暗暗为李乘风捏一把汗,他们都看出谢根对李乘风起了杀心,这是要趁机报复梁狮啊!
二人都在给李乘风使眼色示意。
可是,李乘风压根不往他们那边看。
此时,李乘风道:“谢大人,我可没说一定能作出镇国诗篇啊,不过呢,既然谢大人有这样的兴致喜好,那我就当是谢大人在激励鞭策我即兴创作的一番好意喽。”
“哈哈,好,我越来越期待李公子的即兴作诗了。”苏炎武忽然大笑,觉得这件事越来越有趣了,指着李乘风道:“你尽管大胆创作,若真能作出镇国诗篇,我为你做主,谢大人绝不敢食言,另外,我还会重重有赏。”
“既然这么高兴,我也来凑凑热闹吧。”苏瑾离嫣然一笑,道:“李公子若诗成镇国,我便为你举荐,进入太学府。”
闻言,除了李乘风,其他人都面露惊色。
太学府是翰林院之下最高等的学府,在京畿之地,非王孙贵胄,功勋之后不可入读。便是吴从文、杨万里以及柳进士之流,当年也没能进入其中学习。
此刻,几人都不敢相信苏瑾离竟要为李乘风举荐。
苏炎武歪头看着这位亲妹妹,神色微异,却没有说什么。
李乘风没听说过太学府,但看几人神色,应该是了不得的地方,只是对他而言,就算进皇宫也不会觉得惊喜,他更在意的是苏炎武的承诺。
于是,他郑重其事道:“草民尽力而为,盼不负重望。”
谢根眼神阴翳,鼻腔里发出一个轻嗤。
李乘风混不在意,朝先前给他开门的那位好看的丫鬟咧嘴一笑,道:“可以请你帮我研墨吗”
小姑娘是苏瑾离的贴身丫鬟,没想到李乘风会喊自己,此时愣在当场,尤其是在苏瑾离的疑惑目光审视下,精致好看的脸蛋上浮现一抹慌乱。
“郡主,奴婢……”她想解释,根本不清楚李乘风为什么要点名自己。
“去吧,帮他研墨。”苏瑾离没有问罪的意思,轻声道。
小姑娘这才松了一口大气,快步走到李乘风身边,在案桌旁屈膝跪坐,开始研墨。
“你叫什么名字呀”李乘风笑眯眯问。
小姑娘的心顿时又乱,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要是平时,她能轻易收拾李乘风,可此刻各位大人在看着,世子殿下也在看着,郡主更在看着,她怕自己被误会与李乘风有什么关系。
她本不想搭理,可是又怕影响到李乘风作诗的心情,到时被郡主问罪,下场更惨,于是不情不愿道:“如意。”
“如意”李乘风笑了笑,道:“如心知意,好名字。”
小姑娘急忙低头,心里默念着如心知意四字。
不一会,墨研好。
李乘风左手一推镇纸,右手提笔,蘸墨,每一个动作,都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所有人都在等他落笔。
他却抬头,朗声道:“诸位大人,这首诗,名叫,将进酒!”
话音落,笔也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他写一句,便高声朗诵一句,洋洒豪迈,情深兴高,让听者无不动容入胜。
最终收笔,诗成。
水谢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里,久久不能自拔。李乘风的声音,伴随着每一句朗诵出来的诗句,犹如天鼓,一声声激荡进他们的心里,浪潮澎湃。
呼~!
忽然,凭空出现清风,水谢里天地灵气被一股力量搅动起来,形成一股肉眼可见的漩涡,仿佛龙旋风一样,从屋顶垂落,与案桌上的那张纸连在一起。
此刻,李乘风也惊着了,只见一缕缕天地灵气,分别注入那一个个字里,所有的字似乎变得灵动起来,犹如具备了灵性一样,整首诗的意境跃然纸上。
“咚!”
有一声闷响,仿佛九天垂落的钟鸣,让在场的人心头颤动。
“镇国……镇国了……诗成镇国了……”苏炎武离开座椅,喃喃着,像是在梦呓,但脸上的神色却极为精彩,眼里的兴奋,近乎疯狂。
一旁的苏瑾离也是花容失色,其余人,如吴从文、杨万里和柳进士,此刻都激动不已,震撼莫名。
只有一人面如死灰,那就是谢根。
他死死地盯着李乘风面前案桌上的那张纸,神色颓然,苦涩低语着,“竟然……真的诗成镇国……”
第三十三章 谢大人使不得
喀嚓!
李乘风面前的案桌突然塌断,碎了一地,写着诗的那张纸却丝毫无损。
小姑娘如意吓坏了,急忙伸手想去捧起那张纸,结果使尽了劲也挪不动那张纸分毫。
“纸重千斤!”
吴从文跑了过来,脸上神色又惊又喜,对如意道:“天地灵气未散,你是搬不动的,快让开。”
如意只好松手退开。
吴从文又转头对李乘风道:“这是天地法则对镇国诗的保护作用,对作者本人并无影响。”
李乘风半信半疑,俯身抓向那张纸,果然轻松拿起,感觉与寻常纸张无异,完全没有先前如意搬不动的情况出现,不由得越加觉得这个世界的神奇。
吴从文凑近,想细看整首诗,结果被人撞开了,心里顿生怒意,转头一看,发现是苏炎武,愣了愣,急忙行礼,但没有退开。
苏炎武根本没心思搭理吴从文,双目炯炯地盯着李乘风手里的诗稿,兴奋又渴望,藏在衣袖里的手指用力搓着,激动道:“李公子真乃诗圣也,奉阳王朝百年间,独你一人作出了镇国诗篇,可喜可贺,啊不,应举国同庆,李公子简直是奉阳王朝诗坛之圣才,奉阳之大幸呀!”
百年没出过镇国诗篇
李乘风心中讶异,看来这奉阳王朝的诗坛的确够衰败的。他选李诗仙的这首将进酒,一是因为切题,二是因为熟悉,开始他心里也是忐忑,并不知道会达到镇国的等级。毕竟这首诗在另一个时空的文学史上,名头虽大,但后世评论褒贬不一。
此时,苏瑾离、杨万里和柳进士也都离开座位,走了过来。
苏瑾离比她的兄长苏炎武要直接,道:“李公子,可否让我等好好读一读这首镇国诗”
“自然可以。”李乘风没有吝啬藏宝,很爽快地把诗稿递了过去。
见到诗稿落入妹妹手里,苏炎武此时才开始心里懊悔,暗骂自己矜持放不下身段,否则诗稿此刻已经落在他手里了。
“妹妹,咱们一起看。”他伸手过去,捏住了诗稿的一角,防止苏瑾离转身走人。
苏瑾离目光闪了闪,没有说话。
呼啦!
吴从文不知什么时候重新搬来了一张案桌,眼疾手快的柳进士猛地挥袖,打出一道符光,扫飞了地上的杂物,腾出了空间来,杨万里则适时开口道:“世子殿下,郡主,下官几个也想一睹镇国诗篇,开开眼界。”
李乘风忍着笑,这几只老狐狸。
苏瑾离柳眉微蹙,显然是不愿意与这么多人共同分享诗稿,虽然她兄长苏炎武说过让这三人评鉴李乘风的诗,但是刚才的天象已经表明,这首诗就是镇国诗篇,已无需他人来作评鉴。
苏炎武此刻似乎也跟妹妹想到了一块去,咳嗽两下,抬手将诗稿一推,送到苏瑾离怀里,然后对眼巴巴的吴从文三人道:“镇国诗篇乃国宝,又是初稿,不容有失。若是不小心弄坏了分毫,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三位大人还是先忍一忍吧,初稿先由本世子与郡主保管,稍后会抄录一份,送与诸位传读。”
吴从文三人一听,眼神都变了,这简直是岂有此理,仗着世子与郡主身份欺负人呐刚才还自称我,现在就变成本世子了太气人了!
吴从文和杨万里还算清醒,听到这话后也只能在心里苦涩苦涩,不敢做过分要求。
但是柳进士却没这么圆滑,此时听到不能看镇国诗,立马不干了,瞪眼道:“世子殿下,郡主,这有不妥!这首诗是李公子用来参与文斗的作品,在下身为此次文斗的评监,自当要对作品过目,吴大人,杨大人,你们二位说是不是”
吴从文和杨万里正巴不得有人出头呢,反正要怪罪也怪罪不到他们头上,此时哪管脸色已经很难看的苏炎武和苏瑾离这对王族兄妹,急忙附议。
这可是镇国诗的初稿,诗中的情、意、境,都因为吸收了天地灵气而饱满充盈,甚至可能还蕴含着天地法则,这对他们来说,可是难以想象的巨大宝藏,试问他们一辈子,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
三人都知道,错过今天,他们将永远看不到这一份诗稿了!
然而,苏瑾离也不是省油的灯,卷起诗稿,沉声道:“不用再评鉴,李乘风作出镇国诗,诗才无双,毫无争议是文斗第一,谁若不服,大可以来申诉,本郡主灭了他!”
最后那句话杀气腾腾,让吴从文三人心头微惊。猛地醒悟过来这位可是个狠人,了解过去发生在京城的那一段可怕往事的人都清楚,这位郡主的危险,连皇室大内都要头疼不已的。她的本事,比她的身份还要让人恐惧。
苏炎武的脸色也变了变,下意识看了一眼妹妹,发现没什么异样后,才暗暗松了一口气,顿时对柳进士沉声呵斥道:“退下!本世子说了稍后会抄录一份送与你们传读,自不会食言,休要再胡搅蛮缠!”
他板起脸来样子,还是有几分王霸气势的,柳进士此时也不敢再多言,只是满脸的颓丧和不甘。
吴从文和杨万里则垂首低眉,一声不吭,一副事不关己的神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