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子天下第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小小一蚍蜉
“姑父请讲!”
柳明志看着一副虚心纳谏的李晔,心中有些复杂。
若是当年,柳明志或许还会欣慰,然而眼下嘛!柳明志只能默念一声前些日子的想法。
如今的李晔终究不似当年模样了。
长大了,也成熟了。
“陛下,君臣有别,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柳明志身为臣子,对君行礼乃是理所应当,然而陛下对臣行礼,实在是折煞臣了。
臣弟希望陛下以后不要以孩儿自称,更不要对臣行晚辈礼节。
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乃是当今天子,岂能对臣行卑躬之礼,实在有违君王德行。
希望陛下谨记自己乃是一国之君的身份。”
李晔望着柳明志躬身行礼,诚惶诚恐的模样,目光变得复杂起来,眼神中带着淡淡的惆怅之色。
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他现在在想些什么。
良久之后,李晔默默的点点头:“朕明白了,姑父免礼吧!”
“谢陛下!”
“姑父,朕已经让御膳房在御书房安排了酒宴,大年初一朕邀请姑父入宫赴宴,却因为柳翁之事耽搁了,今日姑父应该不会有别的事情了吧,可否与朕把酒言欢?
今日乃是祭祖之日,把酒言欢一词朕用的或许有些不太恰当,但是朕相信,列祖列宗在天有灵,见到朕与姑父君臣和睦,将大龙治理的井井有条,更有希望再上层楼的模样,定然也会原谅朕的些许过错。”
“臣自然有空,多谢陛下设宴款待。”
“姑父不必如此妄自菲薄,你乃是国之重臣,治世之名臣,这是你应该有的殊荣!”
“谢陛下,臣诚惶诚恐!”
李晔转身环视了周围逐渐散去的人群。
李氏宗亲,皇亲国戚们自然朝着宫外的方向缓缓散去,他们的身份再与满朝文武这些外臣不同,然而天色已近乎傍晚,李晔没有特别的旨意,他们留在宫里自然不符合礼制。
宫女太监们则是各司其职,朝着自己居住的宫苑赶去。
如今宫中身份尊贵的女人不多,太皇太后南宫梦,跟太后陈婕二人,加上一些睿宗李政留下的小公主,皇子,几乎没有太多的人需要伺候,对于宫中的太监宫女来说自然是轻松至极。
陛下虽然娶了皇后,可是皇后出现了这等事情,又没有给陛下留下一龙子。
偌大的后宫,殿宇楼阁林立,可是却冷清的有些过了。
“该走的都走了,姑父,咱们也去御书房吧!”
柳明志扫视了一眼顷刻间就变得人员稀疏的宫中校场:“臣以陛下为主,陛下请!”
或许是因为先前的话,李晔没有说出同请的话语来,提了一下龙袍,率先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赶去。
柳大少目光复杂的看着李晔的背影,神色不卑不亢的跟了上去。
一炷香的功夫,在宫女太监的引领下,柳明志,李晔两人赶到了后宫第一道门槛的御书房之中。
“姑父,坐!”
“谢陛下!”
“小德子,为朕跟姑父斟酒!”
“咱遵旨!”
小德子将拂尘递给了旁边的一个小太监,恭恭敬敬的开始给李晔两人提壶斟酒。
“姑父,与朕共饮一杯如何?”
“臣敬陛下!”
两人将酒水一饮而尽,小德子极有眼色的开始斟酒,李晔用筷子夹起一块下酒菜送入口中,目光若有所思的咀嚼着。
“姑父,不知母后找你所为何事?”
正准备夹菜的柳明志动作一怔,眼底快速闪过一抹异色。
本以为只有赵王李涛一个人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没想到主持祭祖大典的当今天子李晔竟然也在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南宫梦,陈婕她们与李政留下的一干嫔妃身居后方,柳明志以为与陈婕的离开只有南宫梦她们这些亲眼目睹的人才知道,想不到一直在前方招呼入宫百官的李晔竟然也注意到了这件事。
柳明志心思急转,将心神稳定了下来。
虽然不知道李晔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无形中也算帮自己解决了一个不算麻烦的麻烦。
先前喝酒之时柳明志还在暗衬着如何将陈婕告知自己的关于任清蕊的事情说与李晔,现在李晔主动询问,也算是无形中省去了自己不少事情。
柳明志心中整理着措辞,将准备夹菜的筷子重新放置在一旁。
“回禀陛下,太后娘娘召见臣去一旁,是商议一件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臣本想着待会跟陛下提及的,既然陛下先行开口,臣也只好直言不讳了、
臣祭奠往父皇跟先帝的在天之灵后,前去找母后问安,随即去了太后娘娘跟何太妃的位置见礼,太后娘娘她.............”
柳明志避重就轻的给李晔讲述着自己跟陈婕入后宫之后发生的一切事情。
他自然不会傻到将自己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肚兜,跟陈婕因为追的太急迫,给自己‘投怀送抱’的事情也说出来。
省去了这些经过,大致的将自己与陈婕所谈的内容说给了李晔听讲。
“太后娘娘心神不安,召见臣前去商议此事,毕竟皇后娘娘尸首不翼而飞一事太过匪夷所思,实在不宜让外人听到,臣亲涉娘娘一事,太后娘娘召见臣便是希望臣能提些建议出来给她,看看如何解决此事。”
柳明志缓缓地的讲述着此事的同时,目光隐晦开始目不转睛的盯着李晔的一举一动,希望能从她的反应中看出些什么。
任清蕊已经伏诛,她的事情根本算不上多么重要。
然而柳明志一直有种奇怪的感觉,任清蕊的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
里面存在着太多的疑点解释不清楚。
然而柳明志失望了,李晔听到此事之后的反应虽然说不上无动于衷,但是也称不上神色巨变。
李晔缓缓地将酒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轻轻地放回到桌案之上。
“姑父,你说这算不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朕为了维护皇室的颜面,并未将妖后的事情大肆宣扬。
可是朕的隐忍,并不能掩盖她曾经对朕,对朝朝廷所犯下的恶行。
她的尸首被盗,可能是上天都看不过去了,对她的惩罚吧!”
柳明志望着李晔平静的脸色,微微有些怔然,李晔的反应已经超乎了自己的预料。
可谓是与自己的猜测截然相反。
难道一切真的只是巧合而已?
“姑父,这个妖女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过碍于关于皇家的颜面,朕会派人秘密调查此事的,姑父就无须费心了。”
“陛下心里有谱的话,臣就不再多说了。”
“姑父,朕召见你来,除了你赴宴之外,还有一年关乎江山社稷的事情。”
“不知陛下有何事情?臣能力所及之处,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晔端起了酒杯把玩了片刻,轻轻举起。
小德子急忙提壶给其斟满酒水。
李晔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姑父,若是你与朝中元老,似童相,宋尚书,杜尚书.............这些朝中的顶梁柱,国之重臣不在了,依你之见,朝中后继英才当世是何人呢?”
柳明志心中一紧,握着酒杯的手指关节有些僵硬。
“臣斗胆一问,陛下之言不在是........”
“自然是姑父赴北戍边,童相他们相继告老还乡。
如今朝中老臣一个个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从前。
姑父赴北之后,无暇顾及朝中政务,老臣们若是再次离朝之后,朕定然独木难支。
所以朕想,由姑父你来为朕推举一些栋梁之才出来,辅佐朕治理天下!”
ps:客户!ktv!公主!明补!
我娘子天下第一 第五百八十一章也是老臣了
??柳明志看着李晔诚恳的模样,目光复杂了好一会,手中的酒杯也变得举轻若重。
??“陛下能够拾遗补缺,防患未然,臣心中甚慰也!
??陛下虽然年幼,已经颇具明君之风范,假以时日,定然是流芳千古的盛世明君也!
??既然陛下有问,臣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知陛下问的是哪一部的官员呢?”
??李晔思索了一会,对着柳明志轻轻举了一下手中的酒杯:“自然是六部九卿所有官员!
??姑父也知道,朕初登大宝,对于朝着老臣的秉性能力尚未太过了解,眼看着他们就该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了,朕心中忧虑万千。
??离了你们这些栋梁之臣,左膀右臂,朕当如何像祖父还有父皇一样治理这偌大的江山。
??故而,希望姑父能理解朕的苦心跟难处,为朕挑选一些后继英才,肱骨之臣来辅佐朕再创瑞泰盛世。”
??柳明志举起酒杯跟李晔碰了一下,一仰头将杯中酒水痛饮下去。
??“六部九卿!陛下这是已经做好了朝堂之上大换血的准备了啊。”
??李晔神色复杂不已,默默的点点头:“姑父果然慧眼如炬,朕虽然心有不忍,却已经有了此等打算。
??左右宰辅,左相魏永魏爱卿已经致仕,六部尚书户部尚书姜远明姜爱卿亦是如此,其余五部上到侍郎,下到员外参差不齐。
??九卿之中,漏缺甚多。
??朕若是再不及时为朝廷补充人才,一旦你们这些栋梁老臣告老还乡,大龙十万里偌大的山河岂是朕一个人能够治理的了得。
??朕左思右想,年后打算亲赴左相,姜尚书他们府上,礼贤下士请他们入朝再为朝廷尽忠两年。
??等朝廷班底稳固,五年之内朕打算一代新人换旧人。
??不过朕也明白,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要寻寻渐进,否则定然会引起朝野内外的恐慌。
??朕打算一茬一茬的更换,挑选后继英才来补充老大人们告老之后的空缺。
??只是朕执掌江山尚短,对于朝中的一些大才之人不甚了解,而姑父与他们朝夕相处数年乃是十余年,自然能够辨明其中扛顶之人。
??所以今日朕才有此一问。
??朕说句姑父不爱听的话,姑父虽然正值当年,却也三十有二矣,已经算是朝中老臣了。
??还是辅佐睿宗,武宗以及朕的三朝元老。
??若是没有人及时来接你们的位置,朕真的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为好。”
??柳明志把玩着手中酒杯,似笑非笑的的嘴角扬起淡淡的苦涩之意。
??“是啊,陛下说的不错,臣已经三十有二了,算是朝堂上最老的那一批臣子之一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挺好,挺好的。
??陛下高瞻远瞩,臣佩服。”
??“姑父,朕没有别的意思,您乃是父皇亲封的一字并肩王,需要世代镇守北疆,为国戍边,不能久居朝堂为朕排忧解难。
??朕不止一次想把姑父调回朝堂之上,奈何朕又怕夏老爱卿上书抨击朕枉顾祖宗礼制,不懂尊重先帝。
??如今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再次希望姑父能够理解朕的难处啊。”
??“陛下多虑了,臣理解,当然理解。
??陛下莫要忘了,臣教导上书给陛下治国策第三策里面陈述的一句话。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臣身为臣子,自当为陛下,为朝廷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这是臣的荣幸,也是臣之本分也!”
??李晔目光欣慰的点点头,转身拿过小德子手中的酒壶:“姑父,朕这个晚辈为你斟酒,谢谢你对朝廷不遗余力的效忠,还有对朕的悉心教导。”
??柳明志双手托着酒杯迎了上去,毫不掩饰自己的目光朝着小德子以及周围的太监宫女扫视了几眼……
??“多谢陛下,臣斗胆了。”
??李晔望着柳明志的目光,似乎反应了过来,知道了柳大少的意思,放下酒壶给一边的小德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殿外候着。
??小德子恭敬的点点头,急忙挥着拂尘招揽着周围的小太监,小宫女们朝着殿外疾步而去。
??小德子更是顺势带上了殿门。
??霎时间,御书房中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柳明志,李晔两人酒桌对坐。
??柳明志端起酒杯,将酒水一饮而尽,低头沉吟了起来。
??李晔见状也不叨扰,动作轻盈的夹着下酒菜细嚼慢咽,等候姑父的答案。
??当夕阳的第一道霞光射进窗缝之时,柳明志缓缓的抬起了头。
??“六部九卿,各司其职,各有不同,盛世吏部为主,战时兵,户为主。
??眼下一统天下虽然近在眼前,然而何时能真正天下一统,犹未可知,陛下需将重心放到兵部,户部之上。
??将来户部尚书一位,户部侍郎潘云可堪大用。
??然而此时尚需磨砺两年,潘云,大才也,眼下却魄力不足,做事有些优柔寡断,陛下既然有再请姜尚书入朝之意,可让潘云在姜尚书手下多多学习,等姜尚书告老还乡之后,潘云定然可为陛下在户部独当一面!
??至于总揽军事的兵部嘛,护国公张狂之子张默可用之。
??此人魄力,手段皆是上上之选,且久居西域节制西域诸国,与朝中诸位同僚并无深交。
??战事兵部尚书权威甚重,此人手段,人脉恰到好处,可接替宋煜尚书为陛下尽忠职责。
??吏部,主百官升迁,贬谪,在朝中可谓是重中之重,任吏部尚书者需要刚正不阿,不会贪赃枉法,渎职卖官,且懂得审时度势避免刚愎自负。
??现任颍州总督秦斌可以胜任吏部尚书。
??此人自幼家贫,昔年书院进读之时,因为出身缘故,对官场之上那一套便深恶痛绝,却又不得不曲意逢迎。
??故而,此人将来任职吏部尚书虽非独一无二之人,却也可以重点斟酌一二。
??礼部尚书与宗人府,内务府职司天下教化,臣举贤不避亲,现礼部郎中齐良较为合适。
??齐良与臣关系虽因为贱内齐韵的关系较为亲近,然而自入朝以来,与臣时刻保持间隔,身具雅士之风,今礼部左右侍郎,年事已高,数年之后,齐良可任职礼部尚书一职,协同宗人府,内务府帮助陛下行教化天下之事也。
??工部尚书”
??柳明志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将来朝堂之上各司各部的合适人选,李晔不知何时已经取来了宣纸朱笔,埋头记述起来。
??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御书房君臣奏对,柳明志传授李晔治国策,镇国书的那一幕。
??何等的君臣和睦。
??何等的礼贤下士。
??夜幕降临,柳明志最后一句话终于画上了句号。
??而李晔也停止了奋笔疾书,缓缓的将朱笔放置一旁,李晔感激的望着柳明志。
??“朕多谢姑父赐教。”
??“陛下切莫如此,臣之所言,陛下可以为鉴,却不可为本。
??世事变迁,白驹过隙,谁也不会一成不变。
??这些人眼下适合臣所说的位置,不代表以后也会适合!”
??“朕明白了,朕会将这份名册当成一份参考。”
??“陛下圣明!”
??柳明志望着殿中不知何时点燃的数支蜡烛,朝着殿外望去。
??只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天色已经黯淡了下来。
??“陛下,天色不早了,臣也该告退了。”
我娘子天下第一 第五百八十二章卧榻之侧
??李晔望着柳明志准备起身告退的模样,稍加整理了一下手中的宣纸便站了起来。
??“姑父且慢!”
??柳明志疑惑不解的望着李晔,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情。
??“不知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李晔望着殿外黯淡的夜色,起身走到了柳大少的面前:“姑父,天色已晚,宫门应该已经封闭了,朕看你就别回去了,与朕同榻而眠好了。
??正好朕还有别的事情想要向姑父讨教。
??不如你与朕彻夜长谈,为朕解惑一二如何?”
??柳明志急忙躬身行礼:“臣不敢,若是陛下心有疑问,臣多耽搁一些时辰回去也无妨,但是与陛下同榻而眠,臣万万没有这个胆子。
??君臣有别,臣岂敢龙榻安歇。
??请陛下切莫此言。
??臣诚惶诚恐。”
??“姑父何至于此,这是朕亲口所言,姑父无须感到惶恐。
??没有姑父的鼎力相助,就不会有朕的今日。
??别说将龙榻让与姑父一半同眠,就是将整个龙榻留给姑父安歇又有何不可。”
??“臣惶恐,请陛下切莫再言此事。
??烦请陛下还是先说解惑之事吧!”
??李晔看着柳明志毕恭毕敬的模样,目光复杂惆怅,神色莫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些许功夫之后,李晔幽幽的叹息了一声:“罢了,既然姑父不愿与朕同榻而眠,朕也不好强求了。
??姑父稍候,朕去去就来。”
??“臣领命。”
??李晔转身朝着殿后走去,柳明志缓缓的直起了身子,目光幽邃的望着李晔的背影微微摇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不知道李晔此举是无心,还是想要试探自己什么。
??柳明志心里明白,仅仅一年光景,再也不能将李晔当成昔年的那个毛头小子看待了。
??他的心智正逐渐的向着其祖父李政的影子靠拢。
??柳明志不由的有些感慨,李晔的成长已经远超了自己的预期。
??盏茶左右,李晔抱着一摞厚厚的奏折朝着柳大少走了过来,将奏折放到了一旁的桌案上,李晔转身拿了两个烛台摆在一旁,将周围变得明亮起来。
??柳大少诧异的望着桌案上的那些奏折:“陛下,这是?”
??李晔拿起一本奏折对着烛火随意的翻看了一下便递给了柳明志。
??“姑父,这些折子是大龙各地州府官员呈上来的奏折,上天保佑,截止目前,我大龙各地并未因为大雪的缘故发生什么不利朝廷的事情。
??尤其是朕与满朝文武寝食难安的疫情之事,从这些折子里面来看,目前各地州府的百姓还没有疫情爆发的端倪出现。
??朕想,最危机重重的严冬已经过去,开始入春了,疫情并未肆虐?是不是意味着新的一年我大龙仍旧会像以前一样稳如泰山。”更新最快 手机端::
??柳明志接过奏折对着烛火翻看了片刻?将上面记述的内容详细的过目了一遍。
??“陛下所言甚是,好事?好事啊。
??只要没有大的疫情在大龙境内肆虐?就意味着朝廷将一片欣欣向荣!
??而令陛下跟百官夙夜忧叹的大雪也将变成瑞雪兆丰年。
??只要冰雪消融之前,依旧安然无恙?今年非但不会是个灾年,反而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之年。
??百姓一旦丰收?硕果累累?陛下这位新君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将大为转变了。
??好事,上天保佑,先帝庇护啊。”
??李晔拍了拍桌案上的奏折,缓缓地端坐在椅子上:“姑父?如此一来的话?朕想对两国用兵,一统天下的事情打算提上日程。
??先行将出兵计划部署完全,等到冰雪消融,道路畅通,便马上兵出关外?征讨两国,完成祖父还有父皇一统天下的心愿。
??开创我大龙一朝万世之基业也。
??数日以来?朕一直思索此事,可是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不知道姑父有没有什么好的谏言?以开朕之茅塞。”
??正准备将奏折还回去的柳明志闻言动作一顿?眼底飞闪一抹异色。
??缓缓地将奏折放到了桌案之上,柳明志默默的点点头:“陛下有此想法自然是好事。
??三国征战连连?割据天下?确实该到了天下一统的时候。
??只是臣却无法给陛下有力的谏言。
??非是臣不愿为陛下尽心尽责?而是臣尚未赴北,对金国,突厥目前的状况一无所知。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所谓上兵伐谋,此举事关重大,不但关乎我上百万北征大军儿郎的身家性命,更是关乎着我大龙是否一统天下的无上大业。
??臣不了解实情,实在不敢妄言。
??若是臣盲目猜测,唯恐贻误了陛下的无上霸业。”
??李晔若有所思的望着对面柳明志无奈的脸色,轻轻地叩击着桌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蜡烛的噼啪声令李晔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也罢,既然姑父不知实情,不敢妄言,那就等姑父赴北之后,了解了金,突两国的实情之后再行金雕传书给朕姑父你的谏言吧!”
??“臣遵命!”
??“姑父!”
??“臣在!”
??“姑父既然不愿与朕同榻而眠,朕也就不再强留姑父了,毕竟天色不早了,姑父早些回去安歇便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