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温酒谢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温流

    底下一众大臣连忙跟着道“大晏永存,陛下万岁千秋!”

    老皇帝自嘲的笑了笑,只字未言。

    御书房陷入无比的静谧中。

    过了许久,王良低声提醒道“寅时已到,皇上该去上朝了。”

    声音刚落,远处忽然爆发了一声巨响,众人皆是面色骇然的朝窗外看去……




第47章 你想死,还是想活?
    第47章你想死,还是想活

    一朵巨大的烟花在夜空里绽放,无数道流光划过天际,转眼间,数不清的烟花冲天而起,同时在半空中绽放。

    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落了满地的纯白,和那绚丽夺目的色彩交相辉映,美的有些惊心动魄。

    “温姑娘,咱们这动静闹的够大了吧”

    青衣卫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答应温酒来做这种事的。

    这姑娘身上银子不多,胆子却不小,包了人家烟花店所有的大件,全部搬到了宫门前的屋檐上放。

    宫里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他不知道,反正这房子赔起来肯定不便宜。

    “动作快点。”

    温酒站在屋檐上,手里拿着一根香,刚点了这个烟花就跳到另外一边的屋檐,明明是寒冷的雪夜,她却出了一身热汗。

    “得令!”

    青衣卫的速度要比她快的多,一圈飞转下来,就把十几个烟花都点着了。

    无比静谧的夜色就被一声声巨响惊醒,帝京的百姓们闻声而来,渐渐聚到宫门前。

    最先带着百来号人站到宫门前的素衣少年忽的回头看了她一眼,光影交错间间,温酒正点完最后一个烟花,随手抛了手中香,站在寒风里,青丝凌乱,眼眸却异常的清亮。

    温酒朝他做了个“请”的动作。

    她并非是那种需要别人保护在温室的花骨朵,可谢家两兄弟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谢玹转身,带着众人在宫门前屈膝而跪,“草民谢玹,呈长平郡万民血书为我长兄洗刷冤屈!”

    这事早就成了帝景城第一要事,一众还没睡醒的百姓顿时醒了七八分。

    少年跪在雪地里身姿朗朗,此刻正是上朝的点儿,不少官员见到这样的架势,都直接让轿夫绕道走,走另一侧的宫门去上朝。

    刚好就有那么一两个死心眼的言官走了这道门,经过的时候,不由得上前问了两声。

    温酒站的有些远,听不清那些人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只是眼看要上朝的大臣们穿门而入,在宫门前下跪的人越来越来多,眼看着便是数以千计了。

    “温姑娘,这里冷。”

    那名留下照看她的青衣卫还试图捡回一点自己原本应该完成的任务,“三公子已经在这里了,要不你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他可不敢让大公子知道,温姑娘为了他在这屋顶上吹了一夜的风。

    “你下去凑个数吧。”

    温酒直接在屋檐上坐了下来,“我就在这待着,不会有什么事,谢珩也不会知道我在这。”

    青衣卫犹豫了一下。

    “去吧。”

    温酒只说了两个字却明显的不容易拒绝。

    搜刮来的烟花已经全部放完,满地都是烟火气,天边刚刚泛起了鱼肚白,一片烟雾弥漫中,温酒坐在高处,看着渐渐聚拢的人把谢玹挡住,她连背影都看不见了。

    宫门前数千人异口同声道“国将不国,民将何存”

    所有人的声音重叠在一起,气愤填膺,传过重重宫门,直达议政殿。

    赵毅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

    底下文武百官交头接耳,纷纷说道“这个谢珩就是个大麻烦,一来帝京就闹的满城风雨不说,现如今这是……这是要掀起暴乱啊!”

    有人道“臣请旨,前去驱散这些刁民!”

    赵智上前一步道“儿臣以为,此时该杀谢珩镇压众怒!”

    赵丰见状也不甘落后,刚要上前开口。

    方才在宫门外和谢玹说过话的言官抢先道“这是长平郡千里迢迢送上来的万民书,这少年实乃将帅之才,谢珩不能杀啊!”

    赵毅还没说话,一众大臣们已经炸开了锅。

    “不杀还能怎么办他敢杀大金王上,来日若是起了异心吗,对皇上也是这般……”

    言官怒斥道“奸佞小人,混淆视听!”

    刑部尚书当场就黑了脸,“张大人拿了谢家小子多少好处,才这般帮他说话!”

    “你敢污蔑本官!”

    “是不是污蔑,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众人吵成一团。

    “住口!”

    赵毅头疼欲裂,“太子,你对谢珩之事怎么看”

    赵丰心想这是个大难题,解决好了,是他这个太子的本份,若是处理不当,便是他这个太子无能了。他沉思片刻,开口道“儿臣觉得谢珩少年才俊,只是戾气太重了些,需要打磨打磨……”

    话还没说完。

    赵毅道“召谢珩上殿。”

    忽然被打断的赵丰面色微妙,其余众人也是各怀心事。

    议政殿上沉默了许久。

    一身血迹斑驳的少年上殿,仍旧步履从容,一双琥珀色的眼眸沉着默然,风采依旧傲然于世。

    一众大臣却因为这人到来,不自觉的往两旁退了退。

    赵毅居高临下,俯身问众臣“众卿家方才说要如何处置谢珩”

    少年在最前方站定,不言不语,却自有一番威慑四方之势。

    百官默然。

    赵毅沉声道“方才不是一个个吵着要处置怎么现在都哑巴了”

    众臣惶惶不安。

    这少年一身的血,面上却没有半点表情,戾气之重,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过了许久,才有大臣出列,低声道“臣以为,谢珩当杀!”

    这一声出口,众臣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出声附和。

    少年站在殿中,对众人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行为视若未见。

    赵毅偏偏问他“谢珩,你可有话说”

    谢珩抬头,分明不屑于同这些人站在一起。

    “帝京城破之时,皇上记得带上这些人一同殉国,想必黄泉路上,也不寂寞。”

    众人闻言,纷纷屏住了呼吸。

    生怕龙座那位雷霆一怒,所有人都跟着遭殃。

    然而,赵毅只是看了他很久。

    许久之后,老皇帝才开口问道“你想死,还是想活”

    谢珩面色如常道“仰人鼻息而活,不如一死。”

    赵毅起身道“传朕旨意。”

    王良连忙恭候一旁,文武百官都在此刻悬起了一颗心,等待着老皇帝的旨意。

    唯有谢珩面不改色仿佛帝王定的并不是他的生死那般。

    赵毅眸色复杂,沉声道“长宁一战,谢珩截杀大金十万人,当……”



第48章 封正三品上将军
    第48章封正三品上将军

    众人屏息静听,只等赵毅这话一说完,谢珩必死无疑。

    偏偏少年站在殿中央身姿傲然,不动如山。

    赵毅道“当记大功!封正五品步军都指挥使。”

    群臣大惊,面色骇然,十多人一同出列,齐齐拜倒“皇上!不可啊皇上,此人生性暴戾……”

    老皇帝坐在龙椅上俯视众人,面容冷峻,“封正四品诸卫大将军。”

    “皇上!”

    “若留此人在,为祸朝廷!我大晏朝危矣!”

    “请皇上收回成命!”

    片刻之间,殿中百官已经有大半跪在地上,一身血衣的少年站在那群人身前越发的显得傲骨凌然。

    瑞王赵智和太子赵丰刚要出列,老皇帝冷冷一笑,沉声道“正三品上将军!谁还有异义”

    天子一怒,众臣齐齐俯首,议政殿里雅雀无声。

    谁也没想到老皇帝会在这个时候一意孤行的保下谢珩,看如今这形势,只怕再有任何多说一句,这姓谢的,顷刻间就从阶下囚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谢珩面色漠然。

    赵毅道“自古英雄出少年,长宁一战谢爱卿当居首功,封正三品上将军,位同九卿。”

    群臣无言,大晏自立朝以来,除了那些开国元勋之外,还不曾有过这样一飞冲天的先例。

    可老皇帝现在明显是铁了心,谁劝也没用。

    一地沉寂中,谢珩上前行了一礼,“谢皇上。”

    “谢爱卿不必多礼。”

    赵毅亲自下了白玉阶,虚扶了谢珩一把,“朕只愿天下百姓都如同谢爱卿一般为国尽忠,不计个人得失,而不是一味的退让,不知进取!”

    老皇帝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语气徒然加重,太子赵丰第一个带头跪了下去,“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赵智紧随其后,身后一众文武百官面露难堪,齐齐俯首道“臣等谨记!”

    整个议政殿上,只有老皇帝和谢珩相对而立,少年眉眼桀骜,同一众拜倒在地的大臣们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谢爱卿这些日子也受苦了,赐府邸一座,侍女小厮各二十人,先回去修养几日吧。”赵毅语气里带了几分安抚的意味。

    谢珩面上没有什么表情,淡淡应了声,“是。”

    老皇帝转身步上白玉阶,一脸疲倦的挥了挥手。

    立马就意会到的王良迈步而出,拂尘一扫,“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回答他的是一片死寂。

    文武百官还保持这跪拜的姿势,各怀心事,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龙颜。

    唯有谢珩转身便走。

    内侍打开议政殿的大门,外边天已经已经大亮,穿过云层和阳光和地上的血色交相辉映,笼罩着大步离去的少年,明明一身白衣染血,却是世间难寻的风姿绝艳。

    赵毅下朝回了后宫,方才为谢珩说了两句话的张大人也起身拍了拍袖子上的灰,“诸位想跪就接着跪吧,张某先走一步了。”

    众人面面相觑,又有几个从头到尾都没站过队的官员起身退出议政殿,太子党和瑞王党这才慢慢的起身离去。

    ……

    出宫的路上。

    赵智一脸俊脸黑了个彻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父皇明明已经对谢珩起了杀心,为何会忽然改变主意”

    几个同赵智一同出宫的大臣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道“今日早朝前,大公主忽然进宫面见了皇上。”

    赵智横眉,“她进宫干什么”

    开口的大臣顿了顿,低声道“大公主说愿意去和亲,为皇上分忧解难……”

    旁边有个年轻些的官员接话道“这大公主忽然进宫同皇上说这些话干什么就算是和亲,也不会让她一个嫁过三次的公主去和亲啊!”

    赵智沉默良久,脸色越发的难看“好你个赵静怡!本王还真是小看她了!”

    声还未落,赵智已经加快了脚步,要去找赵静怡算账。

    身旁的老大臣急匆匆的追上他,“殿下息怒啊!大公主一直是皇上的掌上明珠,今日之事已下定论,殿下且不可和大公主再起冲突啊!”

    赵智置若寡闻,拂袖而去。

    “殿下!”

    老大臣唤不回盛怒的赵智,不由得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年轻的官员站在他身边,诧异的问道“王大人,大公主此举到底有何用意啊”

    老皇帝膝下的儿女不少,就数大公主在帝京的名声最差,却还能一直得到老皇帝的偏爱,光凭这一点,也比别的公主身价高许多了。

    王老叹了一口气,“都是些陈年旧事了……能让大公主出面帮谢珩,看来这谢家人都不简单啊!”

    “是不简单。自大晏开朝自今,哪见过宫门被百姓围的水泄不通过”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苦笑。

    王老道“走吧,咱们也去看看。”

    ……

    宫门外,数以千计的百姓跪在雪地里,内侍朗声传话,“谢珩之事,陛下已有圣断。封正三品上将军,位同九卿!”

    众人面露喜色,连声高呼——

    “皇上圣明!”

    传旨的内侍紧接着说了一番话,洋洋洒洒都是对谢珩的溢美之词和赞扬皇帝英明神武之类。
1...1920212223...3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