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汪公子在年
老人道:“那是你孤陋寡闻,今日见你有缘,跟你说道说道。”
中年人不信的咧嘴笑道:“愿闻其详!”
老人的声音似乎在追忆着什么:“那是1911年,一名强人,立于江湖之中,召集十八省三十六行绿林好汉,响应国父孙先生的号召,汇聚一起纷纷揭竿而起,联合推翻了封建迂腐的大清王朝,吹响了中华崛起之号角……”
随着广播的继续,霍耀文听的倒是津津有味,虽然这书是他写的,但广播剧也改编了不少内容,而且有些事情,文字是很难表达出感情的,语言才是人沟通的桥梁。
《鬼吹灯》的广播剧是提前录制好的,所以无论是台词,还是配音,都是做到尽心尽力。
所以在说道霍英雄的事迹时,就连霍耀文都听的是心潮澎湃,心里感叹这个广播人的功底实在是深厚啊,将书中所撰写的那个大时代中的人物讲述的是活灵活现。
等听完广播,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在李我和珍珍的告别下,第一集的广播剧算是告一段落。
别人听的如何不知道,但霍耀文自己却是觉得无论是配音还是背景音乐和在说道一些鬼魅魍魉时的恐怖气愤,都拿捏的很到位。
《鬼吹灯》的广播剧结束后,就是香港电台的晚间情感节目,原本霍耀文准备关了收音机去睡觉的,但忽然听到收音机里响起了一个女声。
“大家好,我是珍珍,又见面了,萧萧姐因为怀孕所以暂时不能主持这档节目,将有我来代播,希望大家能够依旧支持我们这档午夜情感节目。”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少年时所钟爱的那个人……”
...
根据去年明报调查,香港收听广播的人数,大概在两百三十万人左右,全港差不多四百万的人口,就有二分之一的人,经常收听广播,这一数字远远大过观看电影和电视的人。
这其中无非有两点,一是大家的娱乐方式很少,另外一方面,就是电影和电视都需要花费很高的代价,而收音机不同,一台小的收音机,最便宜的只需要几十块钱,最贵的也不超过几百块。
但电影和电视就不同了,电影属于消耗品,购买一张票就要五块钱,而且只能看一场。电视机的价格就更高了,最便宜的二手也需要几百块,这期间不仅要付出买电视机的钱,还有电费,还有线路的费用。
哪里比的了收音机划算,再加上收音机同样可以听歌曲,听戏曲,听评书,听广播,听小说,一笔钱享百样事,孰多孰少,自然不用多言语。
所以随着《鬼吹灯》广播剧的热播,在第三天,霍英雄踏入一座古墓的那一刻,路途中碰到的鬼怪僵尸,虽然配合音效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却是让不少收听的听众们,直呼过瘾。
广播中所讲述的各种乡野传闻,民间故事,仿佛都带着大家重新回到曾经听过的一些坊间传闻。
香港商业电台,一连播出七天,七天夜晚七点的收听率可谓是爆棚。
虽然现在检测收听率的手段很简陋,不似后世可以采用科技的手段检测实况收听人数,但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同样有他们的检测方法。
当下电台获取收听人数的方法,大致方法分位三种,即走访法、日记卡法和寄信法。
走访法简单明了,派遣电台的外派人员,挨家挨户的敲门询问。
日记卡法,是以那些电台提供一本64开的小册子,一本小册子可以记录一名听众一周七天的个人收听情况。
当然不是每个听众都有小册子可以记录自己七天收听情况的,毕竟纸还要钱呢,收听广播的人那么多,怎么可能一人一份,还保证每七天一换
至于寄信法是看每日每周每月收到的访信有多少,来综合判断出收听人数。
这些方法检测出的收听人数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最少能有个最低收听率。
从《鬼吹灯》开播的第一天起,何佐芝就让下面的员工开始动起来,尽可能的走访更多的听众,询问一下对这部剧的感官如何。
七天下来,电台最终得出的结论,那就是《鬼吹灯》大幅度的提高了香港电台的收听率,每天七点到八点半,这一个小时三十分的时间里,根据台里的评估人员估算,最少有超过三十万人收听,这还是最低数的,毕竟收听率这东西没有后世科技的帮忙,很难实况检测到。
这一好消息,自然令何佐芝高兴坏了,他投资这部广播剧,去掉给霍耀文的一万块外,光配乐、音效、和员工的加班费,这些都花了不少钱。
这下提高了电台的收听率,能够获取到的电台广告费就更多了。
广播剧大获成功,不光何佐芝高兴,就连《东方日报》的李道光也高兴的不行,电台收听率很难检测到实况人数,但报纸就不同了,卖一份算一算,第一天广播剧开始的时候倒是没怎么增加,但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报纸销量蹭蹭的往上涨。
从最初的日销八千多份,到这七天时间里,日销九千,一万,一万二,一万三的快速增长着。
这种肉眼可见的增长速度,李道光简直是兴奋的不行,他万万没想到一家才开办了两个月的报纸,就能够日销万份。
&
051【润色文章】
上午十点许。
霍耀文上完课后,便拎着公文包换上衣服出了校门。
昨天跟何总监约谈好时间,今天白天去一趟商业电台。
等到了香港商业电台,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顾不及吃饭,霍耀文匆匆的上了电台的大楼。
一到商业电台,前台小姑娘就领着霍耀文往总监办公室走去。
何佐芝在看到霍耀文走进来后,连忙站起身子,面露忧愁的迎了上去:“霍生,你终于来了。”
霍耀文眉头皱起问道:“何总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坐下来讲。”何佐芝一招手。
待二人坐下后,何佐芝道:“前天上午,《天皇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我想霍生你应该也看了吧。”
“嗯,看了。”
霍耀文何止是看了,就连这个《天皇日报》的前几期报纸他都看了一下,发现这家报纸之前都一直是正常的报道新闻,报道一些香港时讯,也不知怎么好好的声讨起自己这本书来。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托人问了一下,这《天皇日报》明面上是拿霍生的书做文章,实际上是不满自己报纸销量下滑。”
何佐芝做电台这么多年,自然是跟不少报社认识,所以这点事情很容易就打听出来了,他继续道:“《天皇日报》旗下有个《天皇马经》专门刊登马经内容的,而《东方日报》现在除了刊登霍生的书外,剩下的就是以马经、狗经为主,新闻上报道的篇幅,少之又少。原本《东方日报》的销量不是很高,倒也影响不大,不过随着最近电台播的《鬼吹灯》广播剧,带动了报纸的销量,这一来购买《天皇马经》的人就变少了很多,全都跑去看《东方日报》了。”
霍耀文闻言,心里是哭笑不得,自己这算不算是当了一回背锅侠
随即,想到这个报社名字,霍耀文发出了疑惑:“何总监,这《天皇日报》什么来头居然用天皇二字,rb人的报纸”
“不是rb人的报纸,不过这来头还是有一点的。”
何佐芝轻笑一声讲道:“《天皇日报》成立于1943年左右,那时候是日据时期,当时大部分的华人报纸都被迫停刊,很多主要的工厂商铺都被rb人夺取,小至小贩、大至银行都很艰难。这《天皇日报》背后的大老板叫许培樱,现在除了是报社的老板外,还是香港评马同业协进会的荣誉会长,听人说他本来办的报纸名不叫这个,后来rb人占据港岛九龙新界以后,就改了这个名,倒也在当时卖的很好。”
“奉承rb人的报纸”霍耀文眉头一皱。
“这就看霍生怎么理解了。”
何佐芝玩笑讲:“香港三年零八月的时候,很多报纸行业的确都很艰难,被迫改名或者停业也都很正常。不过都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天皇日报》还未改名,其中原因你我外人这就不得而知了。”
许培樱!
天皇日报!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鸟。
霍耀文微眯着眼,心里略微沉思了几秒。
随即,笑着朝何佐芝说道:“何总监,这次麻烦你了,要不是你通知我,恐怕被人骂了,我都蒙在鼓里。”
何佐芝笑着说:“霍生你不用太担心,香港是个言语自由的地方,早年金镛都被人在报纸上骂了个通透,你的书被人骂的越惨,卖的就越好,反倒是我从中捡了个便宜,平白无故的有人免费帮我打了广告。”
“我知,不过被人骂心里总归是不爽。”
何佐芝哈哈一笑:“那就想办法骂回去喽,我想《东方日报》的李主编,应该是很欢迎你在他报纸上骂人的,他早年在《大公报》子报刊《新晚报》做编辑的时候,可是帮金镛、梁羽生还有不少左派的人修改过“讨文”的,对于如何不说脏字骂人很有一套个人见解。”
霍耀文虽然是知道香港言语自由,后世在编写网剧查资料的时候,也看过一些50-60年代报纸上刊登的左右两派以及各种文人之间的谩骂争斗,却是不曾想今日居然轮到自己到报纸上骂人。
不过想想也是,后世文人是在博客微博上骂人,现在只不过换了个传统一点的方式,是在报纸上骂人。
该怎么骂回去呢
霍耀文略微沉吟了几秒,对方之前写的那篇文,看上去喷的有理有据,如果光破口大骂的话,反倒是让他显得占了理,看来这骂人还是要琢
052【丽池花园】
提及如何在报纸上拐弯抹角的骂人,李道光却是滔滔不绝,一连跟霍耀文笑谈一整个下午。
“1959年,金镛从新晚报辞去副主编职位,自办明报的时候,在报纸上撰写《神雕侠侣》,写到小龙女受辱那一回,全港所有的人都在骂他。特别是当时新晚报骂的最凶,而我就是专门帮人润色骂金镛的文章,那一次跟明报的人对骂,可谓是痛快淋漓,好不快活!”
李道光想起早年间帮人润稿骂金镛,最为得意,他在新晚报工作十几年,除了审稿以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帮作家润稿,而其中润色骂人的文章却是最多的。
在业界还得了一个“讨文编辑”的称号。
对于这种事情,霍耀文知道的不是很多,哪怕在后世也很难查到这些资料,这会儿听李道光阐述,却是顿感有趣。
难怪后世网上说金镛写神雕时被人骂的惨不忍睹,有不少读者带粪水到明报去要求金镛改写。
李道光道:“你别看那时候金镛被骂的很惨,但你看看现在,又有那个作家有他威风,写武侠小说无出其右,办个报纸现在又成了全港销量前三,所以霍生想要出名被人骂很正常,而且骂的越凶越能带动你的名气。”
“我知。”霍耀文轻笑点头。
“叮铃铃”
此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陡然响起。
李道光随手接起电话,讲道:“边个马社长有什么事吗哦哦,这系我知,已经在处理了。冇事的马社长,不需要你动手。好的,霍生在我这,行,我跟他讲。好的,再见马社长。”
放下电话,李道光抬头瞥了一眼霍耀文道:“霍生,马社长知你在我这,邀你晚上一块去丽池饮酒。”
去丽池饮酒
霍耀文一愣,刚想要拒绝,可想了想,还是点头应了下来:“好。”
李道光看霍耀文答应下来,也没在费口舌,看了一眼手表,见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站起身子道:“这个点钟差不多了,霍生我们现在出发吧。”
“现在太早了点吧。”
“不会,现在时间掂好。”
......
丽池花园夜总会位于香港岛北角,所以又名北角舞厅夜总会,1948年前,这里叫“丽池空军俱乐部”,集泳池、海浴场、舞厅、酒吧、餐厅于一体。
就跟三十年代上海的百乐门一样,一直是富商名流高官将领所钟爱的游玩戏耍的天上人间,每夜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一派繁荣景象。
当时香港的夜总会虽然不多,却也是有好几家大型夜总会,就好像九龙湾仔的百乐门,由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来港后建立,但二战结束随后几年香港局势变化莫测,粮食危机也日益深重,为了义气照顾那些跟随他来的青帮弟兄糊口,原本腰缠万贯的杜大亨,却也是不得不变卖了百乐门的产业,换回了一部分现金,交给那些安家的弟兄,加上当时大部分产业还留在上海,这一番散财下,这位响彻上海的黑帮大佬晚年过的好不凄凉。
最令丽池花园夜总在诸家夜总会中脱颖而出,一炮而红遍全港的机遇,是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当时为了转移战争岁月的折磨与摧残,香港英政府联合本土商绅,举办了一场带有慈善性质的“香港小姐”竞选,选择的地点就是在当时还被称之为“空军俱乐部”的丽池夜总会中。
当时世界大战结束不及一年,广州的“掩埋队”每天在路上收殓无数饿死者的尸体,香港的粮食储存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有人质疑,在此情况下,应否搞这种歌舞升平的选美活动。
但最终,这场“香港小姐”选美会还是于6月23日在丽池如期举行。
事实上,所谓“竞选”只是一场简单的泳衣秀。在“国际慈善游泳比赛”的间隙,几位妙龄女郎身穿连体泳衣,绕场一圈给中西评判打分。
这场泳衣选美,为沉闷的香港社会带来一道不太合时宜的风景。
在1947年那个风气尚为保守的年代,裸露的肩膀、雪白的大腿,以及紧身衣勾勒出的胸部线条……
现在看可能不算什么,但搁那会儿,刺激程
053【柳下惠是边个】
二人进了丽池花园夜总会后,一路朝着歌舞厅走去。
刚进入酒吧内,喧闹的音乐声和吆五喝六的划拳声不绝于耳。
“霍生这边走。”
李道光似乎是经常来丽池玩,绕过前排的几个座位,轻车熟路的领着霍耀文朝着后面走去。
走到后面的包座。
一张大台边,马如龙已经坐在那,旁边围聚着五六个佳丽,嘻嘻笑笑的饮酒作乐。
马如龙看到霍耀文和李道光二人,推开旁边缠着他的几个小姐,一挥手:“坐,今天你二个都别跟我客气,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今晚这里由我话事!”
李道光见此,十分熟络的坐到了长座一角,一手拦腰搂着一名画着浓妆的小姐,顺手又拿起桌上的一杯洋酒,举起杯子朝着马如龙笑道:“马社长,我敬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