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香港1968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汪公子在年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一直到民国时期,渐渐的传到了中国来,其中最爱开沙龙的人是林徽因,她几乎每一周都会邀请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家中举办一场沙龙会。

    哪怕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沙龙依旧是欧洲各国上流社会人士钟爱的一种聚会方式,不同于美国只喜欢开“趴体”!

    安娜堂哥的家位于伦敦东部,是一栋很大的私人别墅,虽说比不了安娜家里的城堡,但从这独门独院的大别墅,及那非常大的草地,也可以看出这位便宜“堂哥”的家世同样不寻常,指不定就跟安娜的父亲威斯特子爵先生一样,是个落魄的贵族子弟。

    堂哥热情的同安娜拥抱道:“嗨,安娜好久不见了,你最近还好吗?”

    “当然,过的挺不错的。对了忘记祝贺你,恭喜你了布兰特,马上就要结婚了,我想你心里应该很高兴吧!”

    “哦,别提了。”堂哥布兰特松开手,无奈的耸耸肩膀:“你知道的,我并不是很想这么早结婚的。”

    “是吗?看来我要跟凡娜莎说一声,你并不想跟她结婚。”

    说完,安娜眼中的狡黠一闪而过。

    布兰特连忙苦笑着求饶道:“不,安娜你这样做不对,我只是说我并不是很想这么早就结婚,但我还是很深爱凡娜莎的,我以后人生中的唯一伴侣也只有她!”

    “等我见到凡娜莎,我会如实跟她说的。”

    安娜笑了笑,随即搂着身边的霍耀文说道:“好了,布兰特,这位是我的男朋友埃文。”

    从刚刚进门开始,布兰特的目光就一直落在霍耀文的身上,这会儿听堂妹安娜主动介绍,也是热情的伸出手问候道:“嗨你好埃文,我叫布兰特,是安娜的堂哥。”

    “你好布兰特。”霍耀文笑着同他握手。

    “走吧两位先生女士,就差你们俩了,沙龙会马上要开始了。”

    布兰特一马当先的走进了别墅的大客厅内,霍耀文跟安娜一块跟了上去。

    客厅内人并不是很多,只有六七个人,加上他们三,大概在十人左右,有男有女,每个人穿的都很休闲,唯独其中一个留着金色长发的男子,看上去有些另类,他此时穿着一件很古怪的长袍。

    布兰特率先介绍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堂妹安娜,这位是她的男朋友埃文。”

    “嘿,大家晚上好!”安娜一看就知道是经常参加这种沙龙会的,面对这几个陌生人,很热情的打了个招呼。

    “你们好!”霍耀文同样跟着打了个招呼。

    “埃文,安娜,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英国“最大的发现”约翰·塔文纳!”

    “这位是我的好朋友,英国著名家戴维·洛奇。”

    “…安吉拉·卡特。”

    这时,还不等布兰特介绍剩余的几个人时,安吉拉·卡特忽然起身大声的惊讶道:“你是埃文,《1999》的作者埃文!”

    这声惊呼,吓了众人一跳,就连霍耀文都被惊吓到了,他有些发愣的看着面前蹭的站起来的安吉拉·卡特,面露微笑道:“如果你说的是那本科幻《1999》的话,我想那就是的。”

    安吉拉·卡特兴奋道:“天啊,我好喜欢你写的《1999》,特别是里面的女主角,她太勇敢了,她是一个坚定的女性主义者,我厌恶那些在世界末日来临时,总是男性拯救世界,我在你的书中看到了一个坚定不移的拥有强大意志的女性强者,埃文先生您一定是个女权运动者……”

    额……

    霍耀文有些发懵,他怎么不记得自己书中的女主角拥有卡特说的那些品质?

    安娜同样是侧目望了望霍耀文,《1999》这本书的手稿她都看过,可是怎么没有看出这本书里的女主角是个女性主义者??

    说起来,这位似乎是霍耀文迷妹的安吉拉·卡特,可不是一般的女性,她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混合魔幻现实主义、哥特式及黑暗系童话,想象奇异诡谲,语言瑰丽璀璨,充满戏仿的狂欢。曾于1969年获毛姆奖,1983年担任布克奖评委,被《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不过这些都只是安吉拉·卡特身为作家的荣誉,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坚定的女性主义者,二十年后更是担任了英国妇女协会的副会长。喜欢霍耀文的《1999》,可能是因为《1999》第二部的内容中,女主角在对抗外星人时,不像一般的科幻女性那样毫无存在感,而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吧!

    “埃文?”

    这时,厨房内走出了几个端着盘子的女人,其中一个把装满食物的盘子放到桌上后,望了一眼霍耀文,带着不确定的话语问道:“不好意思冒昧的问一句,你是不是提出《缸中之脑》的埃文?”

    “是的,我是。”霍耀文迷茫的看着面前的女人。

    “天啊,真的是你!”

    那女人激动不已,连忙说道:“埃文先生,去年世界哲学大会上,我曾经有幸听过你开的座谈会,我对缸中之脑这个论题很感兴趣,今年伦敦大学哲学论文我就是以你的这个论题展开书写的。”

    面对两个激动的女人,一旁的众人都很惊讶,埃文是谁他们没听过,但是安吉拉·卡特和玛格丽特是他们熟悉的朋友,平日里很难有如此激动的情况。

    这位亚裔似乎并不只是安娜男朋友那么简单!

    “好了安吉拉,玛格丽特,沙龙马上要开始喽!”

    身为沙龙女主人的凡娜莎,在把手中的食物给放到桌上后,走到两人身边,拉住略微有些激动的二人,招呼她俩坐下。

    随即,众人也都纷纷落座。

    霍耀文同安娜坐在了沙发垫的一角,感觉到腰部被捏,他侧目看了一眼安娜,只听她小声道:“亲爱的,我怎么不知道你在英国这么出名的?”

    还不等霍耀文说话,凡娜莎为几人倒了杯酒,递给他一杯,随即霍耀文接过来,喝了一小口,小声回答安娜的话:“这谁知道呢?”




228【带诗人】第三更
    凡娜莎身为布兰特的未婚妻,同时又是这场婚前沙龙会的女主人,她举起酒杯站起来道:“今天我们的沙龙会就从诗歌开始吧,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棒的诗歌,我朗诵给大家听听看。”

    “《闲暇》:如果我们忧思重重,生活将会怎样?我们甚至无法驻足凝望。无暇在树枝下伫立,像牛羊般长久地注视……”

    嗯……

    不得不说这种沙龙会挺无趣的,反正霍耀文是不怎么喜欢,不过看安娜他们都在认真的聆听着凡娜莎在那朗诵诗歌,倒也是耐着性子静听下去,听着听着感觉还可以。

    虽说是英文朗诵,但阴阳顿挫,都挺好的。

    “太美了,这首歌很棒!”安吉拉·卡特夸赞道:

    布兰特身为凡娜莎未婚夫,自然是鼎力支持,大声称赞道:“凡娜莎你的朗诵功底有进步了,我感觉我看到了我在忧愁时,见到了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

    众人连声叫好。

    被夸,凡娜莎笑嘻嘻的说道:“谢谢,谢谢大家。”

    等凡娜莎朗诵完坐下来后,先前那个留着长发,一身长袍的男人站起身来,说道:“那我也来一首。”

    咳嗽了两声,他“热情”的朗读道:“南方的智者说,凛冬将至,然而我身上的热度还没有消退,可是他们告诉我,敌不过五更寒,敌不过魔鬼的嘲笑,我有一种自由,从不被季节打扰,我的自由,是属于神的……”

    听到一半,霍耀文大致清楚,这大概是一首教会诗歌。

    这位穿着长袍的长发男子,就是之前布兰特介绍的英国“最大的发现”约翰·塔文纳,他是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曲家约翰·塔弗纳的后代,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教会作曲人,其著作的宗教音乐风靡整个英国,最为知名的应该当属《雅典娜之歌》和《风中之烛》了,这两首曲子后世一直是戴安娜王妃崇拜者的专用曲,只不过这两首作品都不是为戴妃的葬礼而创作。

    有了约翰·塔文纳紧随其后,沙龙诗歌开场就顺利了很多,接下来几乎每个人都朗诵了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哪怕是布兰特和安娜都不例外。

    对此,凡娜莎心里非常的高兴,她作为沙龙的女主人,挑起一个诗歌的话题,又受到大家共同的欢迎,导致这场沙龙开场极为顺利,本来不太熟悉的人们,经过各自的朗诵,彼此之前倒也是多了一点熟悉感。

    “接下……”

    听安娜朗诵了一遍著名的哲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后,凡娜莎正高兴的准备下一个话题时,只听戴维·洛奇说道:“等等凡娜莎,我想我们之中还有一位没有朗诵诗歌吧!”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把目光落在了霍耀文的身上。

    安娜不清楚霍耀文会不会英文诗歌,刚准备说两句的时候,只听霍耀文道:“那我也来朗诵一首!”

    说着,他站起身子,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戴维·洛奇,虽说不太清楚这人是故意还是不故意的,但刚刚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还是被他给捕捉到了。

    其实诗歌朗诵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朗诵的,看大家心情,不过在所有人都朗诵的情况下,霍耀文又被戴维·洛奇给拱了出来,自然不会默不作声。

    又不是什么难事,就是朗诵一首诗歌而已。

    不过,刚起身后,霍耀文想了好一会儿,他脑子里还真的记不清那些英文诗歌了,仔细的回忆,倒是记起来好几首在港大读书时学过的,想了想还是没有选择这几首,而是把后世在网上看到的一首诗歌给朗诵了出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作者说法较多,一说出自张小娴的《荷包里的单人床》,另一说出自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诗集《飞鸟集》。

    但不管怎么样,泰戈尔是不可能,因为如果他真的写过的话,网上不可能搜不到相关的资料,他的诗集中也没有任何的记载,所以更多的是倾向于张小娴的,霍耀文同样如此。

    反正张小娴今年应该才四岁还是五岁,这首诗歌她也没有创作,借来用用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啊??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没有交汇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还在霍耀文极为深情的朗诵着这首诗歌时,众人沉浸其中,对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心生感概。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

    当霍耀文把这首诗歌朗诵完毕后,安娜激动的说道:“亲爱的,这首诗歌是谁创作的?怎么我从来没有看过,这首诗歌太棒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凡娜莎后天就要结婚了,听完以后,她对这首诗歌的感悟似乎很深,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布兰特。

    恰在此时,布兰特同样侧目望去,二人对视良久,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爱意。

    安吉拉·卡特同样是十分喜爱这首诗歌,看似简单的话,却蕴含着不简单的爱情,忍不住问道:“埃文先生,这首诗歌是谁写的?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过?”

    身为霍耀文迷妹之一的玛格丽特,也是跟着张口问道:“是啊,这首歌是谁写的?我怎么从未听过。”

    约翰·塔文纳,戴维·洛奇,詹姆斯·克拉克等人,也同样好奇的看向霍耀文,这首诗歌虽然用词不是很华丽,也没有那些瑰丽璀璨,但朴素的词语之中,却透露出了爱情的真谛,这种诗歌绝对不是一般人作出来的,哪怕是作出来了,也应该很快就会被传播开来,不至于默默无闻到他们没有一个人听过这首“朴素无华”的诗歌。

    见众人都十分的好奇,霍耀文微微“谦虚”地说道:“很抱歉诸位,这首诗歌的作者就在你们的眼前。”

    “埃文你写的?”

    “亲爱的,这是你写的?”

    “嗯???”

    不止是他们惊讶,安娜同样很吃惊,她从未听过霍耀文朗诵这首诗歌,更不知道他居然还有作诗歌的能力!

    “是的,这是我之前在海边偶然的看到了一个画面所写下的诗歌。”

    霍耀文谦(wu)虚(hi)的说道:“有天在海边,我看到一只飞鸟从海面路过,一只鱼从海里纵身跳起,一前一后,两个生命就这样相互交错了。看到这一幕时,我幻想了一个有趣而又伤感的故事……”

    “……在这个伤情的故事里,飞鸟和鱼是主角。故事里说的是一只飞鸟,在飞过一片美丽的水域时,偶遇一条浮在水面呼吸的鱼,眼神相撞,久久凝望。

    它们惊讶地发现,彼此都已深深地爱上了对方。

    飞鸟就在空中盘旋,迟迟不肯飞走。而这条鱼也久久不愿沉入水底。然而,它们毕竟是有着两个完全不同境遇的生命,注定无法走到一起。

    最后这条鱼带着深深的叹息,沉入水底,而那只鸟也悲伤的飞离了那片水域。匆匆相遇,匆匆离散。

    从此,这只鸟再也没有经过这片美丽的水域,鱼也再没浮出过水面,音讯渺茫,天各一方……”

    安娜一边聆听着霍耀文的故事,一边脑海里幻想着海面上,一只飞鸟和一只海鱼相互凝视,相互交错,相互天各一方,忍不住嘴巴囔囔自语道:“好美的一幅画面!”

    也不知凡娜莎是不是个感性的人,反正听着听着她就哭了,整个人依偎在布兰特的怀里面,想听却又不忍心去听这个悲伤的故事。

    布兰特捏紧凡娜莎的手掌道:“亲爱的,我发誓结婚后我会永远对你好的。”

    “埃文先生,没想到你居然是个大诗人!”迷妹玛格丽特兴奋道。

    安吉拉·卡特听的激动道:“太棒了!我有了冲动,我想拿这个故事写一个童话!”

    这话一出,旁边的几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有心想要跟安吉拉·卡特说,你不要破坏这个美好的故事,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没办法,谁让安吉拉·卡特写的童话故事,全都是黑暗系的童话呢!

    “啪啪啪……”

    也不知是谁带头鼓的掌,反正最后客厅内的十几个人齐声的鼓起掌来,对霍耀文“创作”的这首诗歌,这个简单而又不平凡的爱情故事,充满了赞扬和肯定。

    这些掌声,反倒是让霍耀文有些腼(xiu)腆(kui)的坐下来,不过片刻,他就释怀了,毕竟谁让灵感这东西无时无刻都在充斥着他的大脑。
1...9192939495...3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