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婢女:冰山侯爷冷情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夜来闻香

    其实今晚他有很多事要与幕僚心腹一起计划部署,不知会商议到何时,但看着她期期的目光,还是点头答应了她。

    看着他笑了笑转身离去的背影,前一刻的惆怅似乎又不见了,只因他说多晚都会过来吗一点笑颜,一点回应,就能让她知足,就是对她最好的怜惜,她要的也不过如此而已。

    想着刚刚那赵氏出于礼节过来探望自己,她却对赵氏心存芥蒂的态度,就微微懊恼,有些过意不去。

    把帘外的李嬷嬷唤了进来:“嬷嬷,这赵氏怀了王爷的子嗣,我是不是该赏些补品什么的给她”沐安不太懂这样礼节规矩,李嬷嬷沉稳老练,自是熟知这些,于是想征旬她的意见。

    “王妃暂时可不用赏赐东西给她,赵主子怀的是王爷的第一个子嗣,补品用度什么的,徐总管应该自会尽心安排。再说这补品还是不要随意赏赐的好,万一那位有点什么不适,倒容易落入是非。王妃只需等她生下麟儿后,再命人去金铺打一套小孩子的长命锁,脚环等送去即可。”李嬷嬷小心建议道。

    沐安听后轻轻颔首。是啊,那是他的第一个子嗣,府中上下自是非常重视的,她是无需多虑和刻意做些什么了。

    这两日,沐安都极其认真的喝药,休息。其实吃了师傅的药就差不多好了大半了,但为确保万无一失,她还是把吴御医开的药也都喝了,就想着能快点好起来。

    正月十五,上元节。白日里天空放晴,夜间也没有了往日的寒冷。

    端木彦最近好像都很忙,今日也是午时出府,直到傍晚时才命人传信回府,他晚上会在城中的夕雨湖畔等候,让徐总管到时安排侍卫送王妃过去。

    沐安得知消息后,早早的就用过晚膳,准备周全,翘首以盼。

    酉时刚过,徐总管就亲自来到夏薇苑领着王妃来到王府大门上了早已恭候在此的马车,并仔细的叮嘱了随行的侍卫后,才目送马车离去。

    沐安这一次没有带梅儿一道出府,开始还有点紧张,不久后就被渐渐的兴奋的心情所取代。

    这是他和她第一次一起出游,想着是不是会有些像那戏文杂书里说的那样,有情的男女相约在花前月下一诉衷肠,才子佳人,人面桃花,诗情画意呢

    光想想,沐安就已满心雀跃了。

    夕雨湖坐落在京城最繁华的街道西侧,每到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暮色丝丝如雨般落在湖面上,倒影出袅袅红烟,弥漫于整个湖面,十分的美丽,风景绝佳。

    因此深受京城之人的喜爱,更是城中许多文人墨客,名门贵族的游乐之地。

    马车渐渐驶入了热闹的街道,车速也渐渐的慢了下来,听到外面鼎沸的人声,沐安撩开帘幕一角看向车外。

    上元节里的京城夜市竟是如此繁华热闹,不禁睁大着眼睛贪婪的看着这一切。以往的冬天,上元节她都是在青风山中与师傅梅儿一起度过的。即使在京城,像姐姐这样的贵族官家小姐也绝少能在这上元节的夜间外出游玩的,是以今晚这样的机会是如此弥足珍贵。

    街道旁店铺林立,连路边上也摆满了小摊,叫卖声不绝于耳。远远近近的到处挂满了各色的灯笼,三三两两的人群也都各自手持着一杆形态各异的灯笼,或交谈,或观赏。

    由于人群越来越密集,车夫将马车赶到了靠近湖边的一处僻静之地停了下来。随行的侍卫引着沐安向湖畔王爷约定的地点走去。

    渐渐离开喧闹的街道,远远的,沐安就看到了长身玉立在湖畔的那道卓卓身影,溶溶月华倾泻在他的身上,清贵而高华,仿若那卓立于喧闹尘嚣之上王者,风神潇潇。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端木彦转过了身,看着她温温一笑。

    沐安正准备说话,却发现端木彦的目光忽然越过她扫向了她身后。

    “安儿”身后蓦的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唤。

    沐安不敢置信的转过身来,远处几人向她走来,为首的正是多日不见的云依以及恒王端木轩,身后还跟随着侍卫,女仆等人。

    “姐姐,你怎么也来了”沐安素闻恒王风流,没想到今晚竟也会带着姐姐出来游玩。

    云依笑而不语,有些娇羞的转首看了身后的端木轩一眼后,才轻声道:“我是来湖畔放灯祈福的,没想到能在这遇到安儿。”

    “放灯祈福”沐安有些疑惑看向云依。

    云依这下更是低垂着螓首,娇柔羞窘得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凌厉爽朗。

    云依身旁的端木轩懒懒瞥了一眼低头着的云依,又转眼看向沐安徐徐笑语;“你姐姐今天白日里刚刚诊出有了一个月的身孕,这不,晚间就嚷着要来湖畔放灯祈福。”

    听着端木轩略带戏谑的口吻,云依抬头娇嗔的看向他,两人相视不禁一笑,甚是柔情蜜意。

    “真的吗姐姐,太好了,没想到我就要做姨母了!”沐安开心的问道,还情不自禁的伸手轻轻抚上云依的腹部,神色欣喜。

    云依不禁好笑的轻斥:“亏你还是学医的,这一个月的身子哪能摸出什么”

    沐安俏皮的笑笑“我就想感觉一下。”

    连身后的两位王爷也都感染得笑着看向开心细语着的姐妹二人。

    彼时的沐安还不知,这一其乐融融的和睦画面,竟是记忆里她们四人之间最后的温馨时刻,从此后便是物是人非的一曲悲歌。

    湖畔似乎渐渐热闹了起来,沐安放眼望去,许多人都手拿着一盏孔明灯慢慢从街心走向湖边的草地,才知原来上元节很多人都有放孔明灯祈福的习俗。

    “我也要放灯。”沐安转身看向端木彦,睁着清澈的双眼,在夜色中闪烁着期期的光芒。

    端木彦但笑不语,只见他身后不远处,刚刚送沐安而来的侍卫正拿着一盏孔明灯走过来。

    沐安从侍卫手中接过孔明灯脆脆的道了声“谢谢”,转身高兴的挽着云依向一旁的空地上走去。

    云依笑笑的看了一眼沐安手中的灯,凑到她耳边揶揄道:“安儿放灯莫非是要祈愿早日也让姐姐当上姨母”

    “姐姐都要当娘了,也不知羞。”沐安娇嗔的瞪向云依。

    此时的夕雨河畔波光潋滟,夜空中升起了一盏盏的孔明灯,似繁星璀璨密布在那如墨的天穹,映照着下方的祈愿的人们,点亮着人们内心的明灯。

    沐安与云依双双抬头仰望着她们刚刚放飞的灯,轻风微微的抚过两张娇美的脸庞,吹散了耳鬓丝丝乌发,也送走了那承载着她们默默心语的明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自到那闪闪星火渐渐淹没在浩瀚的天际。

    放灯之后,因着云依有了身孕,所以并未久留,简单的话别之后,就随着端木轩离去。

    沐安目送着云依慢慢离去,看着她与端木轩相依着边走似乎还在边说笑着什么,姐姐那么喜欢他,现在又有了他的孩子,应该很幸福吧,看到姐姐幸福,沐安的心里也觉得满满的,小脸上不自觉的绽开了笑容。

    转身走到端木彦身旁,悄悄的伸出手握住他低垂广袖之中的大手,然后若无其事的看向远处,端木彦低头看了一眼,顿时哑然失笑。

    沐安喜欢他的大手,每次握住都有温暖安心的感觉。

    就这样与他牵着悠悠的走着,湖畔的草地上有许多小孩子在边举着灯笼,边燃放着炮竹,嬉戏而热闹着。远处的湖中有大大小小的画舫缓缓在水面上,船头,船尾都挂着长串的彩灯,船内灯火通明,人影攒动。

    沐安正翘翘的看着湖中的船只,蓦的,端木彦牵着她就往停在湖畔的一艘较大的画舫走去。

    “我们要上去吗”沐安转过小脸惊喜的问道。

    端木彦含笑点头,只管领着她往前走,紧紧相贴的掌心,有暖意袅袅的传来,驱走了冬夜的微寒。

    登上画舫,才发现郭义已经在船上,看到王爷王妃上来,领着一仆妇上前行礼后就退了下去。

    沐安先略微好奇的走进了船内,挑开厚重的门帘,马上就感觉到了里面浓浓的暖意,还有隐隐的沉香,内里布置得古朴高雅,山水泼墨的素色屏风,锦缎的软榻,桌案上摆着几样吃食,烫着一壶酒。

    沐安看后俏俏的一笑,似很满意。接着掀开门帘走出,来到船首远眺着。

    从此看着湖畔远处喧闹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此时已渺小得,只可隐约所见人人手中提着的灯笼,星星闪闪的灯火缓缓移动,从街头蜿蜒至街尾,长长的一线,宛如那深夜里天边的银河,褪去了喧闹之后,有一种宁静的美。

    夜色渐凉,疏星耿耿,有风将他的玄色袍摆与她雪色裙带吹起,迎风翻飞交缠着。

    端木彦侧身替她衣袍搂紧了一下道:“起风了,进去吧。”

    沐安转过身看着他嫣嫣一笑道:“端木彦,今天真开心,可是我还是有点羡慕姐姐,我也想要一个孩子,你的孩子。”目光清澈而笃定。

    端木彦垂眸定定的看着她,眸光渐沉,猛然间一把拦腰抱起了她,大步向船内走去。

    当发现赵氏怀孕之时,她有过嫉妒,有过难过,有过无奈,也有过羡慕。

    但她却不能言说,也无法言说,只能看着众人祝贺他,看着他与她笑意盈盈。

    她是他的妾侍,她怀的是他的第一个子嗣,而她是他的王妃,她只能祝贺他,只能将苦涩埋于心底。

    今夜见到了也怀了身孕的姐姐,她是那么高兴,看着姐姐幸福的笑容,忽然,她也想要获得那样子的幸福,也想拥有那样子幸福的笑容。

    此刻她可以坦然的对他说出想要他的孩子,不是邀宠,也不是嫉妒,而是她想要从他这里获得幸福,这世间只有他给她的,才能让她觉得幸福。

    当端木彦抱起她的那一瞬,她几乎惊呼出口,蓦然间意识到是在外面,抬手连忙捂紧了嘴唇,杏眼瞪向端木彦。

    端木彦却不加理睬,待到进入船内,沐安忙亟亟的结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说现在不要在这,别人会听到”边说边挣扎着想下来。

    “谁敢听!”端木彦好笑道,一边将怀中企图挣脱的人儿放在软榻上,双手撑在她身侧,欺身而上,将她困在身下沉沉道:“没人会听到,别乱动!”

    []




第132章 停滞
    沐安这才停止了挣扎,一双灵动的眼睛瞥向门帘处,似不放心的压低声音道:“真的不会有人进来”

    细雨绵绵,纷纷扬扬的下了好几天了,此时已是春时四月,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雨水顺着瓦槽从檐上涔涔而下,微风带着些许雨丝卷入廊内,廊下之人负手而立,广袖迎风飘飘,青色蟒袍的下摆已被雨丝浸湿,他却浑然未动,似在这风雨边缘等待着什么。

    一道矫健的身影从雨中迅捷走来,待行到端木彦身前,神色肃然的俯首低低禀报道:“禀王爷,东西已在他书房藏好,安排了暗卫暗中盯守,直到明日”郭义的声音虽刻意压低,却朗朗有力。

    端木彦默然颔首,转首继续看向庭中的风雨,片刻,忽而一笑:“明日这雨只怕会大了点,今日就早点歇息吧。”

    说罢,拂袖示意郭义退下,转身离去,唯剩檐下的雨声涓涓不断,似愈来愈急。

    翌日,皇宫中传来一件大事,如春日里的第一道惊雷,震惊遍野。

    大理寺两位少卿张痕与陈隗往御前参奏丞相陆林风及大理寺卿黄之在当时太子暴毙一案中,相互勾结,对原御医院周院使屈打成招,草草结案,掩盖事实真相,当时他们听到周院使在牢中咒骂丞相,觉得案情另有隐情,但苦于没有证据,只能慢慢暗中调查。

    近日他们终于获得一份当年丞相陆林风写给周院使的一封信。信中,陆林风要挟威逼周院使把他交给他的一种药粉加到太子平日的补药之中。

    在验过信确系陆林风亲笔之后,帝后双双盛怒,要求张,陈二人彻查此事。

    张,陈二人当日率人查封丞相府,并在其书房中搜出一包药粉,交由现任御医院孙院使检验。

    孙院使验过之后,确认是一种毒药,且其服用后的症状与太子当时发病身亡的症状一样。

    陆林风谋害太子的罪名坐实,满门抄斩,即刻全族压入大牢,等候问斩。

    但凡参与掩盖谋害太子之事的官员,大理寺卿黄之等人也都被诛全族。

    陆林风见大势已去,一力承认所有行为为他一人谋划,其妹陆贵妃以及恒王端木轩都不知情。

    虽无证据证明陆贵妃与恒王参与了此事,但嫌疑却难以洗刷。

    陆贵妃被削其封号,迁往冷宫。恒王端木轩则被独自幽禁于京郊一处行宫中。

    树倒猢狲散,一时间陆林风的追随者分成了两派,一些人倒戈相向趁机检举陆相的诸多罪行,暗中投向睿王端木彦。另有一些则是追随陆相恒王多年,有众多利益牵扯之人,还在观望等待着恒王的归来。

    权倾朝野的陆相,盛极一时的陆家,就这样轰然倒下,青国的朝廷内顿时形势急转,风云莫测。

    外面已是天翻地覆,而睿王府内却风平浪静,府中的女眷对朝中之事更是一概不知。

    睿王府,秋水苑。

    “老奴已经把王爷的话带到,就先告辞了。”徐总管向周霜语微微一笑,起身离去。

    端木彦今日吩咐徐总管至秋水苑将陆林风以及其族人全部压入天牢,不日问斩的消息带给了她。

    周霜语起身送徐总管至门口,声音哽咽道:“请徐总管代向王爷转达谢意,终于将那恶人绳之以法,霜语也算是可以告慰家人在天之灵了。”说罢,又执起丝绢拭了拭眼角的泪水。

    徐总管淡淡点头转身,心中不为所动。

    这周院使死得倒谈不上多冤枉,如果不是他任御医院院使之时,在皇宫药材采购中以次充好,中饱私囊,也不会被陆林风抓住把柄威胁利用。不管是不是被逼迫下毒,终归是他亲自下的,死罪是难免的。

    周霜语原名周暮儿,是周院使的独女,当日被陆相威胁之时,他就预感到不妙,假意应承,拖延时间,将一外地远房亲戚家中,与女儿长得有些相似的侄女接至家中小住,再在其离去之时换上女儿,并有心的将陆林风给他的一封信,以及药粉留下一点交给了女儿带走。

    从此周暮儿就改叫了那侄女的名字周霜语,并被送往了那外地的远房亲戚家中。

    却不想,那亲戚收了周院使送来的重金之后,又害怕事情败露惹祸上身,明里暗里的劝着周霜语离开。

    正当周霜语处境尴尬,伤心欲绝之际,睿王端木彦却派人去将她暗中接到了王府。

    原来,太子暴毙之时,端木彦正在孜国边境作战,等到他再回到京城时,周院使已即将问斩。

    大理寺卿黄之虽是陆林风的人,但两位大理寺少卿却是他的人,端木彦一回京,二人就将此案的可疑之处透露给了他,并安排了睿王隐秘的去天牢见了周院使最后一面。
1...144145146147148...5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