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世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芈黍离
过来一会儿,两道人影小步走了进来,一胖一瘦,衣着华丽,陪着点小心,拜道:「府君!」
这二人,乃是开封府主簿及财判,都是府衙要员,手中权柄甚重,也是刘继昌新提拔安插的心腹。
刘继昌还沉浸在适才与太子的问对中,一时没有理会二人,待他们又唤了声,方才回过神,摆手道:「坐!」
「谢府君!」
落座,财判张通小心问道:「敢问府君,匆匆离席,竟为何事?适才下官见一道人影离去,不知是......」
「一尊大神啊!」闻问,刘继昌叹了口气,苦笑道:「麻烦呐!尤其是你!」
闻言,张通顿时大惊,坐不住了,起身询问道:「下官是否有甚不妥之处,还请府君明示!」
「不妥?是不是罪过,都难说!」刘继昌顿时道:「那些游走于市面,代官府向小商贩收税的人,都是什么身份?」
听刘继昌突然过问此事,张通有些纳闷,但心中也是警觉大起,小心道:「回府君,这些都是市井民间,具备人望,也颇有手段,办事利落......」
「人望?」刘继昌顿时有些恼怒道:「你所言人望,莫不是欺行霸市,鱼肉百姓,让人不得不畏的「人望」?」
「府君何出此言呐!」张通有些紧张了。
「你是怎么管的?」刘继昌斥道:「都不用亲眼
去看,我便知道,这些人等,是怎样的行事作风,那些小民小贩,又是如何避之不及!
你们放任,如今事发了,反倒让我来受责!直接告诉你,此事事发了,那些人事,被太子殿下瞧了个正着,适才以此责问于我,你们觉得,我该如何应付,方才平息殿下之愤?」
「太......太子殿下!」张通面露惶恐之色:「殿下怎会!」
「你先别提殿下,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善后此事!我已经允诺殿下了,对于那些代收税利,以及由此引发的乱象,严肃整顿!」刘继昌冷冷道:「这差事若办得不好,会有什么后果,就不用我说了吧!」
「下官明白!」张通赶忙表态道。
「明白?」看他说得轻易,刘继昌追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张通答:「下官今日即把那些主事者召来,训斥一顿,加以约束,让他们小心行事,杜绝扰民滋事......」
「这就是你的打算?」不待其说完,刘继昌按捺不住了,怒声道:「你这是敷衍我,还是以为殿下可欺?」
「下官万万不敢啊!」见刘继昌说得严厉,张通连忙道。
「就如此敷衍塞责、蒙混过关的做法,岂不是自取其罪?」刘继昌道:「我告诉你,听殿下的口风,这代收税利的做法,能否继续施行,都成问题,你还敢懈怠!」
一听这话,张通有些发懵,下意识地道:「府君,这可是一大笔钱税,每年足有上百万贯啊!」
「若非如此,我岂会在殿下面前解释圆说,争取回旋余地,早就下令禁止此政了!」刘继昌双目喷火。
「府君息怒,还请下达钧令,下官依令而行!」张通立刻表态道。
见状,刘继昌这才稍稍息怒,收起恼火的表情,考虑几许,抬眼指示道:「必须大刀阔斧,手段要严厉些,动静要大些!从那些人中,找几个行事不知收敛、张扬跋扈者查办,该抓就抓,当罚则罚,最好,杀几个人,以儆效尤!也给太子殿下一个交代!」
「府君,需要如此严厉?」张通略显犹豫。
「你不办他们,那太子就办我,我就办你!你是想要丢官,还是丢脑袋啊?」刘继昌冷冷道。
「是!」张通这下没有异议了,态度立时坚决起来:「下官必然严厉整顿!」
「不只要治人,还要就此,拿出一套应时应景的管理办法来,形成条制!」刘继昌又道:「不论是陛下还是殿下,都是好规矩条例的,只要形成完善制度,此政才有继续的可能!」
「是!府君英明!」
「看着吧,此事没这么容易交代过去!」刘继昌发泄一通,精神又弱了下来,感慨道:「即便保住了,关于这些利税,府衙也难以完全掌控了。此事一揭露,你们觉得,财政司会作何反应?过去相安无事,如今,财政司还能默认不问,不插上一手?」
说到这儿,就是刘继昌,也不免露出点肉痛之色,就像要被割肉一般。
「府君,事已至此,只能见机行事,尽量挽回了。也许,结果并没有您设想这般严重呢?」一直没有作话的主簿,此时开口了。
「你倒也会安慰人!」刘继昌嗤笑道。
起身,理了理身上那喜庆的袍服,刘继昌满脸阴霾地道:「走吧!」
「府君要回府?」
「事情还没办完了!宴会继续!」刘继昌没好气地道。
「关于新政筹款之事,我已向殿下禀明!」刘继昌冲张通道:「为了此事,搞出如此阵仗,筹款必须到位,你可给我记录清楚了!」
「是!」





汉世祖 第206章 一缕惆怅
刘旸是满面疑思地回到东宫,熟悉的人都知晓,殿下的心情很不好。一路沉默着回宫,入弘德殿,刘旸仍旧没有从今日的见闻中摆脱出来,显然,今日出游,让他大受震动。
内侍王约一直侍立在侧,见太子殿下忧怀深思,虽然担心他身体,却也不敢贸然打扰。良久,就在王约鼓起勇气,打算劝慰一二时,刘旸已然恢复了平和。
看着王约,刘旸道:“今日之事,你也是耳闻目睹,对其细情,也都看清了吧!”
见太子终于出声了,王约只感大松一口气,上前一步,恭敬道:“回殿下,小的记下了!”
“记下了便好!”刘旸直接吩咐道:“刘继昌今日所说政事,你去查验一番,是否属实!还有,派人盯着开封府,看接下来有什么动静!”
“是!”
可以想见,接下来刘继昌以及开封府的日子,不会如以前那般好过了。做官的人,被上面记挂着,是荣幸,简在上心,但要是一直被关注着,那可就只剩下压力了。
刘旸不是不信刘继昌的那番说辞,或许有那么几分怀疑,但这也是常年的太子生涯,让他养成了谨慎的习惯,尤其在施政上,从来以一种严谨的态度。
今日所察之弊,就像一团块垒堵在心头,自然要多加几分关注,以观后续,此事若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处置,他实难畅快。
“文济呢?”吁了一口气,刘旸问起二子。
王约道:“在太子妃那里,据说已然睡下了!”
“哈哈!”刘旸不由笑了:“看来,此子今日也累了。原本,是要带他出去游玩一番,没游玩成,腿却吃足了苦头。不过也好,多看看民间疾苦,对他也有好处,皇子皇孙,终究不能长处深宫,养于妇人之手啊......”
傍晚时分,刘旸驾临岳桦院,已然等候多时。廊道间,就着宫灯微光,在两名侍女的陪同下,萧绰匆匆归来。入内,见着安然在座的刘旸,立刻盈盈下拜行礼。
“免了!”刘旸摆手,嘴角洋溢着点笑容:“看完文济了?你这个儿子,安然无恙吧!”
“殿下说笑了!”萧绰近前坐下。
“关于文济,我有些想法!”刘旸拉着萧绰的手,说道。
“殿下请讲!”萧绰闻言,玉面上闪过一丝讶异。
“我观此子,乖巧懂事,性情温和,极其类我,但若过于温良,则成软弱。我有意,让他多加一些锻炼,视野也当开拓一些。直白点讲,今后,要让他多吃些苦头,宫廷是个安乐窝,不利其成长!”
闻言,萧绰想了想,而后面露微笑,点头道:“殿下考虑得是,应当如此!”
这下轮到刘旸意外了:“他可还不满十岁,你这当娘的,就不心疼?我与太子妃提起此事之时,她可是忧心关切得很。”
“殿下这个年纪,已然跟着陛下出入军旅,脚踏尸山血海,与之相比,文济岂不要舒服得多?”萧绰道。
“哈哈!”刘旸不由开怀:“我倒忘记了,你这个娘的性子,可刚强得很,只可惜,其儿不类母啊,否则......”
刘旸没有说完,感慨了一番,已面露疲惫。见状,萧绰主动道:“殿下今日出游,想来也乏了,我已命人备好药汤,泡一泡,解解乏吧!”
“好!”
室内热汽蒸腾,刘旸微闭目,靠在浴桶中,萧绰侍候在侧,氛围多了几分旖旎。不过,刘旸却突然问道:“你们萧家在京中安顿多年,要安身立命,想来也置办了些田宅产业吧!”
听这话,萧绰顿时添了几分小心,道:“殿下为何有此问?”
“只是好奇,随口问问。”
观察着刘旸平静的表情,萧绰轻声答道:“妾居宫中,对萧家之事,少有过问。不过,也知道,家中确实置办了一些田土经营。”
眉头挑了挑,刘旸道:“都是问谁购的?有多少,土地交易的税收可不少,可曾缴齐?”
这话茬可有些不对,萧绰也不由谨慎回答道:“听爹提到过,有五百多亩地,至于税钱,岂敢偷漏,一切依据朝廷法律条文来。”
对于这方面,萧绰还是有信心的,萧家这些年,始终保持的作风,就是安分守己,萧思温治家也极严,常年研究朝廷的各项典章制度以及法律条文,就是为防触法。
刘旸也没有深究此事,而是继续问道:“你们萧氏自塞北来归,虽修习汉家典仪,但长处终究在马上,让你们畜牧养马尚可,犁锄耕作,岂不为难。何况,五百亩虽不算多,也是一大片,你们是如何料理的。”
萧绰道:“家中仆属虽不擅长,却可学习耕作。每年农忙时节,也曾花钱雇佣农户,另外,家中这些年,也买了一些南洋农奴......”
“哦?”闻言,刘旸眉头轻蹙:“南洋农奴,我听说,这些南方土着,性情懒惰,可不少使啊!”
“那只是欠缺调教罢了!当然,如轮耕作,还是大汉百姓,更加辛勤细致。”
“南洋奴......”刘旸的思绪,似乎又飘远了,嘴里呢喃道。
“南洋奴”是最近十来年在大汉传扬开来的一个名词,最初指的是中南半岛上那些被征服的土着,后来汉人大举南下南洋,更多更广范围内的南洋土着,也被善加利用了。
就如其名,这些南洋奴到大汉,就是来当奴隶的,没有地位可言,最初大多充作官奴,为一些大型工程卖力卖命,后来,民间也有人开始尝试着购买使用南洋奴。
对于这些外来土着,朝廷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在使用上也向来有些限制,但是,多年下来,如今大汉内部的南洋奴,也有数十万众,分散各地。
在各地的工场、作坊、矿山乃至一些富商家里,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当然,权贵之家,很少见到,对于权贵而言,南洋奴连伺候他们的资格都没有。
终于睁开了眼睛,刘旸看着面带思虑甚至有些犹疑的萧绰,轻笑着安抚:“你不必疑虑,我只是想到了一些事,随口一问,没有针对萧家之意,你们萧家素来规矩,这我是知道的。”
闻言,萧绰这才低声应道:“殿下英明!”
“只是,如你们萧家这样的人家,又有多少呢?其余权贵之家,又有几家几户能做到安分守己呢?”刘旸又悠然一叹,语气中有着难以言喻的无奈。
殿下今日出游,究竟发现了什么?见刘旸如此情绪,萧绰心中暗自思量,显然,这样的有感而发,绝对事出有因。
适才提到土地交易,莫非是兼并问题?萧绰脑筋开动起来,有所猜测,不过却没有贸然发问,在这方面,从来是刘旸主动说,他不说,萧绰也从来不问。




汉世祖 第207章 刘皇帝的反应
初春夜色,寒凉如水,看望完高贵妃后,刘皇帝自瑶华殿出,漫步于东京宫室。幽静笔直的长廊间,两名靓丽的宫娥挑着宫灯,步态婀娜地在前引路,柔和的灯光,映照出一道道人影。
刘皇帝安步当车,动作自然,一副散心的模样,他的注意力倒不在周遭壮丽的宫廷建筑,这些东西他早就看腻了,当然,晚上也看不出什么。
喦脱与张德钧这两个大汉宫廷最具权势与名声的大太监,此时都亦步亦趋地跟在刘皇帝身边。张德钧已经改名了,在其养父去世后,便恢复原姓王,重续族谱,甚至给自己找了个祖宗,太原王氏。
并且,改名张德钧还特意上表,请求刘皇帝赐名,念及多年主仆情分,以及张德钧的功劳,刘皇帝赐名继荣。不过,后来张德钧又上表,言辞恳切地表达,他有今日之尊荣,完全得益于官家恩宠,因此,又更名继恩。
因此,如今皇城使的大名唤作王继恩,旁人有叫错的时候,他便会发怒,乃至谩骂斥责。当然,刘皇帝还是习惯性的唤他张德钧,对此,又是另外一个态度,用王继恩的话说,不论他姓什么叫什么,都是官家的忠仆。
对于王继恩这些“忠敬”的表现,刘皇帝虽然觉有些可笑,心中感受却还是不错的,这阉人总是那般贴心。同时,对“王继恩”这个名字,也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此时,徜徉于夜色之中,缓缓向崇政殿走去,刘皇帝背着双手,饶有兴趣地听着王继恩的汇报。
“太子这些年,也实在辛苦,颇不容易,平日里忙于政事,难得闲暇,出去逛逛,竟变成体察民情了!”刘皇帝嘴角微带笑,轻声道。
从刘皇帝的态度来看,他对太子亲民的表现,显然是很满意的。至少,刘旸是在践行他的意志,遵循他的教诲,毕竟,刘皇帝不只一次说过,不能奏章上治国,皇帝不能困于宫廷,视野不能为宫墙与朝廷所限制,需要多出去走走看看。
见刘皇帝心情不错,王继恩也恭维道:“太子殿下勤政爱民,十数年如一日,如此躬亲视察,深得官家教诲,实在令人感佩服。”
闻言,刘皇帝当即道:“做法值得肯定,朕如今是越发年迈了,有些走不动了,他能代我多出去看看,也好,算他尽一份孝心了!”
“官家御体康健,龙行虎步,尚能走遍万里河山,何故言老?”喦脱不肯落后于王继恩,也开启阿谀模式。
刘皇帝笑了笑,摆手道:“你们这些巧言令色,就不必在朕面前显露了,朕的身体如何,还能不自知吗?”
此言落,喦脱不由面露尴尬。不过,恭维吹捧是不能短的,他伺候刘皇帝这么多年了,也清楚,若是顺着刘皇帝说他老,那他心中也定然不会高兴,趋利避害是其本能,孰轻孰重,喦脱心里可明白得很。
“你从宫中挑些补品,给太子送去,替我带去问候,让他多多注意身体!”刘皇帝扭头,冲喦脱吩咐道。
“是!”
“现在就去!”也不管时间晚不晚,刘皇帝要求道。
虽然很想继续侍候在刘皇帝身边,尤其是王继恩这厮也在的情况下,但刘皇帝的命令,喦脱哪里敢违背,行一个礼,依依不舍地离开。
同样的,对王继恩而言,喦脱走了,就相当于少了个碍眼的人,以免影响他与官家独处,心情大好,嘴角甚至洋溢着少许不易察觉的笑意。
“太子今日出巡,所察那些腌臜事,你可都查清楚了?”笑容敛起,刘皇帝言语中带着澹澹的威严,问道。
察颜观色乃是王继恩的本能,见状,顿时赔上几分小心,道:“下属探事,已然盯着,定不会走漏那些违法乱民之贼!”
不过,刘皇帝的关注点,显然不在这方面,而悠悠道:“你们皇城司的职责是什么?”
一听这话,王继恩的心几乎提到嗓子眼,垂着眼睑,恭敬道:“为陛下广张耳目,探不臣,刺舆情......”
“你记得很清楚嘛!”刘皇帝语气澹漠道:“那为何,适才所报之事,此前从来没有汇报过?这些,难道不是市井之音,东京舆情吗?这些事,竟然需要太子亲自出去游走,方能察觉,那你们皇城司的人,又在做什么?”
刘皇帝说得平澹,但对王继恩而言,却是莫大的震动,白净的脸上涌上一坨红晕,也不辩驳推诿,直接请罪道:“是小的失职,还请官家恕罪!”
“呵呵!”刘皇帝轻笑道:“既然失职了,就当处罚,你觉得朕该如何罚你啊?”
王继恩更紧张了,但依旧咬着牙,郑重道:“但凭官家处置,小的绝无怨言!”
“口中自然不敢有怨言,若心中不服,朕如何知晓啊?”刘皇帝问道。
闻言,王继恩顿时一脸决然:“小的对官家,全心全意,愿剖心明志,以表衷心!”
刘皇帝笑了笑:“不必说得如此悲壮,不至于此。”
“小的宁死,也不愿让官家失望!”王继恩语气哽咽起来,就差落泪了。
摆摆手,刘皇帝慢条斯理地道:“看来前次,你们皇城司的整顿并不到位啊......”
受去年武德司变故,皇城司也没能讨得好,被刘皇帝下令整肃,只不过,整顿工作此前是交给王继恩自己做。
但如今,又让刘皇帝抓住了把柄,想要轻易度过,显然不大可能了。在王继恩忧心忡忡还未回神之际,刘皇帝又说话了:“朕给你安排一个副手,帮你好生整顿整顿!”
这是要掺沙子啊,王继恩心中蓦然生出这样的念头,虽然一万个不乐意,但态度上却不敢有丝毫迟疑,拱手道:“小的多谢官家关怀,定然全力配合!”
“听听,这话想来也是言不由衷吧!”刘皇帝笑道。
“小的不敢!”
“内常侍张彬,你以为如何?”刘皇帝澹澹道。
“甚好!”王继恩回答得很干脆。
当然,脑子飞速转动,思索着此人来历。张彬是内侍省四大常侍之一,掌管着一部分省事职能,虽然比不上喦脱、王继恩,也算是宫中的大太监,关键在于,也能经常见到刘皇帝。
于王继恩而言,更关心的还是自己与张彬的关系,思量之下发现,过去并没有太深交际,也没有什么矛盾,却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当然,最好莫过于没有这项调动任命,只是刘皇帝做决定了,王继恩也不敢违逆。真正让他忧心的,还在于官家似乎有收束皇城司的意思,这也就罢了,其背后透露的苗头,是不是意味着,官家不再像以往那般信任自己?
细思极恐,王继恩有些患得患失了,忐忑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在刘皇帝面前都不禁走神了。
刘皇帝则没管他,继续道:“东京民间这些情况,你要继续细细收集,我也喜欢听。”
压下心头的不安,王继恩赶忙道:“是!”
“还有,太子所察之弊,后续事宜,也给朕盯着,朕也很好奇,会如何发展.....”刘皇帝澹澹道:“刘继昌啊,他这个府尹,过去一年做得太安逸。经此事,却也可看看,到底有没用对人......”




汉世祖 第208章 王侁要倒霉了
“官家,还有一事,小的不知当讲不当讲。”回到崇政殿之时,王继恩又小心禀道。
“哦!”刘皇帝的反应有些平澹,似随口道:“不当讲就不讲!”
面对刘皇帝这不按套路的回复,王继恩呆了一下,不过,那点尴尬的情绪迅速被摒弃了,赶忙道:“小的对官家实在不敢有任何隐瞒!”
刘皇帝这才瞥了他一眼,幽幽道:“既然如此,还在朕面前兜什么圈子,莫非存着什么心思,想打什么埋伏?”
闻言,王继恩赶忙道:“小的不敢!”
“你自己数数,今夜在朕面前说了几个不敢了?说!”刘皇帝终于不耐烦了,几乎呵斥道。
王继恩也再不拖泥带水、装模作样了,语速极快地讲来:“是关于兖国公王侁的情况。”
“嗯!”刘皇帝应了声:“他不是在府中反思吗,有什么问题?”
自从赵王刘昉履任榆林,抵达夏州之后,王侁就从榆林卸任了,与布政使郭侗一道,返回东京,甚至于还赶上了新年御宴。
只是可以想见的是,王侁这个新年过得实在无甚滋味,过去外臣还朝,或为朝贡,或为述职,或者就是接受表功,他被召回,却是等待问罪的。
虽然没有“槛车而还”这种待遇,算是勉强保留了颜面,但是,对于出身名门、自视甚高的王侁而言,这样的境遇,就如同把脸丢在地上,任人践踏、耻笑,他也感觉异常屈辱。
当然,就处置结果而言,刘皇帝还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虽然对他在榆林前后的表现极为不满,但这人是自己用的,即便出于挽尊的考虑,也没有过于严厉。
只是严厉训斥一顿后,罢去王侁身上一切职衔,罚两年俸钱爵禄,让他回家面壁反省。与王侁处境差不多的,乃是郭侗。
作为郭宁妃的长兄,郭侗也算刘皇帝的大舅哥,当年也在御前当过崇政学士,算是腹心之臣。但也正因如此,刘皇帝也多了些失望之感。
事实上,在刘皇帝看来,郭侗的情况比之王侁要严重得多。榆林变乱的根源,既在党项离心,同样也在当地官府懒政,这一点,在中枢得出的结论中,已是十分明确的了。
王侁顶多是剿灭贼不力,虽然有人弹劾他在榆林骄横跋扈,甚至有养寇自重的嫌疑,但而作为过去几年榆林道官府的首脑,郭侗岂能不担责任,即便冰冻三尺,叛乱在他任上爆发出来,他就要引咎受罚。
当然,赵匡义当初的预见是正确的,郭威死得恰是时候,碍于此情,刘皇帝也没有重罚郭侗,除了罢官免职之外,只是让他去给郭威守陵,是否再起用,日后再说。
1...592593594595596...6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