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老不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锋任怨
打败仗就等于丢官,以至于大部分将领都不敢主动出击,而是依靠城墙防御。
赵煦回宫后,与赵佶两人日夜学习经书上的内容,可是开篇全是梵文,而后面又是现代知识,哪里看得懂。
哪怕是中间的武功,对于不通武学的两人来说也是不解其意,更何况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超越时代的术语。
想着这毕竟是修道仙人所赐,只有求助于那些道教的修道人士来为其讲解。
赵煦一纸令下,请来了龙虎山正一道当代天师张广成、茅山掌教石玉兴、青城派余云缺、齐云山太上教李中傅这四位名声赫赫的得道全真。
将四位道人聚集到皇宫大内的御书房,赵煦期待道:“众位仙长,此番朕得仙人赐经,可是却不解其意,还望仙长们不吝赐教,传朕修仙大道。”
说罢,对赵佶微微示意。心领神会的赵佶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九阴真经交给四位道人一一过目。
张广成实力已入先天,苍苍白发,好一副仙风道骨的卖相,躬身接过九阴真经,微笑着翻阅起来。
雁门关外一事,早已天下皆知,不过传言有些太过夸大其词,四位道人心里还是微微不信的。
毕竟自己就是搞这一行的,世上有没有仙人,自个儿心里门清的很。
翻来第一页,张广成傻眼了。
这哪里是道经,哪个道经是用天竺梵文写的。
但心里一想,自古佛道不两立,若是向皇帝明说这是佛经,怕是佛教又会大兴,道教再无生存之地。
接着翻开下一页,上书‘易筋锻骨功’。
张广成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本佛教武学功法。
待其看到后面的鬼域阴风吼、横空挪移、螺旋九影、大伏魔拳时,整个人都已经迷茫了,实在是看不懂。
这什么次声波,空气浮力,质量体积密度的计算公式,全反射入射角,什么离子的,听都没听过。
略显尴尬的微笑着将经书传递至他人。
一个个都和张广成心里想的一模一样,这绝对不是道经,很有可能连佛经都不是。
皇帝当前,众人也不敢太过仔细观阅,都是匆匆看过。
只有青城派掌教余云缺在看到摧心掌的时候放慢速度将其记在心里。
待四人一一过目后,赵佶赶紧将经书收了回来。
赵煦眼含期待的问道:“众位仙长,可是能看懂其中玄妙,可否告知于朕。”
张广成微微点头道:“这确实是一本无上道经,不过毕竟是我道教已成仙的先辈所著,太过玄妙,我等凡人想要参悟,还需要一段时间。
凭陛下九五之尊的悟性,只需要随我等修习道术基础,以后便能自行参悟这本道经。”
其余三人纷纷应和,开玩笑,道教大兴就在眼前,不管是不是道经都得承认。
赵煦大喜,宣道:“四位仙长接旨。今赐四位仙长黄金百两,绫罗千匹,粮食十万担,柴禾万捆。
从今日起便留于宫中,教导朕修习道术。
赠予尔等门派良田千亩,免赋税。
封道教为大宋国教。”
四位道人大喜,躬身谢旨。
而后,赵煦每日也不上朝,专心在皇宫内院与四位道长学习修道。
周凡此时也隐匿于皇宫之中,每天就在暗处通过精神力偷听着四位道长讲述的修道内容。
张广成的正一道主要讲述的气的作用法门,其实也就是江湖人练武到先天后所用的真气。
这些东西都是周凡玩剩了的。
青城派讲的都是一些道教先辈的高尚节操,光荣事迹。
一点意义都没有,纯粹的糊弄人。
茅山派倒是有点东西,讲的是画符之道。
赵煦对这一点兴趣也无,毕竟这些鬼画符的东西,自己看不出有什么效果。
周凡倒是听懂了些许,这画符之术其实是用特殊材料模仿人体不同经脉的属性,然后按照一定的线路在黄纸上运转。
相当于是一种不需要运功,只需要输入真气便能放出诸如火焰刀,六脉神剑的程序。
而太上教李中傅所讲的,差点让周凡忍不住打死他。
就是将一些材料放入丹炉里,经过高温萃取出铅汞一类的重金属,弄成圆形,便称为金丹。
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肚,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不是胡扯么,不说吃重金属死不死人了。
铅汞可是剧毒,稍微多吃一点点那就是个死。
可赵煦偏偏就是最喜欢这所谓的金丹,毕竟娇生惯养吃不得苦,也不想学习,能走捷径自然是想走捷径的。
这还多亏此时技术不发达,提炼重金属的纯度低。
每次练出的什么金丹里只有一点点的铅汞,其他全是杂质。
不然赵煦早就死了。
可
第三十六章 研究经脉 缘起葵花
道教毕竟传承了几千年,其中需要推敲思考的东西实在太多。
周凡干脆凭借强大的精神力,囫囵吞枣的先行记下,再一个人静静研究。
道教的理论有些东西,自己是认可的,却也有些东西一看就是歪理邪说。
不过也有可能是自己知识不到位,理解不了。
就如同他人理解不全自己的九阴真经一样。
周凡每日居于崇文苑中,虽说天人境界可以十天半个月不进食,但身为凡人还避免不了吃喝拉撒。
特别是吃了三十多年斋饭的周凡,平日里有事没事就爱去御膳房逛逛,尝尝美味佳肴。
现在的周凡正在研究的课题是真气经过人体不同经脉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从佛经中所了解的人体经脉大概有一大半和道经重合。
但还有一些是佛经没有的,这些属于基础知识,自己必须要补全才能攻克更高难度的课题。
就好比数学的加减乘除,佛经中讲了加减乘,道经中讲了减乘除。
若是不将加减乘除学完,怎么去学习因式分解,二元一次方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的本命书在赵佶手中,不方便随时翻阅,干脆拿一卷空白纸张作为记录。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刚刚饱餐一顿的周凡坐在御膳房的房梁上,在纸张上分类绘画着各种特性经脉。
只见每张纸张上都画有一个人形图。
比如增强力量的经脉,人体内有十几条,都互不相连,这就需要周凡用其他经脉将其连接起来,并且属性不能克制。
此刻,周凡正在连接速度经脉,从丹田画一条线连接到右足的速度经脉。
再从另一条微微增加手臂灵活性的经脉连接到右手的速度经脉。
然后从右手到左手,左手到左足,然后经过大腿内侧,到会阴,在从另一大腿内侧到右足,然后回到丹田。
“咦”
周凡懵了一下,这中间好像有什么东西挡住了。
再仔细想想,若是从大腿内侧与会阴相连,效果便会产生变化,男性会刺激身体雄性激素超量分泌。
根据前世生物知识可知,适当的雄性激素会促进男性发育。
若是稍微多一点则会性特征加速。
而过量的雄性激素会影响情绪,容易导致愤怒和易怒,并且毛发生长旺盛,**无法克制。
超量分泌就太可怕了,身体出现大量的皮脂腺囊肿,整个人狂暴无比,欲火焚身。
若是不加克制的话,会忍不住一直发泄,直到人亡。
所以说男人绝对不可修行,删掉,改线路。
将这张错误的经脉线路图揉成团扔到灶台里,反正明天御膳房的厨子烧火也不会趴着看。
时辰不晚了,做早膳的厨子要来了,该回崇文苑了,免得被烟熏成老腊肉。
不一会,一百三十几个太监便来到了御膳房,打扫卫生,洗菜摘菜,搬运柴禾,烧火热锅。
半个时辰以后,御厨才会来烧料做菜。
御膳房总管太监的三角脸在灯火下呈惨灰色,两个颧骨尖尖地突了出来,阴沉沉的扫视着,非常的可怕。
只见其两眼一瞪,急匆匆的走到一烧火小太监身旁,使劲一踹。
小太监被踹倒在柴禾上,捂着腰求饶道:“公公,我错了。”
总管叉着腰,尖声道:“你有没有脑子,点不着火肯定是里面积灰太多,还不把里面的灰掏出来,赶紧点火!
你们看什么看,还不老老实实做事,勤快点。
你叫小葵子是吧,你小子小心点,下次再这么磨蹭,公公我扒了你的皮。
哼。”
说罢,不再理会掏灰的小太监,扭一扭的往另一方巡视。
小葵子刚伸手准备把灰掏出来,结果却抓出一团纸。
也不管那么多,直接揣在怀里,纸张可是好东西。
太监也是要读书学习做功课的,每次的做功课又没有草稿纸一说,若是写差了还要受罚,所以纸张也能用来打草稿。
像小葵子这样的小太监,一般都是分配一样杂活,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每个月还有大内高手教导其简易的武功。
“咯咯咯”
雄鸡报晓,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晨光,迎来了新的一天。
御膳房里的太监们也收拾好厨具,打扫完卫生,回到各自的岗位。
而小太监们也开始在大儒的教导下识文断字。
“今日,老夫教了你们李白的《赠汪伦》,此诗讲的便是离别二字,你们的功课便是以离别写一句诗。
写不出来的,或者写的差的,等着受罚。”
说罢,便给每位小太监发了一张纸,然后坐在讲椅上闭目养神。
大多小太监都愁眉苦脸,抓耳挠腮。
不管是哪个年代,被迫学习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小葵子平日里学习还算比较认真的,心里也有腹稿。
不过见大儒没有注意,还是偷偷将怀里的草稿纸拿出,准备先将腹稿写下来再来修改。
铺开纸张,正是有墨迹的那一面,小葵子定睛一看,画上是一个人形,一条条线在人形中穿插,好像大内高手教导武功时所说的经脉。
难不成这是一门武功。
 
第三十七章 日出东宫 葵花向阳
“梁公公,这是小的一点心意,还请笑纳。”
一位二十余岁的太监恭恭敬敬的将沉甸甸的布袋递上。
梁师成坐在梨花木雕刻而成的木桌旁,手里捧着茶杯,轻酌一口,目光微微一扫鼓鼓的布袋,阴声道:“先放桌上,有什么事就快说。”
太监点头哈腰的将布袋放在木桌上,谄媚道:“小的就是想换个差事。
公公你也知晓,这太子估计已经到了垂危之际。
若是撒手一去,小的怕是不好过啊。
这几日,有背景的宫女太监都换了个遍,就只剩小的这个贴身太监还没有去处。”
梁师成嗤笑道:“原来是这等小事。
你待会去监栏院寻一个相貌较好的小家伙,让其顶替你。
这事我准了。
谁叫你是咱家的人。
快去把事办了吧,免得夜长梦多。”
“多谢公公,小的这就去办。”太监弯着腰退出门外,小心翼翼的将门关上。
周凡此时已经将力量与速度经脉图完成,不过这种东西自己可不能乱试,得找个小白鼠试验一下。
若是能成,待自己参悟如何将经脉固化,传授给小白鼠,再看看能不能做到不用心神控制也能运转功法。
浩瀚如烟的精神力笼罩着整个皇宫,寻找着合适的人选。
“咦”
周凡精神力感知中,正有一名小少年躺在床上命不久矣。
随即身体一阵虚幻,横空挪移略微发动,身子如一片柳絮飘往少年所在之地。
一路上若是有人相遇,则用移魂夺魄将其迷惑。
周凡来到一处宫殿,只见园子里有着一排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常青树,疏疏落落两个花床,种着纤丽的鲜花,都是布置谨严,一丝不乱,就漆盘上淡淡的彩绘。
宫门上用烫金大字写着:东宫。
这正是赵煦唯一的儿子,赵茂所在的太子寝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