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老不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锋任怨
此时,王府外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青城派掌门余云缺。
一年前赵佶即位以后,便将四位道教高人都请离皇宫。
而余云缺当初在皇宫内当着众人的面,翻阅仙经的时候,趁机记下仙经里的摧心掌。
回到门派后日夜习练,没想到竟真练出了一门绝学。
威力比之门派传承的那些武学都要强上数十倍。
余云缺心里猜想这仙经定然是一本绝世武功。又听说仙经被皇帝赐给了康王,心里便早有夺经的打算。
只不过当时康王风头正胜,周围群狼四顾,自己不好冒然出手。
足足等待了半年之久,再也按耐不住,趁着过年期
第五十六章 卖官求财 携礼上门
王府众人第一时间皆聚集到赵茂的院子中。周凡也不好特立独行,只得起身慢悠悠的前往。
众人正议论纷纷,见周凡最后一个来到也没觉得有何不对,毕竟福伯年纪大了肯定走不快,再加上所住之地离的也远。
赵茂询问周凡道:“福伯,刚才有人惊叫有鬼,您可有发现什么。”
周凡摇了摇头道:“什么也没有。”
这时,去王府周围打探了一番的护卫回来禀报道:“殿下,周围百姓都问了,均说什么也没发生。”
赵茂点了点头,心想定然是哪个酒鬼喝多了,出现幻觉,以至于大喊大叫。
随即将众人遣散回屋,各自休息。
周凡回到房间,继续感知脑海中的模型和体内的骨骼。
发现无论是模型和骨骼内都存在着精神力。并且现如今的骨骼生产精神力的速率大大提升,差不多比之前快了十倍。
内力的产生速率也增长了五倍,只不过在产生的瞬间便与精神力融合成真气。
也就是说三年时间,自己骨骼产生的精神力便能抵得上自己过去三十年骨骼所产生的精神力,且品质更佳。
这样说来,内力和精神力都是由细胞产生,而武道意志则是相当于催化剂,让内力与精神力相互融合。
自己的精神力产生速率会随着附着的细胞数量增加而越来越快。
算了算时间,大概只需要三年左右,自己便能将全身细胞都附着精神力,形成完美的元神。
自己现在的境界应该不止是天人了,那就命名为元神境。
现在还是元神境初期,待元神完全成型后,便是元神境圆满。至于后路为何,一步一步来吧。
境界还是要命名的,不然像现在的习武人士,连自身境界为何都不知,不打一场都不知道各自的差距。
春节刚刚过去,杭州城似乎闹累了一样,平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回到各自的岗位,做自己应做的事。
赵茂也开始着手下一步计划,既然不便对那些“造福”一方百姓的帮派动手,那就只有换个法子,卖官。
至今赵茂都未曾对杭州官员动过手,主要是这些文官之间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卖官便只能卖武官了。
虽然大宋重文轻武,但只要有官职在身,总比布丁白衣以及那些商贾的社会地位高。
第一个目标便是杭州城的大鱼,柯洪的儿子柯武铭。
赵茂通过南远峰将柯洪邀约至满江红酒楼雅间内。
“黑老弟,南兄,让二位久等了,柯某自罚三杯,切莫放在心上。”柯洪还是一脸和善的笑容,丝毫看不出是一帮之主。
赵茂拱了拱手,南远峰豪爽着笑道:“这算什么话,柯老弟手下近千人,帮务繁忙还能如约赴宴,哥哥我已经很是欢喜了。”
柯洪笑着入座后,疑惑道:“不知两位兄弟叫柯某来此,是有何事相商。”
南远峰同样一脸疑惑的看着赵茂,毕竟此行到底要做什么,赵茂也没对他提起。
赵茂神神秘秘的悄声说道:“黑某最近打听到一小道消息,据说新来的康亲王掌管着杭州城的军权。
且此人无比贪财,知道杭州城六扇门总捕头铁狂吗。”
两人一脸认真的齐齐点头。
赵茂继续说道:“那铁狂花了一万两给其儿子铁文生在康王处买了一个武官。
成为军中一位都长,管着一百号人马。
更重要的是,康王承诺官职可以世袭。”
柯洪和南远峰皆是心里一震,一万两买个都长。虽说武官没有文官那么受朝廷重视,可大小也是个官。
官职在身便代表着权力,地位比之平民百姓高了不知多少。
 
第五十七章 十载蛰伏 军民择一
柯洪与柯武铭在志文的带领下来到了王府大堂。
一进门,两人便见主位上坐着一袭绣菊花金丝纹的墨色长袍的俊美少年,剑眉斜飞入鬓。
两人齐齐拱手躬身道:“草民柯洪(柯武铭)见过康王殿下。”
志文来到赵茂身前,将礼单递上。
赵茂看了看礼单,右手虚引道:“免礼,赐座。”
待两人拘束的坐在椅子上后,志文识趣的退出厅堂,赵茂温声道:“不知二位找本王何事,可是有事要本王做主。”
柯洪在康王面前也不复以前的豪爽,一脸谄笑道:“草民此行,是想求康王殿下给犬子谋个一官半职。
若是能成,草民愿奉上白银五万两,以示感谢。”
提到点子上,赵茂也不打哑迷,正色着将价格报出:“本王麾下的天元军分为四厢,每一厢设立一从五品指挥使,一口价二百五十万两白银。
十军为一厢,每一军设立正六品副指挥使,二十五万两。
五营为一军,每一营设立从六品指挥,五万两。
五都为一营,每一都设立正七品都长,一万两。
这些都是世袭,只不过若是酒囊饭袋,不能统领属下,那便要降职。”
柯洪一听,算了算自己的家当,总共也就能凑个十万两。至于降职根本没有多想,凭借自己儿子的武艺,压服那些兵卒轻而易举。
当然,若是康王私下里要搞点鬼,自己也只有捏鼻子认了,但这等位高权重之人,应当不会为了一时小利而坏了名声。
随即满脸笑容道:“草民愿出六万两白银为犬子谋个指挥。”
赵茂既然有所准备,早就将其家产调查清楚,巨鲸帮每个月收入差不多有接近两万两,除去各种开销后,柯洪大概能留下三千两。
随即微笑道:“其实若是你等想讨个副指挥使也不是不行。
先交十万两,立即上任,此后每月上交一千两,交满二十年即可。
另外,你等每带一人前来买官,不论大小,成一人便免一月银钱。
当然,此事不可弄得百姓皆知,你看如何。”
柯洪大喜,毕竟这些都是握有实权的官职,当然是越大越好。
随即道:“殿下,明日草民便将十万两送至府上。
武铭,还不拜谢殿下。”
两人齐齐躬身施礼道:“多谢康王殿下。”
待两人离去后,赵茂如释重负。
这段日子自己一直为钱财二字思量奔波,如今可算是解决了。
接下来的十年中,赵茂通过陆陆续续的卖官,积攒了丰厚的钱银,用以扩充天元军。
如今天元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五万之巨,下辖二十个厢。已经达到了现如今最大的数量。
一切只因为,杭州太富庶了,特别是近几年赵茂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令杭州百姓过得越来越好。
从军的大部分都是家境贫寒者。有一些穷苦人家家里只生有一名男丁,只要不饿死便不会让独子参军。
苏茂面临着与当年刚来杭州时完全相反的局面:有财无人。
精锐不怎么缺,缺的是普通士卒。毕竟天元军是按照禁军的标准来组建,不仅一开始普及了铁布衫,后面随着帮派人员买官后,为了收买人心,渐渐会流传一些粗浅武功。
花葵大部分时间都在王府内宅着,随着功力愈发深厚,残缺速度经脉图的后遗症越来越严重。
志文在第五年的时候便晋升至二流高手,并将自身实力告知赵茂。
现如今作为整个天元禁军的总教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有权有势之人。
虚竹曾经花了六年将内力量积蓄到二流,十四年积蓄到一流巅峰。
而因为周凡传下的经脉图属于进境极快的武学,导致赵茂、花葵、志文三人十年时间均达到一流巅峰。
只不过经脉图的
第五十八章 全力赈灾 人间地狱
随着赵佶金口玉言,一声令下。
哪怕童贯有不同的意见,但既然陛下已做决断,作为臣子只需认真实施便可。
蔡京与童贯两人齐齐施礼回道:“遵陛下旨意。”
整个大宋开始运转起来,首先便是增收赋税的旨意传遍天下,各地转运使开始提前征收赋税,百姓们皆怨声载道。
边军均据城而守,不再主动应战,俸禄也在统帅的安抚下,一拖再拖。
朝廷大开粮仓,开始赈灾,并且用银两从南方大量收购粮食。
可有一点赵佶没有想到,大宋的官员太多了。哪怕平时都要吃拿卡要,更何况人都是有私心的。
天灾来临,也不知还要持续多长时间,官员们开始纷纷截扣粮食和灾款以做不时之需。
“殿下,今天涌入杭州城的流民更多了。”花葵正在王府向赵茂禀报。
赵茂轻敲桌面,沉声道:“这些都是大宋子民,本王不能视而不见。
吩咐杨天佑,让天元军在城外修建棚户安置灾民,并管理秩序。
另外将所有钱财换成粮食,能换多少是多少。”
花葵琼鼻微皱,犹豫道:“殿下,北方大旱不知要持续多久,随着流民的增加,我们的钱银怕是支撑不到明年。”
赵茂神色坚定道:“不管如何,先将流民救下来,本王再另想他法。
北方的流民怕是有大一部分无法坚持到南方。令志文率一万禁军携带粮食往北行进。
在大旱地区酌情分发粮食,使流民们能顺利到达南方,这样或许会多一线生机。”
花葵前去执行殿下吩咐的任务,赵茂也前往杭州府衙与众官员商讨对策。
志文领着一万禁军携带粮食往北方而去,一路上流民遍地。
官道两旁皆是面容枯黄,神色无光的灾民。
每一个沿途城池接设立有施粥地点,不过能够承受的流民数量有限。
在官员的调动下,流民们每天在一处喝了粥,便要前往下一座城池,以此来将压力分散。
大军到了南方以后,官道附近到处都是白骨累累,树皮草根尽皆不剩。
清晨,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泛起一层血红。
“怎么还不施粥啊。”
“对啊,我孩子都饿哭了。”
“今个儿怎么回事,这么晚。”
……
陈家庄,陈员外的院子被一群灾民包围着。
这里面大部分是陈家庄本地人,也是陈员外的亲族,其他则是外地流落到此地的灾民。
自从旱情以来,陈员外便将家财全部用来购买粮食,用于接济亲族。
此时院子大门打开,陈员外迈出大门,对着众人道:“唉,各位乡亲父老,粮食已经快要食尽。
陈某已经无能为力了,这里还有一些最后的吃食,待会陈某便分给大家。
大家各自逃难吧,唉。”
说罢,陈家护卫将煮好米粥的大锅抬出。
众人心里也知晓定然有这一天,但当真正来临的时候,心里不勉有些迷茫。
只不过腹中实在饥饿难忍,先把肚子喂饱再说。一群人你推我攘,纷纷哄抢。
吃完后,众人皆纷纷感谢陈员外,随即领着家人往南方行去。
可却有一小撮亲族留了下来,毕竟故土难离,又心存侥幸,万一陈员外过段时间又有了粮食呢。
于是继续待在陈员外的院子门口,也不挪动,就这么眼巴巴的望着。
“老爷,这些乡亲们不走怎么办。”陈员外结发妻子忧心忡忡的问道。
陈员外手里翻着账本,冷冷道:“陈某已经仁至义尽,剩余的粮食只够我等食用一月,若再分发粮,我等皆熬不过旱情。
这些乡亲是死是活,陈某管不了。”
傍晚,陈员外家的烟囱飘起袅袅炊烟。院外的众人皆闻到一股米香,犹如毒品一样让人陶醉。
陈员外与家人护卫们开始吃饭,院外传来一阵阵哀求声。
“陈叔,给我们一点吃的吧,就一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