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老不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锋任怨
“陛下,其实如今我大宋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已经是盛世了。
金国立国不久,与我大宋也没什么不可磨灭的仇恨,没必要劳民伤财。
依老臣所见,不如派使者前往金国,让金国与我大宋立下盟约,永结同好。”左丞相刘耀出列道。
殊不知侯宝梁和杨戬两人正在暗自偷笑。
“刘大人是听不懂朕的话吗
朕说要灭金,让你们出良策,你这是灭金良策”花葵冷声道。
群臣均是听出了陛下话语间的怒气。
刘耀暗骂自己犯蠢,哆嗦道“老臣失言,陛下恕罪。”
花葵并没有搭理他,继续等待着,看这些臣子们能不能想出个好办法。
只见侯宝梁出列道“陛下,想要灭金,战马乃是必不可缺。
依微臣所见,灭金先灭夏。
灭夏的好处有三。
第一,金夏本是联盟,金强夏弱,咱们灭西夏,便是断金国一臂。
第二,西夏阻断了大宋通往西域之路,灭了西夏,便可重开丝绸之路,战马之事迎刃而解。
第三,大宋从玉门关进攻西夏,哪怕金国想要援助西夏,也只能率军从金夏边境进入西夏。可西夏多山川,金国根本不能发挥骑兵优势,只能任我宰割。”
“好,此举甚好,若是此番大胜,侯丞相当记一大功。”花葵当即拍板,肯定了侯宝梁的计策。
朗声宣道“拟旨,封杨天佑为镇西大将军,统领西北全军人马,择日征讨西夏。”
退朝后,圣旨从开封出发,加急传往西北边境。
大宋各地均被调动起来,粮草、器械不断的运往玉门关与萧关。
道教身为大宋国教,亦是看准了这次时机,毕竟大宋开疆扩土,也意味着道教能名正言顺的传播道统。
龙虎山、青城派等道教弟子尽皆下山,前往西北,保护边关将领免于刺杀。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夏灭亡 天机混淆
风起云涌,杀机弥漫。
西北两座雄关一共聚集了整整五十万宋军。
整个大宋的骑兵基本上也分配于此,二十万骑兵之数,均是一人一骑。
西夏一品堂此刻亦是焦头烂额,一品堂的高手本就不多,这一次大战前夕,宋朝的六扇门高手潜入西夏不知凡几。
西夏将领被暗杀了数十位,以至于所有一品堂的武士均无法主动出击,不是守卫西夏皇宫,便是守卫着军营大将。
金国在接到西夏求援后,加大了对雁门关等北方边境的进攻力度。
谁知大宋早有准备,大军依靠着高大的城墙据守,稳稳的抵挡住了金国的进攻。
无奈之下,只得通过金夏边境,将金国五万骑兵调至西夏,帮忙防守萧关这一边的进攻。
战火纷飞,大宋这是第一次主动出击,怀着灭国的心思攻打它国。
大宋上下军民,均是鼓足了一口气。
西夏总共只有十万大军,再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全国征兵,稀稀拉拉的凑了二十万军士。
宋军在老将军杨天佑的率领下,趁西夏援军未至,从萧关一方出征,日夜不停攻打边关,靠着堆人命的法子,用了两天时间,三万余军士的性命,硬生生的攻破边关。
之后采用一人三骑的法子,两万骑兵千里奔袭,西夏并不适合骑兵奔袭,对马匹的伤害极大。
每当倒下一匹马,便立马换另一匹,将跑不了的马扔掉。
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五日,便一路攻至西夏京都:兴庆府。
围点打援。
后方的大军顺着骑兵行进之路,一路急行军。
其中还有着五万左右的骑兵,均是一人一骑,只能依照正常速度赶来,不过依旧比步卒快了不知道多少。
哪怕有十万步卒守护着萧关,还剩下十万步卒往兴庆府赶来。
西夏只得依靠仅剩的五万大军,据城而守,等候西夏各地的大军前来勤王。
双方拼的便是谁的援军先到。
可惜,西夏靠近萧关的边关五万大军早已覆灭,只得从玉门关那边的十万大军,抽调五万大军回援。
十日后,西夏回援的五万大军到达兴庆府外,却不敢太过于靠近。
因为兴庆府作为京都,城外均是一马平川,上去便是送死。
金国的骑兵亦是被大宋十万步卒阻挡祁连山外,不得存进。
公元一一二八年,西夏皇帝李孝仁宣布投降大宋。
为展现大宋天朝威严,封李孝仁为安逸侯,定居开封。
杨天佑因征讨西夏有功,被花葵亲封镇西侯,爵位世袭,于兴庆府立侯府,镇守西北,管理重开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重开,大宋与西域各国又开始了贸易来往,马匹可直接用粮食布匹与蒙古诸部交易。
大宋此时已经不缺粮食,粮食可通过海运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极其便宜。
以至于一匹马的成本不到四两银子。
金国临潢府中,皇帝完颜晟正于御书房接见一人。
“巴达辛护法,朕考虑已久,大金是女真人的大金,朕准备封萨满教为国教。
那些从南方流传而来的道教、佛教,统统视为邪教,朝廷会将其铲除。”完颜晟和颜悦色道。
巴达辛这人长得魁梧高大,乃是萨满教护法,驻守在临潢府萨满教分舵。
本来女真人均是信仰萨满教,可自从大金建立后,越来越多的女真人信仰道教或者佛教。
至于原本的契丹人等,更是不会信仰萨满教。
萨满教的处境并不怎么好,只有蒙古诸部全民信仰着萨满教。
而巴达辛来临潢府的任务,便是为了传教。
“陛下不知有什么要求。”巴达辛淡淡的回道,毕竟都不是小孩子了,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完颜晟又不是忠实的萨满教信徒,突然起好心,定是有什么打算。
完颜晟也收起笑容,严肃道:“前任武士堂堂主完颜冲武功盖世,可于万军从中取敌首级,朕亦是有所耳闻。
可完颜冲曾告诉朕,他却不是护法三招之敌,想必护法应是当世第一人。”
巴达辛摇了摇头道:“第一人不敢当,我萨满教两大护法,相差无几,佛道两教亦是有隐士高人。”
“可佛道两教不听命于朕!”完颜晟忍不住吼道。
随后平复心情,缓缓道:“此次还请护法替朕取两人性命,事成之后,萨满教便是大金国教,朕愿封护法为大金国师。”
巴达辛微微动容,哪怕宗教人士,也是免不了私心,国师一职,太诱人了。
“不知是哪两人。”
完颜晟一字一字道:“雁门关主将宗泽,大宋皇帝赵茂。”
巴达辛一惊,连忙道:“陛下,道教是宋朝国教,我此行定将会有道教隐士阻拦。
更何况主将死了,大宋换一人便可,皇帝死了,亦是如此,又有何意义。”
完颜晟微微一笑道:“那宗泽手上不知有我大金将士多少鲜血,取他性命只不过是顺手而为。
这赵茂已经四十五岁,却依旧膝下无子,若是他死了,宋朝那些皇室子弟人人都有机会坐上皇位。
你说,宋朝会乱成什么样子,他们哪还有心进攻大金。”
巴达辛闻言,沉默了,心中纠结不已。
萨满教教义乃劝人向善,身为护法,擅自取人性命却是不对,可完颜晟给的筹码实在是太丰厚了。
完颜晟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盯着巴达辛。
“还请陛下莫要忘了今日之言。”巴达辛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完颜晟不由得笑了。
此行若是成功,大金可高枕无忧至少二十年。
月,高傲而清冷地贴着悠远的蓝天,只有细丝般的浮云给它织出忧郁的皱纹。
“近十年来,占卜出错的地方越来越多,究竟是怎么回事,巴达辛的行踪已经占卜不到了,萨满预言还会实现吗。”
蒙古草原的一座蒙古包内,篝火通明,火光照映着忧心忡忡的萨满教祭司。
此刻,一邋遢道人正飞驰在崇山峻岭之中。
“师兄这次推算的是什么狗屁,具体时间和地点都推算不出来,就一个重阳有难。
还说什么有人蒙蔽天机,算不出来还找借口。
乖徒儿,你可一定要等为师到啊。”
第一百一十八章 宗泽身死 岳飞上位
雁门关宋军兵营,火把林立,每隔百步之远便有一兵士站岗守夜。
来来往往的是甲胄森严,举着火把的巡逻兵。
自从西夏大捷的消息传来,宋军士气大振。
自身的实力,自家知晓,将士均是渴望出关攻打金国,立下赫赫战功。
攻打西夏的骑兵也已源源不断的往北方边境调动。
如今光雁门关驻扎的骑兵便有十万骑。
帅帐之中,灯火通明,宗泽老将军正与岳飞、郭钟卫以及王重阳一起交流兵法。
王重阳之所以能受宗泽的赏识,主要是依靠他那半吊子的数学水平,为宋军的器械改造做了不小的贡献。
郭钟卫最大的特点便是为人忠厚,所以能成为宗泽的心腹。
至于岳飞,他的军事才情令宗泽赞叹不已,宗泽甚至扬言,若是岳飞带兵,必然远胜于自己。
每日,众人均要交流至子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宗泽与岳飞在讨论,郭钟卫瞪大了眼睛站在一边,王重阳仅仅是听得懂,却不怎么跟得上节奏。
“时候不早了,你等回帐休息吧。”宗泽毕竟年事已高,身子不太扛得住。
三人拱了拱手,尽皆告退。
宗泽亲自将营帐拉开,将三人送至帐外,才回到帐内准备休息。
岳飞、郭钟卫、王重阳三人营帐所在方向各不相同。
相互道了声别,便分道扬镳。
夜静的可怕,只有两旁的火把噼里啪啦的响着。
王重阳莫名觉得有点不对劲,灵觉大开,脚步渐渐放缓。
驻足原地,环然四顾,巡逻兵士的脚步声,营帐中将士们的酣睡声,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包括帅帐。
帅帐!
王重阳真气凝聚足下,施展金雁功往百步外的帅帐赶去。
“宗将军!”
王重阳呼喊一声就要冲入帅帐之中。
在火光的照映下,一抹高大的影子呈现在帐帘上,一掌探出。
刺客。
情急之下,王重阳施展新学的履霜破冰掌,借着冲势迎了上去。
双掌刚刚触碰,只觉对方掌力势如千军万马,当真是无法匹敌,但后劲似乎不足,王重阳仅仅被弹飞开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