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原始人攻略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书过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在于这些房屋并没有院墙的保护,如果碰到野兽袭击,肯定没有院内安全。

    新人们并没有进入院子,而是在外面东瞅西看。

    院子不远处那堆积如山的粗大木头,他们想不到,王族将这些巨大的,需要三四个人才能扛得动的木头运到这里来花费了多少的人力。

    那些如同一个个小坟包一样,还在朝着外面冒烟的碳窑也令他们疑惑不已,都不知道那里是做什么的。

    在院子后面,地势稍高的地方,一整排低矮的木棚也已经被搭建完毕。

    最前排,靠近河边的木棚被栅栏给圈了起来。

    个头已经不小的草猪被迁到了那里。

    王雄和王傻正挑着两担新鲜的猪草往里面撒着。

    另外的木棚里面,有一部分整整齐齐的垒放着烧好的木炭。

    其余的木棚中,一张张的木板摆放在地上,而在木板之上,则放着许多漂漂亮亮,正在晾晒的陶胚。

    木棚不远处,几名壮汉正在轮流的拉动着鼓风机。

    这一批的陶器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正是需要大火烘烤的时候。

    老妪的背上背着预防蜜蜂叮咬的斗笠,正在陶室那边监工。

    王壮站在中院的瞭望塔上,正在观察周围的情况。

    他是第一个发现王伟他们回来的人。

    但却并没有下来迎接。

    在放哨的时候,没有重大事情,是不可以随便离开瞭望塔的。

    他远远的冲着王伟招手,看着王伟带回来的那群人,笑容满面。

    两个女人抬着一个巨大的陶罐往回走。

    那陶罐比王伟熬煮食物的罐子要大得多,已经不能称之为陶罐,而应该叫做陶缸,是王伟走后族人烧制出来的。

    这是第一次使用,主要是当做水缸用来储存饮用水的。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大陶缸损坏率太高,烧了四个,只有这一个成型。

    半人多高的陶缸令王伟很满意,使用手动陶轮的时候,能够烧出这样的大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新来的族人看着陶缸一个个双眼放光。

    那么大的陶罐,怕不是一下就能够煮熟一头羊吧,他们真没想到,王族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

    老妪收到消息后赶了过来。

    当得知这个老人的身份后,新来的人一个个既好奇,又敬畏的看着她。

    他们想要看看,王族的现任族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居然能够得到王伟的敬重。

    看到这次出去的人一个没少的回来,并且带回来了这么多的人后,老妪笑得合不拢嘴。

    记得最开始王伟不杀俘虏,将他们都留下来后,老妪还不开心过一段时间,她担心这些多出来的人会让族中的食物不够吃。

    不过现在,她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弓箭的普及以及族人箭法的加强,让狩猎成为了一种简单的事情。

    草猪的生长速度超出族人的预料。

    没有了天敌,不需要找食,每天只是吃了睡,睡了吃的它们个头都长得很快。

    现在一个个的,比它们的父母还要长得肥壮。

    并且随着天气变暖,各种野菜野果也都多了起来,鱼群的回游让鱼笼的收获越发多了起来。

    部落在入冬之前,食物是吃不完的。

    现在缺的,就是人了。

    随着要干的事情越来越多,铜锯铜镰的损坏率越发高了起来。

    尽管磨损的工具还能重新熔铸,但每次熔铸都会损失一些重量的。

    所以部落迫切的需要人去采铜进行熔炼。




第一百四十四章 建造陶厂
    而上次被带回来的盐尽管很多,但根本不够敞开了来用啊。

    鱼干的保质期并不如肉干,哪怕就是被风干了,放时间长了鱼依旧会坏掉。

    但是咸鱼却能够保存很久。

    想要制作咸鱼,自然需要大量的盐。

    采盐需要人,且需要不少的人,那边的盐池从王伟走后,就没有开过工。

    但采盐之前,还需要重新造一条竹筏。

    这个竹筏不需要太大,至少不用像运木头的竹筏那样庞大,但护栏一定要高。

    否则的话,防不住河里面的鳄鱼爬上来。

    而建造竹筏,依旧需要人。

    木炭的储备还能够用上一段时间,实在不行,把那些王伟留着不知道做什么用的大木头锯开也能烧炭。

    但鹿说过,她能把鹿群带回来,但却不能让其长久的将其留在部落。

    除非杀掉大部分的雄鹿,之留下来母鹿和小鹿。

    可这并不是王伟想要的结果,他想要的,是整个鹿群。

    所以想要留下来它们,必须要建造一个巨大的鹿圈。

    鹿生性好动,不像阉猪一样,只要有一块地方睡觉,每天不挨饿就行了。

    但鹿必须要有散步的地方,否则的话,时间长了它们都会生病的。

    因此,最起码也得围出来一块三四百米的空地来充当鹿圈。

    这个工程听起来就让老妪有些头大。

    如此巨大的鹿圈天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建好。

    而且烧陶仅靠那几个最开始跟着王伟学习的女奴和几个帮忙的男人是肯定不够的。

    根本就满足不了部落的需要。

    烧陶的火道需要扩建,制作泥胚的人手也需要增加。

    这样一算下来,至少还有好几百人的空缺。

    而现在,王伟一下子就带回来了几十人,老妪怎么能不开心。

    洗过脸后,王伟总算愿意说话了。

    看着围了过来,乱糟糟的人群,王伟有些头大。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简单的事情。

    一个部落想,想要从无到有,不是轻描淡写的几句采铜炼矿造工具,烧窑制盐盖房子就能办好的。

    部落看上去欣欣向荣的发展着,但对未来该怎么办所有人都一头雾水,所以王伟几乎任何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

    深吸了一口气,王伟晃了晃脑袋,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他先让那些一脸兴奋的围过来,想要听此行经历的族人去干活,故事留在晚上再说。

    然后他表扬了负责建房的族人,对他们这段时间的进度表示了赞扬和肯定,并且指出了他们建造房屋的一些缺陷。

    例如地势问题很明显内低外高,这样碰到暴雨肯定会积水等问题。

    随后让老妪将这些新人带走,找一些人统计他们的人数,姓名和性别,给他们清洁卫生,教他们部落的一些规矩,另外把他们夜晚的食宿问题给安排好。

    接着,他让王猛等人去安顿那些此行一起跟着去的族人和奴隶们,并且让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夜晚的食物。

    最后,再小心翼翼的将此行换到的麦种储存起来。

    做完这些,这次带回来的问题才算是处理了大半。

    但这并不算完了。

    这几天他走后,很多族人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一般,堆积了不少的事情没有处理。

    以前王伟在的时候族人还不觉得,有问题说一声,王伟很快就能给出解决的办法。

    但当王伟不在了,族人们明显的感觉事情要麻烦很多。

    最严重的的,就是蜜蜂蜇人的事情。

    这些只是养了起来,并没有被彻底驯化的蜜蜂就被安置在后山。

    它们人抱有很大的敌意,好在平时除了老妪,也没有别人去招惹它们。

    但在后山烧窑的族人就很是倒霉了。

    虽说烧窑的火道距离蜂箱也有百八十米的距离,但这点距离对于会飞的蜜蜂来说不亚于近在咫尺。

    一旦火道的烟雾稍大一些,从火道附近经过的蜜蜂就会发疯,对人进行攻击。

    甚至不只是人,就连那些在猪圈里面吃了睡睡了吃的草猪偶尔也会惨遭它们的毒手。好几名族人都在火道附近被它们给蜇伤了。

    哪怕这些普通的工蜂杀伤力和专司战斗的杀人蜂没法比,但它们的尾针毕竟是带着毒液的。

    被蜇一下,可是要疼好几天的。

    所以蜂箱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但这蜂箱又不可能挪到太远的地方去。

    太远了就无法照看,没有了杀人蜂的守护,这蜂箱对于很多皮糙肉厚的野兽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杀伤力。

    夜晚一旦被野兽打翻,那王伟算是白忙活好几天了。

    想了想,王伟最终决定不动蜂箱,而是将烧陶的火道挪走。

    蜜蜂的嗅觉很灵敏,而烟雾能够混淆它们的嗅觉,这是导致它们发狂的主要原因。

    一旦挪走了火道,没有了烟熏火燎的,那些蜜蜂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狂。

    更何况,火道的实用性并不是很强,用来烧陶热度浪费的太多,碳的消耗太大,成型的速度也会慢上很多。

    若是建造个陶窑来烧陶的话,可是能够节省大量的木炭。

    短时间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若是长久来看,几乎能够节约一半的成本。

    毕竟从树上砍下来木头,锯成合适的长度,晒干后再烧成碳,这中间花费的人力可是一点都不少。

    若是每次烧陶都能减少一半的木炭数量,算起来节约的人力物力可比建窑要划算得多。

    更何况,陶窑一旦建成,不用太大,纵深七八米,高三四米,宽三四米,那一次性能够烧多少陶器,最多只需要开两炉窑,就能将送出去的陶罐都给烧出来了。

    要知道这次合欢节王伟可是送出去了不少的陶罐,他还没有想好怎么和老妪交代呢。

    如果短时间内附近的部落都来换陶罐,以火道那慢吞吞的烧制速度,天知道需要多久才能烧出足够的陶罐。

    一旦交换不出来,对于自己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名声可是个巨大的打击。

    而且,今后的部落定然是人多嘴杂,陶的烧制并不难,哪怕没有经验,多尝试几次,也能找到适当的火候。

    唯一难的地方就在于陶土的配方,不同配比的陶土配方烧出来的陶是天差地别的。

    若是大量烧陶,有心人只需要观察在哪些地方取的土,每次取多少,要不了多久就能研究出来配方了。

    所以,为了暂时垄断这个世界的制陶,今后烧陶必须得实行封闭式的管理。

    确保烧陶的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既然要搞,王伟就决定搞个大的。

    先放下手上其余的事情,将部落的人分配一下,主要忙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建造鹿圈,扩大虫室。

    第二件,确定了就是建造个陶厂。



第一百四十五章 加班
    鲜嫩的草料被盐水浸泡一夜,对于大部分草食性的野兽来说,就是无法抵御的诱惑。

    鹿这次能够驾驭如此多的鹿群,除了跟他们部落世世代代传给族长的御鹿之术有关,和这些草料也起了极大的关系。

    清晨,鹿群准时的来到了部落附近。

    鹿和两名壮汉挑着咸草去喂养它们。

    这是王伟走后,这几天鹿给这批鹿群养成的习惯。

    也是因为这些蕴含盐分的草料,才能让鹿接受她一个两脚怪。

    等到鹿群吃完草料,鹿又开始给头鹿顺毛抓痒痒,当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鹿就会骑在头鹿的身上,跟着鹿群去散步,等到晚上的时候,再被鹿群给送回来。

    王伟就在瞭望塔上看着这一切,这群鹿的数量不少,如果都能圈养起来的话,以后部落里面没天都能喝上新鲜的鹿奶了。

    并且和角马相比,这些鹿的皮毛,头上的角,还有肉质都强上不止一筹。

    最重要的是,公鹿的体型比角马大上不少,站起来,都有一个成年男子的高度了。

    驯养一段时间后,套上笼头,就能让它们帮忙拉一些不那么重的货物了。

    一旦自己将木头轮子做出来,有了板车,就能够和其余的部落建立起来联系了。

    原本距离部落有两天路程的部落,那个时候也许一天就能到达。

    可以说,这些鹿对部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正因如此,鹿圈的建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当天,王伟就抽调了不少的人,开始伐木,只不过这次砍的木头并不像第一次那样都是合抱粗的大树,而是一些比胳膊稍粗的小树或者大树上面的笔直枝干。
1...6566676869...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