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原始人攻略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书过

    所以当族人看到砖块的时候,都想搬回去几块当椅子来坐。

    不过几个偷砖的小贼被王伟训斥了一顿后,族人也只是看看,并没有真的将其拿回去用。

    夜晚吃饭的时候,老妪找到了王二。

    “今天你跟王伟搬那方陶了,怎么样,脆不脆”老妪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王二神秘一笑道“放心吧阿母,那东西我试过了,虽然比陶硬一点,但也脆的很,我轻轻一撞,就能将其撞碎,伟想要用那玩意建比石头还硬的房子根本就不可能”

    老妪眼前一亮道“这么说,咱们部落的陶罐都保住了,不用送给别人了”

    “那是当然,嘿嘿,陶罐本来就是咱们部落的,别人想要,拿东西来换才行,哪里有白送的道理啊”王二乐呵呵的道。

    老妪虽然很高兴,但还是有些担忧的道“伟那里稀奇古怪的点子多得很,你说的真靠谱么”

    “唉,你还不相信我啊我今天把话放在这了,等伟用那砖块把房子垒起来后,我都不带用东西的,用肩膀轻轻一撞,就能给撞塌了,放心吧,这次我靠谱,绝对没错”王二自信的说道。

    听了他的保证,老妪这才彻底的放下心来。

    “其实,要真能建造出来比石头还要硬的房子肯定是好的,但我不希望是这次,毕竟白送那么多的陶罐我真心疼”老妪叹息一声道。

    “谁说不是呢,不过凶兽的数量太少了,咱们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碰到一次,现在的房子就挺好的,哪里需要比石头还硬的房子啊。”王二说道。

    就在两人一边为赌赢了,不用送出去陶罐而开心,一边又为部落不能建造比石头还硬的房子而惋惜的时候,王伟正在做着明天的工作安排。

    鹿圈已经完工,能够抽调五十多人干别的。

    部落的盐缸已经快要见底了,现在都不敢去腌咸鱼了。

    所以能够横渡大河的渡船也该开始建造了。

    在没有铁钉的时代,木船的制作只能靠卯榫结构。

    这样的做法耗时耗力,而部落里面,除了王伟自己,尚且没能培养出来合格的木工。

    想要制作一艘可以防备鳄鱼的渡船,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盐的缺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所以为了减少渡船的制作时间,只能靠人手来堆了。

    他们也许制作不出来合格的卯榫结构,但至少能够帮助王伟将木材锯成他所需要的大小。

    最后的打磨,拼接,填缝等繁琐的事情都能够交给他们。

    这样一来,只要人手足够,渡船的制作就能够减缓大量的时间了。




第一百五十章 造船
    王伟抽调了十个给自己打下手的人。

    这些都是经过他的观察,比较有木工天赋,人又机灵听话的。

    他们的学习能力都很强,其中甚至有不少都是参与过桌子板凳和鹿圈木门制作的人。

    自己只需要前期多带带他们,等到以后,相信他们都能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木匠。

    剩下的四十人并没有添加到建房队中去。

    其中二十名强壮的要交给王笋,给他们配上长矛和弓箭,去河边的回流滩那边抢占鳄鱼的地盘。

    回流滩那边是王伟相中的码头。

    但因为地势较好,每天都有十几条鳄鱼盘踞在那里晒太阳。

    这些鳄鱼也不知道是吃什么长大的,一个个体型巨大皮糙肉厚。

    最大的鳄鱼甚至都有六七米的长度。

    这些巨鳄在水中是无敌的存在,哪怕就是体型庞大的雄鹿,一旦被它们咬住了腿,就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在水中这些巨鳄是无敌的存在,但在岸上,它们是斗不过人类的。

    这些特质的木矛都是一些硬木的树心打磨而成的。

    矛尖经过火焰的烘烤变得很是坚硬,全力扎下去,哪怕就是狼都咬不穿的鳄鱼皮它们也能刺透。

    这些巨鳄全力奔跑的速度是远超人类的。

    它们的力量和体型也能够将人类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但它们唯一的缺点就是矮。

    粗壮的尾巴限制了它们在岸上的运动方式,肯定是不能人立而起,靠着体型碾压大家的。

    只要它们还趴在地上,哪怕力气再怎么大,牙齿再怎么锋利,皮肤再怎么坚韧也不可能以少胜多打败有合适工具的战士的。

    五六个人围着一条鳄鱼,和它保持个米的距离,长长的木矛能够刺伤它们,但它们却够不着人。

    若是被激怒了,敢前冲,侧方就会有好几根木矛在它们的身上钉上几个血窟窿的。

    据说鳄鱼的痛感很低,王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只要是生物,就没有说不怕受伤的。

    对这些玩意远射近刺,能够杀死的就尽量杀死带回来做食物,杀不死的,也要将它们赶下水去不给它们晒太阳的机会。

    有了这些猎手在附近巡逻,其余需要饮水的野兽也会避开这段河道。

    如此一来,岸上有凶残的人类等着杀它们吃肉,河边没有了食物供它们狩猎,岸上的地盘又被剥夺了无法晒太阳。

    趋吉避凶是生物的本能,长此以往,要不了十天半个月,附近的巨鳄就会被迫赶走的。

    等到那个时候,部落里面第一艘正式的渡船也应该建好了。

    至于以后这些巨鳄还会不会回来,那就更好解决了。

    只要部落的劳动力稍微宽松一些,王伟就能够熔炼青铜,甚至是铁器。

    有了这些硬度较高的金属,部落里面就能够浇筑一些钩子出来了。

    那个时候,鳄鱼要是还敢过来的话,一头草猪,绑上钩子扔进河里,就能让鳄鱼知道,什么叫做残忍。

    在这个世界,除了像巨猿巨蜥那样的巨兽,和人力根本无法抗衡的凶兽,其余的野兽在有了武器,有了工具的人类面前,就是个笑话。

    没有无法解决了,只有想不想解决,和解决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值不值得的问题。

    对于人类来说,细小的,看不见的寄生虫,一些躲在暗处的毒虫毒蛇,和这些体型庞大,但弱点明显的野兽相比,要更加的难以对付。

    除了狩猎队和木匠,剩下的人王伟则是安排到了陶厂的建造中去了。

    陶厂的地点王伟已经选好了,就在距离部落三公里外的大河下游,一处地势较高的矮坡。

    那里的地势比较高,哪怕就是夏汛,也不用担心会被水淹。

    距离大河较近,取水容易。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里的泥土很是适合制作陶器,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

    距离部落不远,又在河边,水运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力。

    四周视野较为开阔,没有密林或者高山阻挡视线,一把火烧掉附近的灌木丛后,也没有什么野兽能够潜伏到附近进行偷袭。

    更不用担心会有其余部落的人潜伏过去偷学烧陶的技术。

    万一真的有什么危险,和部落距离较近,一把狼烟燃烧起来,部落的战士很快就能驰援过去。

    综合这些情况来考虑,在那里建造陶厂,实在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而空出来的这一部分族人,王伟会抽出一部分先去那里开荒,将附近的杂草灌木都割掉,能够喂养草鹿的运回来,草鹿不吃的晒干后烧掉,先清理出来一片空地。

    等做完了这些,自己会亲自过去测量土地,用石子和木棍标出来陶厂的地基。

    王伟已经打算好了,陶厂那边将会用砖墙围起来,将来那里就是王族的工业中心了。

    等到时机成熟了,制盐,炼铜,锻铁的作坊都会搬进去,实行军事化管理,杜绝一切技术外泄的可能。

    万一部落有一天真的会碰到危险,那里将会是自己的退路和第二基地。

    除了先一步过去开荒的,王伟还留下了五个人,背着竹筐,沿着部落后面的无名溪和大河的沙滩去寻找贝壳。

    这些东西是建房的关键,对于自己来说是大量的需要。

    好在大河里面的河蚌数量颇多,死后的河蚌壳在春夏汛过后都会被留在河滩上。

    当初王猛的脚就是因为不小心踩到了一块锋利的蚌壳才被划破的。

    所以这些东西寻找起来并不困难,只要低头,不一会就能拾起一竹筐的。

    次日一早,吃过早饭的王伟就开始带着人造船了。

    烧砖的技术含量并不高,那几名奴隶跟着王伟走过一遍流程后,基本上能应付现在所有的事情了。

    所以王伟便将这件事交给了他们。

    十个人,特别是十个对造船一窍不通的家伙,又没有趁手的工具,活计安排起来实在是不容易。

    前期的时候,他们要么是跟着王伟学习各种卯榫结构的制作,要么就两人一组的负责锯木板。

    好在这些人干了这么久的活,多少有些木工基础,对于尺寸和数字也都学得**不离十了。

    这些活计里面,最难的无非就是锯木板了。

    部落里面的铜量有限,能够锯大木板的长锯条只有四根。

    因为黄铜较软,锯的时候都会在缺口处塞入木楔子以防止卡住锯条。

    尽管如此,这些锯条一个不小心还是会断掉或者变形。

    坏掉的锯条经过回炉,能够再次成型,但耽误的时间却是一点也少不了的。

    除此之外,王伟手中的凿子和钻子都是用黄铜浇筑的。

    使用起来太过烦心。

    太用力,刀口就会卷曲,开孔造口的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每当需要重新磨刀口的时候,王伟都恨不得抽出十来天的时间去熔铸几炉青铜,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竟一艘中等规模的渡船所需要的卯榫结构并不多,大大小小的只有一百四十三处,王伟造船所用的都是大料。

    搁在地球,这种行为可以算得上是极度的奢侈浪费。

    一米宽,五米长,实心无虫洞,无瘤结的木板,在地球上已经很难找得到了。

    但是在这里,随便你怎么糟蹋。

    渡船的主体,都是用这样的实心木板烘干涂油抹胶后造成的。

    需要用到卯榫结构的地方,也只是在那些比较麻烦的连接处。

    就这样,尽管条件不达标,工具不趁手,又没有合适的人打下手的情况下,一艘一人高,五米多长的木质渡船还是在一天天的成型中。

    渡船的成型,消耗了大量的鱼鳔胶。

    部落里面积攒了这么久的鱼鳔胶,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已经见底了。

    不过这个时候,渡船还需要不少的胶。

    于是,到了后面,那些给王伟帮工,整天除了锯木板就闲着无所事事的人终于有事情可干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族去哪儿了?
    木船的工艺很是复杂,但对王伟来说却只是个小意思。

    王伟的木匠手艺是通过手环学习的古代木匠工艺。

    木匠手艺并非是中国独有的,但唯独被中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全世界最大的木构建筑紫禁城,北京紫禁城角楼巍峨的宫殿能够令人叹为观止。

    那复杂的程度,和一艘不要求美观好看,只需要结实耐用,全部都用整体的大料拼接的木船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所以当一些复杂的工序完成后,学了一个多星期的众多木匠学徒们也逐渐的找到了门道。

    这一个多星期,王伟没日没夜的将时间磕在这些木头上,木船最难的框架已经弄好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繁琐的打磨,注胶,上板子了。

    王伟将这些事情交给了那些学徒,而自己,则是去了陶厂选好了的地址。

    那里的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了。

    放眼望去,四周都被烧得黑漆漆的,虽然不好看,但视野却是开阔了许多。

    以前部落在地面做标记,都是用摆放石子或者插树枝的办法,不过今天王伟带来了一样新的东西。

    那就是石灰。

    这一个星期的时间,砖窑除了又出了一窑砖,不过第三窑暂时将打好的砖坯放在了一边,改烧石灰了。

    石灰石这种东西就像是泥土一样常见,几乎大部分的山体都能采集到。

    而烧石灰的温度并不高,只需要九百到一千一百度就行了。

    王伟尝试用砖窑烧了一批,除了品相差一点,颗粒比较大外,其余的问题暂时都能忍受。

    这一批的石灰很快就派上用场了,烧过的土地上用石灰圈起来,能够有效的预防夜晚毒虫毒蛇爬入圈内。

    而白色的石灰在黑色的土地上看起来格外的显眼,用石灰画出来的线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挖偏了。

    在地势最高的地方,王伟画出了一个四米宽五米长的长方形。

    按照这个形状,需要挖出来一个三米深的大坑,这里的地势较高,下面应该不会挖到石头。

    六十立方米的土壤在没有趁手工具,只有木橛子挖掘的情况下,每人每天连挖带运能够挖出两立方米的土。
1...6970717273...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