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韩大山没有携带投掷兵器,但他携带一副一石骑弓,一石骑弓属于罕见物品,很少有人能在颠簸的马背上,无法借助腰力的情况下拉开一石骑弓的,只有一些力大无穷的主将才配备这种兵器。
双方距离还有三十步的时候,韩大山拉开弓,一支羽箭闪电一般射出,对面杀气腾腾冲过来的一名清兵面门中箭,惨叫一声跌落下马。
&
第486章 救援高阳(八)
趁着多尔衮顾头不顾腚的机会,李国栋率领两千骑兵重骑,从大营西面出了营,迂回到大名府附近一带,再往南穿行,绕路祁州,然后往东向高阳方向出发,准备救援高阳军民。
两千七百骑兵一人双马,自己骑乘的是乌珠穆沁马和阿拉伯马之类的好马,换乘的也是金州马和河曲马之类的好马,一人双马,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凌晨便抵达高阳城南三里之外。自然,沿途过去,在前面开路的夜不收哨骑也少不了同分数出来的清军哨骑交战,确保安全之后,骑兵才赶往高阳。
李国栋的两千七百铁骑赶到高阳之后,汉八旗清军一点都没有察觉。
大军在城南暂时歇息,李国栋亲自带上几名夜不收去观察高阳城内外的动静。他发现清军大营井井有条,高阳城还未被清军攻破,但是一条鱼梁道已经推到城头了,两边的棱堡已经被破坏,鱼梁道下还有不少包衣阿哈和汉八旗清兵的尸体。看样子高阳城岌岌可危,城内损失肯定不小。
李国栋通过观察,知道张世文不懂得如何破鱼梁道,他只知道在清军推进过来的位置上,在里面修筑一面砖墙用来阻敌,却不知道想出什么办法破坏鱼梁道。
“主公,我们是否去偷营”韩大山问道。
“不能偷营,假奴防御更胜于真奴,若是我军去偷营,岂不是自投罗网”李国栋反对去偷营。
偷营的办法现在不能再用了,孔有德他们的大营布置得比清军大营的防御还要严密,根本找不到任何偷营的机会。毕竟孔有德他们原本是大明军队,当年也是同后金打生打死出来的精锐部队。当年老奴攻打金州的时候,东江镇军队防守严密,后金军根本找不到破绽,只能强攻,最后还是被东江镇打退回去。
汉八旗军令人头疼,就是头疼在他们原本是汉人军队,熟悉汉人的战术,又因为加入了清军,有着清军的凶悍,而且火器犀利,这就是李国栋不怕满八旗,却忌惮汉八旗的缘故。
“那我们怎么办都来到这里了,难道不和假奴打上一场”韩大山问道。
“让建奴退兵,不必偷营,我们可以破坏鱼梁道。”李国栋指了指堆到城头的鱼梁道说道。
清军夜间回营歇息,暂停了攻城,但在鱼梁道周围却留有暗哨观察,用来防止城内守军冲出城去破坏鱼梁道。一旦发现有守军冲出城,汉八旗清军立即会压上来,到时候在鱼梁道下就会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在城外争夺,对守军不利,进攻方可以趁机消耗守军宝贵的兵力。
只是孔有德没有料到,来救援高阳的骑兵已经赶到了。突然来了一队强悍的重骑兵,足以有几百种办法可以破坏鱼梁道。
李国栋下令道:“攻击鱼梁道!把假奴修的鱼梁道给我毁坏了!”
两千七百骑兵呼哨一声,直向鱼梁道杀了过去。
清军留在城外的暗哨有五百多人,这些人若是用来对付城内出来的守军绰绰有余,可是他们面对突然杀到跟前的铁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明军骑兵旋风一样冲到汉八旗清军跟前,斩瓜切菜一样屠戮,转眼之间就把五百清兵全部斩杀殆尽。
城外的喊杀声,引起了城内守军的注意,城头点燃火把,守军发现,突然出现的一支精锐骑兵正在痛快淋漓的斩杀城下的清兵,转眼就把清军斩杀殆尽了。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来了!”看到城下的旗号,高阳军民大喜过望。
清军大营惊动了,大营内燃起一堆堆篝火,匆匆忙忙起床的清兵冲出了大营,手持火把向高阳方向杀来。
李国栋当然不会给汉八旗清军结好阵型的机会,趁着天色未亮,骑兵突然冲击正在运动中的清兵,把汉八旗清兵杀了个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骑兵!有明狗骑兵!”败退回去的汉八旗兵向孔有德禀报。
“坏了!”孔有德大叫一声,“明狗援军到了!”
&
第487章 陈新甲大捷
陈新甲得知李国栋已经进入了高阳城的消息之后,便放下心来:“我们也撤军回京城,高阳有李将军协助防守,建奴不可能攻破。”
明军也无心同清军决战,于是在天黑下来后,就撤离大营,撤回京城。
清军斥候哨骑发现了情况,立即向多尔衮禀报:“王爷,我们对面的明狗撤退了,只留下一座空营。”
“没必要追赶他们,我们此番入口大明,关键是劫掠人口和财物。既然明狗不敢追赶我军,我们就继续南下!”多尔衮令人传令下去。
阿巴泰问道:“王爷,难道我们就不打高阳了”
“李老二都进城了,我们还打什么”多尔衮哼了一声。
原本清军入寇的时候,就不会去硬碰硬的碰坚城,遇上坚城都是绕城走。多尔衮进攻高阳县城,只是为了出一口气。有汉八旗的火力压制,高阳城本来都快要攻破了,结果李国栋进了城。多尔衮知道,再打下去,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和人力,于是下令放弃高阳,大军继续南下。
次日,高阳城头守军发现对面清军大营已经空空荡荡,城头军民议论纷纷。
“建奴已经撤退了。”
“不知道是真的退了还是耍诈。”
“只怕建奴来个空营计,诱骗我们出城吧”
李国栋走上城头,观察城外动静,按照他的判断,清军应该是撤退了,以他对清军的了解,在崇祯十七年清军正式入关之前,几次清军入寇劫掠都是抢了就跑,不会攻打坚城。之前打高阳,完全是为了抓孙承宗出一口气。如今他们攻破高阳已经没有指望了,肯定不会把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浪费在这里,因此他判断,清军肯定是退了。
不过李国栋还是不敢怠慢,他派去夜不收出城刺探敌情。
没过多久,夜不收就回来了,带回了清军已经撤离的消息。
“我们就在此暂时逗留几日吧,等待朝廷调令。”李国栋很不喜欢打这样的仗,处处受制,根本无法自由发挥,要去哪里,都要有朝廷的一纸调令,若是没有军令,那就是私自调兵,哪怕是正确的战术都不能实施。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每次后金入寇,明军的动作都是一切以勤王为主,分散出去在各地的明军也不敢主动出击,尾随金军攻击。明军都是躲在坚固的城池里面防御,金军遇上可以攻破的城池就攻破,不能破的绕城走。明军可以说是打得十分被动,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
可是李国栋无力去改变什么,只能在高阳等候朝廷诏令。
三百余里外的京城,紫禁城内正在早朝,山东的消息传来京城,曲阜被清军攻破了,衍圣公一家全部被杀,衍圣公府和孔庙都被清军一把火给烧了个一干二净。这个消息传来京城的时候,所有的文官都如丧考妣,纷纷哭倒,京城内哭声一片,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文官就像是亲爹娘被鞑子杀了一样,纷纷大喊大叫着,要给衍圣公报仇。
“建奴居然焚毁衍圣公府,还杀了衍圣公一家,真是禽兽啊!”
“他们要灭名教,是要同我们天下读书人为敌了!”
“老夫誓与建奴不共戴天!”
“竟然把孔庙都给一把火烧了!丧尽天良的建奴啊!”
比起那些哭得惊天动地,比死了爹娘还难受的文官们来,武将和勋贵们反而有些幸灾乐祸,心底暗暗高兴,只是他们不能在表面上表现出来,只能假惺惺的安慰那些文官。
哼!平日里只知道压制我们,现在好了,没有我们的保护,连你们的圣地都被人烧了!一名武将心里暗暗道。
在很多武将和勋贵心里,感觉这一把火放得简直就是太解气了!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逐渐夺取了勋贵的军权,压制普通的武将,逐渐形成了文贵武贱的局面,最后文官集团势力强大到连皇帝都不得不向他们低头的局面,这才有万历三十年不上朝,天启以阉党来平衡文
第488章 卢象升南下
杨嗣昌又道:“陈新甲能立下如此大功,必然和李国栋脱离不了干系。那李国栋英勇无敌,足智多谋,屡屡击败建奴。”
崇祯皇帝轻轻点了点头:“陈新甲的奏疏上也多次提到李爱卿了。”
君臣正在说话的时候,外面有太监来报:“宣大总督陈新甲到。”
“快宣陈爱卿进来!”
陈新甲心情紧张又激动的走进西暖阁,他紧张的是,这次清军攻破了曲阜,杀了衍圣公一家,一把火烧了孔庙,只怕这件事圣上龙颜大怒;激动的是这次出师告捷,杀建奴五千余人,其中斩获首级三千五百,虽然两百余真奴级没拿到,还有一千三百余假奴级也没有拿到,但这三千五百蒙古鞑子的首级,已经是大功了,但愿这些首级能冲淡衍圣公被杀一事。
进入暖阁,陈新甲偷偷打量杨嗣昌,见到自己的恩公向自己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大喜,知道这次面圣肯定有好事,心里有了底。
陈新甲跪在地上磕头行礼,崇祯皇帝道:“陈爱卿,你取得如此大捷,朕心甚慰。来人,给陈爱卿赐座!”
一名太监搬来一张椅子,陈新甲再次跪地:“陛下洪福,方有如此大捷,微臣不敢自居。”
虽然陈新甲在奏折上写得清清楚楚,但崇祯皇帝还是再次询问一遍。
陈新甲连忙把自己运筹帷幄,发兵救援高阳一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当说到李国栋身陷险境的时候,崇祯皇帝紧张得几乎要站起来了,陈新甲话锋一转,说自己带着关宁铁骑及时赶到,不仅救了李国栋,还斩杀了三千余蒙古鞑子,崇祯皇帝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接着陈新甲又说了自己亲自布置大营,同建奴对峙,建奴见自己布置得当,不敢进攻。陈新甲便命令李国栋率领夜不收出击,斩了一百多真奴级。
“一百多真奴级”崇祯皇帝眼中放光,“怎么未见陈爱卿奏疏上提及此事”
“微臣奏疏已经上京,李将军又有斩获。所以微臣新的捷报上才提及。”陈新甲从袖子里又取出了一份捷报,呈了上去。
王承恩接过捷报,递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看得龙颜大悦,连连赞叹:“好!好!”
看完捷报,崇祯又转头看着陈新甲道:“陈爱卿,你还没说完,继续说来。”
陈新甲又说了趁着拖住清军的机会,下令让李国栋发兵救援高阳。李国栋果然不负厚望,三千铁骑赶到了高阳,又斩了五百汉军旗假奴,摧毁了清军的攻城工事,进入城内,高阳城安全了。
至于李国栋的所作所为,都是李国栋的夜不收出城之后,发现清军已经撤离,于是赶往昌平,向陈新甲报捷。陈新甲这才知道了详细经过。在崇祯皇帝面前,陈新甲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说出来了,并加了许多文学修辞,为自己请了功。
“李爱卿可在昌平朕意召他入京面圣。”崇祯皇帝问道。
陈新甲道:“李将军尚在高阳,未得朝廷诏令,不敢私自发兵回昌平。”
“那还不赶快传他进京!”
“是!微臣遵旨!”陈新甲从座椅上起来,磕了个头道。
杨嗣昌和陈新甲离开西暖阁,王承恩亲自出门,恭送两人。
走在路上的时候,王承恩突然开口道:“杨阁老,陈督臣,你们两位可知皇爷几乎要下罪己诏了”
陈新甲就像触电一样一下愣住了,杨嗣昌却轻声回道:“王公公,其实杨某面圣之时,也见到陛下书桌上的空白诏书了。之时陛下未提,杨某也不好提起,怕坏了陛下的好心情啊。”
王承恩落下眼泪:“这是陛下的第三道罪己诏啊!奴婢自幼伺候皇爷,迄今已有二十余年。衍圣公一事,皇爷头发都全白了。幸亏有二位送来的捷报,奴婢替皇爷谢过二位。”
说完,王承恩躬了一躬。
杨嗣昌和陈新甲连忙扶住王承恩:“王公公不可!”
王承恩一直把两人送到宫门口:“两位慢走,还望两位速速请李
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
“什么你要抗旨”卢象升大惊。
李国栋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卢督师,建奴已经在巨鹿布下天罗地网等候督师您了,末将不能眼睁睁见着督师以身涉险。末将愿意追随督师鞍前马后,随督师杀敌立功!督师缺少骑兵,若是末将不去,督师步兵在建奴面前太被动了!”
卢象升先是一怔,随后他目光锐利起来。紧盯着李国栋:“李将军,汝意欲何为身为大明臣子,当服从朝廷调派。尔若是抗命,本督便替朝廷先斩了汝!”
他的神情十分严厉,怒视着李国栋,过了许久,方才缓和了口气,眼中带有几分悲哀:“国栋,你在陈督臣麾下,不是一样立功了未必要跟随本督!身为大明臣子,最重要的是效忠朝廷,绝不可抗旨,一意孤行!本督知道你是大明难得的良将,你去了哪里都能为朝廷立功,何必为了老夫抗旨不遵若是如此,老夫也担当不起啊。”
李国栋见卢象升铠甲内披着孝服,只觉得自己眼睛发红,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卢督师,末将不愿意您以身涉险。若是此战折了督师,我大明岌岌可危也!既然督师不让末将追随您,那末将斗胆,请督师不必南下冒险!还请督师回师昌平。”
卢象升道:“南下追击建奴,乃朝廷诏令,本督岂敢不从身为大明臣子,唯有战死沙场,以死报国!”
李国栋已是泪流满面,向卢象升拜了一拜,纵身上马,带着晋阳军离去。
“主公,卢督师以身涉险,此番南下,恐怕是凶多吉少啊。”韩大山策马追赶上来,同李国栋并驾齐驱。
“我知道,卢督师不让我们跟随,我们火速回京。到了京城,我速速进宫面圣,三弟,你就在昌平点好三千骆驼兵和五百神兵。待我出京,立即全速赶往巨鹿。卢督师有难,我们不能不救!”
李国栋命令两千七百骑兵全速疾驰,从大名府到京城三百余里路程,一人双马赶路,仅用了两日,便赶到京城。
回到京城,李国栋在京城外扎营。在此期间,他听到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孙抚台被下狱了!
孙抚台就是陕西巡抚孙传庭!崇祯皇帝把孙传庭给下狱了,这简直是一招大昏招啊!若是能安排卢象升镇守边关对付建奴,以孙传庭来对内,大明朝至少不会在崇祯十七年被攻破京城,崇祯皇帝也不会去找了一棵歪脖树。
可是偏偏崇祯皇帝把孙传庭给投入大牢,等到了崇祯十五年,崇祯才再次想起孙传庭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那时候闯军已经势大,大明官兵已经不是闯军对手了。孙传庭复出之后,想要积蓄实力再战流贼,可惜崇祯皇帝一直催促他出战,导致孙传庭战败身亡。
本来孙传庭把流贼打得丢盔弃甲,差点都灭了,结果崇祯皇帝的一作,把孙传庭给投入大牢,导致流贼已经无法镇压,最后把孙传庭都给葬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