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最后,崇祯皇帝提出,他自己带头,发动文武百官和勋贵捐银子,朝廷现在太缺银子了,需要银子来赏赐刚刚战胜了建奴的官兵,三万多颗首级需要多少赏银按照最便宜的价格算,一颗首级都要二十两银子,仅仅是赏银都得近七十万两银子,崇祯去哪里弄那么多银子这个赏银不算多,当年天启年间,一颗建奴级,最高的时候可达五十两银子呢!更何况这次,其中还有一颗伪郡王级,一颗贝勒级,还有一堆的建奴大小军官首级。此外,朝廷欠着勤王大军的军饷未给,这些都需要银子。

    除了赏银和军饷,还有救济灾民,修复被破坏的城池,这一切都需要银子,可是崇祯的内库都已经空得可以跑老鼠了!

    一听说崇祯皇帝要银子了,满朝文武百官和勋贵个个如丧考妣,刚刚还在议论纷纷的朝堂上,立马安静下来,每个人都不说话了。

    群臣们心中暗暗腹诽:无耻昏君!伸手要银子了!那可不行,江山是你朱家的,江山丢了,关我们屁事银子可是放在咱自己腰包里,那才是实实在在我们自己的东西,怎么可能拿出来给你这个昏君

    见众人都不说话,早就得到崇祯皇帝指示的王承恩第一个站出来:“陛下,奴婢愿意捐银万两!”

    说完,王承恩自己就让小太监在一张纸上纪录下来。

    “陛下,微臣愿意捐银五万两!”李国栋也站了出来发话了。

    “好啊!李爱卿真是我大明忠良啊!”崇祯皇帝感动得热泪盈眶。

    “呸!这个奸佞小人!这时候出什么头!”

    “没想到,这小子居然那么有钱!”

    “听说他给陛下送了不少东西。”

    “此人好像名下有不少产业,日进斗金。”

    有官员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把李国栋家祖宗十八代的女性都给问候了个遍。

    接下来,以英国公为首的一帮勋贵不得不站出来,纷纷表示要捐银子,但是也就只捐几百两到五千两之间,根本就不多。

    文官行列中,卢象升站出来,表示愿意捐款一万两银子。

    “这个卢九台,也真是的,立下大功,还被罢官了,还要捐银子!”

    “这不是不给我们面子吗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卢象升虽然是东林党人,但他在文官之中却不受待见,真实历史上正是他得罪了太多朝廷官员,所以崇祯皇帝才会看着他去送死。

    那些文官见无法再沉默不语了,于是也纷纷站出来,有些说自己愿意捐几十两银子,有些捐几百两,最多的也就一千两,说穿了都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其实这些文官家里有几十万两银子都算少的了,有些人就是富可敌国。看到那些文官捐款的数字,崇祯脸都黑了。




第542章 比穷大赛(上)
    可是这些大臣嘴巴上是遵旨了,心里却把崇祯骂得狗血淋头:无道昏君啊!这天下都是你的,居然还向我们要银子!回家去募捐这年头还有几个傻子愿意把自己腰包里的银子拿出来真写一封这样的信回家,还不被家里士绅背地里把家中女性都给问候遍了

    让家中士绅募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家乡的那些士绅虽然有钱,可是想要让他们给朝廷募捐,想都不要想。平日里,家中士绅富商给自己送银子不少了,那都是有求于自己,要办事送的银子。官员们拿到银子之后,不是得千方百计帮着家中士绅减税,让他们赚更多的钱。怎么可能拿了他们的好处,还要他们掏出银子给昏君呢

    大明朝从建国之初开始到现在,可以说皇权不下乡,维持乡下的秩序,就依靠宗族和乡绅。村民邻里间小到偷鸡摸狗,偷看寡妇洗澡,大到伤人抢劫,公公扒灰,小叔子通奸等一切治安事件刑事案件,县衙里的老爷官吏是没时间管的,一般都由当地士绅解决。

    发展至今,大明朝已经两百七十年了,崇祯朝的时候,不仅是皇权不下乡,简直可以说是皇命不出紫禁城!整个大明朝,都被文官士绅的一张网给笼罩了,削减了厂卫的崇祯,别说诏令下到下面,就连眼睛耳朵都没了。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王承恩一声长喝。

    群臣顿时松了口气,纷纷退了下去,而以前退朝却没那么容易,每次王承恩喊退朝以后,还要弄出几个言官给崇祯皇帝制造麻烦,这次群臣都很老实,全部老老实实的退下,想着回去之后要如何哭穷。

    退朝之后,官员们回到家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快,把家里最破烂的衣服拿出来。”周奎刚刚回到家中,便迫不及待的夫人喊道。同时自己一头扎入了屋内,翻箱倒柜,寻找能找到的最破烂的衣服。

    “夫君,您这是为何”夫人吃惊的问道。

    “哎,一言难尽啊!我们那个好女婿不知道听了哪个奸佞所言,竟然向我们这些当大臣的伸手要银子了!若是不穿得破烂一些,三日后宫内的人上门收银子,我们如何解释”周奎长叹了一声。

    “回老爷,家中没找到破烂衣裳。”丫鬟上前道。

    “老爷啊,自从咱们的女儿入宫以后,您何时还穿过旧衣裳就连家中下人,也没穿过破衣裳了。”夫人感慨道。

    “赶紧想办法啊!”周奎焦急道。

    夫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让丫鬟和下人们把周奎的官袍和几件比较旧的衣裳,其实也不旧了,也就是穿过五、六次罢了,对这些衣服进行了做旧处理,把衣裳以水浸泡了,再放在石板上磨,然后以火烘干,再浸水,磨过之后,以火烘干,如此反复处理几次,新衣服就变旧了,然后在衣服上剪几个口子,再打上补丁。

    家中所有的奴仆下人,也根据夫人的要求,或是翻出包袱中的旧衣服,或是对新衣服进行了做旧处理。

    次日,周奎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裳出了门。走在大街上,只见京城所有官员都穿着破破烂烂,打满了补丁的旧衣裳。

    大街上的老百姓见到了,纷纷指指点点的,在背后议论纷纷。

    “怎么大明的官老爷们上街都穿破上衣服了”

    “这有什么听说府衙里的知府老爷,升堂的时候都穿着一件破官袍呢。”

    “听说有些勋贵,要贱



第543章 比穷大赛(下)
    永定门外,各路勤王大军的兵营都已经撤了,只留下遍地垃圾、扎过木桩和地面堆砌过炉灶的痕迹。李国栋和王全的“两路”勤王大军自然也已经撤退了,韩大山带着他自己的晋阳军撤回了山西,王全亲自率领淮军回到淮安。

    李国栋自己没走,他留在京城,准备助崇祯皇帝一臂之力。虽说崇祯在他眼里是个昏君,但见到崇祯被那些文官忽悠成这个样子,他多少心中感觉有几分不忍。这大明上下都烂了,自己是要推倒这个已经腐烂的王朝,一切重新来过,但是对崇祯皇帝,他却不忍心看着他最后去找了歪脖树,而是打算等闯军进京的时候,把崇祯救出来。将来对付南方士绅集团,还需要崇祯这块招牌。

    到了那时候,士绅集团肯定会疯狂反扑,那就杀个血流成河好了。

    李国栋打扮成一名富家公子的模样,为了更加形象,他还化了点妆,把脸抹白了,看起来皮肤白皙,脸色白里透红,唇红齿白,看起来就像是一名翩翩公子,而且这妆还化得非常自然,看不出是化妆的。

    这些化妆的本领,对于跟随在他身边的亲卫军特工张书恒来讲,根本不是什么难事,特工人员几乎人人都懂得一些易容术,就算是男扮女装都能打扮得非常像,看不出破绽,更别提说把李国栋这种原本就英俊的汉子化装成一名公子哥了。他本来就浓眉大眼,只是皮肤黑了些,看起来一名粗糙的武夫,经过张书恒一化妆,变成一名俊俏的白面公子哥。

    “长官,这是怎么回事京城街头怎么那么多人在卖破烂”一身家仆打扮的铁锤跟在李国栋后面,见到京城大街上十分怪异,于是好奇的问了句。

    “别叫我长官,叫公子。”李国栋纠正了铁锤的错误。

    “是,公子。”

    “还不是那些当官的故意哭穷陛下要他们募捐,否则陛下连饷银都快发不起了。结果这些当官的为了掩人耳目,就进行拙劣的表演!这京城里面,除了皇帝陛下,谁不知道他们个个都富可敌国!”李国栋笑着道。

    就在这时候,被派出去的一名夜不收回来禀报:“公子,嘉定伯要廉价出售他的府邸了。”

    “好,我们去看看。看下他怎么表演!若是价格合适的话,我们不妨把他的嘉定伯府买下来!”李国栋笑着道。

    李国栋带着一行人来到嘉定伯周奎周国丈府门口,张书恒给门口的家丁递上了名刺:“武威伯登门拜访周国丈老爷,还望通报。”

    周奎看到了李国栋的名刺,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出门迎接。

    周奎身穿一身破烂衣服,走出府外迎接李国栋。见到李国栋,他拱了拱手:“武威伯,您怎么有空来老朽府上拜访了”

    “周国丈,你我同朝为官,晚辈乃朝廷新封的伯爵,理当登门拜访!”说着李国栋转头喊了声,“来人啊,把给国丈爷的礼物抬上来。”

    “诺!”张书恒拱下手,转头大手一挥,两名夜不收从马车上抬下一口大箱子。

    “这是”周奎问道。

    “听闻国丈爷家中贫困,身上衣服都打补丁了,特意送上一箱新衣物,还望国丈爷笑纳。”李国栋脸上带着令人难以琢磨的微笑道。

    “这,这,武威伯这也太客气了吧。”周



第544章 再次入宫
    李国栋吓唬了一下周奎,离开粥府的时候,只觉得心情非常好。这周国丈富可敌国,居然如此吝啬,崇祯皇帝可是他的亲女婿,居然能抠门到如此地步,也活该被李自成整得家破人亡了。

    事实上李国栋根本就没想要买下周奎的府邸,只是吓唬他的。至于以后如何对付周国丈,他早有了主意。

    接着李国栋又带人在京城转悠了一圈,他发现这些大名官员真的是个个都能拿奥斯卡金像奖了,一个比一个演技高明,每家每户都在大街上砸锅卖铁,出售住宅,各衙门内,坐满了身穿破烂官袍的官员,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大明的官员有多么清正廉洁,穷得连好衣服都没了,一件官袍可以新十年,旧十年,缝缝补补又十年。

    对,是十年,不是三年,看那些官袍的样子,洗得都褪色了,布料也快烂了,上面密布着大大小小的补丁,简直和叫花子衣服差不多了,只是比叫花子的衣服干净点。

    李国栋带着人在京城转悠了一圈,便回到客栈换了衣服,收拾一下,准备进宫见崇祯皇帝了。

    进宫的事情,前几日已经和王承恩说好了。这几日来,李国栋除了在京城逛,就是去了一趟杨府,见了杨嗣昌一面。

    虽然因为李国栋,卢象升不仅没死,反而立下大功,但因为卢象升还在守孝期,这是人的软肋。于是杨嗣昌便暗中怂恿崇祯皇帝,给他一个回家守孝的恩典,趁机解除了卢象升的职务。至于李国栋,他立下的大功,足以让陈新甲在将来入阁了,所以他帮助了卢象升的“罪名”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杨嗣昌还指望着李国栋能够帮他去剿灭流贼。

    李国栋嘴巴上答应下来,愿意追随杨嗣昌出兵剿贼,但心里是打算暗中放过李自成他们一马。大明朝已经彻底烂了,要解决那些被圈养的藩王问题,还需要李自成和张献忠出手,顺便也给士绅阶层一个沉重的打击。

    自从进入封建时代开始,中国的朝代不超过三百年就一个循环,每次改朝换代,虽然沉重打击了大地主阶级,解决了部分土地兼并问题,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每次改朝换代的代价是太大了,损失的人口,破坏的经济,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要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呢那就是海外殖民和资本,欧洲凭借着殖民地输入的财富,已经走上资本主义萌芽了,国内却还因为土地兼并引发激烈的内斗。

    其实满清对大明的威胁并非是明朝灭亡的原因,是明朝自己烂了。若是放在明初,八旗军真的不够一个朱棣打的。

    想要走出三百年轮回的怪圈,就只能让士绅阶级改行,由把目光盯着土地,改变成进行资本运作,把地主阶级变成资产阶级,把增加的人口输出海外,这样就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满清入关,在入关之前,农民起义军杀了一批士绅,满清入关之后,又杀了一批士绅,这样也是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再加上番薯等高产作物的普及,使得满清统治稳固下来。可是一个奴隶制的野蛮国家打断了即将进入资本主义的大明,这是历史的倒退。最终,满清建立了一个最集权化的半封建半奴隶制国家,这不得不说是汉人的悲哀。

    而且满清入关,还打压了海商集团,屠杀了大批人口,这使得华夏永远错过了大航海时代,错过了资本主义时代,最终落后于西方。

    李国栋要的不仅仅是解决满清,更重要



帝545章 崇祯想赚钱
    崇祯皇帝本来连从商多么赚钱的事情都不知道,毕竟他从小就不是皇帝的人选,万历在的时候,就已经定了朱由校天启是皇太孙了,而朱由检一直是当成藩王培养,从未学过帝王之术,从小就在宫里长大的信王,还未到去封地的年龄,也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事务,说实话是人间百态一点都不了解,反而是从小就被东林党和文官集团忽悠。

    至于崇祯除掉魏忠贤,这根本就不是个事,没有任何政治斗争经验的崇祯能轻松除掉魏忠贤,因为明朝的时候,事实上不像唐朝那样太监拥有废除皇帝的权力,而在明朝,一个太监再怎么跋扈,他的权力还是皇帝给的,只要皇帝想要让他死,不管他是九千岁,还是九千九百岁,也就是一道圣旨的事情。

    后来李国栋对崇祯说起,自己经商可以养活一支军队,这时候崇祯才想起自己每次准备收商税的时候,总有言官上奏:陛下不可与民争利。想到这些,崇祯异常愤怒,可是这朝中已经不是他能控制。

    虽说崇祯皇帝换首辅可以像走马灯一样换,但换来换去,上来的都是文官利益集团的人。唯一的一个温体仁,在首辅位置上干了比较久,也确实压制了东林党,可是温体仁本身治国能力太差,只擅长内斗,这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温体仁还是下台了。

    李国栋当然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譬如说加收商税,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重新丈量土地,增强厂卫,减少宗室藩王土地,减少宗室藩王开销等一系列办法。这些办法肯定可以拯救大明。

    大明在民间的银子至少有四到五亿两,这还是低估了。满清入关之后,就依靠血洗江南,抄家,获得了大批银子充作军饷,这才能扫平南明。否则那么多年仗打下去,大清早就垮了。大明其实不穷,很有钱,但是朝廷没钱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重新洗牌。

    李国栋若是向崇祯献出这些计策的话,且不说崇祯皇帝能不能执行下去了,恐怕他自己的人头都要被崇祯现出来,用来平息文官集团和宗室藩王的愤怒。所以说他不可能献计的,他还没有愚忠到为了拯救大明朝而搭上自己性命的地步。

    难道大明没有人才吗有,明末其实人才济济,洪承畴、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吴三桂,南方的郑家集团,还有被迫造反的李自成、张献忠、李定国,哪个不是能臣良将可是崇祯不会用人,有人才不会用,偏偏用一群亡国之臣。崇祯皇帝临死前说的: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耳。这句话其实并不对,能臣都被崇祯自己坑死了,或者坑造反了,或是坑去当汉奸了,剩下的都是亡国之臣。

    李国栋目前只能帮助这个昏君走一步是一步,于是他说道:“陛下,让各位大臣回去募捐,只能是能募捐多少银子算多少了。微臣估计也不可能太多,那些大臣家中士绅,还不是和群臣一般一毛不拔对此事就不必抱有太大希望了。”

    崇祯感慨一声:“朕也知道,此事不会有太大希望。只是李爱卿有否良策能帮朕接近国库空虚问题”
1...119120121122123...314
猜你喜欢